《惊雷逐鹿 作者:金龙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惊雷逐鹿 作者:金龙鱼- 第5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攀疲玫轿宕笄南弑ㄖС郑〕げ苟蹋诘ê驮づ猩稀!∥抟删哂懈笥攀疲晃宕笄蝗币樱谆八涤星冒焓拢庖嗍且欢ㄖ怼�
  内廷后党与外朝臣党地权力争斗,外朝臣党之间的权力倾轧,内官们的派系斗争,皇亲国戚、勋臣贵族、权势豪门、官宦世家各立山头。 各自盘算,又有骑墙观望朝秦暮楚自以为得计的大官小官,为着庙堂部院之间的权力分割所属,争的头破血流,就差刀枪相向了!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这权力争夺的漩涡中,其实还有若干吃人不吐骨头的大鳄还未露面,鲜为人知——不到最后关头,他们是不会张开血盆大口地。 这些大鳄。 将深深的潜藏在权争漩涡的最底层。 藏得极深,藏得极稳。 伪装得极好,火候不到,机会不好,绝不肯轻易露头。
  象雷瑾这样打算浑水摸鱼的家伙,象五大钱庄这样有意趁火打劫的商号,虽然都盯上了京师的‘美味猎物’,其实都还不资格称为大鳄——坐山观虎斗,潜藏一边等着鹬蚌相争地机会,伺机占些便宜,闹得再欢也有限,不过是捡到一些从大鳄牙缝里漏出来的残羹剩饭罢了,至少五大钱庄就只是想趁火打劫而已,并没有雷瑾那样搅浑水的蓄意,双方的联手合作便是各有所图,各取所需了!
  “呃,你大哥的人,可能进京了。 ”秦彝仿佛无意,随口说道:“太平兴国银号设在通州的分号,有一笔辽东的会票银子兑现;‘永昌盛’沧州分号;‘义同兴’济南分号;‘天宝’顺天府分号也各有一笔钞券银子换兑。 ”
  “哦?”雷瑾点点头,“想着也该有人来了。 辽东应该更着紧京师形势才是。 呃——辽东方面,用的是你们‘渤海银行’的钞券吧?呵呵,生意不错啊。 ”
  现如今,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洋和海上的江南大族,多数已经打算对京师政局袖手旁观,不想插手其中——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江南大族对京师政局地态度,都表现得相当地冷淡,这对内廷后党来说,倒是个不算坏的消息。
  真正卷入京师争斗漩涡地,多是北方一些大姓家族,但不管倾向于哪一方,眼下也都表现得相当审慎和低调,没有人敢轻率的押宝,彻底倒向某一方——事先上,倾向于后党一方的,要多一些。
  坐镇辽东的武宁侯雷顼,在这个时候派人秘密进京,亦是最正常不过的反应了。
  秦彝眺望京畿繁华,突然有些兴亡感慨,“清明之后是谷雨,京师这雨又是什么时候下呢?”
  对秦彝话里的弦外之音,不尽之意,雷瑾笑了笑,隐约带出一股子沁骨入髓凛冽清冷的意味,似答而又非答的吟了半句诗:“梅雨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秦彝闻听此言,心中暗惊,这句诗曲折隐晦的时局判断,可比五大钱庄内部‘京师大变可能在七八月间’的判断还要早一些,难道说——最迟在夏至之前,京师政局就会立见分晓?
  雷瑾没有理会秦彝的沉思,长河对岸的田野里,喧哗嚷闹的小孩儿正一边跑,一边放着风筝,呜呜悠然的哨音响彻天宇,在这一刻,他的目光被吸引了过去——小孩子的快乐,总是如此单纯,这样的时光,在怀旧的回忆中,总是一闪而逝,再回首,却已追思不及。
  柳絮入京城,众水绕皇都,长河,北护城河,西护城河,积水潭,太液池三海,玉带河,南护城河,东护城河,莲花池,通惠河,大运河
  满眼的绿波洇漫,袅袅的烟波空蒙。
  柳花蔌蔌,飒飒风吟,水色酡然,波光粼粼,几千年的声韵,还在流淌;几千年的时光,还在延续。
  帝京未来的形势,风雨飘摇,眼前当下却是一派明媚春光,柳絮轻扬,暖风熏人,楫声桨影,凤箫声动,达官贵人醉眼惺忪,文人骚客华章歌颂,舞女名伎裙裾飞舞
  杀戮暗藏,歌舞升平,虚幻、功利、享乐,刀光剑影被柔媚、轻艳、娇美覆盖、笼罩
  ________


第五章 帝京变乱的日子(一)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京郊原野的募兵校场,蹄声隆隆,数千骑兵成锋矢队形,催马冲刺,激起漫天烟尘。
  随着一声口令,骑兵马队掉头折返,回转冲杀,飞速奔驰中,队形严整,马刀闪亮,映射着阳光,耀目生花,如同大河奔腾,势不可挡。
  在暴风骤雨一般的急骤马蹄声中,杀声怒吼!
  钢刀劈斩
  木桩草垛,应声而断
  被斩下的草垛,在地上,在马蹄践踏下四散滚落,仿佛一地人头
  挤在校场一角,凑热闹围观的老百姓,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后退
  人丛之后,一个白衣骑驴的游学士子默默地看着眼前这一幕,眉头微皱,若有所思。
  潜匿在京郊的雷瑾,虽然一直在秘窟落脚,却时常使用各种迥异不同的身分,变装易容在京城内外各处走动,密切注意着京师的大小动静,观察政局有变的细微征候——敏锐的直觉,有时候远比准确的谍报有用,而比较可靠的直觉,往往又建立在不假手于他人的,耳闻目睹的第一手观察之上。
  这募兵校场的骑兵操演,就是一个一般人不太可能注意到的细微征候。 人们往往对寻常惯见的事情,常常疏忽大意,不到危机迫在眉睫之时,往往对许多异常征候视而不见——凭雷瑾连年征战驰骋疆场的眼力见识,他很容易看出其中一些猫腻。 眼前这些号称是刚刚招募编练地骑兵。 已经是帝国一流的精锐师旅了。 “宣武公”乔行简麾下的‘募兵大营’,不将这样的精锐师旅,调发派遣到“河南大营”、“山东大营”、“河北大营”前线去剿杀白衣流寇,却驻留在这畿辅之地做什么?
  招募武勇之士从军,剿灭中原流寇,是由乔行简上奏请旨、廷议允行的事情,乔行简一向是自己派人管辖“募兵大营”。 其所编练的士卒,往往战技阵形还未操练精熟。 就已陆续调发中原,或是防守大河一线,或是补充到‘五军营’官军当中,奉命进击中原。 “募兵大营”刚刚编练操演不久的骑兵,怎么可能如此骁勇精锐?
  从种种细微迹象,雷瑾已然可以推知驻扎在‘募兵大营’中地新募营兵,不算步卒。 骑兵就至少在一万以上,而通过现场观察,雷瑾还看出,参加操演的骑兵,最少有一半是久经沙场地老兵,勇猛剽悍,战技精熟。
  在京郊的这个‘募兵大营’,至少有五千精骑囤积。 并以“新兵”为掩饰,这是何道理?
  监军太监难道一无所闻,一无所知?
  常驻京畿的其他精锐师旅,难道对募兵大营的事情一无所知,一无所觉,一无防备?
  莫非——
  一股阴寒从尾脊沟迅速蔓延。 沁骨入髓,雷瑾明白,此事极其险恶,极其微妙,极其蹊跷!
  京畿形势已然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不过——
  雷瑾并未打算就此事向内廷后党发出任何的危险警示!
  在即将到来的京师变乱中,雷瑾只关心他能够从变乱中得到什么利益,又将为之付出什么代价!
  皇后展氏虽是女流,手腕、心计、智谋、气魄却绝不下于须眉,她身后的背景也深不可测。 远非一般人能够蠡测——雪隼堂这几年在京师地活动。 卓有成效,但是说到展皇后的真正根底。 却并没有摸清多少。 这样的一个女人,实在用不着别人为她操什么闲心,至少在雷瑾看来是如此——那个女人,不被她算计到,就已经是阿弥陀佛了!想算计她?还是趁早掂量下自己的分量够不够吧!
  弦月如钩。
  草丛中时有蟋蟀嘁嘁,四周悄然,夜色迷离。
  展皇后立在一株子母海棠树下,夜风掀动树叶,沙沙轻响,这时候的海棠花事正盛,朱栏明媚,芳树交加,在满园的花树当中,玉兰、牡丹、桂花等“玉棠富贵”中人,都不及海棠花事此时之盛也。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花树之下 的展氏忽然觉得有点冷,不觉双臂环抱,默然仰视天穹,苍黑的天穹上残月一弯,群星微渺。
  天穹却是晦暗!
  五城兵马司,这些个正六品衙门地指挥、副指挥、吏目,大多已被外朝臣党的人掌握,但是就凭这个就想控驭京畿,那还差得太远——这一点,内廷、外朝之人都看得很清楚,所以掌握五城兵马司虽有一些效用,却不是举足轻重的一角棋!
  京师内城、外城、皇城、紫禁城的各处城门,一直由上直二十二卫官军应值宿卫,并在‘鹰扬左卫’、‘鹰扬右卫’的监视之下,一般例由司礼太监佐以内官太监一同‘提督九门及皇城门’,不要说五城兵马司,就是巡城御史、锦衣府也都不能插手宫禁宿卫和城门守卫诸般事务,防范极严。
  谁能棋高一着,厘定大势,还得看谁的手中把着最终致胜地胜负手!
  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夭也。 不让那起子以忠臣自许的家伙闹上一闹,他们岂能甘心?耳边又焉得清净?
  麻若不乱,何须快刀?正好一刀割除了去,大家清净!
  森森冷意,如冰似霜。
  展氏的唇角泛起一抹妩媚微笑,人面虽比花娇,却隐隐自具凌厉威严!
  五月初四,吉日。 利嫁娶动土祭祀。
  礼部侍郎古一氓古大人这日纳小妾,事情虽然不大,倒也有三媒六证,聘礼彩轿吹鼓手,还请了三大南曲戏班连台唱戏,可谓是大操大办,盛况一时无两。 京师六部、科道等部院的上司、同僚齐来道喜,宫中内官踵门相贺。 西城鸣玉坊侍郎府第车驾云集,冠盖毕至,一片欢天喜地地景象。
  然而在侍郎府第一个偏院,却有不少东林党、复社、齐、楚、浙诸党朝臣,借故聚集在此,以听曲为名,密商大计。
  堂下俱是京师名手。 除了李近楼的琵琶,王国用的长箫,蒋鸣岐的三弦,刘雄的八角鼓,筵前搬演南曲剧目的亦是百顺胡同地南曲大家南薰、南风等。
  只不过,堂上贵官们却无暇听曲,低语密商,神情凝重。 时而贴耳密语,时而低声争论。
  然而欲重振君权,必行大事。 动手‘清君侧’,已是计议已定,如何稳操胜券才是这些朝臣子们最关心地问题。
  合谋议定翌日天明起事,选定敢死军两千五百人为先锋。 换上宫廷禁卫服饰,约定天明时分,朝门大开之际,闯入大内西苑,里应外合救出皇帝,杀死总领宫禁的一干阉党,匡扶皇统正道。
  
  五月初五。
  三更刚过,两千五百敢死军,着五城兵马司巡捕营衣甲,已经按照预定计划。 在一干锐身自任地东林党人、复社党人率领之下。 在西安门由内官和值守门官接入,迅速换上宫廷禁卫的衣甲。 在此等待大内西苑的内线接应。
  西安门改由一百精锐骑兵扼守,随时支援。
  在离西安门仅两里不到的民房中,尚有一千五百“五军营”京军壮士隐藏待命,随时准备通过西安门支援西苑丹房的救驾行动。
  拂晓。
  前几日因为小皇子出痘,展皇后爱子心切,已移驾紫禁城坤宁宫就近照料,大部分禁卫力量亦随之移防宫城,西苑丹房的警戒,无形中变得松驰空虚了许多。
  留守西苑丹房的除了鹰扬左卫、鹰扬右卫、金吾卫、羽林卫地军士之外,还有锦衣府的一部分人。
  轮值都督薛立不是个懵懂人,对京畿的紧张气氛还是有所察觉的。
  皇帝还留在西苑丹房,这里又不象易守难攻的紫禁城,虽然在皇城之内,也还算得上守备森严,但终究没有紫禁城那样高大的厚墙和坚固的宫门,如果出点什么纰漏,那就是天大的祸事。
  皇后和皇贵妃们虽然移驾禁中,人手不够,西苑宿卫就更加不能大意,否则小命不保事小,连累全家株连,又何忍心?
  一帮侍卫禁军在薛立地部勒指挥之下,倒也不敢十分懈怠。
  急促的马蹄声突然从寂静的夜色中传来。
  宿卫禁军也都清楚地听见了蹄声,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虽然皇城大路,有些太监是拥有可以骑马的特权,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谁敢在皇城内干犯夜禁,骑马狂驰?
  现在那种马蹄声,宿卫的禁军一听便知,那些骑士至少是披甲而来。
  迟疑片刻之后,一个在箭楼了望口向下观望的禁卫大声喝道:
  “什么人?再往前就射箭了!”
  这个禁卫地嗓音洪亮,隔的很远也能听见,马蹄声一缓,只剩下一个单独的马蹄声缓缓靠近。
  “本座神官监高福临,奉皇后娘娘懿旨入苑办差!”
  一个同样清楚的声音传了过来,不同的是声音尖细,阴柔,如在耳旁。
  禁卫语气不爽:“皇上早就发了夜禁令,皇城之内,夜里任何人无故不得出行!”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