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的妹夫,一度被信长认为是盟友的浅井长政。信长醒悟到了浅井长政有背弃同盟背后捅一刀的打算,于是下达了撤军令。
如果要撤,那就要快,因为根据信长得到的情报显示,浅井和六角已经扼住了从金崎返回京都的道路,而北面的朝仓似乎也听说了这个消息,正准备从一乘谷城起兵配合发动攻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信长调过头去打通后路,那么就会被朝仓追尾,如果继续攻击朝仓也是一样的后果。所以,信长只能放弃攻打朝仓的计划,绕道撤军。
乱麻之章(12)
元龟元年(1570)四月二十八日,信长联络近江的豪族朽木元纲,通过朽木的领地,从琵琶湖的西岸绕过了浅井的封锁线返回京都,断后的羽柴秀吉、德川家康等也陆续返回。“金崎撤退”使信长攻取越前的计划夭折,信长心里的郁闷可想而知。同时,他也对浅井长政失望至极。
事实上,浅井家内部也是非常复杂的,浅井家“*”得很,就好像一家股份制公司,家督只是董事长,家里的重臣都是董事。如果各位董事反对,董事长个人的意见也无法通过。事实上,“董事”们往往联合一致来威逼“董事长”赞同他们的意见,浅井久政的下台就是最好的例子。“浅井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们普遍认为,织田家不过是尾张的土包子,所以对于长政联姻织田,心里很是不乐意,不过当时浅井的主要敌人是六角,所以他们虽然反对,但并不是很坚决,因此阿市得以嫁到了近江。而织田信长攻打越前的行动引起了“董事”们的警觉。朝仓和浅井的关系非同一般,浅井久政对抗六角失败的时候,正是北方的朝仓拉了一把,浅井“公司”和朝仓“公司”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现在信长越过浅井的地盘去打朝仓,这让他们想起了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晋国的荀息向虞国借道去打虢国,回来的路上把虞国也灭了。这个故事里衍生出两个有名的成语:“假途灭虢”、“唇亡齿寒”,各位有文化的“董事”肯定不会不知道这个典故。不管信长有没有这个意思,防人之心不可无,何况朝仓还是多年的合作伙伴。因此浅井的各大重臣纷纷劝说浅井长政背弃信长,甚至拉出了被迫隐居的久政。于是,浅井和织田的蜜月期在短时间内就宣告结束,浅井长政也和信长由亲家变成了仇人。浅井的背叛,不但使信长攻打朝仓的战略破产,而且还直接威胁到的信长的老窝——美浓的安全。
五月中旬,信长为保证美浓的安全,仅带数人从京都火速赶回岐阜城,在千草山中,一枚铁炮子弹“嗖”一声飞来,正好打中信长衣服的下摆。袭击者是杉谷善住坊,他是一位著名的忍者,喜欢玩《太阁立志传》的人一定会记得这个穿灰衣服拿根铁炮光着头的忍者。他号称能射落飞鸟(以当时洋枪的射程和精度来说,射下飞鸟确实难度很高,不排除吹牛的可能),偏偏这一次失手了,没一枪打死信长。代价是,两年后他被信长抓住,信长将他埋在地里并让过路人用锯子锯他脖子,锯了几天才惨死。
金崎撤退和遇刺事件使信长对浅井和朝仓恨意深种。他把金崎撤退视为一生中最大的耻辱。在回到岐阜城后,信长立刻决定,再度出军,*浅井和朝仓。
元龟元年(1570)六月,信长动员约一万五千人,同时德川家康带领约五千名“打仗一根筋”的三河猛士前来会合,由于近江坂田郡的堀秀村被信长手下的羽柴秀吉说降,所以,织田德川联军顺利通过近江边境的长比和菅安尾两个砦进入近江,没有遇见大的抵抗。二十一日,织田军屯兵虎御前山,对浅井发起试探性的进攻,放火烧了小谷城下的町,试图引诱浅井出战。浅井长政估算了敌我实力,决定暂时坚守,同时向越前朝仓家求助。
信长在试探未果后,了解到浅井的意图,于是决定改变策略。近江有两大要地:小谷城和佐和山城,横山城位于这两大要地之间,如果拿下横山城,就可以切断小谷和佐和山之间的联系。织田军于二十二日撤离虎御前山,转向包围横山城。浅井长政做了一次小规模的攻击,目标是织田军的殿后部队。信长留下了佐佐成政、梁田广正和中条家忠三人率铁炮和弓兵殿后,在织田军铁炮的射击下,浅井的追击没有获得战果,仅仅是象征性地“夺回”了被织田军放弃的虎御前山。次日,织田军完全转移到横山城下。二十四日,以朝仓景健为首的朝仓援军约八千人也赶到战场,浅井长政出阵。浅井军也大约为八千人左右,可以说双方的实力差不多。问题的关键在于,织田军应该如何去部署战略意图。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乱麻之章(13)
信长最初的想法是攻击横山城,但在横山城没有拿下的前提下,浅井和朝仓联军于二十六日已经到达战场,部署在草野川以北的大依山。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将分散包围的军队集合起来,准备攻击援军,但信长作出的战略部署十分奇怪:信长把本阵布置在横山城以北、川以南的一个叫龙鼻的地方。这个地方并不安全,一般人都把本阵也就是总指挥部放在最安全的地方,而龙鼻正好位于朝仓—浅井联军和横山城之间,一旦遭到夹击很可能被连窝端。但这个地方地势高视野好,能够看到整个战场形势。同时,信长将所有军队排开,分散布置在横山城下,一旦遭到攻击,互相救援可能会来不及。这样的布阵让朝仓和浅井也看不懂,不知道是信长太过于轻敌还是纯粹下了一个引诱决战的诱饵。
经过商量后,朝仓和浅井决定即使信长的布阵是一个诱饵,他们也要吃吃看。于是,朝仓和浅井于二十七日凌晨进行佯动,翻下大依山麓,做出移动的姿态,信长在得知敌人的动向后,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认为敌人可能撤退,于是放心继续加强攻打横山城。次日,在得知信长判断错误后,朝仓—浅井军突然迂回南下,朝仓和浅井分别从三田村和野村方向发动突袭。
信长似乎没有做好野战准备,他的精力一直放在攻城上,同时他也认为自己有兵力优势,所以只是简单地监视敌人过河而已。而朝仓—浅井的袭击确实让信长大吃一惊,不过他相对也有准备,立刻命令围城的军队转向川的南岸。二十八日凌晨,朝仓军8000人从三田村方向越过川,面对朝仓的,正好是布阵在龙鼻西面的德川军。德川家康本阵只有3000人,但三河的武士向来以“一根筋”、“不要命”闻名于世。在酒井忠次的指挥下,三河军硬是把占据人数优势的朝仓军死死地挡了几个小时。同时,浅井军也以矶野员昌为先锋,渡过川突袭坂井政尚、池田恒兴和森可成率领的信长亲军,织田军的美浓三人众从侧面给予支援,在信长的主力还没从围城中转移过来前,信长周围的部队处于劣势,都陷入苦战中。
浅井和信长两军遭遇后,浅井家臣远藤直经冲在最前面,所以,他手下的800人突进太过深入,信长的围城军陆续赶到,将远藤直经和浅井的大部队切断。浅井的前锋矶野员昌为援救远藤一马当先,突破织田军的防御。坂井政尚部由于其子久藏战死而溃散,池田恒兴被迫后退。织田信长的本阵开始发生动摇。
朝仓和浅井的意图很简单:浅井军拖住信长的本阵和美浓三人众,同时朝仓军以优势兵力迅速击败德川家康,一旦德川军溃散,信长的侧面就完全暴露在朝仓军面前,朝仓就可以和浅井配合,在信长主力没有抽回来前迅速吃掉信长本阵。这个计划堪称完美,前提是:朝仓必须打赢德川手下那群三河武士。一开始,朝仓和浅井很可能认为这是十分轻松的事情,因为德川并不是信长的手下,而是信长的同盟,同盟之间当面笑眯眯,背后捅两刀的事情是常见的,为了同盟拼死扛住比自己多上一倍的敌人肯定不划算。但问题是,朝仓所遇见的是打仗“一根筋”的三河武士,这就使他们的计划出现了一个决定性的失误。他们算东算西,就是没有算到这群三河人是那样的难啃。
就是因为没有及时被啃下的三河众,织田军赢得了时间,战场上,时间往往就意味着胜负的转折。信长的围城军队极其迅速地投入战斗,羽柴秀吉和柴田胜家首先赶到,他们遏制住了浅井的攻势。为保证侧面安全,信长命令丹羽长秀和池田恒兴迅速支援德川,攻击朝仓的侧面。原本想攻击信长侧面的朝仓自己的侧面反倒受到威胁。就在这个时候,佐久间信盛带着织田军兵力最强大的一支部队到达战场,也投入战斗。战场形势瞬间发生逆转。
首先,信长命令美浓三人众迅速赶到北岸,迂回穿插,切断了浅井军的退路,同时从侧面发动突击。正和织田军打了一整天、疲劳不堪的浅井军因为这一攻势而瓦解,远藤直经阵亡;其次是得到援助的德川军开始反扑,德川军的原康政突破朝仓侧翼,杀死朝仓军猛将真柄直隆。朝仓军士气低落,完全崩溃。
在朝仓和浅井联军被击溃的情况下,横山城也被迫投降。
川合战从战略上来讲,织田信长占了大便宜,因为他获得了横山城,可以遏制住浅井对美浓可能发动的攻势,同时切断了近江两大战略要地的联系。但他获得的战果并不大,浅井长政由于撤退时相对严整,没有遭到大的损失,朝仓则仅仅出兵八千,以朝仓的实力而言,全部兵力应该在两万人以上,所以也不能算大损失。川合战由于信长方面损失也比较大,所以无法很好地扩大战果,因此并不能说是信长的一次决定性胜利,但它仍然有其深刻的意义。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霸王之章(1)
一、一向一揆
大和尚喝酒吃肉,估计大家都不觉得奇怪,《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就是这样一个和尚。不过大和尚娶老婆生孩子,生了孩子继承他老爹的衣钵继续做和尚,那就是一件非常新鲜的事情了。
一向宗是日本佛教的流派之一,在日本历史上影响巨大,甚至到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一向宗,就是佛教的净土真宗,这是中国佛教的净土宗东传以后在日本发展的产物。
净土真宗的创立者是亲鸾上人,他生活在镰仓幕府时代,在日本关东以“肉食带妻”和“非僧非俗”为理论基础,宣传“本愿念佛”的思想。本愿寺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净土真宗的特色就是抛弃佛教的清规戒律,信徒可以娶老婆生孩子,可以喝酒吃肉,不需要出家就可以往生乐土。这个方式简单易行,所以得到了许多信徒的支持。亲鸾上人死后,本愿寺由于自身的分裂而趋于衰落,直到应永二十二年(1415),诞生了一位本愿寺的中兴之主——莲如上人。
佛教的影响:佛教在日本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这
是一张京都市消防局的宣传画,使用了京都东寺(教王
护国寺)中的持国天王像作为宣传材料,由此可见一斑。
东寺是真言宗的本山,为空海大师所建立,自平安时代
以来,包括室町幕府、丰臣秀吉、德川幕府等对其多有
修缮。长禄元年(1457),莲如上人继承了本愿寺,在他的努力下,一向宗在北陆地区获得了大发展。应仁之乱爆发后,由于战乱,百姓更将精神寄托在宗教上,一向宗由于信仰方式简单易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莲如上人虽然发布命令要求信徒尊重地方领主,不得轻慢国法和佛法,但仍然没能起到约束作用,一向宗成为百姓反抗地方领主的精神武器。
文明六年(1474)七月,加贺国爆发了一向一揆,所谓“一揆”,就是我们说的造反、骚乱、暴动。加贺国崇信一向宗的农民纷纷起来,不惜生命发起了反抗封建领主的暴动,并建立政权,加贺国从此陷入无主状态。一向一揆很快向京都地区和日本中部发展,这种威力让战国大名感觉恐怖,因为一向宗在农民心目中很有地位,信徒遍布全国,一旦发生一向一揆,很可能就呈现燎原之势。
另一方面,天文十一年(1542),石山御坊建成,这就是通称的石山本愿寺。石山本愿寺后成为全国一向宗的大本营,本愿寺家也开始成为宗教外衣下的战国大名。等本愿寺家第十一代当主显如时,本愿寺家就开始加入了战国时代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正式以一家大名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
元龟元年(1570),信长在川合战中取得了胜利,这一胜利使朝仓和浅井暂时无法发起主动的攻击。在川合战以后,信长拿下了横山城,切断了南北近江的联系,他留下羽柴秀吉防守横山城,南下包围佐和山城,一旦拿下佐和山城,就等于切掉浅井的一臂。而佐和山城的矶野员昌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也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