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结同心(全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药结同心(全本)-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好才怪,刘梅宝对她笑了笑·不得不说,这个妇人给人的感觉很好,至少比那个大少奶奶要好。

    她长得算不上美人,娇小玲珑,细眉长眼,脸上总是挂着咪咪的笑·虽然梳了妇人的头型,但一笑一瞥中隐隐还带着一丝纯真之,说话的声音清清甜甜,很容易让人亲近。

    满屋子人自始至终都是她在说话,可见在家里是个很有长辈缘分

    这算是见过老太太了,于是其他的人便过来见礼了。

    “这是你大伯母。”二嫂嫂将她带到一个中年妇人面前,含笑说道,“听说妹妹以前最爱吃大伯母做的糟鸭掌,一听说大伯母做了这个,便必定过来吃饭”

    中年妇人手腕上挽了一串佛珠,此刻还在手里不停的转动,闻言和蔼一笑,站起身来,一手摸肩,一手抚背,一面打量她。

    “可是受了大罪了,当初就不该让你们去···”她说道,声音便有些哽咽。

    她这一哽咽,立刻屋子里有人低头拭泪了。

    “母亲,妹妹才好了,快别说这个。”二嫂嫂立刻说道,一面笑道,“不如母亲今晚就做一个糟鸭掌,说不定妹妹吃了这失忆的症就好了¨”

    这话说得大家又都笑起来,连一直板着脸的老太太都露出笑容。

    “要真是那样,就是天天做我也是愿意的。”大伯母笑道。

    接着又引荐其他的人。

    “这个你已经认识了,是你大嫂嫂。”她说道,一面对着一旁站着的大少奶奶点了点头。

    不待大少奶奶说话,就已经又指下一位。

    刘家如同所卜有的古代大家庭一样,讲究的是儿孙齐聚一堂,刘老太爷与老太太共育有二子三女,其中刘老太太亲生一子一女,刘老太爷二个妾室生养一子二女,这刘乔生便是妾室生养,行二。

    老太爷故去多年,长子一妻一妾,又生了二子二女,如今两个儿子皆已经成家生子,可谓四代同堂了。

    此时家中如此大事,所有人都赶来了,包括那远嫁到外地的三个姑姑,带着各自的儿子女儿都奔来了。

    满满一屋子人,算上还有怀里抱着的吃奶的,竟有十几人。

    刘梅宝这一路见过去,认到后边前边的也忘得差不多了,到最终被安置在椅子上坐下,竟好似一个也没记住。

    “真是好玩..”一个与她差不多年纪的姑娘就在身后站着,探过身扶着她的肩头笑道,“..以前在家日日一起玩,这次竟然要像从来不认得一般见亲戚….”

    几个姑娘都笑起来,稍长一些的顾忌刘梅宝的情绪,用眼神喝止妹妹们。

    刘梅宝倒没什么,跟着笑了笑,有些不耐烦,可不是就是陌生人嘛。

    毕竟这次团聚是丧事不是喜事,大家坐着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安慰吧觉得反而勾起伤心,不安慰吧问些风土人情什么的,也貌似不合适,刘梅宝又是坐着一副看热闹的模样,场面便有几分冷。

    一直在长辈晚辈中走动照料的二嫂嫂见了,便笑着过来又拉起刘梅宝的手,将她推到刘老太太跟前坐下。

    老太太此时面上已经掩下了对刘梅宝态度的不满,取而代之的是慈祥,一手扶住刘梅宝的背,一手抚上她的额头鬓角。

    刘梅宝吓了一跳,她可不习惯被陌生人这样亲密接触,下意识的就躲开一些。

    老太太顿时一顿,又有些不高兴了。

    “你父亲虽然不是我生的,但却是我亲自养大的,要是说我对他不亲所以才置之不理可是黑心没肺的话,你又是自小在我跟前长大,你是忘了以前,好歹问问家里人,我可有半点亏待与你?那说我没心没肺弃你不顾的话也是能信的?”老太太收回手,坐正身子,看着刘梅宝敛容说道。

    她这一开口,屋子里的年轻人便都忙起身站起来,大伯母以及三个姑奶奶也站起身来。

    “是呀,咱们一家人,哪里会有这样的事,偏我怎么说妹妹也不信我…”她在一旁开口道。

    屋内人都看了她一眼。

    二少奶奶笑了笑。

    刘梅宝看着这老太太,也不急也不恼,笑了笑,没说话。

    看她这样子,老太太眉头微皱,似乎无意间的看了眼站在一旁的二少奶奶。

    “当初出了那么大的事,家里人都吓死了···”老太太又缓缓说道,带着几分肃穆看着刘梅宝,“我也不瞒你,是我严令家人不得去管你爹的任何事…¨”

    她突然说出这句话,在场的人都有些吃惊,除了那二少奶奶。

    大少奶奶更为惊讶,面色变得有些不好看。

    听老太太这意思,竟是要承认的确是他们弃亲不顾了?这跟当初大家商定的不一样啊?怎么能这样说?那当初自己跟宋三娘闹骂吵说的那些话又是什么了?那自己岂不是更在那刘梅宝眼里不是好人了?

    “去把舅夫人和表少爷请来。”老太太又说道。

    刘梅宝有些意外,瞧着阵势好像跟那大少奶奶的戏码不一样。

    “我亲自去,”二少奶奶说道,神色郑重,“舅夫人可是咱们家的大恩人。”

    这话让刘梅宝差点哎吆喂的喊出声,而几乎让一旁的大少奶奶背过气去。

    这又改唱那出戏了?二人同时都冒出这个念头。

    “你去是应该的,就是你婆婆亲自去,舅夫人也当得起。”老太太整容说道。

    一旁的大伯母立刻站起身来。

    “媳妇这就去。”她说道,一面让二少奶奶留下,“你陪着大姑娘。”

    不多时,宋三娘和周良玉就过来了。

    屋子里都是女子,周良玉一进来,立刻引来诸多目光,大姑娘小媳妇包括年长的妇人都将视线投向他。

    周良玉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多闺阁女子,很是局促,一眼看到刘梅宝,刘梅宝冲他笑,心里便安定几分,跟着宋三娘眼观鼻鼻观心的在堂中站定。

    见宋三娘进来,刘梅宝便立刻接了过去。

    这几日除了在灵堂上见了几面,来到这里后三人还没再好好说过话。

    看着先前还一副木头样的刘梅宝自然的挽住了宋三娘的手,露出真切的笑,屋子里的人都觉得有些怪异。(。ruyu~如语中文)


159 认错
舅夫人快请坐。”老太太亲自起身招呼道。

    二少奶奶立刻亲自引座,又亲自接过婆子捧来的茶,递上来,又打量周良玉。

    “这是表少爷啊,长得真是一表人才。”她笑道。

    这话又引来满大堂的姑娘们的注意,几个年纪小的咬着耳朵嘻嘻笑。

    周良玉觉得双耳发热,但还是略一回礼。

    宋三娘并不客气的安坐,刘梅宝自然站在她身后,低声问周良玉这几日可好。

    周良玉低声答了。

    看他们兄妹低声说话,二少奶奶在一旁抿嘴一笑,一副我家孩子感情好真欣慰的神情。

    这边老太太已经开始说话了。

    “舅夫人可还习惯?”她关切的问道。

    “行。”宋三娘子点头淡淡答道。

    老太太便问二少奶奶,舅夫人安排在哪里?

    “就住在东院梢间..”二少奶奶答道。

    “怎么能住那里?”老太太不高兴了,瞪眼道,“这秋日潮闷,那里也能住人?”

    “是,家里来的亲戚多,一时住不开¨”二少奶奶一脸自责的说道。

    “无妨,哪里都住的。”宋三娘子开口说道。

    “那怎么成!”老太太摇头道,一面皱着眉想,一面说道,“舅夫人一路奔波来了,本就累,这几日家里又乱哄哄的,照顾不周,再住这么个地方,睡不好·那身子可怎么受得住···.”

    她说着话,目光扫过堂内,看到一旁的脸色难看的大少奶奶,眼睛便是一亮。

    “大郎媳妇·善姐儿的院子腾出来,给舅夫人住。”老太太说道,语气不容置疑。

    大少奶奶一愣。

    “这怎么好,不用挪来挪去的怪麻烦的。”宋三娘子这才站起身,说道。

    “不麻烦,善姐儿一个小孩子,有什么麻烦的·跟她娘去住也占不了多少地。”老太太笑道,一面又忙让宋三娘子快坐下。

    听了这话,大少奶奶那满心的委屈就藏不住。

    这么多人,怎么偏偏让她的善姐儿让地方?说孩子小,那老二媳妇的团哥儿比善姐儿还小一岁呢,怎么不让他挪?

    就是欺负我···¨欺负我们善姐儿是个女孩子···¨

    “这就去,等舅夫人说完话,直接就过去住。”老太太说道。

    二少奶奶忙应了声·招呼仆妇。

    “大嫂,你看让谁跟着去?”她看着神魂不舍的大少奶奶问道。

    大少奶奶回过神,强打精神喊过一个仆妇·吩咐几句,那仆妇带着几个人便去了。

    宋三娘子谦让几句便也不言语了。

    刘梅宝和周良玉对视一眼,对这一出都表示很惊讶。

    这边闲话过后,又让了一次茶,老太太步入正题。

    “有些话我是要当着舅夫人说。”她说道,一面看向宋三娘子,“舅夫人,你是我们梅宝的救命恩人,当得上她半个生身父母,这些事·是必须让你知晓的。”

    这态度!瞧瞧!刘梅宝忍不住看了眼一旁的大少奶奶,宋三娘也是微微讶异。

    “老夫人有什么话请说。”宋三娘说道。

    她并没有什么客气,也没有惶恐,对她来说不管好话还是赖话,都一样。

    “..朝廷震怒,一句话就能让咱们全家陪葬···”老太太缓缓说道′神情郑重悲戚,看向刘梅宝,“当时我一面心疼你父亲的死,又心焦家里的变故,只怕咱们刘家这一脉就交代在我手里了···.是我严令你大伯父哥哥们不得去问去求任何关系,让他们该告病的告病,不告病的也申请外放,你大伯父足足在家歇了这三年,你二哥哥去往那福建,隔着这么远一年到头也不能回来一次….可怜和你二嫂嫂刚刚成亲··¨”

    老太太说着话,眼泪就滚滚下来了。

    屋子里的其他人想起那心惊胆战的时候也都抬手拭泪。

    大少奶奶却听得都要气炸了,狠狠的看了一眼也正低头拭泪的二少奶奶,她可以满满的肯定是这小蹄子教老太太这样的!

    公爹告病那是理所应当的,自己兄弟出了这等罪,他自然要同自责认错,告病又不是他自己想的,那是不得不,这倒也罢了,长辈的事她做媳妇的不去非议什么。

    但什么二哥哥去了福建,明明是二叔还没出事时就定了事,还是二房主动说的,要出去历练做出些政绩,将来也好更进一步,不过是因为出了二叔的事,更进一步的希望没了,才被扔在那里三年···.

    真是脸皮厚的也好意思往自己脸上贴金!衬得独她们大房没事是吧?那她们大房在京里当官,也没告病也没外放,那还不是为了全家,告病的告病,外放的外放,万一有个什么事也好提前知道个讯息不是,在皇帝眼皮底下岂不是更战战兢兢,这些年过的那个憋屈,难道就不值得提一提?

    大少奶奶咬着牙狠狠绞了绞手里的帕子。

    这个油嘴滑舌的小蹄子!

    说的真好啊,刘梅宝忍不住点点头赞叹,。

    见她神情松动,老太太的面色更缓和几分,招手要她过来。

    刘梅宝站着没动。

    老太太的面皮便僵了僵。

    “当时是不敢大张旗鼓的把你爹娘接回来,也偷偷的派人去那里问了,人回来只是说县衙被烧了抢了,知县夫人上吊了,一家子都死了….”她接着说道,一面又掉下眼泪来。

    “当时老太太得知消息足足躺了一个月,眼瞧着挺不过去了,连后事都悄悄的预备好了···”二少奶奶插话说道,一面拿绢帕拭泪。

    “那我舅妈派人来找你们了啊。”刘梅宝皱眉问道。

    宋三娘子也没说话,只是看着老太太。

    “姑娘,那时候乱成那样,外边明里暗里多少眼睛盯着,来的人说不清·下人也不敢信,来来回回的一传话,就变了味。”二少奶奶接过话头说道。

    “二郎媳妇,你也别跟你妹妹说这个话。”老太太待她说完·才敛容说道,看向刘梅宝,“的确是家里怕引来祸事,所以才导致你被留在外边这么久,受了这些罪,是祖母对不住你,祖母给你配个不是·你就是怨恨祖母也是应该的…..”

    她说着话,便站起身来,就要冲刘梅宝施礼。

    一屋子的人都站起来了,刘梅宝被她这一出也弄得有些措手不及,原本以为人家还会死鸭子嘴硬,没想到竟然痛快的承认了,这反而让她不知道说什么好。

    人说仲手不打笑脸人,这哭脸人也真不好打啊。

    她站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