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石平安给秋壹打了热水洗漱,之后两人就早早睡了,明天还要回门。
新婚第三天,新嫁娘要在丈夫的陪同下回娘家,之后就可以说与娘家没有很大关系了,在没有丈夫的陪同或者允许下是不可以轻易回去的。
一大早,秋壹和石平安吃过早饭就提着早就准备好的回门礼回娘家。
这会儿回去也没有牛车,只能靠两条腿走回去,翻过两个山头才到秋壹娘家的村子,走的快也得个把时辰,所以得早点出发。
等两人到于大福家的时候已经巳时三四刻的样子了,杨氏早就弄好了汤,等秋壹他们到了就可以吃。三个小的自从大姐出嫁就心情低落,知道这天大姐会回来,早早的就起床了,还时不时的到门口去瞧瞧大姐到了没。所以秋壹一进院子就被三小的给拉屋里去了,留下石平安一人拎着东西跟着老丈人进大堂喝茶。
杨氏也进屋去找秋壹说话,“大丫,在那过得还好吗?他对你可还好?他那大嫂可有为难你?”
“娘,你放心,他对我很好,有公公压着,他大嫂也没怎么为难我。我在那过的还好,倒是你和爹,没什么事吧?”
杨氏笑道:“我和你爹能有什么事。对了,昨儿我和你爹去镇上把你走前教娘做的辣白菜和积的酸菜腌酸笋那些给刘掌柜送去了,刘掌柜当下就全给留下了,还说咱家有多少,全给他送去。你爹说明后几天就给他送过去,然后买些年货回来,过十来天就该下雪了,下了雪就出不了山去不了镇上了。你们那年货买了没?”
“嗯。我也不知道买没买,回头回去问问二嫂。”
“嗯。待会儿回去的时候带些酸菜酸笋干蘑菇那些回去,年货就可以少买些了。我看就你大嫂那样的,恐怕是没买年货,你大嫂没买二嫂怕吃亏怕是也没买。你回去也别问你二嫂了,我给你每样装两份,一份多点儿,一份少些,少些就是将够给你们过年用的年货,多的你自己留着,待年后分家自己吃,年初二你回来娘再给你些,反正家里也多。你下午回去就把少的那份交给你公公,就说是你带回去的年货,要是还没置办年货,你公公就该让你们去三家中的一家去置办了,不过应该会用公中的钱。你记着,要是你公公让你去置办,你千万别答应,不然你那大嫂可有的说头了。”
“嗯,娘,这些我都知道,再说您闺女这么聪明,不会让人欺负去的,您就放心吧!”秋壹笑道。可能在杨氏心里,自己就是嫁的再好也不放心吧。
“嗯,时候也不早了,走,出去吃汤,过会儿吃午饭,你们也好早点回去,晚了走山路不安全。”
“欸,二丫四丫,小宝,走,跟二姐出去喝汤去。”
“诶。”三个小的答应着也跟着出去了,四丫和小宝还抓着秋壹的手。真是好久没见大姐了,虽然事实上只是三天。
杨氏所说的喝汤就是鸡蛋汤面,加上几盘凉菜。这是这里的风俗,新嫁娘回门那天和过年后回娘家或者年后家里来了生客都要喝汤。喝汤是在巳时末午时初,之后客人休息,主人家则去准备正式的午饭,午饭一般开在午时中末,是不能超过午时的。而且这里回门的午饭要有九个菜,寓意祝福新婚夫妇长长久久,到年后的午饭就要十三个菜以上的单数,像十五个菜之类的,就是不能少于十三个,也不能是双数,不然就不吉利。
吃完饭,稍微休息了会儿,和余大福杨氏她们说了会儿话,秋壹和石平安就动身回家了。毕竟是走山路,现在又是冬天,晚了不安全。来的时候石平安背着一大背篓,回去的时候也背着一大背篓,甚至连秋壹都还背着个小背篓,都是杨氏给的东西,本来秋壹不要那么多,奈何杨氏坚持,也就只好接过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偶今天开了一下午会,真心是累!不过偶还是坚持更了,只为坚持看文的亲们!
☆、第 28 章
第二十八章
秋壹和石平安赶在日落之前回到了家里。到家时二嫂王氏正在做晚饭,大嫂则又借口身子不舒服在自己屋里待着。难怪石大山会同意在年后分家,这里面恐怕有很大可能是王氏的手笔,李氏是不可能会自讨苦吃毁掉这么惬意的不用干活的生活的。就李氏这性子,搁谁都没法和她待一屋里,当然,她丈夫除外。
秋壹会自己房间把东西放好,再换了件衣服就去厨房帮忙了。见大水缸里都快没水了,又叫石平安去打水。两人一起,晚饭很快就做好了。自然,吃晚饭李氏就出来了,说是不好麻烦别人给端进去。
吃过饭,收拾好桌子,秋壹就把杨氏给的东西拿给石大山。
“爹,这是我从娘家带回来的,给家里过年用。”
“这么多,让亲家破费了。”石大山见三儿媳拿那么多的东西回来,很是高兴,三儿媳娘家还真是大方,哪像大儿媳,哎。。。。。不把自家给搬空了就不错了。
“爹,没事,这些都是我爹娘他们自己做的,没花什么钱。”秋壹道。
“嗯,回头替我谢谢你爹娘。对了,咱家年货还没置办吧,就老三家的你去买吧。”
果然和杨氏说的一样,石大山让秋壹去买年货。
秋壹果断拒绝道:“爹,我刚嫁过来,对家里还有这边的一些规矩也都还是不很了解,还是让大嫂二嫂她们去置办吧。”
一听置办年货,李氏就来劲了,“爹,三弟妹说的对,她刚来,什么都还不知道,怕是会出错,还是我去吧。”这有油水可捞的差事怎么能让别人抢了去。
但石大山知道李氏的性子,偏不如她意,“那就老二家的去吧,老三家的也跟着,多学学。就这样吧,我去把钱拿来给你们,明后几天就去办吧,晚了价钱就高起来了。一会儿都早早睡吧。”
公公都发话了,李氏也没什么说了,奄奄的回了房。
刚回房就向着石富发牢骚,“你看你爹多偏心,就向着老二和老三,什么时候向着你过。这下老二他们又可以捞一笔了。”
石富原本还好的心情就这么被破坏了,做了这么多年夫妻了,李氏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还不知道,当下也懒得说她,洗了把脸就上床睡觉去了。
李氏没人搭理她,说了会儿也不说了,上床睡觉。
那边王氏也在说:“爹把这差事交给我和三弟妹,大嫂又要牢骚好几天了。”
石贵道:“你管她,你自己做好就行。”
“嗯,我知道。”
“睡吧,明天不还要和弟妹去镇上。”
“嗯,这就睡。”
不管那两边说什么,秋壹他们这边是什么都没说,一进屋,洗完脸泡完脚,石平安就压着秋壹做那夫妻之间做的事去了,就是秋壹说明天得去镇上都没能阻止他,这蛮牛!
第二天早早的吃过早饭,秋壹就和王氏还有石平安坐着牛车去镇上了。
本来只有秋壹和王氏两个人去,但石平安不放心自家媳妇儿,死活要一起去,秋壹她们没办法就让他跟着了。
到了镇上,秋壹就跟着李氏去置办各种年货。李氏打算既然石平安在,索性就这一次全给买齐了,也省得来回走几里山路的麻烦,还要车钱。
几人先去了杂货铺,买齐了油盐酱醋糖等的过年做菜用的东西,之后又去糕点铺里买了一斤糖块,还有一斤桂花糕。这里的糖块就是平时吃的糖给做成了一小块,然后用一张小油纸给包起来的,并不是秋壹在现代吃的那种糖果。这糖和桂花糕都是过年后来客人吃的。
之后又去了布店扯了几尺布,给家里的两个孩子做新衣裳,大人是没有的。
再买了其他的一些东西就回去了。其实这里置办年货并不麻烦,因为可买的并不多,就是一些家里没有的,像菜和肉,家里都有,过几天家里就要把剩下过年的那头猪给杀了,之前婚宴上买的一些没用完的东西也还可以用,再加上秋壹带回来的,就尽够了。
午时左右三人就带着买好的东西坐上牛车回去了。
回去王氏把东西放好就去把多余的钱给石大山还回去,秋壹则和石平安一起做午饭去了。没办法,现在已经未时过两三刻了,但李氏却还没做午饭,估计家里的其他人都饿了。
秋壹麻利的做了六个菜,摊了些鸭蛋菜饼,就算是午饭了。那鸭蛋是回门的时候杨氏让带回来的。
可就是这样还是迎来了李氏的不满,“三弟妹啊,不是大嫂说你,这鸡蛋可是精贵物,以后还是少用的好,毕竟咱家可不像你娘家那么有钱,能天天吃鸡蛋。咱家这点鸡蛋还得留着过年呢!就是大金和大银我都舍不得给他们吃,你倒好,一次就用那么多!”
“吃你的吧,有的吃还堵不上你的嘴!”石富大声道。
“本来就是,我有说错吗,咱家本来就没多少鸡蛋,过年怕是都不够!”李氏更大声的嚷嚷道,她这可是为了家里,可没错!
“大嫂,我这饼子不是用家里的鸡蛋摊的,是用我从娘家带回来的鸭蛋摊的。而且只用了一个。”秋壹淡淡的道。
“哼,那可是我丈母娘给我媳妇儿补身子的,给你吃就不错了。你要再说就别吃。”石平安从来就不怕他大嫂,从来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好了,都吃饭。老大家的,还有一个来月就分家,你给我安生点。老大,回去管管你媳妇儿!”石大山发话道。这李氏怎么就不能好好过日子呢
“嗯,是,爹,回去我说说他。”石富应道。
一家人这才安静的把午饭吃完。饭后是王氏洗的碗。李氏吃完饭就回她自己屋里没出来了。
下午秋壹就呆在屋里把之前杨氏给的东西收拾好。昨天没来得及收拾。秋壹把酸菜坛子,酸笋坛子还有辣白菜坛子都放在床下,干货就用油纸细细包好放在一个箱子里。
等秋壹收拾好,石平安拉着秋壹坐在床上,他从衣柜里拿出来一个小木盒子交给秋壹。
“媳妇儿,这是我现在所有的银子,都给你保管,有点少,不过你放心,我以后一定会很努力的挣更多的钱的!”
秋壹打开木盒看了一下,有一块一两的银子,还有十来个铜板,和秋壹的私房钱比是很少,但和这里很多人比却是很多了,毕竟这一两银子就够一般人家三个多月的家用了。
“相公,这已经很多了,挣钱可以慢慢来,不着急。还有,我很高兴,你把银子给我保管。”秋壹看着石平安愉悦道。
“当然,你是我媳妇儿吗,我的钱就是你的钱,我又老是把钱弄丢,还是给你保管好。”石平安理所当然的道。
秋壹感觉自己很幸运,嫁给了这个傻傻的男人。
作者有话要说:
☆、第 29 章
第二十九章
腊月二十四,小年那天,天气很好。一家人早早的就起来忙活了。
按习俗这天要送灶神还要扫尘。送灶神是家中女人们的事,吃过早饭秋壹,李氏和王氏三人就忙着祭祀的事宜。其实也不麻烦,就是在厨房摆个桌案,供放上之前买好的糖,再放些清水,料草就可以了,最后三人一人敬上三柱香,等两刻钟就可以撤掉了。
送完灶神,一家人就开始了扫尘事宜。石平安三兄弟把每个屋子里的东西都搬出来,要大洗的搬到村尾的河边,让三个女人去清洗;要晒的就在院子里晒。石大山用竹枝扎了个简易扫把,等三兄弟搬完后就用这个扫把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扫一遍,再把扫下来的脏物扫除去倒了。
河边有很多人在洗东西,全是床,桌椅板凳这些。秋壹他们是女人洗男人搬回家去晒,所以午饭前就洗好了,家里石大山也把家里给擦洗干净了。这一家人除了李氏时不时的偷个懒,其他人都是勤快的,就是两个孩子也在家里帮石大山的忙,所以一上午一家人就把该扫的扫完了,该洗的洗完了。
为了犒劳一下自己,王氏和秋壹做午饭的时候特意多做了两个荤菜,至于李氏,自然是躲懒去了。话说秋壹嫁过来之前李氏也没这么懒,至少洗衣做饭不会含糊,可秋壹嫁过来之后,她是能不干就不干,不管什么事,石大山说了两次也懒得说了,只是打定主意分家后跟着老二一家过,省得这婆娘再懒出花来!
下午一家人没什么事都在家里休息,就俩孩子精神旺盛,跑出去玩去了。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秋壹他们一大家子人多,要做的豆腐也就多,故秋壹他们又是一大早天还未亮的就起来了,把前一天晚上就泡上的豆子都磨成豆浆,之后滤豆浆,煮豆浆,点卤,压豆腐,等三人做好整整五大锅豆腐的时候已经近午时了,又忙着去做午饭。自然少不了豆腐,可以这天的午饭就是豆腐宴,红烧豆腐,豆腐汤,炒豆渣,豆渣饼,蘑菇炖豆腐,辣白菜炖豆腐,还有一盆秋壹做的豆腐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