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之大元国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雕之大元国师-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遥其实也早已想到了此节,明白自己二人始终还是要北上的,之前之所以交由忽必烈决定,只是因为不愿越俎代庖,使忽必烈心中产生什么不快。而此时听他亲自决定下来,萧遥当即便将自己早已计划好的路线说了出来,道:“咱们可从临安,走江南西路经过洪都府,然后取道湖广回到北方。且不说这条路上的风土人情和各种情况咱们一路走来已十分熟悉,就单说这一路上有山有水,林多草密,也是十分便于隐藏行迹,不会轻易便被那些追兵发现的。”

    忽必烈细细一想,顿觉萧遥言之有理。想到此时二人虽身处危境,且算是刚刚死里逃生,然见他处事仍是泰然自若,决断有条不紊,丝毫不现慌张之色,颇有大将风范,因此不知不觉间,对他的钦佩之情又增加了几分。计较已定,二人当即踏上行程。由于附近州县村镇等都已在大宋官军的严密布控下,稍有风吹草动便立刻会陷入重围之中,因此一合计之下,二人决定这一路走去,便沿着山路小径慢慢前行,遇到实在绕不开的关口要邑时就扮作逃荒要饭的乞丐,好歹先混过去。

    而这样的办法也确实帮助二人避开了很多危险。半个月中,虽说行程甚缓,但一路上大多是深谷幽壑,连普通的山民都基本上见不了几个,也就更不用说什么追兵了。而途径一些村镇时,思及忽必烈虽经乔装,但他蒙古人粗犷豪放的外貌与结实强健的身材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掩盖的,因此都是萧遥出面,打点一切食宿事宜。

    这一日,二人来到了长沙境内。萧遥一路打探,从一波南下的逃荒难民口中得知,只要再往北走百余里后,便有一支新近调动来此的蒙古军队结营扎寨。闻此讯息,萧遥虽感如释重负,心中十分欣喜,但眼见自己的这些同胞们个个面黄肌瘦,显然饱受战火摧残,霎时间,心中却又感到十分沉重。想了一下后,除了留下一些基本的生活费外,便将身上所有的金银财物都送给了这些可怜的难民。

    当晚,二人宿在一家客栈之中,准备次日一大早便即上路。凭着忽必烈的身份和地位,无论到了哪一支蒙古军中,那都等于是鱼入大海,困龙升天了。眼见连日来风餐露宿,晓行夜宿的逃亡日子终于到了头,二人心中自是十分兴奋,并排躺在客栈的床铺上,一时间有着说不尽的感慨。

    如此这般聊到子夜时分,萧遥和忽必烈才渐渐感到了一丝困倦之意,便和衣而眠,慢慢进入了梦乡之中。便在这半梦半醒间,客栈外却突然有一阵噪杂的声音传了进来。萧遥十分警觉,当即起身查看。他将窗子推开一条缝,斜眼看去,只见外面站满了手持火把刀剑的兵卒,已将这家客栈团团围住,而房间外面,一阵大呼小叫的声音也随之响起:“官府搜捕犯人,有胆敢包庇纵容者,杀无赦!”

    见此情景,萧遥和忽必烈同时脸色一变,不明白一路小心,最后究竟是哪里出了错。但事已至此,却也容不得二人多想。此时,眼见客栈内外都已被官兵围堵,显然破门或者跳窗都非良策,萧遥看着这小小的房间,一时间彷徨无计,焦迫难安。忽必烈见萧遥眉头紧蹙,知他又在为自己思考脱身的计策,当即开口说道:“兄弟,你的心意,大哥心领了。俗话说成事在人,谋事在天。此番,咱兄弟二人已经尽力了,若是实在无法逃脱,那也属天意,怨不得谁。结拜之时,我们曾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今日,大哥就与你共赴黄泉!”

    萧遥听到忽必烈的话,心中一阵感激,思及自己一路历经艰辛,最后不知为何却仍是暴露了,这当真是天意。想到这里,萧遥仰天长叹,客栈那以砖瓦铺设的屋顶顿时映入了他的眼帘。见此情景,萧遥眼前一亮,顿时计上心头。他身形一晃,迎风拂柳步轻轻巧巧地使出,一下子便踩在了一个高大的木箱之上,紧接着开始用手去揭那些瓦片。忽必烈见状,顿时也明白了萧遥的心意,也立刻上前帮忙。二人联手合作,没几下便掏出了一个足可容身的孔洞,而此时,屋外那些兵卒搜查的脚步声也越来越近。眼见情势危急,萧遥不待忽必烈多说什么,一把先将他托到了房顶上,自己正要上去的时候,房门却忽然被人给一脚踹开。萧遥循声望去,只见一群手持火把的卫兵如虎狼般冲了进来,而一个衣着褴褛,瘦弱不堪的人却被夹在中间。借着明亮的火光,萧遥看得清清楚楚,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白天接济过的那名逃荒的饥民。
第二百八十五章 周旋
    见到那名饥民,萧遥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失落和彷徨,而对于自己被出卖这件事,他却是出奇地平静,心中竟生不起一丝愤怒之意。不知为何,此时他脑海中忽然想起了许多鲁迅的文章,比如《药》,比如《阿q正传》,比如《祝福》。小说中的那些人物形象在他眼前转来转去,但不管男女老少,最后却都融合成了一个虚影,并最终与那个站在官兵队伍中,正用手指着萧遥的饥民完全重合在一起,再也分不出你我。

    在官兵进屋的时候,萧遥已将忽必烈送到了屋顶。此时他见自己再次陷入重围,由于没了牵挂,心中较之先前反而安稳了不少。他趁着那些官兵刚刚冲进屋,尚且立足未稳的时机,便小声对忽必烈说道:“大哥,你先回去,我在这里替你周旋。不出半月,小弟定会去找你。”说完,双手向外一推,内劲轻轻吐出,便将忽必烈推了出去。

    送走忽必烈,萧遥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了地,心中更无顾虑。那些破门而入的官兵见到萧遥如此举动,心中早已明白,这恐怕便是他们要找的人了。一名军官模样的人望了望萧遥,看着噤若寒蝉,一直畏畏缩缩的那个饥民,冷冷地问道:“他就是你说的在路上打听蒙古军营所在的那个人吗?”

    那面黄肌瘦,衣着褴褛的饥民慌忙点了点头,连声称是,唯恐有一丝一毫的怠慢。带队军官见他确认了萧遥,当即大手一挥,便再不理会,房间中除了火把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响外,一时间寂然无声,眼见一场恶斗又是难以避免。

    此时,那些兵卒已不露痕迹地拔出了兵刃,以那军官为中心,对萧遥渐渐形成了合围之势。见此情景,萧遥冷哼一声,九阳真气暗蓄于双臂之中,刚想来个先发制人,一个谄媚的声音却忽然响起:“大人,大人,这人犯小的已经帮您找到了,那榜文中提到的五两白银,现在是不是可以赏给小人了?”

    听到这话,萧遥顿时觉得有些哭笑不得。他猜到这饥民出卖他可能是因为钱财,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人有此行径,竟只是为了区区五两银子。想到之前自己接济他的时候,拿出的金银绝不止五两之数,而此时,他却仅仅为了五两银子便出卖了自己,且此时他看向自己的目光中不仅毫无感激,而且充满了漠视,仿佛先前自己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顺理成章之事。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萧遥之前一直没有什么切身的体会,但时至今日,他才有了深刻的感悟,方知此言非虚。

    另一面,那带队的军官听了这话,却仍是毫无反应,只是死死地盯着萧遥,仿佛生怕他会再跑了一样,因此屋中众人竟没一人搭理他。见无人理会自己,那难民壮着胆子,又将刚才的话说了一遍。在他的意识里,自己先从萧遥手中凭白得来一笔巨款,这已属幸事,而后来见官府的通缉令中提到五两赏银,想到先前萧遥打听路时所说的那些话语,便起了贪婪之心,想要来个瞎猫碰上死耗子,不管究竟是不是,都要将萧遥推出来试上一试,可谁曾想,竟还真让自己给碰上了。他大喜之余,当然要为自己一日之中连撞大运,能连续捞金而感到高兴了。他觉得,幸福的生活已经在向他招手,此时收获在望,他又岂肯放弃?但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那带队军官听他这样说,对着身边一人轻轻点了一下头后,那人便说道:“你想要赏金,那就跟我来吧。”

    那难民听了,欣喜若狂地赶忙跟了过去,走出了这个房间。见到那领头军官脸上忽然掠过的那一抹残忍笑意,萧遥心中顿时恍然,已明白了那人即将面对的下场。这事若是放在以前,他碰上之后,心中定有不忍,或许还会出手相救,但现在,世事已将他的心磨炼成了寒冰一块,并且再也不会因此而有任何动容之意了。果然,没一会,外面走廊中忽然传来了一声凄厉的惨叫,但很快便又悄无声息,仿佛任何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听到那声音,带队的军官望着萧遥,脸上颇有得意之色,笑着说道:“赵公公传下号令,一切的布置果然收到了奇效。你夜闯皇宫,惊扰圣上,今日是插翅难飞,识相的就快跟我回去乖乖受死,免得落在本大爷手中之后,还要多受些零碎苦头。”

    萧遥淡然一笑,却并不以为意,左手玉蜂针,右手冰魄银针刚想发射出去,但思及以忽必烈的功夫,此时定然还没有逃出多远,自己此时若是也逃开后,难保他不会被对方搜捕到。想到这里,当即收起袖中金针银针,使出桃花岛武学冲入敌阵,左攻一拳,右踢一脚,直似穿花蝴蝶,那如林刀剑竟伤不到他丝毫。此时,萧遥已有九阳真气护体,以此为基础使出的武功招式,威力较之先前不知已增加了多少倍,面对这些普通的兵卒,对付起来自是不费吹灰之力。那带队军官此次是精锐尽出,本以为手到擒来,十拿九稳之事,这是却见连一个人也对付不了,心中这才慌了神,赶忙调兵遣将,想要将萧遥困死。

    这办法若是放在以前,或许真有效果,但现在的萧遥已将九阳神功练到了第二重,虽说尚且还达不到内力自自生不息,源源不绝的地步,但也绝不像以前那样,轻易便会陷入内力不足的窘境。此时他在众人围攻之下却依然挥洒自若,场上局势尽皆掌于手中,那种傲视睥睨气势,笑傲群雄的气势顿时又蔓延开去,也令他的心态更加轻松与平静。

    这般缠斗了一炷香的时间后,萧遥见时间拖得差不多了,同时也是担心半途再杀来什么高手,自己难以收场,便觑准机会,突然纵身一跃,从之前忽必烈离开的那个孔洞钻了出去,径直朝着西方奔去。
第二百八十六章 误入福地
    萧遥出了客栈,本可大踏步地直接离去,但想到忽必烈此时尚未逃远,若是不小心再被抓了回去,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因此他特意放缓速度,使那些官兵不至于被自己甩开太远而失去了目标,只在他们每当要向前*近时,才稍稍发力,再次将对方甩开一段距离,因此双方始终保持着五六里路的差距,既不拉远,也不再靠近。

    如此这般,萧遥带着一票的南宋高手,装作无法甩脱,却又极力想逃的样子,开始在荆州湖广一带大兜圈子。他孤身一人,无牵无挂,这样的事情对他来说无疑只是小菜一碟,而九阳真气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耗也并不如何甚剧,因此在拖了十余天后,原本浩浩荡荡,兵威浩荡的追兵队伍,此时只剩下了稀稀拉拉不到百余人,且个个神情萎靡,早已没了当初那股舍我其谁的凌厉气势。

    这日临近傍晚时分,萧遥在又一次甩脱了对方的围堵之后,不知不觉间,已到了一处山区地带。他眼见周围山峦起伏,地势崎岖,突然灵思微闪,想到自己已拖延了十多天时间,忽必烈应该已回到了蒙古大营之中,而自己也该脱身,回去找忽必烈了。一念至此,他当即便决定,自己正好利用眼前的连绵群山,将对方彻底甩脱在这茫茫林海之中。主意已定,他瞬间催动起体内的九阳真气,净捡山高林密的崎岖小路而去。萧遥在施展全力,急速狂奔之下,身后那些所谓的高手岂能是他的对手?不过半个多时辰后,便已统统被甩地无影无踪,再也找不到了。

    甩脱了追兵,萧遥淡然一笑,眼见此时天色已晚,而这片山林鸟语花香,景色倒是十分怡人,因此也不着急马上就觅路赶回,而是决定先在此处歇宿一晚,等明日想办法到了附近的市镇上,弄明白这里所属何地后,再买匹马火速赶往蒙古军中就是了。想到这里,他当即施展轻功,打了两只野兔当做晚餐,又在附近找到了一个勉强可容居住的洞穴后,便安安稳稳地躺了下来睡觉。

    睡到中夜,萧遥忽然听得西北方传来一阵阵奇怪的动物叫声,声音虽微带嘶哑,但激越苍凉,气势甚豪,并非虎豹之类的猛兽声音。他好奇心起,从洞中走了出来,循声找了过去。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