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谈心-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挠惺奔淙タ弈兀克运担嗄耆擞质敲挥刑啾厩模庥质且桓鼋嵌攘恕�

在人的一生里,我认为青年时代最有可为,也是最艰难的。

有一年,去年,偶尔听见曾经教过的一班学生,毕业了开始找事时的对话。一个说:“喂!我发觉社会上将大学毕业文凭这回事,不当什么吔!”另一个说:“怎么会?我们是大学生吔!”听见这样可爱又纯洁的对话,几乎令我大笑起来。天之高,地之厚,这些孩子要拿文凭去抵,是不可能的,而他们并不知晓。这也是青年人的可悲之处。

很多的人,分不清理想与梦想的不相同。理想,是一种可能实现也可能不实现的观念,这要天时,地利、加上人和三大条件才能略知成功与否的一二。而梦想,可以想得天花乱坠,随人怎么想,要实现起来,大半是不成的。青年人对于社会的要求也高,失望也快,却很少注意到,一个成功的中年人或老年人的背后,往往有着许多辛酸血泪的故事。这尚不够,那份持续的认真与努力,也是一个成功者必然的付出。这以上说得又不完全,智慧才是一个人成功最大的条件之一,缺了它,什么也不成。

而智慧,是可以培养的,它和“小聪明”这三个字,十分不同。一个肯于虚心吸收观察一切,经常反省、审查自己缺点和优点的人,在求智慧上,就比那些不懂得自省加观察的人来得快速了。不但如此,如果也能平心静气的去细看分析社会现象,体谅他人做事的苦心,就更圆满些了。

许多的青年朋友,将理想与梦想混为一谈,等到必须自求生路时,迈出了步子,踏入社会,方知连要安然的吃一口好饭都不简单的时候,便将理想、梦想,一起立即推倒,从此消沉下去,甚而又问出“人生何来?”那样悲伤的句子来。

看见这一个又一个青年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颠三倒四,我的内心总生出许多感触和爱莫能助的无力之感。

常常听见身边的青年朋友怨叹人生,说是怀才不遇,社会不公平等等。而我总以为,一分才情,或三分才情都成不了大事,那七分认真和努力如果不肯持续的投进生活中去,便算不得大才。如果想快速的成功或干脆说白,叫它——有钱,岂是一朝一夕便能达到目的的?而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所追求的人生,又岂只在钱财之事上呢?当然,这么枝枝节节往外扯,就太远了。

觉得中国小部分青年人,在这一代的,刻苦忍耐的精神和观念都太不够。眼光浅,心气浮躁,批评起他人来头头是道,而很少苛责自己。行为和思想上的不能配合,往往造成一生中大好时光的浪掷,是十分可惜的事。

又因为中国的学生教育——无论在家庭或学校中,和生活如此的脱节,使得我们的青年人在行为上有如少年,在思想上一片僵化,除了书和文凭之外,对于一切社会人情,比起一个自小做学徒长大的工匠来说,那差得远了。这是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造成的不能平衡,也当然是教育的失败之一。

社会本来是一个竞争的地方,我叫它“斗兽场”。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所谓“人吃人”这句话,细想起来,实在有它某种程度的真理在。这不可悲,可悲的在于,那些自甘被吃的人,往往都只因为年轻,如果人人都做强者,那么谁也吃不了谁,大家都保全了性命,不是更好吗?

也有人问:如何才能做个强者,不被吞灭?问的来信不是上文这么直接,其实意思是一样的。

看见年轻人初出社会,心里总是同情、了解又心疼的。觉得做年轻人真是苦,那个苦,不是过来人所说的一种轻愁或强愁,那种愁,是又真、又切、又实在而又一时突不破的。

说到这里,觉得自己不能突破的事情尚有好几件,又如何能再说什么话呢。可是话仍是要说的,明知不太可能管用,总比不说的好。

最不喜欢用克服困难、努力向上这种字眼。人生没有那么简单;困难,有时也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克”“服”的。想说的是,无论哪一种个性的青年朋友,我们要培养本身,学习A血型人的冷静,B血型人的有弹性和开朗,加上O型的择善固执和AB型的双重人格,将这些看上去矛盾的不可能,耐心的放在每日的行事为人上去做实验。我们不克不服困难,可是心平气和的去学着化解自己。这绝对和虚伪、狡猾又不同,做一个有弹性的人,是多么重要的功课。我们看,大自然里,刚硬的树枝必然脆弱,而它们的表相,往往粗大而引人注目。细柔的藤条可能强韧,可是乍一看去,又那么不显眼而渺小。青年人急于成为大树,而内在本质的坚硬与否便来不及去顾及,一刀砍下去,便是断了。

苦痛和挫败,在一般人眼里看去,都是坏字,可是我却认为,如果白白苦痛一场,的确是败兵败将的唯一收获。一个有智慧的人,一旦懂得“利用苦痛”和“分析挫败”使得自己因而更上层楼,这些看来不顺的事情,就被化解为另一种有用的工具,使我们在日后的路上,用来当拐扶,走起来愁不愁但看本身境界,可是再跌倒的可能性绝对会减少一些。年轻人心气高傲又自卑,这两种心事,进入社会之后,没有人管你太多死活,便要当心自我的调配,不要因而走上太决裂的路上去。而看见许多好青年,只因在分寸之间没能掌握得准确,失之千里,又令人扼腕。

又有一种心态的大孩子,总将人世看得过分黑暗,却因此忘记了,黑暗是光明衬托之下,才产生的一种比较。过分天真,将一切人看成善类,的确危险。但是,如果将一切的众生全看成是恶的、坏的,那么这双眼睛不如早早闭上,不看也罢。眼睛的可贵,在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要山水颠倒,或是将它们混成一团稀泥,那样上苍给我们眼睛的好意,就被辜负了。

也有年轻孩子,说在进入社会之后处处仰人鼻息,内心痛苦不堪。我想,这在于如何观察事情。忍耐,是很难很难的功课,不然这个“忍”字不会如此造法的。基本上我反对“忍耐论调”,而事实上我个人每日也在忍耐又忍耐这场人生,这都是因为化解自己的功力不够,做人弹性不足,才有的结果。忍耐是伤害健康的,因为压力如山,担久了必会生病。更有青年朋友跟我说,诗人中最欣赏陶渊明,这个人,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个了不起的人——采菊东篱下而去,多么淡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因为他家里还有人替他种田,让他悠然望南山啊。这个“不折”,也是有条件的一种洒脱,并非全无条件的。青年孩子,我们没有田的人,这个腰可以不折,但肚子饿了你能有气力去采菊花吗?

青年人的真苦,就在于条件的不足,只有靠时间和持续的成长来开启哀乐中年之门,这岂是一时便熬得出来的?而大半孩子,急于找寻时光隧道,恨不能一点付出都不必,便来了天凉好个秋。这,哪有那么容易?

说了很多,都是纸面上诚诚恳恳的一些感想,要是青年朋友不要性急,慢慢的去看,目前也许不会有任何答案,可是十年后,也许感受到的比这篇文章会更深更明白许多人生的必经之路。毕竟在这条路上,我个人走得也十分不安稳和艰辛,也是一个不算有智慧的人,只是一份真诚罢了。题目叫它《少年愁》,也是因为那首说少年人无愁的诗句感怀而起。少年、青年是真愁的。人生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个情景刚刚才由心里生出,是非常迷惘又无助的。青年节,愿与朋友共勉,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的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那时的山和水,又回复了是山是水,而人生已然走过,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秋天。三毛



后记

前两年多,我刚从远地做了一场长长的旅行回来。为着说说远方的故事,去了台中。

也就是在台中那一场公开谈话结束之后,“明道文艺社”的社长,老友陈宪仁兄邀我次日清晨去一趟设在台中县乌日乡的明道高级中学,说校长汪广平先生很喜欢我去参加学校的升旗典礼,如果能够去一趟,是十分欢迎的。汪校长自然是早已认识的长辈。

当时,立即就答应了,可是为着早起这桩事情,担了一夜的心,深怕睡了就醒不来,所以没有敢睡,一直等着天亮。

生平怕的事情不多,可是最怕学校和老师。这和我当年是个逃学生当然有着不可分隔的心理因素。

明道中学是台湾中部著名的好学校,去了更心虚。升国旗,唱国歌,面对着那大操场上的师长和同学,我都站得正正的,动都不敢动。就是身上那条蓝布裤子看上去不合校规,弄得十分不自在,而那次去台中,没有带裙子。

升完了旗,汪校长笑眯眯的突然点到我的名字,说请上台去讲十分钟的话。当时,我没法逃掉,吓得很厉害,因为校长怎么上千百人都不点名,光就点了我——而且笑笑的。

只有一步一步上去了,心里一直想古时的曹植,曹植走了七步路出来了一首诗,那么我走了几步可以上台去讲十分钟的话?那么多精明的老师都在看着我,笑笑的。

就说了,说五分钟话送给女生,另外五分钟给男生。十分钟整,下台鞠躬。

说完,校长请同学们乖乖回教室去上课——好孩子的一天开始了。又说,要同学跟三毛姐姐道个早安加再见吧!

才说呢,一刹间,男生的帽子哗一下丢上了天空,朝阳下蓝天里,就看见一群飞鸽似的帽子漫天翻舞,夹着女生的尖叫——就在校长和老师们的面前。

当时,嗳!我笑湿了眼眶——为着这不同的一个时代和少年。在我的时代里,哪有这种师生的场面?

以后,想起乌日乡,总看见听见晴空里那些帽子在尖叫。后来,宪仁兄问我给不给明道的弟弟妹妹们写些东西?我猛点头,说:“写好了!当然写!”

《明道文艺》是一份极好的刊物,这许多年来,坚守着明确的方向默默耕耘。它不只是一份最好的学校刊物,也是社会上一股难得的清流,校外订阅的人也是极多。就这么,“三毛信箱”,因为个人深喜《明道文艺》的风格,也就一期一期的写了下来。

感谢宪仁兄的鼓励,使得一向最懒于回信的我,回出了一些比较具有建设性的读者来信。

其实,回信之后,受善最多的人,可能还是我自己。藉着读者朋友的来信,看见了本身的不足和缺点,这些信件,是一面又一面明镜,擦拂了我朦胧的内心。这份收获,是读者给予的,谢谢来信共勉。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