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望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望族-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年弹劾张家兄弟的折子;一直不断;可弘治向来是护着张家兄弟。



    弘治虽生在天下最富贵之地;却非嫡非长;且父母缘薄。即便后来被册封为太子;也因万贵妃淫威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战战兢兢了十几年。



    因太子身份;与兄弟姊妹之间早早有了君臣之别;又隔了一层。



    张皇后并非倾世之资;弘治却像民间夫妇一般不二色;除了身体孱弱的缘故之外;也是不愿内廷再起硝烟;乌烟瘴气。



    昌国公壮年病故;张鹤龄、张延龄两个不过十几岁;张皇后长姐当母;对两个兄弟极为疼爱。弘治这个大姐夫;便也“妇唱夫随”;待张氏兄弟如同自家骨肉。



    不过“如同自家骨肉”;到底比不上自家骨肉。



    不管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还是对一个皇帝来说;血脉延续都是最为重要。



    尤其是弘治身体孱弱;对于子嗣之事本提心吊胆了几年;一朝如意;又怎么能不疼儿子?



    只是随着寿哥渐大;寿哥与张家的矛盾初露端倪。



    弘治虽自己看重张家;那是因他在皇帝的位置;对于张家有绝对的掌控力;加上有意抬举新外戚;压制其他勋贵人家;人情是表;帝王心术是里。



    他并不希望寿哥被外戚影响太多;不过这样冷淡疏离的关系也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皇后与太子;一妻一儿;是他在这世上最看重的两人;他自然希望这母子两个能和睦相处。



    皇后却是端着架子;不肯主动去疼爱寿哥;寿哥则是有了自己的小思;对于皇后存了嫌隙。



    这母子两个倒是一般倔强;却是忘了这是宫廷;不是寻常百姓人家。



    “母以子贵”、“子以母贵”;这母子两人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张家兄弟早年看着也是懂事的;如今却跟着添乱。真要为的寿哥好;有什么话私下里说不得;非要正经八百地上了折子?



    前日宫外的事;寿哥做的是有些过了;扫了寿宁侯府的颜面;可寿宁侯今日此举;不管嘴上说的再好听;也是扫了寿哥的面子。



    寿哥本就对这两个舅舅多有不忿;经了此事;只会嫌隙更深。



    皇后却是最护短的性子;最是溺爱两个兄弟;张家兄弟与寿哥有矛盾时;她这个长姐向着谁就不用问了。



    只是那样;只会越发伤了母子之情。



    弘治只觉得头痛欲裂;低头揉了揉太阳穴。



    “姐夫?”张鹤龄见状;忙关切道。



    “无事”弘治的声音有气无力。



    旁边侍立的内官见了;上前道:“皇上……”



    “取逍遥丸来……”弘治随口吩咐道。



    那内官躬身应了一身;退了下去;没一会儿托着一个玉盒过来。



    玉盒打开;里面是几个鸽卵大小朱红药丸。弘治取了一丸;和水吞下;歪在靠枕上闭目养神。



    张鹤龄看着;面上依旧忧心忡忡模样;心里却是惊涛骇浪。



    皇帝姐夫因身体不好;近些年也开始关注道家外丹养生;不过因皇后死命拦着;即便是有兴趣;对于成丹始终怀了警戒之心;并不肯轻易服用。



    如今看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皇帝姐夫已经开始服用外丹了。是身体弱的受不住了?还是与皇后情分渐稀;皇后的话不管用了?



    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张鹤龄想要看到的。



    自古以来;求长生的帝王多了;可谁真的能长生?反而因外丹损身亡命的不是一个两个。



    张鹤龄心下不安;弘治也因头疼的缘故不耐烦再说话。他即便有些怪张鹤龄;可埋怨的话也说不出口;毕竟张鹤龄身后还有皇后在。要是皇后觉得自己偏了寿哥;少不得又要委屈抱怨。



    像这样夹在妻子与儿子之间左右为难的皇帝;历朝历代也只有自己一人吧



    他叹了口气;道:“折子上的事还需从长计议;朕歇一歇;大郎去看看你姐姐与太夫人;她们娘俩昨儿还念叨大郎来着……”



    张鹤龄应了一声;却不肯马上就走;而是上前几步;拉了靠枕旁的一块毛毯;盖在弘治身上。



    弘治睁开眼;就见小舅子满眼满脸关切;心中微暖;神色也缓和下来;道:“朕没事;大郎且去……”



    张鹤龄这才退了出来;往皇后宫去了。



    张家兄弟有入禁宫的腰牌;早年常常混迹宫中;等到长大成亲后;到底多了避讳;就不像早年那样便宜了。



    不过金夫人如今在内廷养老;每隔旬月;张家兄弟还是要往宫中请安……



    东宫;寿哥满脸通红;只觉得肺都要气炸了。



    “老师;他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要向世人昭告孤是不学无术之徒么?”寿哥咬牙切齿道。



    换做是旁的老师值讲;寿哥会将闷气都憋在心里;今日赶巧值讲的是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他就忍不住开口抱怨起来。



    杨廷和脸色也不好看。



    他既是东宫属官;又是太子的老师之一;寿宁侯在朝堂上一个劝太子读书的折子;不仅打了东宫的脸;他们东宫讲师也都没落下。



    东宫弘治十一年出阁读书;多少翰林学士值讲;哪个不是全心全力、兢兢业业?



    东宫年少贪玩;众人早就看的真切;也为此着急心焦;在御前提了不是一回两回;可皇上疼爱东宫;不忍约束;老师们又有什么办法?



    天地君亲师;君排在师前;储君亦是君。



    杨廷和脾气温煦;鲜少有这样七情上脸的时候;寿哥见了;心下称奇;倒是生出几分同仇敌忾之心;恨恨道:“不过是故意打孤的脸;替孙家那两个小子报仇竟然还打着为孤好的旗号;真是可恶”



    〖
第三百四十五章 添油炽薪(五)
    虽说杨廷和有着读书人的通病;打心里瞧不起张氏兄弟这样因裙带关系起家的外戚;不过眼见寿哥盛怒之中;他并不想火上浇油。



    东宫身世之谜这几年本就传的云山雾罩;就是为了杜绝有心人的质疑;东宫与张家关系也不宜继续恶化。



    “寿宁侯是殿下长辈;上这样的折子并不逾越……倒是殿下;近日出宫的次数太多;要不然也不会授人以柄。再有几日;就是殿下千秋。殿下正好可以趁着这几日功夫;抄写几本《孝经》出来;敬奉长辈……”杨廷和神色恢复平静;想了想道。



    寿哥闻言;眼睛一亮道:“多谢先生提点。孤心里还在担心;父皇会因此禁我出宫……”



    等《孝经》递上了;父皇也舍不得禁他的足了吧?



    杨廷和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皇上向来疼爱殿下;即便有所约束;也是心忧殿下。”



    寿哥皱眉道:“孤倒是不怕父皇管教;只是不愿……那边插手孤的事……



    虽说眼前只有师生相对;并无旁人;不过杨廷和的心也颤了颤。



    眼见东宫对中宫嫌隙已深;他的心跟着悬了起来。



    谁都知晓帝后情深;当今虽只有东宫一子;可宫里没就藩的小皇弟却不是一个两个。



    人心险恶;张氏兄弟出入宫廷不禁;又居锦衣卫高位;已经不是当年小小乡绅之子。要是东宫真的与之撕破脸;那就是将自身置于险境。



    “殿下;能否听臣一言?”杨廷和神色肃穆;压低了音量道。



    寿哥似也察觉自己失言;讪讪道:“老师是想要提醒孤‘子以母贵;么?孤心里也明白;只是多有不平。”



    杨廷和道:“世人愚昧;以讹传讹的多。殿下是中宫正出;为开国最尊贵嫡长皇子;正位太子之位也是天命所归;反之;若是殿下母不祥;容易为人攻讦”



    寿哥眉毛拧成一团;冷着小脸道:“难道孤不是中宫所出;就当不得太子位?”



    寿哥早慧;蔚悼王落地时;寿哥已经开始记事;想着那时坤宁宫里上下雀跃情景;还有皇后与金夫人对自己态度的变化;心中就发寒。要不是蔚悼王幼殇;这宫里有没有他的立足之地都不好说。



    虽说过后皇后与金夫人依旧待他亲近;这中间那些日子他却始终没有忘;早就在心里存疑。



    杨廷和道:“殿下;这皇家血统不容混淆;既是母不详那谁能保证父祥?小人作祟;无风都能三尺浪;真要引得殿下心乱才是如了他们的意



    “大胆”寿哥瞪眼;大怒道。



    去年杨廷和虽隐晦地提点过寿哥对中宫的态度;却没有说的这样直白。



    话已经说到这里;杨廷和就没什么好遮掩的;直言道:“京中是流传着关于殿下身世隐秘的无稽之谈;可谁会将它当真?皇上临幸后宫;都有彤史记载;皇子落地、接生婆、稳婆、太医脉案;都有迹可循。娘娘即便想要抱子;也不能一手遮天。虽不知是哪个将流言传到殿下跟前;可都有挑拨天家母子之嫌;其心可诛殿下且记;皇上才是天下之主;除了皇上自己愿意;这世上没有人能蒙骗得了皇上;也无人能违逆得了皇上。从殿下落地为娘娘长子;殿下与娘娘相辅相依;合成两利、分则两害……”



    寿哥虽依旧满脸怒气;可对于杨廷和的话也听进去了。



    他渐渐冷静下来。



    父皇想要让他亲近张家;寿哥一直都晓得;不过却隐隐地抗拒。



    是做尊贵的嫡长子;还是做母不详的庶长子;这压根就不用选。即便是早早就对自己身世存疑的寿哥;也没有真的天真的想着寻访传闻中宫婢出身的“生母”。



    他只是不忿皇上这般看重张家;觉得张家不配得到这样殊荣。



    该说的说了;杨廷和闭口不再多说。



    要不是东宫一日日年长;性子越发随意;好恶都露在脸上;他也不会如此多言。从弘治十一年东宫出阁;杨廷和就是值讲老师之一。这五年来;他是看着东宫从童子长成小少年;知晓东宫虽喜怒随心;却不是小气人;待身边人也宽厚;才敢如此放肆直言。



    寿哥不是糊涂人;自然是晓得杨廷和说的是逆耳忠言。东宫值讲的老师不是一个两个;能与他说讲明利害关系也只有杨廷和一人。



    他倒是不恼了;却是琢磨起杨廷和的话。真的有人在“挑拨天家母子之情”么?



    他对中宫、对张家越来越厌憎;对自己的身世越来越怀疑;都是有迹可循。追根溯源;也不是一点征兆都没有;只是他早年年幼;又因蔚悼王之事心里对皇后有了疙瘩;对于那些似是而非的话;也就都听了进去。



    想到最后;寿哥脸色铁青;咬牙道:“好啊;真当孤是傻子糊弄么?”



    坤宁宫;东暖阁。



    张皇后居上;金夫人右手陪坐;对面坐着刚进来的寿宁侯张鹤龄。



    “大郎早朝上折子了?你是太子舅父;正是当行管教之责”张皇后不已为忤;反而颇为欣慰:“别老是想着孙家、祝家那些孩子;让他们借多少光是够?有那些心思;大郎放在寿哥身上;舅甥两个也能相亲相亲……”



    张鹤龄讪讪道:“阿姐;皇上怕是怪我……我虽是好心;可也伤了寿哥的面子”



    张皇后随意道:“小孩子家家;什么脸面不脸面?棍棒底下出孝子;可皇上心软;只一味疼宠;将寿哥惯成什么样子了?孙家那两个小孩子虽不懂事;可到底是你的内堂侄;但凡寿哥知晓人情世故;也不会如此鲁莽。这般打外家的脸;他就光彩了不成?再不管教;就无法无天了;大郎折子上的正好……”



    正如皇上所料;在寿宁侯与东宫有纠纷时;张皇后护着的只有弟弟那边。



    金夫人在旁若有所思道:“寿哥早年还算乖巧;这几年怎么性子越发左性?是不是有人看不惯张家;故意在寿哥跟前挑拨?”



    张家已故昌国公不过寻常读书人;金夫人却是心中有丘壑之人;否则也不会生下“梦月入怀”的贵女;又在宫中择太子妃前跟前将女儿推上前去;一朝如意;满门富贵。



    她看的清楚;张家前二、三十年的荣光靠皇上;后二、三十年的富贵靠的却是寿哥。



    张皇后听了金夫人的话;立时竖起眉毛;道:“不会吧?有谁敢算计张家不成?”



    金夫人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