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经注-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甲开山图》曰:绛山东距白马山谓是山也。西迳荧庭城南,而西出紫谷,与乾河

合,即教水之枝川也。《史记·白起传》称,涉河,取韩安邑,东至乾河,是也。

其水西与田川水合,水出东溪,西北至浍交入浍。又有女家水,出于家谷。《竹

书纪年》曰: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有范

壁水出于壁下,并西北流至翼广城。昔晋军北入翼广以筑之,因即其姓以名之,

二水合而西北流,至浍交,入浍。浍水又西南,与绛水合,俗谓之白水,非也。

水出绛山东谷,寒泉奋涌,扬波北注,县流奔壑,一十许丈。青崖若点黛,素湍

如委练,望之极为奇观矣。其水西北流,注于浍。应劭曰:绛水出绛县西南,盖

以故绛为言也。《史记》称,智伯率韩魏,引水灌晋阳,不没者三版。智氏曰:

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国,今乃知之。汾水可以浸平阳,绛水可以浸安邑。时韩居

平阳,魏都安邑。魏桓子肘韩康子,韩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以亡。

鲁定公问:一言可以丧邦,有诸?孔子以为几乎,余睹智氏之谈矣。汾水灌平阳,

或亦有之。绛水浸安邑,未识所由也。

△西过其县南。

《春秋·成公六年》,晋景公谋去故绛,欲居郇瑕。韩献子曰:土薄水浅,

不如新田有汾、浍以流其恶。遂居新田,又谓之绛,即绛阳也,盖在绛浍之阳。

汉高帝六年,封越骑将军华无害为侯国。县南对绛山,面背二水。《古文琐语》

曰:晋平公与齐景公乘,至於浍上,见乘白骖八驷以来,有犬貍身而狐尾,随平

公之车。公问师旷,对曰:首阳之神有犬,貍身狐尾,其名曰者来,饮酒得福则

徼之。盖于是水之上也。

△又西南过虒祁宫南。

宫在新田绛县故城西四十里,晋平公之所构也。时有石言于魏榆,晋侯以问

师旷,旷曰:石不能言,或凭焉。臣闻之,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

物言也。今宫室崇侈,民力彫尽,石言,不亦宜乎?叔向以为子野之言,君子矣。

其宫地背汾面浍,西则两川之交会也。《竹书纪年》曰:晋平公五年,浍绝于梁。

即是水也。

△又西至王泽,注于汾水。

晋智伯瑶攻赵襄子,襄子奔保晋阳。原过后至,遇三人于此泽,自带以下不

见,持竹二节,与原过曰:为我遗无恤。原过受之于是泽,所谓王泽也。

○涑水

△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

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至周阳与洮水合。水源东出清野山,世人以为清襄

山也。其水东迳大岭下,西流出,谓之唅口。又西合涑水。郑使子产问晋平公疾,

平公曰:卜云,台台为祟,史官莫知,敢问?子产曰:高辛氏有二子,长曰阏伯,

季曰实沈,不能相容。帝迁阏伯於商邱,迁实沈於大夏。台台,实沈之后,能业

其官,帝用嘉之,国于汾川。由是观之,台台,汾、洮之神也。贾逵曰:汾、洮,

二水名。司马彪曰:洮水出闻喜县,故王莽以县为洮亭也。然则涑水殆亦洮水之

兼称乎?

△西过周阳邑南。

其城南临涑水,北倚山原。《竹书纪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伐晋,

周阳有白兔舞于市。即是邑也。汉景帝以封田胜为侯国。涑水西迳董池陂南,即

古董泽,东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公六年》,蒐于董即斯泽也。涑水又

与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山海经》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草

多薯藇,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郭景纯曰:盐贩之泽即解县盐池也。

按《经》不言有水,今有水焉,西北流注于涑水也。

△又西南过其县南。

涑水又西经仲邮泉阝北,又西迳桐乡城北。《竹书纪年》曰:翼侯伐曲沃,

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桐乃返者也。《汉书》曰:武帝元鼎六年,将幸缑氏,

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者也。涑水又西,与沙渠水合,水出东南近

川,西北流注于涑水。涑水又西南,迳左邑县故城南,故曲沃也,晋武公自晋阳

徙此,秦改为左邑县,《诗》所谓从子于鹄者也。《春秋传》曰:下国有宗庙谓

之国,在绛曰下国矣,即新城也。王莽之洮亭也。涑水自城西注,水流急濬,轻

津无缓,故诗人以为激扬之水,言不能流移束薪耳。水侧即狐突遇申生处也。

《春秋传》曰:秋,狐突适下国,遇太子,太子使登仆,曰:夷吾无礼,吾请帝

以畀秦。对曰:神不歆非类,君其图之。君曰,诺。请七日见我于新城西偏。及

期而往,见于此处。故传曰:鬼神所凭,有时而信矣。涑水又西,迳王官城北。

城在南原上,《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四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康犹不悛,

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故有河曲之战,是矣。今世人犹谓其城曰王城

也。

△又西南过安邑县西。

安邑,禹都也。禹娶涂山氏女,思恋本国,筑台以望之,今城南门台基犹存。

余按:《礼》天子诸侯台门,隅阿相降而已,未必一如书传也。故晋邑矣,春秋

时,魏绛自魏徙此。昔文侯悬师经之琴于其门以为言戒也。武侯二年,又城安邑,

盖增广之。秦使左更白起取安邑,置河东郡。王莽更名洮队,县曰河东也。有项

宁都学道升仙,忽复还此,河东号曰斥仙。汉世又有闵仲叔,隐遁市邑,罕有知

者,后以识胆而去。涑水又西南,迳监盐县故城。城南有盐池,上承盐水,水出

东南薄山,西北流迳巫咸山北。《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南。《海外西经》曰:

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大

荒西经》云: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

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郭景纯《注》曰:言群巫上

下灵山,采药往来也。盖神巫所游,故山得其名矣。谷口岭上有巫咸祠,其水又

迳安邑故城南,又西流,注于盐池。《地理志》曰:盐池在安邑西南。许慎谓之

盐监。长五十一里,广六里,周百一十四里,从盐省,古声。吕忱曰:宿沙煮海

谓之盐,河东盐池谓之监,今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渟,潭而

不流,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惟水暴雨澍,甘潦奔泆。则

盐池用耗,故公私共堨水径,防其淫滥,故谓之盐水,亦为堨水也。故《山

海经》谓之盐贩之泽也。泽南面层山,天岩云秀,池谷渊深,左右壁立,间不容

轨,谓之石门,路出其中,名之曰白径,南通上阳,北暨盐泽。池西又有一池,

谓之女盐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南。《春秋·成公六年》,

晋谋去故绛,大夫曰:郇瑕地沃饶近盬。服虔曰:土平有溉曰沃,盬,盐也。土

人乡俗,引水裂沃麻,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盐,即所谓咸鹾也,而味苦,

号曰盐田。盐盬之名,始资是矣。本司盐都尉治,领兵一千馀人守之。周穆王、

汉章帝并幸安邑而观盐池。故杜预曰:猗氏有盐池,后罢尉司,分猗氏、安邑,

置县以守之。

△又南过解县东,又西南,注于张阳池。

涑水又西,迳猗氏县故城北。《春秋·文公七年》,晋败秦于令狐,至于刳

首,先蔑奔秦,士会从之。阚骃曰:令狐即猗氏也。刳首在西三十里。县南对泽,

即猗顿之故居也。《孔丛》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

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于是乃适西河,大

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

氏,故曰猗顿也。涑水又西迳郇城,《诗》云:郇伯劳之,盖其故国也。杜元凯

《春秋释地》云,今解县西北有郇城。服虔曰:郇国在解县东,郇瑕氏之墟也。

余按《竹书纪年》云:晋惠公十有五年,秦穆公率师送公子重耳,围令狐,桑泉、

臼衰,皆降于秦师。狐毛与先轸御秦至于庐柳,乃谓秦穆公使公子絷来与师言,

退舍,次于郇,盟于军。京相А洞呵锿恋孛吩唬荷H⒕仕ィ⒃诮舛稀

不言解,明不至解可知。《春秋》之文,与《竹书》不殊,今解故城东北二十四

里有故城,在猗氏故城西北,乡俗名之为郇城。考服虔之说,又与俗符,贤于杜

氏单文孤证矣。涑水又西南,迳解县故城南。《春秋》,晋惠公因秦返国,许以

河外五城,内及解梁,即斯城也。涑水又西南迳瑕城,晋大夫詹嘉之故邑也。

《春秋·僖公三十年》,秦、晋围郑,郑伯使烛之武谓秦穆公曰:晋许君焦、瑕,

朝济而夕设版者也。京相г唬航窈佣庀匚髂衔謇镉泄疏Τ恰d乘治髂希

迳张阳城东,《竹书纪年》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张城南郑者也。《汉书》之所谓

东张矣。高祖二年,曹参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孙遬军东张。大破之。苏

林曰:属河东,即斯城也。

涑水又西南属于陂。陂分为二,城南面两陂,左右泽渚。东陂世谓之晋兴泽,

东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南对坛道山。其西则石壁千寻,东则磻溪万仞,方岭

云回,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山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郭景纯云:

世所谓盎浆也。发于上而潜于下矣。厥顶方平,有良药。《神农本草》曰:地有

固活、女疏、铜芸、紫菀之族也。是以缁服思玄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

路出北巘,势多悬绝,来去者咸援萝腾崟,寻葛降深,于东则连木乃陟,百梯方

降,岩侧縻锁之迹,仍今存焉,故亦曰百梯山也。水自山北流五里而伏,云潜通

泽渚,所未详也。西陂即张泽也。西北去蒲坂一十五里,东西二十里,南北四五

里,冬夏积水,亦时有盈耗也。

○文水

△文水出大陵县西山文谷,东到其县,屈南到平陶县东北,东入于汾。

文水出文谷,东径大陵县故城西,而南流,有泌水注之。县西南山下,武氏

穿井给养,井至幽深,后一朝,水溢平地,东南注文水。

又南,迳平陶县之故城东,西迳其城内,南流出郭。王莽更曰多穰也。

文水又南,迳县,右会隐泉口,水出谒泉山之上顶。俗云:旸雨愆时,是谒

是祷。故山得其名,非所详也。其山石崖绝险,壁立天固,崖半有一石室,去地

可五十馀丈,爰有层松饰岩,列柏绮望。惟西侧一处,得历级升陟,顶上平地一

十许顷。沙门释僧光表建二刹。泉发于两寺之间,东流沥石,沿注山下,又东,

津渠隐,没而不恒流,故有隐之名矣。两泽丰澍,则通入文水。又南,迳兹氏县

故城东,为文湖,东西一十五里,南北三十里,世谓之西河泊,在县直东一十里,

湖之西侧临湖,又有一城,谓之猪城。水泽所聚,谓之都,亦曰猪,盖即水以名

城也。

文湖水又东,迳中阳县故城东。按:《晋书地道记》、《太康地记》,西河

有中阳城旧县也。

文水又东南流,与胜水合。水出西狐岐之山,东迳六壁城南,魏朝旧置六壁

于其下,防离石诸胡,因为大镇。太和中,罢镇,仍置西河郡焉。胜水又东,合

阳泉水。水出西山阳溪,东迳六壁城北,又东南流,注于胜水。胜水又东,迳中

阳县故城南,又东合文水,文水又东南,入于汾水也。

○原公水

△原公水出兹氏县西羊头山。东过其县北。

县故秦置也。汉高帝更封沂阳侯婴为侯国,王莽之兹同也,魏黄初二年,分

太原,复置西河郡,晋徙封陈王斌于西河,故县有西河恭王司马子盛庙。碑文云:

西河旧处山林,汉末扰攘,百姓失所。魏兴,更开疆宇,分割太原四县,以为邦

邑。其郡带山侧塞矣。王以咸宁四年改命爵土,其年十二月丧国。臣太农阎崇,

离石令宗郡等二百三十四人,刊石立碑,以述勋德,碑北庙基尚存也。

△又东入于汾。

水注文湖,不至汾也。

○洞涡水

△洞过水出沾县北山。

洞过水出乐平县西北。其水西流,与南溪水合。水出南山,西北流注洞过水。

又西北,黑水西出山,三源合舍,同归一川。东流南屈,迳受阳县故城东。按

《晋太康地记》,乐平郡有受阳县。卢谌《征艰赋》所谓历受阳而总辔者也。其

水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