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循声找了过去。但听那鸣声时作时歇,像是猴子的叫声,但远比猴叫更为响亮,也更有气势。
跟着那声音,他渐行渐低,慢慢走进了一个山谷之中,这时那声音听来,应该已在身前不远的地方了。眼前身前一片树丛挡住了视线,他放轻脚步,悄悄拨开树丛一角,借着头顶的月光照映,眼前的一切不由得让萧遥大感诧异,只见眼前赫然是一头奇形怪状的大鸟。那大鸟身形甚巨,比人还高,形貌丑陋之极,全身羽毛疏疏落落,似是被人拔去了一大半似的,毛色黄黑,显得甚是肮脏,且丑陋无比。
见此情景,萧遥忽然心神巨震,脑海中立时想起了曾经在电视剧中见到过的大雕的形象,心中不禁倍感惊讶,暗道莫非这世界上真有如此动物?但眼前的一切,却又显然并不是自己在做梦。想到这里,萧遥难以置信地又定睛瞧去,只见这丑雕钓嘴弯曲,头顶生着个血红的大肉瘤,世上鸟类千万,却从未亲眼见过如此古拙雄奇的猛禽。看到这里,萧遥方才确定无疑,眼前的一切并非幻境,而是真真实实发生的。
强自抑住心中的惊奇和激动之情,萧遥接着窥视在侧,但见这雕迈着大步来去,双腿奇粗,有时伸出羽翼,却又甚短,不知如何飞翔,只是高视阔步,自有一番威武气概。那雕叫了一会,只听得左近簌簌声响,月光下五色斑烂,四条毒蛇一齐如箭般向丑雕飞射过去。那丑雕弯喙转头,连啄四下,将四条毒蛇一一啄死,出嘴部位之准,行动之疾,直如武林中一流高手。这连毙四蛇的神技,只将萧遥瞧得目瞪口呆,心中暗赞不已,霎时之间,已收起了先前的轻视好笑之心,换成了惊诧叹服之意。只见那丑雕张开大口,将四条毒蛇都吞入了腹中。
见此情景,萧遥灵机一动,忽然想起了什么,心道:“这丑雕,莫非就是一直守护着独孤剑塚的那只丑雕不成?”刚想到这里,他鼻中突然闻到一股腥臭之气,显有蛇蝎之类的剧毒之物来到邻近。察觉至此,萧遥心中正暗自紧张,忽见丑雕昂起头来,“哇哇哇”连叫三声,似是正在向敌人挑战。便在此时,只听得呼的一声巨响,对面大树上倒悬下一条碗口粗细的三角头巨蟒,猛向丑雕扑去。见那大蛇的攻势,萧遥心中一凛,不自觉便打了一个颤,丑雕却毫不退避,反而迎上前去,猛地弯嘴疾伸,兔起鹘落间,便已将毒蟒的右眼啄瞎。那雕头颈又短又粗,似乎转动不便,但一伸一缩,萧遥眼光虽然已经是十分敏锐,却也没瞧清楚它如何啄瞎毒蛇的眼珠。
毒蟒失了右眼,剧痛难当,张开大口,咔嚓一声,已闪电般地咬住了丑雕头顶的血瘤。这一下萧遥出其不意,不禁“啊”地一声叫了出来。毒蟒一击成功,一条两丈长的身子突从树顶滑下,在丑雕身上绕了几匝,且越缠越紧,眼见丑雕已是性命难保。萧遥不愿丑雕为毒蛇所害,更不愿放弃这唯一能够带自己找寻到独孤剑冢的关键线索,因此当即纵身而出,拔剑往蛇身上斩去。突然间,那雕右翅疾展,在萧遥右臂上拍了一下。这一下力道奇猛,萧遥又是出其不意,手中金虎刀立刻脱手,飞到了数丈之外。
萧遥心中正自惊疑不定,只见那雕伸嘴在蟒身上连啄数下,每一啄下去便有蟒血激喷而出。萧遥暗道:“难道你有必胜的把握,竟不愿我插手相助不成?”但毒蟒愈盘愈紧,丑雕毛羽贲张,竭力相抗。眼见那雕似乎不支,萧遥拾起一块大石,往巨蟒身上不住砸打。那石块棱角分明,尖利无比,巨蟒吃痛之后身子略松,丑雕头颈急伸,又将毒蟒的左眼啄瞎。毒蟒张开巨口,四下乱咬,这时它双眼已盲,哪里还咬得中什么。丑雕双爪掀住蛇头七寸,按在土中,一面又以尖喙在蟒头戳啄。眼见这巨雕天生神力,那毒蟒全身扭曲,翻腾挥舞,蛇头始终难以动弹,过了良久,终于僵直而死。丑雕仰起头来,高鸣三声,接着转头向着杨过,柔声低呼。
萧遥听它鸣声之中甚有友善之意,心中惧意渐去,于是慢慢走近,笑道:“雕兄,你神力惊人,佩服佩服。”
丑雕低声鸣叫,缓步走到萧遥身边,伸出翅膀在他肩头轻轻拍了几下。萧遥见这雕如此通人性,当真如书中所写,心中大喜过望,也伸手去抚摸它的背脊。丑雕低鸣数声,咬住杨过的衣角扯了几扯,随即放开,大踏步便行。察觉至此,萧遥知它必有用意,说不定便是带自己去它住的地方,那里自然便是独孤剑冢,因此赶忙捡起金虎刀跟随在后。
丑雕足步迅捷异常,在山石草丛之中行走疾如奔马,萧遥以九阳真气为根基施展轻身功夫,这才能勉强追上,心中不禁暗自惊佩。那雕愈行愈低,直走入一个深谷之中。又行良久,来到一个大山洞前,丑雕在山洞前点了三下头,叫了三声,回头望着萧遥。萧遥见它似是向洞中行礼,心想:“这洞中原先住着的,定然便是传说中鼎鼎大名的独孤求败了。”想到这里,心中不禁肃然起敬,于是也在洞前跪倒,拜了几拜,说道:“弟子萧遥叩见前辈,请恕擅闯洞府之罪。”
第二百八十七章 宝地
丑雕等萧遥跪拜完毕后,便拉着他的衣角,踏步走入。眼见洞中黑黝黝的,萧遥虽知独孤求败早已身死,但碍于他的威名,心中却还是不免惴惴。但此时他有九阳神功护体,又有凌波微步傍身,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因此略一思索后,便也跟随进洞。
这洞其实甚浅,行不到三丈,就已抵达尽头,洞中除了一张石桌、一张石凳之外更无别物。进得洞来,丑雕向洞角叫了几声,萧遥循声望去,见洞角有一堆乱石高起,极似一个坟墓,心想:“难道这里便是独孤求败的埋骨之地吗?只可惜雕儿不会说话,无法告知我这位传奇人物的身世。”因此当即在四下里搜索一番,见洞壁上似乎写的有字,只是尘封苔蔽,黑暗中瞧不清楚。
萧遥取出随身火石,打火点燃了一根枯枝,伸手抹去洞壁上的青苔,果然现出三行字来,字迹笔划甚细,入石却是极深,显是用极锋利的兵刃划成。看那三行字,只见上面写道:“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柰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下面落款是:“剑魔独孤求败。”
萧遥将这三行字翻来覆去地念了几遍,心中既惊且佩,揣摩一会后,亦体会到了其中的寂寞难堪之意。思及令狐冲施展出此剑法时的无穷威力,心想这位前辈奇士只因天下无敌,只得在深谷隐居,由此可见,武功之深湛精妙,实不知到了何等地步。此人号称“剑魔”,自是运剑若神,名字叫作“求败”,想是走遍天下欲寻一胜己之人,然而始终未能如愿,终于在此处郁郁而没。此时缅怀前辈风烈,不禁神往。低回良久,举着点燃的枯枝,在洞中察看了一周,再找不到另外遗迹,那个石堆的坟墓上也无其他标记,料是这位一代奇人死后,是神雕衔石堆在他尸身之上。
萧遥见了这个石坟,不禁大是感慨,心想独孤求败纵横当时,并世无敌,武功神妙莫测自是不必多言,而瞧他这般行迳,想来定是恃才傲物,与常人落落难合,于是到头来,终在这荒谷中寂然而终。思及这位人物武功虽高,但武林之中既没流传他的名声事迹,也没遗下拳经剑谱、门人弟子,以他创出独孤九剑这般的绝世武功,这人的身世也真可惊可羡,却又可哀可伤。只可惜神雕虽灵,终是不能言语,否则也可述说他的生平一二。
他出了一会神,对这位前辈高人越来越是仰慕,不自禁地在石墓之前跪叩,拜了四拜。那神雕见他对石墓礼数甚恭,似乎心中欢喜,伸出翅膀又在他肩头轻拍几下。察觉至此,萧遥心想:“这位独孤前辈的遗言之中称雕为友,然则此雕虽是畜生,却是我的前辈,我称它为雕兄,确不为过。而且见它举动,似乎对于尊卑礼法还颇为重视,那么我应该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与它成为朋友,那时说不定便可通过它,得到传说中的‘独孤九剑’剑法。”想到这里,萧遥的态度立时便恭谨起来,且并不以这丑雕只是个不会说话的动物,行止中便有失了礼法之处,一人一雕相处得异常融洽。而原本打算次日觅路离去的萧遥见此情景,自然也改变了主意,在这山谷中住了下来。
如此这般过了两三日,萧遥与神雕之间已有了几分的默契,住在一起时,竟还颇有几分相依为命的意思。这一日,神雕从外衔了两只山兔回来,萧遥生火烤了之后均饱餐一顿。眼见神雕对他的亲密之意与日俱增,探索这独孤遗境的时机已经成熟,萧遥便想到那独孤求败埋剑的平台上去一探究竟。
想到这里,他见洞后树木苍翠,山气清佳,便扮作饶有兴致地信步过去观赏风景。行了里许,来到一座峭壁之前。那峭壁便如一座极大的屏风,冲天而起,峭壁中部离地约二十余丈处,生着一块三四丈见方的大石,便似一个平台,石上隐隐刻得有字。极目上望,瞧清楚是“剑冢”两个大字。见到这两字,萧遥心头暗喜,当即快步走近峭壁,但见石壁草木不生,光秃秃的实无可容手足之处,一时间不明白这究竟该如何才能攀援上去。
站在底下瞧了半天,萧遥越看越是神往,越看越是心痒难耐,心想独孤求败武功再高,却也终究只是个人,怎能爬到这般的高处?想来必定是另有妙法,倘若真的凭藉武功硬爬上去,那真是匪夷所思了。他心思急转,努力思索神雕原著中关于此处的种种细节。忽然,一道灵光在他脑海中划过,目光随着心意微动,突见峭壁上每隔数尺便生着一丛青苔,数十丛笔直排列而上。见此情景,萧遥心念一动,纵身跃起,探手到最底一丛青苔中摸去,五指齐出,一下子便抓出了一把黑泥,原来这里果然是个小小的石洞,想来便是独孤求败当年以利器所挖凿,借此来上下攀援所用,只因年深日久,洞中积泥,因此这才有了青苔。
找到了关窍所在,萧遥自不会再多做耽搁。他紧一紧腰带,九阳真气随心而动,瞬间便窜高数尺,左足踏在第一个小洞之中,跟着双腿发力,再度窜起,右足对准第二丛青苔踢了进去,软泥迸出,石壁上果然又有一个小洞可以容足。第一次爬了十来丈,虽有九阳真气为根基,因此丝毫不觉得疲累,但双手双脚已沾满了又滑又湿的软泥,攀在洞口已不再那么稳固,想了一下后,当即轻轻溜了下来,心道:“反正已有二十多个踏足处寻准,第二次肯定就容易得多。”于是在石壁下将手上脚上的湿泥清理干净,终于一鼓作气地窜上了平台。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剑
上到平台,只见大石上“剑冢”两个大字之旁,尚有两行字体较小的石刻:“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
萧遥见到这些文字,心中既惊又羡,瞧着两行石刻出神,只觉这独孤求败武功了得,自己若是有幸能得他传承,有朝一日必也能无敌于天下。思及此处,他心中不由得心花怒放,低下头来,只见许多石块堆着一个大坟。
这坟背向山谷,俯仰空阔,别说独孤求败本人如何英雄,单是这座剑冢便已占尽形势,想来此人定是文武全才,抱负非常。萧遥对他从来只是耳闻,今日一见,方才对他当年做下的种种英雄事能切身体会到一二。虽说此时,他关心的重点多半还是放在那独孤九剑的剑法上,但自从穿越到南宋以来,他所经历的种种事情,已令他在不知不觉间,成了一个对英雄无比崇拜,并渴望能与之有所交集的人。这独孤求败乃是金庸小说中武功最强的人物之一,地位自然非同一般,因此一时间,萧遥才只恨自己生不逢时,不能跟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无缘一睹这位天下无敌的英雄风姿。
想到这里,他突然在剑冢之旁仰天长啸,片刻间四下里回音不绝,想起黄药师曾说过“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之乐,此际亦复有此豪情胜慨。他满心虽想瞧瞧冢中利器到底是何等模样,但想到独孤求败一世英雄,自己若是随意打开探索,虽是丝毫无碍,但于心却总觉不忍,丝毫不愿冒犯前辈,想到此处外人绝难入内,自己眼下又没什么事,不如索性跟神雕再多些交流,也等同于跟独孤求败多拉扯些交情,以缓心中的不安之意,于是抱膝而坐,迎风呼吸,只觉胸腹间清气充塞,九阳真气缓缓而动,竟似欲乘风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