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重视军工的国家当中,想要挖走他的军工人才,实在是太惹眼了。一个处理不好,不但会给刘东带来麻烦,就连列夫捷特也不一定能够脱得了干系。要少少的挖几个不重要的角色,也达不到需求,但要挖多了,那就容易出问题。
刘东的生意并没有想要包含这一块,就算挖来了也是吃力不讨好。正是因为多种原因,刘东第一个提出来的限制就是不要军工业人才,那些人才,现在都是火药桶,除了苏联自己能碰之外,谁碰谁都会捅到马蜂窝。
“除了不要军工业人才,我也不会要那些思想太过坚定的人员。你知道,那些人的脑子实在是太过僵硬,根本就不会明白我那想要拯救苏联人民的崇高理想,反而会对我们十分敌视。这样的人我虽然钦佩,但却不能够为我们工作。你说是么?我的朋友。”刘东对着列夫捷特发问到。
“是的,那些人的脑袋一向不太好使,他们根本就不懂得审时度势,而且他们也不懂得人际关系,是一群根本就不需要拯救的人。”当刘东谈起这个话题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触动了列夫捷特一些比较伤心的回忆,所以列夫捷特对于刘东所说的那些人,一点好感都没有,并且本能的厌恶他们。
“看来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那些人实在不需要我们的帮助!当然,还有一些人也是我们所不能要的,那些在你们苏联很有名气的科学家,我们也不能要。因为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社会关系,为了不给我们自己找麻烦,这些人也不能要。有了这么多的限制,列夫捷特,你觉得我们能挖到的人才还会很多么?”刘东说到。
听到刘东这话,列夫捷特再仔细想了想,才开口说到:“是啊,有了这么多的限制,我们能找到的人才的确会少很多。但是我的朋友,你对于我们苏联的教育体系还是非常不了解,即便是有了这么多限制,能够符合我们要求的人,依旧会有很多。我对你之前那个能要多少就要多少的提法,很怀疑。因为从我们苏联的人口基数来计算,即便是有了无数的限制,我猜想依旧会有上百万人能够符合你的标准。”
当列夫捷特把这话说出来后,刘东沉默了。他之前貌似想得太过简单了一些,一直因为知道苏联用不了几年就会解体,而对苏联本能的看轻了一些。可当列夫捷特这样说了以后,刘东才发现,苏联能成为两极之一,并不是侥幸。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东才恍然记起,前世华夏接收苏联的人才并不算是最多的一个国家,最先动手的美国,还有贪婪的日本人,包括那些欧洲的国家,个个都在苏联解体的时候乘火打劫,不但抢占苏联的资源,人才也没少弄。华夏都算是动手比较慢的,但就算是这样的情况下,华夏依靠那些苏联的专家,仅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在很多科技领域当中,都发展成为世界先进。
虽然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就比如说华夏的科研经费逐年增加,对教育更加重视投入,华夏自身的人才培养工作也没有停歇下来。但是,无数的原因,都湮灭不了当年的苏联专家们的努力成果。
华夏当时还仅仅接收了一小部分人才,都有了这么大的进步。可刘东现在,居然想要一口气成为一个大胖子,显然苏联这道菜,如果真让他一个人就这样吃下去,绝对会爆体而亡。
想清楚了这一点后,刘东不由得对自己刚才那翻话感到脸红。还是没有弄清楚具体的情况啊,经验主义害死人,还好这件事情现在还仅仅是处于商量的阶段,并没有落实下去。
要不然,要是招聘广告让列夫捷特发出去,因为失去生活物资来源的那些人才,能把刘东那还在规划当中的新公司给撑爆掉。这时候,刘东想起了后世那些大型的招聘会,密密麻麻的大学生,把所有的招聘单位前台给堆满,一天下来,仅仅是简历都是以吨来计算的。
而现在的苏联,就算刘东剔除了很多类型,但剩下的,也应该不会很少,就算是要求再高,那各式各样的人才,能形成的效果,应该也不比后世华夏那些大型人才招聘会弱多少。要真这样做了,第二天克格勃的人就能找上门来。
光是想了想,刘东的头皮都在发麻。于是,刘东很严肃的对列夫捷特说到:“我的朋友,我对我之前的那翻没有经过实践理论的话检讨,听到你善意的提醒以后,我才发现,之前的想法实在是有很严重的错误。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继续进行下去,我觉得,这件事情还是慢慢来比较好一些。等我好好的再考察一下苏联的实际情况,再作出一个比较明智的决定。”
苏联现在的情况,很类似于华夏后世,教授不如狗,大学生满地走,随便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一块广告牌砸下来,伤到十个人,其中七个是大学生,两个是博士生,还有一个是灭绝师太一样的人物,博士后。虽然这样的学历在实际工作当中是否有其相匹配的能力,还是个问号。但不能否认,他们是高学历人才的事实。
刘东这两年在国内,一直尝够了不够人才的烦恼。看看他最开始组建班底的五个人,除了陈洁和黄三水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其他的,周青富没在刘东手下之前,虽然在边境当倒爷混得风生水起,但他实际受教育的水平,仅仅是个小学。
吴一平虽然以前是国有工厂的管理人员,并且有着相当深厚的实际管理经验,但他的文凭虽然也是大学,但这个大学之前还得加上一个括号(工农兵)。好吧,只要知道那年月工农兵大学是什么样子的人,就会知道,在这样的大学里面能学到高层次知识经验,纯粹就是天方夜谭。
当然,还有陈志豪。虽然陈志豪现在的学历是大学,但他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仅仅是个高中生。也就是在齐家做事的时候,因为得到赏识,而自身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去香港大学再一次进修,拿到了大学的学历。
五个人,现在都可以算得上是刘东的左膀右臂,可他们的学历,是大学的仅仅只有三个,而且,这三个人当中,陈志豪这个大学的文凭,还是进修得来的。
可想而知,依靠这样的根基打下现在这片江山的刘东,对于人才有多渴望!而正是因为在华夏国内挖掘不到更多的人才后,刘东就以偏概全,认为现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和华夏一样,高级人才都是稀缺的资源。
所以才敢对着列夫捷特开口说,他有多少人才就能要多少人才。即便是他一直都知道,苏联的人才很多,而且还一直在为了挖掘苏联的人才,孜孜不倦的努力。但这个很多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思维,对于现阶段苏联实际能有多少人才可以供他挖掘,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
等到列夫捷特说到这样的人才,在苏联能有上百万的时候,刘东才真正的明白了苏联的底蕴。虽然一百万人在刘东的心目当中,也依旧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但他可以联想,后世那些大型的人才招聘会就可以拿来借鉴。
再大型的人才招聘会,一次性能够接待的人数顶天了也不会超过五万人,而仅仅是五万人,当摄像机拍下来那画面后,都已经足够震撼所有人。
那五万至少再乘以二十倍,就会成为现阶段苏联能够招聘到的人才。想想那个画面,刘东的心就不由得不规律的抽搐起来。老天爷啊,刘东在国内累死累活的仅仅能招聘到三瓜两枣充门面的人。可在苏联,个个都能当顶梁柱的人,却有上百万在等待救济,这世道,说有多不公平就有多不公平!
第二百零四章从长计议
更新时间:20121220
因为自己的考虑不周,原本还想大讲特讲的事情,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起来。苏联毕竟不是华夏,尤其是在这个年代,差距就更加大了,苏联解体的时候,苏联的产值是华夏的四倍,但二十年以后,华夏的产值,又是苏联的四倍。
这差距,是任凭无数人空想,也想不出来这差距到底在哪个地方。就好像没有听到列夫捷特说那番话之前的刘东,仅仅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就让刘东发现自己,依旧是井底之蛙。
不管从任何方面来说,刘东都把苏联想得太过简单了些。认为苏联用不了几年,就得解体,那他们再怎么利害,也利害不到哪里去。却没有想过华夏那句俗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联就相当于那匹瘦死的骆驼,华夏就等于那匹马,而刘东,仅仅是马身上一根可有可无的毛发。
虽然有前辈告诉我们,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但这样的事情仅仅适合于口号,而不适合于实际。要是之前刘东还有这样的想法,那听到百万人这样庞大的数据后,那最后一丝妄想也会被丢进太平洋。
就算刘东现在最能够凸显他成绩的资产方面,面对着苏联这个庞大的国度,依旧显得微不足道。后世解密的资料上,可是清晰的记载着里欧。万塔的光荣成就。单单他们一个小队,就从苏联的身上刮下来了二十七点五万亿美元的庞大资产。
而刘东现在拥有的资金,对于那个庞大的数字来说,连零头的零头都比不了。就算后世世界首富盖茨的所有资产,也不过是相当于二十年前里欧。万塔从苏联弄出来的资金的零头的十分之一而已。
这个十分之一的零头,还不能算上通货膨胀,还有实际购买力这样现实的东西,仅仅是比拼数据。就算现在的刘东,他所拥有的资产实际购买力,也能和后世盖茨先生所拥有的资产实际购买力相当,甚至还有富余。
其实,还有更加泄气的算法,那就是单纯的计算银行的利率。二十七点五万亿美元,一年的利率,都足够弄出一个五百亿美元。什么叫做差距?这就是差距!
而里欧。万塔当年就把苏联所有的资产给套走了么?显然不是!苏联还有着自己的工业,自己的人才,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土地,自己的人口,自己的货币等等一切。
所以,相对于整个苏联来说,里欧。万塔弄走的那些钱,对于苏联来说,虽然算不上是九牛一毛。但也不过是几年的产值而已,伤筋动骨都算不上,最多能算是轻微骨裂,还要不了苏联的性命。
这么一推论下来,刘东彻底的被自己的推论给吓翻了。要是他在国内的时候就这样想过,现在绝对不会对列夫捷特说出那样的话来,那简直就是在暴露自己的无知和愚蠢。
但是,这话既然都说出来了,再想收回去也没机会,世界上什么药都有的卖,可偏偏后悔药这样的神药却只听耳闻,从未在世人面前出现过。
一切还需从长计议啊!
当然,刘东得知苏联有这么多人才,也并不是全无好处。凡是都有两面性,就像这次丢脸一样。虽然刘东那番话,肯定会被列夫捷特暗中鄙视,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讲,也有好的一面。
至少,刘东最开始的目标没有定错。早就不满足于国内人才极度稀缺状态下的刘东,对于苏联这块人才扎堆的土地,实在是太流口水了。
说一千道一万,他刘东来苏联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人才么?比起国内那三瓜两枣,质量不高还紧俏得要命的人才。苏联这边的人才能直接把刘东给撑死。至少上百万的人才,就算他能得到百分之一,那也至少有一万人。
一万个顶梁柱一般的人才,刘东能吃下去,都能把他的公司发展成为巨无霸怪兽。现代社会,不论是为公众所熟悉的公司企业,还是那些不为公众所熟悉的企业家族,没有哪一个公司,能得到一万个顶梁柱式人才的帮助。就算在人类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这样情况的出现。
也就只有国家,才能够享有人才的福利,单单是企业,无论如何都办不到。对于现在的刘东来说,别说一万个这样的人才,就算是一千个这样的人才,刘东的公司都能够像坐火箭一样往上钻。只要能把苏联的人才问题给解决好,刘东以后,就绝对不会再为这个事情而烦恼了。
怪不得后世华夏科技发展那么快,就算是仅仅吃到一些残羹冷炙,那速度也是嗖嗖的。现在苏联需要救济的人才,都有上百万,那等到它解体以后,会有多少?
就好似列夫捷特说的那样,别太小看他们苏联的教育力量。虽然苏联的人口基数并没有华夏那么多,但在现阶段,苏联人才的基数绝对比华夏要多许多倍。成百上千万的高技术人才,就算百分之十的红利,那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能把所有人的眼睛都晃晕过去。
刘东现在才发现,人才太多,有时候也是一种烦恼。他之前做的种种计划,到了实践阶段,才发现计划的确是赶不上变化,要再沿用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