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窥视于侧,而机会也在不知不觉间便到来了。俗话说天灾难测,这一年的盛夏时节,一场滂沱的大雨接连下了三天三夜尚且不休,雨水积少成多,汇聚成河,从少室山上滚滚而下,霎时间便将山下的那些村落毫不留情地损毁殆尽。少林寺坐落在山腰之畔,地势很高,洪水自然淹不到,可无数的百姓却遭了秧。他们无家可归,衣食无着,少林寺方丈天鸣禅师见此情景当即下令,命一众少林弟子下山开粥棚、搭茅屋以普度众生,而杨过便在此时觑准机会,趁寺中各处看守力量虚弱之时,趁机偷入菩提院中,按着萧遥之前的指点,果真在铜镜之上启动机关,从镜后的密道之中取出了一部经书。杨过喜获神功,当即便看了起来,可翻阅数页后却发现,书上所载他无一能懂。其实,这却是怪萧遥当初一时大意,虽说了易筋经的秘密,却没有直接对杨过言明这易筋经遇水才能显形的秘密,因此此时才令杨过虽有幸观之,却仍不得要领。可是那也是事有凑巧,杨过见一时间无法参透易筋经的奥妙,便想先将经书转移位置藏起来,待日后再细细研究,于是把经书藏在了怀中后,便也下山而去,随众救援百姓。这样顶风冒雨地忙碌一番下来,杨过浑身上下早已被大雨淋透,待他稍有闲暇,回到寺中打算更换僧衣、藏好经书时,翻开再看,那遇水显形的秘密已是不攻自破。察觉到其中的诸般奥妙,杨过叹然之余,却也更加坚信,这是上天在助其得报父仇。因此他在得到易筋经后,便开始刻苦修炼经上的武功。只是他一直担心被人看出破绽,因此只得强抑住心中的好奇之心,经上的武功从不敢大肆修炼。虽然如此,可他也是深受其益,武学修为突飞猛进。
〖
第二百三十七章 盗经
萧遥听到这里,对于杨过这番不知是天幸还是命定的经历,心中也是感慨良多。杨过知道萧遥此番前来少林,定然不止只是单纯地来看望自己,因此一番叙旧之后,二人一番查探,确定四下里更无旁人窃听于侧后,这才小声地问道:“大哥,你此番前来少林,不知有何贵干?”
萧遥见杨过倒也直接,因此心中一番思索过后,便也决定不再绕什么圈子,说道:“大哥此番前来,其实是为了向你们少林寺借一本经书来看。”
杨过之前心中已隐约猜到了萧遥此番前来的目的,但此时听他说只是为了借一本经书,也不禁有些疑惑起来。萧遥之前并未对他说起过九阳真经的秘密,而他在少林寺中这一年多来,也早知自己所藏的易筋经已是少林寺中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无上武学秘籍,除了寺中另藏的七十二般绝技外,再没有能够与之相媲美的了,因此此时听萧遥如此说道,便以为他也是来找易筋经的,心中不由暗自嘀咕了起来,默默想道:“这易筋经的秘密虽说是他告诉我的,可最终取到经书的人却是我。而且,这经书遇水显形的秘密他也从未曾告知于我,想来便是因为他也是道听途说,心中不知世上究竟存不存在这门武功,这才让我以身犯险,亲自去查探一番,试上一试。此时他得知世上竟真的有易筋经这门武功存在,于是便想从我手中取过经书,供他一人修炼。虽说他是我的大哥,但这等好事,却也没道理就如此便宜了他。”一念至此,杨过登时下定决心,若是萧遥向自己问起易筋经的话,自己便好言相劝,承诺自己练会之后,立即便拱手相送,可如果一言不合的话,那就只好……主意既定,杨过当即不动声色地笑着问道:“不知大哥是想借什么经书?小弟但有所知,定无隐瞒。”
萧遥微微一笑,却也不去拆穿刚才杨过脸色霎时间变了几变的原因所在,开口说道:“大哥想借阅的,其实只是一本楞伽经。”
杨过闻言一愣。他不知楞伽经中所藏的巨大秘密,此时听萧遥竟真的只是提出要借这经书,心中也只觉大出意料之外,虽隐隐间觉得事情定然不只是这么简单,可一时间却又捉摸不透其中的关节所在。他在寺中诵经念佛之时,曾听过这楞伽经之名,知道乃是震旦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虽然历来都是禅者修习如来禅、明心见性最主要的依据之一,但除此之外,也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平日里都是放在藏经阁中,任人取阅的。杨过思来想去也想不出这本经书上除了佛家经典之外,与武学知识究竟有哪些相关的地方,因此心中一时间不由得大奇,暗道:“莫非大哥在江湖上闯荡日久,心乏身疲,已然勘破世事,也想跟我一般出家为僧,来个四大皆空、六根清净,看破红尘不成?”但转念一想,却又知绝无可能。言念至此,杨过心中十分矛盾,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开口,说些什么才好。
萧遥见杨过欲言又止的犹豫神色,心中不快起来,问道:“看小师父的表情如此为难,想必这楞伽经乃是贵寺的宝经重典,外人不便借阅了?既然如此,那么在下便就此告辞,不再叨扰小师父清修了。咱二位后会有期。”说着,身子更无停顿,起身便朝着门外走去。
杨过听出萧遥话中有异,又见他作势欲走,知道自己刚才那番迟疑的态度定是引得了大哥不快。他明白自己虽然身在少林,从表面上看来,以后只要自己勤学苦练,将少林寺中的那些绝技统统学到手中,那么有朝一日走出少林,寻找郭黄为父报仇便不是什么难事,可与此同时,他也真切地明白这一切虽然看似简单,可其中若是没有这位智谋深沉、显得颇为神秘的大哥在旁出谋划策,帮扶自己,事情恐怕也也没有那么容易便能做成的。因此,想到这里,杨过立时便下定了决心,说道:“大哥,你我当初义结金兰,言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今日大哥莫说只是想借一本经书来看,就是想要少林至宝易筋经,小弟也定然拱手相让。”顿了顿后,又说道:“大哥想要借阅的那本楞伽经,平日里都是放在藏经阁中,只是藏经阁戒备森严,外人绝难入内。”说到这里,又是一阵思索后,突然,杨过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般,目视萧遥说道:“大哥,今夜子时,山腰凉亭处,小弟将楞伽经拱手相奉,定不会教大哥失望!”
萧遥见杨过终于下定决心,心中暗喜之下,知道此事终成,而九阳神功这门绝世内功,自己也终于能够去修炼了。想到练成九阳神功后,不仅内力自生速度奇快,且无穷无尽,纵然普通拳脚也能发挥出绝大的攻击力。同时论及防御力也是无可匹敌,自动护体功能反弹外力攻击,成金刚不坏体。思及倚天原著中,张无忌曾仗之数次与轻功天下无双的青翼蝠王相较,却从不落于下风,想到自己还兼具至轻至巧的古墓派武学,若是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的轻功身法定然能够胜过世上所有轻功精妙高手,而且这九阳真经更是疗伤圣典,百毒不侵,专门克破所有寒性和阴性内力。这诸般好处,萧遥以前每念及此,总是心潮澎湃,难以自己,此时终于有机会得偿所愿,他心中却反而异常平静了下来。九阳真经确实乃是武林中超一流的绝妙武学,可也正因如此,得到这门武功的同时,就像拿到了一把能够打开更广阔世界之门的钥匙,门后的世界,虽然一定会更加精彩,可挑战也定然同时而至。步入一流之境,一门无双武学只是基础而已,日后随之而来的一切,才是将要为之努力和奋斗一生的意义所在。
〖
第二百三十八章 奇影
搞定了杨过,萧遥心中大感舒畅,只觉胸臆尽抒,同时宏愿所图,连年所争,终于要在今日有一个结果,而自己日后腾飞所需奠定的根基,更是要在今日根铸而成,此番心境,令已是辗转数载,颠沛流离、每日里惶惶不安,郁郁沉心的萧遥一时间当真是感慨万千。而想到既然已与杨过相盟而誓,照他的性格和对自己的依赖程度来看,也定无叛约之理。一念及此,萧遥心中大安,在与杨过又商议了一些细枝末节的小地方后,便离开了少林寺中,只等子夜时分,九阳真经一到手中就火速离开少林寺,寻一僻静之所苦心修炼。
寒日如梭,冬天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萧遥出了少林寺后本想到山下的农家去休息片刻,养足精神以赴晚上的约会,可由于他谨慎而小心的性格使然,在此事没有真正办妥之前,心中总是惴惴难安,生怕到时会出什么变故。思虑再三之后,萧遥终于还是决定主动出击,暗中监视杨过的一举一动,以便将所有的危险与隐患统统扼杀与萌芽之中,力保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心念既定,萧遥说干就干。他之前与杨过在茶室中相谈良久,后来走出少林大门,面对寺前千余级台阶缓步而行,自然耗时不少,此时刚刚走下少室山,已是傍晚时分,天光昏暗,铅云凝重,山中雀鸟俱静,白雪堆凝,更无寸风拂林。见此情景,萧遥四处查探一圈后,便又觑准道路,折而转向,来到了后山之中,重又回到了少林寺中。
此时整座寺庙寂然无声,只有偶尔有一两个僧人抱着薪柴等取暖之物匆匆而过,但随即却又消失在某座院落之中。偌大的少林寺,此时竟凭空生出一种萧疏之感。见此情景,萧遥的胆子也大了一些,仗着轻功颇有根底,他想了一下后,便决定亲自入寺查探一番。一念至此,萧遥当即运起迎风拂柳步,身形一晃间,便已转进了寺中,身后只留下了一片被气流干扰而在空中四散飘舞的雪花。
由于之前从杨过的口中,萧遥对于少林寺的布局等已略有了解,是以此时甫进寺中后,他便依着刚才远眺寺中情景时所记下的各禅院、修室的位置,径直朝着杨过应该居住的地方行去。
一路上东躲西藏,谨慎而行,萧遥并未遇到什么难以避过的危险。而就在他将要接近杨过居住的禅院时,突然间却见到一个身影快步从侧门中闪了出来,东张西望了一番后,便即闪缩而行。萧遥见那身影异常眼熟,心念微动间,当下展开“凌波微处”轻功,已紧紧跟了上去。
萧遥此时的轻功虽不能说冠绝武林,但前有古墓武学传承,后有凌波微步这等举世无双的绝妙步法,两相辅助之下,论及追踪逃命、躲藏闪避等功夫,也确实无愧于“颇有造诣”这四个字了。此时悄然无声地跟在那个身影之后,对方竟毫无察觉,虽然百般侦测,但终于还是没有发现萧遥。一番查探之后,似乎是确定再无跟踪,那身影便疾向寺旁树林中奔去。只见他沿着一条林间小径,径向西北,转了几个弯。萧遥跟在后面,突然间只觉眼前豁然开朗,耳边水声淙淙,山溪旁耸立着一座楼阁,楼旁一块匾额写着“藏经阁”三字。萧遥见举世闻名的少林寺藏经阁竟在此处,心想:“藏经阁名闻天下,却原来建在此处。是了,这楼阁临水而筑,远离其他房舍,那是唯恐寺中失火,毁了珍贵无比的经典。”
此时已是亥时,恰逢月轮西斜,那身影奔到藏经阁前,扭头向后望去,月光正好洒在他的脸颊之上,萧遥藏身树林之中看得清楚,那身影正是杨过。
事到此处,萧遥也不愿再打扰杨过办正事,因此便藏身树林之中,打算若是一旦有什么突发事件,便立即出手替他除去。他遥望经楼,只见一盏暗淡的烛火缓缓移动,知道杨过正在寻找楞伽经,心中更是一阵狂喜。那烛火大概亮了半个时辰后,忽然便毫无征兆地熄灭了。紧跟着,一个身影跃出经楼,迅速朝着山下而去。萧遥知道杨过已然得手,刚想离开,眼角一瞥间,却似乎见到在经楼之旁的黑暗月影之中,好像有一个淡淡的身形漠然而立。他虽然凝视着杨过离去的背影,却没有任何制止的意思。萧遥在旁见此一幕,心中不由得一惊,虽然想要上前去细细查看,却又觉得似乎有什么可怖的事物隐藏其中。思虑再三之下,他终于还是决定不再多事,紧随在杨过身后,便朝着山腰凉亭而去。
这一路萧遥并没有等候杨过,他在全力施展轻功之下,自然比杨过更早到达。在凉亭中等了大概一盏茶的功夫后,杨过才终于赶到。见到萧遥,杨过更不多言,直接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古色古香的经书,交在了他的手中。萧遥自从刚才隐约间似乎见到经楼月影之中的那个奇怪的身形后,心中便不知何故惴惴难安,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似乎周围有着无数双看不见的眼睛在盯着自己,然而对方却又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动。这样的感觉令萧遥极为不适,因此此时九阳真经虽然到手,可他心中却无丝毫欢喜之意,只想赶快离开此地,以便重新找回心里的那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