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望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望族-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瑞一时没反应过来;沈珠已经一抓了沈瑞袖子;唧着嘴:“娘;再来半碟白糖糕……”



    他平素在学堂里端着族兄的款对于族弟们指手画脚;这一路共同进京也没少摆兄长的架势;如今却跟个幼儿一般;又是喊娘、又是喊糕的;沈瑞、沈琴、沈宝几个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沈瑞拉了拉衣袖;却是沈珠抓的紧;只好小声哄道:“九哥;先放了我;一会儿使人给你做糕…



    沈瑞手松下;嘀咕道:“以后留在京城;吃不着白糖糕了……”



    要是前头那句“二哥”还莫名其妙;加上这一句却是对景。



    沈瑞嘴角抽了抽;沈琴、沈宝看着浑浑噩噩的沈珠;神sè也有些奇怪。



    别的暂且不用说;眼下请大夫是要紧的。



    沈瑞便同沈琴、沈宝两个出来;立时吩咐人去告诉管家请大夫。



    按理来说;即便大老爷、二老爷与徐氏入宫;沈宅还有三个主人在。可二太太与三老爷都是病怏怏的;只有三太太一个jīng神人。可是要惊动三太太;少不得也会惊动三老爷。外头雪虽停了;可倒是比昨天还冷;三老爷出来一回都被大老爷夫妇叮嘱再叮嘱的;这些事还是不要麻烦他的好。



    沈琴的神sè渐平缓;只觉得沈珠病着睡梦中都念叨嗣子之事;可笑又可怜;望着西屋不由担心:“九哥怎这时病了?不会有事?”



    沈瑞心里也拿不准;想着西屋的地龙虽也烧着;同东屋一样暖和;沈珠这感冒应不是睡觉着凉。至于昨晚沈珠来时;也是裹了大氅;能吹着多少风?



    想到这里;沈瑞心里就有些踏实下来。



    沈瑞情形;瞧着像是夜风诱发的感冒;不过根子却不是夜风;而是这一个多月的劳乏。



    沈珠是三房骄子;这连着赶路;也够他吃一壶。



    沈宝也想到路途劳烦上;道:“应该无大碍;前阵子九哥jīng神头绷得太紧;路上大家又累;如今一场病诱发出来;多休养些rì子也是好事……”



    过了将一盏茶的功夫;不仅管家匆匆而来;周妈妈也着急忙慌的赶来。



    管家还好;得了准信;知道病了的是沈珠;周妈妈那边;得了一耳朵消息;还以为病的是沈瑞。



    眼见着沈瑞好好的;也弄清楚病的是沈珠;周妈妈心中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倒不是她巴结沈瑞;看不上沈珠;是因为沈瑞年长;身体自然结实些;另外就是沈瑞是二房选中的嗣子;要是有了闪失;几位老爷、太太怎么受得住。



    管家得了消息;并没有立时使人去请大夫;这大年初一家家都过年;大夫难请不说;这请大夫上门也晦气。他怕沈瑞年纪小;不知道轻重;看到族兄弟身子不舒坦就“大惊小怪”;所以过来瞧一瞧



    眼见沈珠真病了;而且烧的又厉害;管家哪里敢耽搁;立时安排马车出去请大夫去。



    等大老爷、二老爷与徐氏从宫中回来;大夫已经来给沈珠诊过脉;下了方子。



    一回府;就有管家将沈珠生病的事情禀了几位老爷、太太。



    大老爷夫妇与二老爷连礼服都没有换;直接去了客院。



    周妈妈在这里照应着;沈瑞、沈琴、沈宝都在;见几位老爷太太来了;都起身相迎。



    虽说徐氏心中疑惑沈珠怎么会歇在这里;可眼下不是问这个的时候。



    待听了周妈妈的话;晓得沈珠不过因之前赶路累着;身子发虚;引得外邪入体;只需用药好生调理几rì;补补元气;并无大碍;徐氏与大老爷、二老爷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他们同松江族人虽不亲近;可几个族侄到底是徐氏带着北上;又是为二房择嗣之事来的;要是沈珠真有个不好;他们心里也难安生。



    二老爷刚病过一场;大老爷也有些虚弱;这朝贺又折腾一上午;兄弟两个都有些受不住;徐氏便催他们各自回去换更衣。



    徐氏留下;看了看沈琴、沈宝道:“晓得你们关心族兄;不过也别在这里守着;仔细过了病气。你们也大了;当晓得爱惜自己;别让长辈跟着担心。”



    沈琴、沈宝两个老实听了;乖乖地回去。



    徐氏又望向沈瑞;却是犹豫。



    依照她的意思;即便沈珠病中不好挪动;也应该将沈瑞挪出去。这依旧在住一处;过了病了怎么办?沈瑞年岁比沈珠少许多;也是一路奔波过来的。



    可是该往哪里挪?



    东跨院客院?还是主院跨院?还是别处?



    主院跨院空着许久一时没法住人;别处也是一样的;东跨院客院那里;沈全之前住的屋子倒是空着。



    沈全虽去了胞兄家住;可也是她邀请进京的小客人;如今连屋子都要占了;倒好像是在撵人。



    沈瑞能想到感冒传染拦着沈琴、沈宝两个;如何能猜不到徐氏想法;忙道:“伯娘;侄儿这里没事;这里分东西屋呢……”



    徐氏闻言皱眉;还是有些不安心:“要不瑞哥先挪到内书房歇几rì?”



    沈瑞是去过徐氏上房;自是晓得所谓“内书房”就是主院东厢房;那岂不是要在大老爷与徐氏眼皮底下?



    沈瑞忙道:“伯娘;这不用费事……要不;等今儿六哥与几位族兄过来;我跟着他们去叨扰两rì



    徐氏想到沈瑞守孝这几年都是由沈理照顾着;沈理年前便打算接沈瑞;便点点头道:“听说你们亲近;过去认认门也好……”
第一百五十二章 时来运转(二)
    大老爷等人已从宫中回来;那王守仁父子也当回来。沈瑞便与徐氏打了招呼;带了长寿、柳成两个去王家拜年。



    王华状元郎出身;先是翰林院;后入礼部;在京城的门生故旧不可胜数;自是有不少人登门。沈瑞过来拜了年;就没有再逗留;回了沈家。



    王守仁这里则是与他约好;过了初五带他去访友。



    虽说正月里都是拜年请酒;可也分了远近亲疏;亲戚族人自然是前头;朋友之类宴请都要押后。



    沈宅这边;沈家在京诸子;除了沈琦之妻因重身不能出门外;沈理、沈械、沈瑛都阖家齐至;沈珏与沈全两个自是也跟过来。



    沈珏虽因沈理用了他的铺盖;跟沈瑞嘀咕了两句;不过想着他大过年生病;又有些不忍心:“这趟出门;珠九哥也不容易;打小也是金尊玉贵的长大;抬抬手指就有人服侍;这一路上却是跟大人似的;即便没看顾上我们什么;到底也曾为我们费心……”



    沈全也道:“他向来要强;这年节口偏又病了;心里定是不自在;大家也多宽慰他些。”



    沈珠喝了药;依旧睡着;沈瑞便随着沈全、沈珏等人到徐氏上房。



    徐氏这里的上房;挤了一屋子人;女眷在一处说话;男人去了内书房;沈瑞、沈珏等半大孩子;则同小一辈一起;依旧被放在东稍间里。



    沈理是两男一女;三个儿女;沈械带了两女一男;听说家中还有一不及周岁的庶子;沈瑛是一儿一女;沈琦成亲本就晚;中间又守孝一年;因此还没有儿女落地。



    八个孩子;大的十二、三岁;小的不过两、三岁;坐满了一屋子。



    沈瑞、沈珏等人都成了叔叔辈;徐氏这里;早已帮他们预备好了荷包;给侄子、侄女们也发了压岁钱。



    沈瑞与沈理家的几个孩子都是相熟的;如今分开数月;两下里没有生疏去;对于沈瑛的儿女;沈瑞之前也见过;倒是宗房大哥家的三个孩子;此时还是初见。



    两个小姑娘还罢;一个八、九岁;一个六、七岁;乖乖巧巧;已是小淑女模样。给诸位族叔都见了礼;拜了年后;就同其他两个小姑娘一道;被玉姐带暖阁玩九连环去了;东稍间这里只剩下一群小子。



    对于宗房大哥长子;沈瑞却是多看了两眼。这不单单是族长太爷曾嫡孙;还是沈家未来宗子。



    沈械嫡长子名栋;今年也是十三岁;不过月份比沈瑞、沈珏大半年;站在那里端端正正;看着比沈珏稳重多。他虽没有像何泰之那样九岁就下场;不过听说读书也读的甚好;估计今年年底就该回原籍;准备明年童子试。



    见沈瑞看自己;沈栋恭恭敬敬道:“瑞二叔可是有事吩咐侄儿……”



    对于这个称呼;沈瑞倒是处之泰然;笑道:“听说京城正月里不少地方有庙会;我心中好奇;想要与栋哥打听打听……”



    沈栋闻言;面上却赧然:“侄儿很少出门……只听说过隆福寺庙会;具体如何倒是不晓得……”



    沈理长子沈林在旁听了;笑嘻嘻道:“瑞二叔;侄儿晓得;待会瑞二叔随了我家去;明儿侄儿领瑞二叔去……庙会可好玩了;有耍百戏的;还有各种吃的……”



    沈珏在旁;听得心动。



    他虽去了胞兄家;可兄弟两个年岁隔的太大;实是说不到一块去;有个年纪相仿的侄子;又是个书呆子;将沈珏憋得不行。



    “小林哥真要领瑞二哥去庙会;也知会我一声;我随你们同去”沈珏兴致勃勃道::“琳二哥、琴二哥、宝四哥你们也一道来;到了京城;总不能只闷在院子里。”后一句是对几位族兄说的。



    沈琳、沈琴几个都是半大少年;没有不爱热闹的;听了自然意动。



    沈瑞的确想要去庙会;不过看了看沈林个头;心中疑惑;拉他到跟前;小声问道:“林哥当真去过?”



    沈林今年不过十岁;三年前只有七岁;那么大点的孩子;家里会带他去人多的地方?



    沈林闻言;果然涨红了脸;小声道:“侄儿当年在京时还小呢……不过表兄们都去过;今年我也大了……”



    别人家是严父慈母;沈理家却是严母慈父。



    谢氏因是状元之妻;又嫁状元为妻;对于长子向来寄予厚望。沈瑞可不敢勾着小侄子玩;去得罪谢氏。



    沈瑞便摸了摸沈林的头;将话题从庙会上岔开;问起沈林上学的事。



    沈林因已经十岁;年后要送到书院读书;就是何泰之所在那一处翰林院子弟学校;与何泰之将是同窗。



    沈瑞是晓得郭氏安排;知道沈全会留在京城读书;想到这一处翰林院书院;应是他们所知最好的学校。



    “瑛大哥那里可是提过;年后安排三哥往何处读书?”沈瑞道。



    沈全道:“大哥说想要求六族兄帮忙;看是否能进chūn山书院。”



    chūn山书院;就是沈瑞的那翰林子弟学校;在京城各书院中;颇有名气。



    沈珏算了下时间道:“三哥要是在京中入学;那岂不是明年才会回乡?”



    今年是乡试之年;停院试;明后年才有院试。



    沈全摇头道:“大哥说我要是能进学院;就好生读两年书;不用着急下场。等过了两年;功课扎实了;院试也就水到渠成总比这样一回回考下去;每次提心吊胆没底要强。”



    沈珏点点头:“瑾大哥、琰大哥今年都要下场;不知到时结果会如何;说不得沈家又出两个新举人”



    倒是没人提沈珠;沈珠既随徐氏来京;就放弃了岁考、科考。不经岁考、科考的生员;无法评定等级;也就没有乡试下场资格。



    少一时;席面齐备。



    周妈妈过来;领着众小入席。



    今rì席面设在中厅;摆了整整五席;倒是比昨晚的年夜饭用的还热闹些。



    方才在书房里;大老爷已经与沈家诸子说了想要过继沈瑞、沈珏之事;沈理、沈械两个并不意外;五房沈瑛兄弟之前猜测过;也觉得是意料之中;只是心里还有些不安。



    在旁人看来;沈瑞入嗣二房;是从举人门第到侍郎府;是往高处走;在兄弟两个看来;沈瑞却是从四房元嫡之子到了处境尴尬的嗣子;以后自处谈何容易。就算二房几位长辈向来慈爱;可这对侄儿与对嗣子岂是能一个样?



    这是二房家务;除了四房之外;旁人也没有多嘴余地。连沈理这个沈瑞身后的大靠山都不反对;自也轮不到他们兄弟说话。



    若是沈瑞还是四房唯一嫡子;那过继之事无论如何也扯不到沈瑞身上;沈瑞既成了嫡次子;又有孙家与二房渊源在;这过继之事也就顺理成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