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天的,日子过的很快,就这么到了年三十。
这一天晚上大家都在爷爷家吃团圆饭,其实也没跑去哪,还是在一个院子里。林月家,大伯家,二伯家,爷爷家,三栋楼房,几间平房都在一条线上,在一个大院子里,大院子里都隔着点什么,就感觉是分开的一样,可是还是一个院子,只是每家都另外开了个门而已,且前院都盖了楼了。显得院子不宽敞。这样的布局是为了既要分家又不要离的远,毕竟婆媳关系不是很好。
大姑妈和小姑妈一家也来了,大姑父和小姑父都是外地人来这里发展的,所以偶尔过年不回老家,就都来爷爷这里,大家一起过年,也热闹。特别是几年以后,大姑父小姑父家的父母都去世了,更加不需要经常回去。
去外地上学的堂姐也回家来过年了。
两个桌子拼起来,勉强能让所有的大人坐下,小一辈们就夹点菜,到旁边弄个小板凳坐着吃。一餐饭也吃得高高兴兴的。吃晚饭,姑妈婶婶收拾桌子洗碗,然后坐了一桌子打麻将,另外一桌子打牌——斗地主。而小一辈的呢,大伯家的堂哥和堂姐,二伯家的堂哥,大姑妈家的表姐,四个人又凑一块儿打斗地主,就剩下林月和小表弟张凡两个小不点,张凡才三四岁呢,爷爷奶奶是去房间看电视了,没法儿,林月就带着小表弟去爷爷奶奶房里一起看春晚。林妈妈不能久坐打麻将,所以坐在一旁看他们打了一会儿之后就回家躺床上看电视去了。
晚上八点多的时候,林妈妈来叫林月回去接电话,刚好小表弟也在爷爷床上睡着了,林月和爷爷说了声就回家接电话去了。
电话是李景明打的,说是蒋志华来了喊林月一起去放烟花炮竹。
林月问了问林妈妈的意思,林妈妈同意了,便一口答应。出门去等着李景明他们过来。
刚往门口站了没一会儿他们就来了。手上拿着挺多的烟花炮竹的,还有个大礼花,蒋志华抱着。他们是打算去村那边的空地里放,这样安全。
走到空地那边,很多小孩子在这儿玩。于是林月他们三也加入了这些小孩儿的阵营,先是把大礼花给点了,招呼这些小孩往边上站着观看。
焰火升上天空,在天空中绽放,在烟雾中消散,点亮了夜空,但是一瞬即逝。就像生命一样,只有一次机会,可是林月却有了两次。
放完礼花放各种小玩意儿,林月手里拿着仙女棒挥舞着,觉得特别的开心,自己就是那二次绽放的烟火,必定会绽放的更加绚烂。
李景明看着林月的笑脸辉映在烟花之中,觉得很是灿烂,自己也挥舞着仙女棒加入到林月的阵营中。而蒋志华这个已满18岁的成年人看着两人笑的这么灿烂,玩的这么开心,也是觉得心里很满足。自己家里就一个孩子,父母又忙,平时都孤独的很,只有在舅舅舅妈这里才能全身心的感觉到温暖与快乐。
放完烟火,蒋志华兄弟将林月送到家,就回去了。
这是一个美妙的夜晚,即使前世也没这么畅快的放过烟火。林月连睡着都是笑着的,梦里还梦到漫天的烟火,炫目至极。
第十章 过年(下)
年初一的,要开始拜年走亲戚了!风俗里应该是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儿带着女婿去娘家,可是林月家却是不计较这些风俗的,都是年初一的就去外婆家,大姨小姨舅舅都去,约定俗成的日子,也是为了方便各家的状况。
这天林爸爸林妈妈带着林月赶去了外婆家。林月外婆家住在山里农村,和那种电视里放的大山不同,这里只是城市的边缘处,有一些山环绕,很久很久之前还是有狼出没的。至于风景宜人,这就是见仁见智了,见惯了那些好山好水的,肯定不会以为这里多美,只是朴实而已。可是在城里住惯了的,乍一到这里,肯定会觉得舒坦,空气清新是绝对的,交通方面也还行,都有通公交车,就是用水不方便。
林月一到,外公就告诉林月麻绳在那边的墙上挂着。外婆家住的还是土房子,旁边就是一片竹林,自家种的,林月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在竹林里找两颗粗壮的竹子,系上麻绳,架上个小板凳,自家做个简易的秋千,在竹林晃荡晃荡,很是惬意。后来土房子要不行了,在旁边就盖了新房子,新房子盖好没多久土房子的房顶有些地方就塌了。
虽然是冬天里的,可林月还是想享受一下小时候那种晃荡的悠闲感觉,便拿了麻绳找了两颗竹子,弄个秋千,坐上去,手上还抓了本书看着。这滋味别提多好了,就是真荡起来有点凉。大表弟看见了也吵着做了个秋千,也在那晃悠晃悠,还好小表弟还小,否则自己静谧的时光就被这两小孩给侵扰了。
中午吃饭,一桌子的人谈起林妈妈的腰,说厂里的工作是不能做了,以后该干什么呢?都在给出主意,可是也实在想不到到底可以做什么。林月便在旁边插嘴说,“要不开个小卖铺呗,以后我吃东西就可以小卖铺里拿,都不用花钱买了。”以前林妈妈是开过几年小卖铺的,那时候林月吃东西就在小卖铺里拿,特别是夏天的时候,那冷饮是每天一根的。不过那时候是小姑下岗后又逢拆迁搬回家时候开的,等小姑搬走之后就转给了林妈妈。现在只是提前开了而已,刚好小卖铺也不累,就是进货的时候要自己去,到时候可以自己陪着去,或者林爸爸陪着去。
众人一听,都觉得不错,“这个好,不累人,进货的时候二姐夫和二姐一起去就行了。”小姨如是说。
“真的可行,不过利润不大啊。”舅舅是这么想的。
“利润不大不代表没有啊,反正村里也就一家小卖铺,还在村那头,我们开一家也不错。”林爸爸是真的觉得不错,不累人,还有钱赚。家里的饭菜什么的林妈妈也可以按时准备了。
吃完饭,自然少不了大众娱乐——打麻将。又是凑齐一桌人,没上桌子的就坐旁边看着,或者一边看电视去。林月就一个人在竹林子里看书,一下午的时光倒也消磨的很快。吃完晚饭,就各自回家了。
初二初三拜了林妈妈的两个舅舅家的年,过年的任务也就算完事了,至于姑妈家伯伯家的东西,都是年三十吃年夜饭的时候就给各自带回家了。年初五年初六的时候大姑妈二伯家各安排了一天喊各家吃个饭。这个年也算是过完了。
年初七的晚上,李景明打了个电话问初八的时候有没有空,去他家一起看书,说是他表哥初九就得回家了,因为快念高三的学生都有补课什么的。林月是一口答应了。
初八的中午吃晚饭,林月就跑去李景明家了。
“叔叔阿姨,过年好。”碰见李爸爸李妈妈在院子里晒太阳,问声过年好。
“是小月啊,吃过饭了没?”
“吃过了。”
“那你快上去,小明和小华都在楼上呢。”说着还起身去厨房拿了一些瓜子糖果,“来,把这些都带上去吃。”
“谢谢阿姨,那我先上去了。”知道大过年的,谁家都备着瓜子糖果呢,而且也不好拒绝,也没说给你一个人的是吧,索性就接下谢过,直接上楼去了。
“小明,蒋大哥,我还没来呢,你们就先认真起来了啊。”一进屋就看见兄弟两个在看书呢。
“小月,你过年这几天不会是没看书吧。”李景明这几天是完全没看书,走走亲戚,玩一玩时间就没了。
“哪能啊,我可是天天都在看书的,我既然说了要参加升学考,当然要十拿九稳才行。”虽然对于小学课程不需要这么上心,但是还是做足了给别人看,否则都会质疑自己不看书都能考的好。而且也必须要把初中的那些内容了解通透了才行,这样才能赶紧的超前学习高中课程,考个好大学才有望啊。
“小明,你看人家小月,你可得学学,虽然有把握了,可是还是要更添一些筹码才是,不能放任自己啊。”蒋志华开始教育起李景明来。虽然李景明很多课程是自己教的,自己也有信心,可是还是需要他自己更加努力才行。不然人外有人,到了初中赶不上别人就会打击到自信心。
“蒋大哥,你还有一个学期就要上高三了吧?”高三可是学习最忙的时候,那时候肯定是抽不出时间来教自己了。
“是啊,学习肯定得更忙了。”即使自己学习成绩再好,也是要好好准备的,还得放好心态,不然也是够呛。
“我就是问问而已。”林月笑笑,又埋首写题目,过了会儿又说,“哎,你是好了,高三考完了就算解脱了,我们还得熬个好几年。”
“算一算,得有六年多呢,如果小学到初中的升学考顺利通过的话。”李景明也是觉得时间真久,古人也就十年寒窗苦读,自己却要十二年,即使跳一级也还十一年。
“你们两想的真多,我不也是从这走过来的吗?”
“呵呵,就是发发牢骚而已。”林月想想,还有个六年呢,得多少时间啊,说长不长,可是说短也不短啊,要不,“小明,你说我们现在小学跳一级直接升学考,那我们初中的时候要不要也跳一级?”这可是又省了一年啊!而且拾掇着李景明一起,这样自己就不突出了,别人也不会只注意自家。
“这个主意好。”
“你们两个真有意思,这小学的还没通过呢,就想着初中跳级了,还真想的太多了吧!赶紧好好的学习吧。等升上了初中,好好学了,觉得自己能行的时候再考虑吧。”蒋志华虽然嘴上这么说,可是心里却是觉得这两个孩子是可以的,自己的表弟自然不必说,林月自己也接触了一段时间了,都是好学习的。转念又一想,自己那时候怎么就没想到跳级呢,还非得安安分分的来,要不这时候不早就上了大学了吗!
三个人说说话,看看书,写写题,一下午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让人浑然不觉时光的流逝。
蒋志华走后,林月又去了李景明家几次。两人做伴学习的劲头也大,效率又高,遇到不懂的还可以互相讨论。
两家的父母经常碰头对孩子的好好学习表示高度的赞扬与肯定。都说自家的孩子在对方孩子的影响下更加的爱学习了。同时也商讨了下学期直接参加升学考试的事情,都觉得照着这样的劲头,考不上才是奇怪的事。
第十一章 大家一起努力
农历新年过完了,学校也开学了。
每个人都欢欢喜喜的回到学校,似乎一个年过下来大家也都胖了一两斤,看起来都红润润的,班级里热热闹闹的,大家都讨论着过年时候看了什么好看的动画片,什么好看的电视剧,吃了什么好吃的,去了什么地方,得到了多少压岁钱,还有作业都什么时候写完的,似乎有聊不完的话题。直到班主任朱老师进来才安静下来。朱老师吩咐几个同学一起去领书。等书领来了就发给大家。发完书便是给大家把课程表抄在了黑板上,说了下上课时间,便让大家回家了。
朱老师留下林月和李景明。喊到了办公室里。
“你们两个确定了要这学期就参加升学考试吗?”朱老师慎重的问,以免过一个年这两个孩子的主意就变了。
“确定了,我们父母也都同意了。”
“那行,这事我也跟学校说了,学校里的意思是要参加肯定是没问题的,并且也鼓励你们参加。就是你们是在原来的班级上课还是想跟着六年级的学生一起上课呢?”
“原来的班级。”似乎林月就成了两人的代言人了,一直都是林月在回答老师问题。
“这样会不会赶不上进度?原来班级都是上五年级的课程,而现在六年级一边上课还一边复习。你们要是跟着六年级去上课,不是能更好的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吗?”五年级的课程不可能因为两个人而更改,最好的选择就是去六年级。
“朱老师,您这个不用担心,我们既然要求参加升学考,肯定是已经学习了六年级的课程,并且也在复习以往的课程了。”对自己来说,五年级六年级也没什么差别。
“是啊,朱老师,我们选择原来的班级也是因为环境的原因,现在叫我们去插入六年级学习,我们肯定不习惯,而且六年级的那些大哥哥大姐姐肯定也不习惯,反而弄得大家都不能好好学习了,那样很不好的。”李景明觉得自己和林月要是去了六年级,自己班级的同学和六年级的学生肯定都对他们另眼相看,差别对待的。所以还是一切保持原状的好。
“那这样好了,你们上课的时候如果要听课就认真听课,如果要自己看复习资料就看复习资料,只要不打扰到别的同学,任课老师那里我都去打个招呼,尽量不管你们。你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去找老师。”给予最宽松的学习环境,希望这两个孩子能自己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