奂。又都廊檐飞起,高耸入云,真犹如天上的宫殿一般。
王道一这会儿可没有一丁点儿的闲情逸致去登高望远。刚一爬上这翻经台,他又是被震惊了。只见这几亩见方的翻经台上,又是黑压压地挤满了人。有跪着的,有盘腿坐着的,有直接在地上躺着的,还有双手靠背,以头杵地,倒立不动的。
不仅地上有人,树上有人,房檐上有人,就是寺院背后几公里的五乳峰上,此时也坐了四个人,不,应该说是四个神一样的人。他们也要来听听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王道一要如何登坛**,又会讲些什么样的道义佛法!当然,王道一看见的只是他能看见的,以他现在肉眼凡胎看不到的其他东西到底来了多少,他是肯定不知道的。
讲什么?讲什么?讲什么?还没出那个他住的院子,王道一就一直在心里盘算这个问题。如果把这**当成一次公开演讲的话,那王道一还真能够说它个三天三夜。比如,给大家讲讲北魏之后一千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比如给大家说说现代日新月异的科技,或者给大家来首最具时代特色而又闻所未闻的《最炫民族风》和《小苹果》?
但是,王道一很快就打消了这样的念头。因为一路上之上,到处都是跪迎的僧侣。他们虔诚的眼神,恭敬的神情,让王道一觉得,讲那些没用的东西,简直就是扯淡!
那讲什么有用呢?自己又会些什么呢?王道一着实犯难了。但是,刚走上翻经台的时候,他突发灵感,想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的经典演讲。
当时,面对希特勒的疯狂进攻,英国节节败退,人心惶惶,士兵士气低沉。作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觉得有必要做一场演讲,来激励士兵的士气,挽救国家的命运。只见他拄着拐杖,戴着草帽,漫步走向讲台,先把草帽放在讲台。然后从左到右横扫了整个军营,说:“never—give—up!”然后又从左到右横扫了整个军营,说:“never—give—up!”当时整个军营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可以听到。然后他又从左到右横扫了一次整个军营,加大声量说:“never—give—up!never—give—up!never—give—up!”然后整个军营都兴奋起来,欢呼声和拥抱淹没了整个军营。此后,英国连连打败了德国希特勒的进攻。
实在不行,也整它几句“永不放弃!”反正,修行路上确实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最好用英文原文说,这样一来,既显得与众不同,又能让人感觉高深莫测。让那些听不懂的人自己回家去悟吧。王道一狠狠地打定了主意。
可是,当他走到翻经台二楼,站在讲经台前往下望的时候,他又改变了主意。因为今天来听他讲经说法的人,不光都是出家人,可以说是三教九流都有。从那各式各样的衣着,各种各样的发型装束上可以看出。而且,除了僧侣们是无比的恭敬虔诚外,其他人明显是来捣蛋的,或者说是来看稀奇的。
王道一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出现那么多人。但是已经走到了讲经台上,那也就只有讲了。
王道一双眼微闭,在讲经台上默默站了一会儿。下面,稍稍安静了些。他则缓缓睁开双眼,从上到下环视了一遍整个翻经台,这才慢悠悠地说道:“我——是——谁?”
翻经台上又静了些,王道一又从上到下环视了一遍整个翻经台,接着慢悠悠地说道:“我——从——哪——里——来?”
这下整个翻经台,更加安静了。王道一再次从上到下环视了一遍整个翻经台,这次为了增加装逼效果,他甚至还故意朝那后山远处的五乳峰望了一眼。然后再次慢悠悠地说道:“我——要——到——哪——里——去?”
这下,整个嵩山都静止了。争吵的人不再争吵,说话的人不再说话,甚至连呼吸声音大的都不敢再呼吸。大家都是屏气凝神,伸长了耳朵去听。
可是,静静地等待了大约有五分钟,却没动静了。大家又开始躁动起来。
但,这次王道一没有给大家讨论的时间,他感觉时机差不多了,“啪”地一声,一巴掌拍在面前的木桌上,然后大声而又快速地吼道:“我是谁——谁!我从哪里来——来!我要道哪里去——去!”这一下,又把大家镇住了,全场肃静,无一人一物出声。
“啪”得一声,又是一巴掌拍在木桌上。然后一声大喝:“无法无我,如去如来!”
就是这一声模仿跋陀尊者的大喝,令108位机缘成熟的高僧当场便得本心,即时获得了开悟,即时证得了无上大道。也为王道一积下了无上无量的福德,结下了横贯三界的佛缘善因。
还是这一声不伦不类的大喝,让13名道心不坚的僧徒,误以为放荡不羁便是破除“我执”和“法执”,从而走上了毁佛谤佛,遇佛杀佛的不归之路。给王道一造出了无法忏悔的无边恶业,种下了毁天灭地的孽缘种子。
就是这一次登坛**,让初来乍到的王道一在整个中土震旦(中国),一举成名。不仅整个佛教界极为震撼,就是其他儒、墨、道、法、兵、农、阴阳、五行各派也是颇为震动。毕竟,一开口,四句话就度脱了108人开悟证道。这无论如何都是个奇迹。
同样还是这次登坛**,让自身未悟佛道,而又乱讲佛法的王道一,流入邪僻。不仅落下了狂惑众生的不世恶名,而且注定了此生无法究竟成佛,断送了跋陀尊者以死赠送于他的大好前程。
这真是:少年无知,不畏因果。登坛**,前途毁之。
<;a ;href=>;&;ampamplt/a&;ampampgt&;ampamplta&;ampampgt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ampamplt/a&;ampampgt
;。。。 ; ;
第十六章 处死童林
王道一在少林寺翻经台登坛**,盛况空前。而且,一开口,四句话,就度脱了108人开悟证道。这在整个少林寺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不过,这倒没有王道一多大功劳。一来讲的都是人家少林寺开山祖师跋陀尊者的原话,只不过情境模仿的比较像而已。二来能够开悟证道的那108人都是机缘成熟之人,碰巧由此次盛会具足了因缘而已。
**完毕,众人散去。王道一信步走回禅房,五乳峰上坐着的四位神一样的人物也都飘然离去。从此,江湖上便有了“道一**师”这号人物,而且被传得神乎其神。此次王道一被赶鸭子上架的登坛**也被历史定义为:少林寺翻经台一语道断百佛出世**会。简称百佛出世**会。
但是历史总是很公平、很残酷。既然有人得到好处可以称王称霸,那就必然有人要付出代价,成为垫脚石,成为牺牲者。这次**会付出的代价就是王道一可以立地成佛的前程和小和尚童林的生命。
“为什么要处死童林,他犯了什么法?”王道一对着刚从外面风尘仆仆赶回来的僧稠禅师大吼道。
“破妄语戒。”僧稠禅师淡淡地说道。
“就这?说了不该说的话就该死?”王道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妄语者,不净心,欲诳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乃十恶之一。”僧稠禅师正色地说道。
“简直就是扯淡!别说妄语只是准备骗人了,就算真的骗了人,那就该死?照你这么说,那这世界上的人都该死,没有一个能活成的了!”王道一无论如何不能理解,直接发了飙。
“道一师兄,此次法会种下的恶因实在太大,趁其尚未结成恶果之时,让童林自行了断,以谢其罪。早日偿还清楚,才能早日解脱!否则,因缘变换,日积月累,日后是何情形,实在是难以想象。”僧稠这老和尚意味深长地解释道。
“唉!等等!此次法会怎么就种下了什么恶因了啊?有你说的那么邪乎吗?”王道一语气缓和了些,但仍是略带讽刺的问。
“道一师兄,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未证佛道,而妄言佛法,罪过太大!”
“胡扯!照你这么说,没有成佛的人就都别说话了?而且,我怎么妄言佛法了?让我上去讲两句,我就上去讲两句,我说我说的是佛法了吗?”王道一都快被气糊涂了,情急之下,又忘了要先去“我”字,再破“我执”,一连说了五个我。
“佛法非是禁品,人人皆可说而论之。但是交流则可,传法则不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间艰难弘法四十九年,寂灭之时仍对众人吩说,其未尝说过一句佛法。何也?只因四十九年所说之法,皆是应机、因人而说。不可一概而论。”‘僧稠那老和尚也有点激动了,振振有词地说道。
王道一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是啊!人家成佛了,所以能够一眼看出听法的是些什么人,所以才什么人听就说什么法。自己完全就是模仿秀,狗屁不懂,还去装逼。但他还是想据理力争,又接着说道:“那我说的都是跋陀尊者说的原话啊!而且,他们不是说,也有那闻言开悟证道的吗?”
“非若如此,恐怕师兄此时早已不在此地了!”
“那在哪?”
“地狱!”
尽管不是太相信,但王道一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之前哪里知道这里面的因果,就是现在也不是太懂,但是已经知道害怕了,这就是可造之材。这也正是僧稠老和尚苦口婆心半天,想达到的效果。
“那——,那法是我讲的,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去死,而是让童林,童林……”王道一结结巴巴地说不下去了。
“师兄此次**问题不大。一是所说非虚。二是并非己悟。三则心无恶意。问题就出在那听法者身上。听法者信佛则听您是在说法,不信佛则只觉你在扯淡,你在装逼。从而生起那毁佛谤佛之心,这个业可都是因你而起的呀!”这老和尚居然也用起了王道一经常说的“扯淡”和“装逼”,这让王道一很是不好意思。把人家高僧都带坏了。
王道一略微有些明白了。原来,这次能来这么多人听法,全是因为小和尚童林的一番好心。童林昨天在院中听到自己和僧稠禅师的对话,知道了自己是见过跋陀尊者的最后一人。又见自己身穿尊者衲衣,以为自己继承了跋陀的衣钵,就妄加推测,并到处鼓动僧侣,说自己是跋陀尊者的最后传人,目的就是想聚拢更多的人来请求自己登坛**,开示佛法大义。结果,他的目的达到了,但是场面失控,来的人太多,惹的祸也不小。
“那,那就没有其他的办法能够弥补?”王道一还是觉得,不能就因为怕那什么报应就先去死了吧!
“道一师兄,因果轮回,不是儿戏。所谓自作自受,旁人也是无能为力啊!”这老和尚一口一个道一师兄,搞得王道一很不自在。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跋陀尊者并没有收自己为徒,而且跋陀尊者也是喊道一师兄。也许师兄只是一种尊称吧,王道一心中暗想。
“那……那……”王道一还想说,但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还没等他“那”出来,那边童木、童森已经跑过来了。报告寺主僧稠禅师,童林已经在翻经台上以血洗罪了!
“什——么?自己把自己……这是什么佛门?不是说杀生害命都罪大恶极吗?平时行路恐伤蝼蚁命,飞蛾扑火纱罩灯的和尚们,怎么能够杀自己?”王道一虽然知道童林确实犯了错,但真逼得人家因为几句话就自杀。这,这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道一师兄,修行之人,时时刻刻都要注意身、口、意三业的侵蚀。童林之去,自有他的因缘。”这老和尚比他师父跋陀还师父,总是说的王道一无话可说。
不过,王道一还是耿耿于怀小和尚童林的死,无法忘记。他甚至怀疑,现代少林寺甘露台(之前叫翻经台)上的那两棵死而不枯的参天大树会不会就是童林屈死的冤魂所化。
这真是:翻经台上,童林命丧。因果账里,此消彼长。
;。。。 ; ;
第十七章 十六特胜法
开悟成佛没有那么容易,甚至连入道都是那么难!
王道一实在是郁闷,怎么自己就成了个扫把星了呢?在“周天静止大阵”里遇见了跋陀尊者,结果跋陀不久就自燃了。在墨都洗心城里遇见了田非命,结果田非命舍身取义了。这刚刚重返少林寺还没两天呢,结果遇到的小和尚童林也以死谢罪了。而且,他们还全部都是因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