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生牧靡,可以解毒。百卉方盛,鸟多误食鸟喙,口中毒,必急飞往牧靡山,喙
牧靡以解毒也。涂水导源腊谷,西北流至越帯肷皱稍綆‘郡之马湖县谓
之马湖江。又左合卑水,水出卑水县,而东流注马湖江也。
△又东北至犍为朱提县西。为沪江水。
朱提山名也。应劭曰:在县西南,县以氏焉。犍为属国也。在郡南千八百许
里。建安二十年,立朱提郡,郡治县故城。郡西南二百里,得所绾堂琅县,西北
行上高山,羊肠绳屈八十馀里,或攀木而升,或绳索相牵而上,缘陟者若将阶天。
故袁休明《巴蜀志》云:高山嵯峨,岩石磊落,倾侧萦回,下临峭壑,行者扳缘,
牵援绳索。三蜀之人,及南中诸郡,以为至险。有沪津,东去县八十里,水广六
七百步,深十数丈,多瘴气,鲜有行者。晋明帝太宁元年,李骧等侵越帯ヌ
登县,宁州刺史王逊遣将军姚岳击之,战于堂琅,骧军大败,岳追之,至沪水,
赴水死者千馀人。逊以岳等不穷追,怒甚,发上冲冠,帢裂而卒。按永昌郡有
兰仓水,出西南博南县,汉明帝永平十二年置。博南,山名也。县以氏之。其水
东北流迳博南山,汉武帝时,通博南山道,渡兰仓津,土地绝远,行者苦之,歌
曰: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仓津,渡兰仓,为作人!山高四十里。兰仓水
出金沙,越人收以为黄金。又有光珠穴,穴出光珠,又有琥珀、珊瑚、黄、白、
青珠也。兰仓水又东北迳不韦县与类水合,水出帯葡兀何涞壑谩@嗨髂狭鳎
曲折又北流,东至不韦县,注兰仓水。又东与禁水合。水自永昌县而北迳其郡西,
水左右甚饶犀象,山有钩蛇,长七八丈,尾末有岐,蛇在山涧水中,以尾钩
岸上人牛食之。此水傍瘴气特恶。气中有物,不见其形,其作月声,中木则折,
中人则害,名曰鬼弹。惟十一月、十二月差可渡,正月至十月,迳之无不害人。
故郡有罪人,徙之禁旁,不过十日皆死也。禁水又北注沪津水,又东迳不韦县北
而东北流,两岸皆高山,数百丈,沪峰最为杰秀,孤高三千馀丈。是山于晋太康
中崩,震动郡邑。水之左右,马步之径裁通,而特有瘴气,三月、四月,迳之必
死,非此时犹令人闷吐。五月以后,行者差得无害。故诸葛亮表言:五月渡沪,
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故也。《益州记》曰:沪水源出
曲罗帯氯倮铮换λA椒逵猩逼鹪戮刹恍校饰浜钜韵亩晌瑁λ
又下合诸水而总其目焉,故有沪江之名矣。自朱提至僰道有水步道,有黑水,羊
官水,至险难。三津之阻,行者苦之,故俗为之语曰:楢溪赤水,盘蛇七曲,
盘羊乌栊,气与天通。看都濩泚,住柱呼尹,庲降贾子,左担七里。又有牛叩头、
马搏颊坂,其艰险如此也。
△又东北至僰道县入于江。
若水至僰道县,又谓之马湖江,绳水、沪水、孙水、淹水、大渡水随决入而
纳通称,是以诸书录记群水,或言入若,又言注绳,亦或言至僰道入江,正是异
水沿注,通为一津,更无别川可以当之。水有孝子石,昔县人有隗叔通者,性至
孝,为母汲江膂水,天为出平石,至江膂中,今犹谓之孝子石,可谓至诚发中而
休应自天矣。
△沫水出广柔徼外,
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今夷人共营之,地方百里,不敢居牧。有罪逃野,
捕之者不逼,能藏三年,不为人得,则共原之,言大禹之神所祐之也。
△东南过旄牛县北,又东至越帯榈赖剑缮侥稀
灵道县一名灵关道,汉制:夷狄曰道。县有铜山,又有利慈渚。晋太始九年,
黄龙二见于利慈。县令董玄之率吏民观之,以白刺史王濬,濬表上之晋朝,改护
龙县也。沫水出岷山西,东流过汉嘉郡,南流冲一高山,山上合下开,水迳其间,
山即蒙山也。
△东北与青衣水合,
《华阳国记》曰:二水于汉嘉青衣县东,合为一川,自下亦谓之为青衣水。
沫水又东,迳开刊县,故平乡也,晋初置。沫水又东迳临邛南,而东出于江原县
也。
△东入于江。
昔沫水自蒙山至南安西溷崖,水脉漂疾,破害舟船,历代为患。蜀郡太守李
冰发卒,凿平溷崖。河神赑怒,冰乃操刀入水与神斗,遂平溷崖,通正水路,开
处即冰所穿也。
△延江水出犍为南广县,东至牂柯鄨县,又东屈北流,
鄨县故犍为郡治也,县有犍山,晋建兴元年,置平夷郡。县有鄨水,
出鄨邑西不狼山,东与温水合。温水一曰煖水,出犍为符县,而南入黚
水。黚水亦出符县,南与温水会,──阚骃谓之阚水──俱南入鄨水。
鄨水于其县而东注于延水。延水又与汉水合,水出犍为,汉阳道山闟谷,王
莽之新通也。东至鄨邑入延江水也。
△至巴郡涪陵县注更始水。
更始水,即延江枝分之始也。延水北入涪陵水,涪陵水出县东,故巴郡之南
鄙,王莽更名巴亭,魏武分巴立为涪陵郡,张堪为县,会公孙述击堪,同心义士
选习水者,筏渡堪于小别江,即此水也。其水北至枳县入江,更始水东入巴东之
南浦县,其水注引渎口石门,空岫阴深,邃涧闇密,倾崖上合,恒有落势,行旅
避瘴,时有迳之,无不危心于其下。又谓之西乡水,亦谓之西乡溪,溪水间关二
百许里,方得出山。又通波注远,复二百馀里,东南入迁陵县也。
△又东南至武陵酉阳县,入于酉水。
《武陵先贤传》曰:潘京世长为郡主簿,太守赵伟甚器之,问京:贵郡何以
名武陵?京答曰:鄙郡本名义陵,在辰阳县界,与夷相接,数为所破。光武时移
治东山之上,遂尔易号。《传》曰:止戈为武。《诗》云:高平曰陵,于是名焉。
酉水北岸有黚阳县。许慎曰:温水南入黚。盖鄨水以下津流沿注之
通称也。故县受名焉。西乡溪口在迁陵县故城上五十里,左合酉水,酉水又东际
其故城北,又东迳酉阳故县南而东出也。两县相去,水道可四百许里,不得于酉
阳合也。酉水东南至沅陵县,入于沅。
△存水出犍为存阝马阝县,
王莽之孱马阝也。益州大姓雍辏Х矗崂萦谏剑德頄嬛闪郑
夷人名曰雍无梁林,口梁,夷言马也。存水自县东南流,迳牧靡县北,又东迳且
兰县北而东南出也。
△东南至郁林定周县为周水。
存水又东。迳牂柯郡之毋敛县北,而东南与毋欢水合,水首受牂柯水,东迳
毋敛县为毋欢水,又东注于存水。
存水又东迳郁林,定周县为周水,盖水变名也。
△又东北至潭中县,注于潭。温水出牂柯夜郎县。
县故夜郎侯国也,唐蒙开以为县,王莽名曰同亭矣。温水自县西北流,迳谈
藁县,与迷水合。水西出益州郡之铜濑县谈虏山,东迳谈藁县,右注温水。温水
又西迳昆泽县南,又迳味县,县故滇国都也。诸葛亮讨平南中,刘禅建兴三年,
分益州郡,置建宁郡于此。水侧皆是高山,山水之间,悉是木耳夷居,语言不同,
嗜欲亦异,虽曰山居,土差平和而无瘴毒。温水又西南迳滇池城,池在县西北,
周三百许里,上源深广,下流浅狭,似如倒流,故曰滇池也。长老传言,池中有
神马,家马交之,则生骏驹,日行五百里。晋太元十四年,宁州刺史费统言:晋
宁郡滇池县两神马,一白一黑,盘戏河水之上。有滇州,元封二年立益州郡,治
滇池,刘禅建宁郡也。温水又西会大泽,与叶榆仆水合。温水又东南,迳牂柯之
毋单县。──建兴中,刘禅割属建宁郡。──桥水注之。水上承俞元之南池。县
治龙池洲,周四十七里。一名河水,与邪龙分浦,后立河阳郡,治河阳县,县在
河源洲上,又有云平县,并在洲中。桥水东流至毋单县,注于温。温水又东南。
迳兴古郡之毋棳县东。王莽更名有棳也──与南桥水合。水出县之桥山东流,
梁水注之。梁水上承河水于俞元县而东南迳兴古之胜休县,王莽更名胜僰县。梁
水又东迳毋棳县,左注桥水。桥水又东,注于温。温水又东南,迳律高县南,
刘禅建兴三年,分牂柯置兴古郡,治宛温县。《晋书地道记》治此。温水又东南,
迳梁水郡南,温水上合梁水,故自下通得梁水之称,是以刘禅分兴古之盘南,置
郡于梁水县也。温水又东南,迳镡封县北,又迳来唯县东,而仆水右出焉。
△东至郁林广郁县为郁水。
秦桂林郡也。汉武帝元鼎六年,更名郁林郡。王莽以为郁平郡矣。应劭《地
理风俗记》曰:《周礼》郁人掌裸器,凡祭醊宾客之裸事,和郁鬯以实樽彝。
郁,芳草也。百草之华,煮以合酿黑黍,以降神者也。或说:今郁金香是也。一
曰:郁人所贡,因氏郡矣。温水又东迳增食县,有文象水注之,其水导源牂柯句
町县。应劭曰:故句町国也。王莽以为从化。文象水、蒙水与卢唯水、来细水、
伐水,并自县东,历广郁至增食县,注于郁水也。
△又东至领方县,东与斤南水合。
县有朱厓水,出临尘县,东北流,驩水注之。水源上承牂柯水,东迳增食县
而下注朱厓水。朱厓水又东北迳临尘县,王莽之监尘也。县有斤南水、侵离水,
并迳临鹿,东入领方县,流注郁水。
△东北入于郁。
郁水即夜郎豚水也。汉武帝时,有竹王兴豚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
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声,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遂雄夷濮,
氏竹为姓。所捐破竹,于野成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王尝从人止大石上,命作
羹。从者白无水。王以剑击石出水,今竹王水是也。后唐蒙开牂柯,斩竹王首,
夷獠咸怨,以竹王非血气所生,求为立祠。帝封三子为侯,及死,配父庙,今竹
王三郎祠,其神也。豚水东北流,迳谈藁县,东迳牂柯郡且兰县,谓之牂柯水。
水广数里,县临江上,故且兰侯国也。一名头兰,牂柯郡治也。楚将庄跃溯沅伐
夜郎,椓牂柯击船,因名且兰为牂柯矣。汉武帝元鼎六年开。王莽更名同亭。有
柱浦关。牂柯亦江中两山名也。左思《吴都赋》云吐浪牂柯者也。元鼎五年,武
帝伐南越,发夜郎精兵,下牂柯江,同会番禺是也。牂柯水又东南迳毋敛县西,
毋敛水出焉。又东,驩水出焉。又迳郁林广郁县为郁水。又东北迳领方县北,又
东迳布山县北,郁林郡治也。吴陆绩曰:从今以后六十年,车同轨,书同文。至
太康元年,晋果平吴。又迳中留县南,与温水合,又东入阿林县,潭水注之。水
出武陵郡镡成县玉山,东流迳郁林郡潭中县,周水自西南来注之。潭水又东南流,
与刚水合。水西出牂柯毋敛县,王葬之有敛也,东至潭中入潭。潭水又迳中留县
东,阿林县西,右入郁水。《地理志》曰:桥水东至中留入潭。又云:领方县而
有桥水。余诊其川流,更无殊津,正是桥、温乱流,故兼通称。作者咸言至中留
入潭,潭水又得郁之兼称,而字当为南,南桥水也,盖书字误矣。郁水右则留水
注之,水南出布山县下,迳中留入郁。潭水东迳阿林县,又东迳猛陵县,泿水
注之。又东迳苍梧广信县,漓水注之,郁水又东,封水注之。水出临贺郡冯乘县
西,谢沭县东界,牛屯山。亦谓之临水,东南流迳萌渚峤西,又东南左合峤水。
庾仲初云:水出萌渚峤南流入于临。临水又迳临贺县东,又南至郡,左会贺水,
水出东北兴安县西北罗山东南流迳兴安县西。盛弘之《荆州记》云:兴安县水边
有平石,上有石履,言越王渡溪,脱履于此。贺水又西南流,至临贺郡东,右注
临水。郡对二水之交会,故郡、县取名焉。临水又西南流,迳郡南,又西南迳封
阳县东,为封溪水。故《地理志》曰:县在封水之阳。又西南流入广信县,南流
注于郁水,谓之封溪水口者也。郁水又东迳高要县,牢水注之。水南出交州合浦
郡,治合浦县,汉武帝元鼎六年平越所置也。王莽更名曰桓合,县曰桓亭。孙权
黄武七年,改曰珠官郡。郡不产谷,多采珠宝,前政烦苛,珠徙交趾。会稽孟伯
周为守,有惠化,去珠复还。郡统临允县,王莽之大允也。牢水自县北流迳高要
县,入于郁水。郁水南迳广州南海郡西,浪水出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