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即便是这百分之二十的工资,一个月仅仅会多不到十元钱,但耐不住工资都是准时发放,比起那些有了上顿没下顿的企业,实在是好太多了。
这不,今天要开炉,厂子里的人都起了个大早,就盼着能早日开工,赚个安稳钱。毕竟,如果工厂没有产出,即便是工资给得再高,那也不是长久之计。但只要开炉了,就表示公司走向了正轨。
当刘东找到吴一平的时候,他正和一群人在那说着什么。吴一平看到刘东过来,赶紧的对着那几个人说到:“这是我们集团公司的董事长,等会儿剪彩的时候,是要站在最前面的。”
听到吴一平的介绍,那些人赶紧跑来和刘东握手,然后恭维了一阵后,就都走开了。被这些人弄得摸不着头脑的刘东,对着吴一平问到:“这些家伙是干嘛的?”
“过来帮忙的,还有看一下我们厂产品质量的。”吴一平说到。
“帮忙?还看产品质量?你不要告诉我这些人都是国企的厂长,他们也不至于混得这么惨吧?”刘东诧异的问到。
“不是,这些都是那些乡镇企业的人,本来我们开炉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可耐不住他们天天守在这,忙前忙后的,不让他们帮忙还不乐意。正好现在我们的事情的确比较多,他们帮忙也就帮吧,大不了等我们开工了以后,匀点钢材给他们。”吴一平说到。
又听到乡镇企业这个名词,刘东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要不是他自己的路子够硬,他现在头上肯定也是戴着乡镇企业的帽子。但他可没有听说过,乡镇企业也有搞钢铁厂的,而且是特种钢,他们拿这玩意来也就只有卖,难道是想做代理商?这理念还真够先进的。
刘东把自己的想法对着吴一平说了之后,吴一平反而笑道:“要他们真是拿去倒卖,您觉得我会把东西给他们么?现在国内有几家钢铁厂能做特种钢的?这玩意根本就不愁卖。哪里用得着找代理商?他们是拿来机械加工的,我看他们挺不容易,所以就打算给点。”
“机械加工?他们有能力加工我们的钢材么?你不会没和他们讲明白,我们现在主要出的钢材,是拿来供应汽车的。虽然其他方面也有用,但毕竟他主要的作用是拿来做汽车,那些家伙不会想拿我们的钢板来做汽车吧?”刘东说到这里,自己都笑了。
环亚特钢最初的一批钢铁产出,刘东把他定位到他第一桶金的耐磨钢板技术。虽然过去了差不多三四个年头,但这个耐磨钢板的技术仍旧没有过时,当初从自己这里拿到技术授权的那几家公司,这些年来卖出的高档轿车,底盘很多都是用刘东的技术,市场反应相当良好。
既然有了这么好的市场,刘东也不用再出新的东西,反正国内除了一两家他授权过的钢铁企业,这个技术并没有泛滥出去。他要弄这个东西,销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市场已经考验过了这种耐磨钢板的实力,比起再弄出一个新的东西来,这个钢材更适用于刘东打响自己钢铁厂的第一炮。
毕竟,国内现在发展也在加快,今年都是八七年的一月份了,改革开放的好处已经开始慢慢体现出来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开始有了较大的提高,街上的汽车也开始多了起来。
大众现在在华夏大地上,也是响当当的品牌了,桑塔纳谁人不知?有了大众的桑塔纳,弄得苏联的伏尔加现在都很少有人开出来了。
虽然车多了,但是国内能造车的企业依旧只有那么几家。至于后世出名的那些民营车厂,现在还根本就没有这个念头。所以,刘东那个拿钢板来做汽车,纯粹就是一个笑话。
但没想到吴一平听到刘东的话后,很认真的点了点头,说到:“那几个人,还真有这样的打算。对于他们来说,造车其实挺简单的。只要能够把发动机,底盘还有外壳这些东西弄到手,那敲敲打打就能弄出来一辆汽车来。只不过这个汽车到底符合要求没有,就不知道了。我是看他们有激情,所以给他们提供一点帮助,反正这样的车也上不了路,不怕出事儿。”
吴一平的话把刘东雷得是外焦里嫩,这可是一九八七年啊,而且还是在铁都这个地方,怎么可能就有人想到要造车啊?这实在是太过先进的想法了吧?
“那他们主事的人叫做什么?”刘东很感兴趣的问到。对于这么个意料之外的角色,他还是相当好奇的。能在这个年月就想到造汽车,可不是一般的魄力。一汽不都还在和大众合作么?他们都还要学习经验,更何况是这样的手工作坊?
“仰承,他们的领头人叫仰承。我是听他们这样说的,反正大概就是叫这么个名字。”吴一平想了一会儿说到。
仰承?这个名字好生熟悉啊!刘东听到这个名字后,就觉得这个家伙在前世绝对不是小人物,应该很有名气。要不然,他不会有这样熟悉的感觉。
仰承,汽车。汽车,仰承?这两个词语关联在一起后,刘东一下就想起这主是谁了。第一个在美帝上市的华夏国企概念股,后面又引进宝马生产线。可谓是改革开放后,资产操作的行家,以后华夏十大风云人物。
这么一个人物,居然现在就开始想要造汽车了。刘东吃惊不小,他还以为仰承这个家伙,是九十年代和汽车厂合作后才想弄汽车,没想到现在他就有这样的想法了。
对于这个人,刘东说不上欣赏,也说不上反对。他的确有个汽车梦,也的确是在为自己的汽车事业做贡献。但他却把实业和金融概念搞混淆了,一味的追求金融性,而忽略了实业是如何做的。所以,他最后还是悲剧了。
这么一个后世的风云人物求到自己的头上来,刘东一时间也想不到该如何处理。虽然他现在只是个小人物,但不安份的小人物注定会有自己的舞台。本来和自己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现在和环亚特钢搭上关系,也不知道是好是坏。最后,刘东还是决定,顺其自然。他要是有钱买自己的钢材,那就卖。单纯的买卖关系,想必也没有什么牵连。
于是,刘东对着吴一平说到:“他想要弄汽车就等他去弄,反正我们就卖钢材,其他的与我们无关。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么?”
“准备好了。”吴一平说到。
“那我们就准备开炉,希望能够一炮而红。做出最好的钢材来,别浪费了我们的期望。”刘东道。
说完,刘东就顺着吴一平的指引,走向了准备好的高台。他等会儿就得在高台上,等着第一炉钢出炉。
上午九点整,由吴一平这个环亚特钢的总经理下令,开始炼钢。
随着吴一平的一声命令,早以准备好的工人们,开始有条不紊的做起了自己的工作。由于用的是苏联人的技术,所以新的设备采用的是转炉炼钢,而不是日本人的电炉炼钢。虽然电炉炼钢有着各种各样的好处,但产量小,用电大,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华夏这样一向比较缺电的国家来说,用转炉比起用电炉来,更为划算。
最重要的是,由于采用的是苏联的先进技术,即便是用转炉,依旧比日本人卖到华夏的二流技术要好很多,而且产量大。有这样好的条件,刘东又怎么会去用电炉。
由于之前就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现在这第一炉钢表演性质就很浓烈。所以,不但速度快,而且产量不小,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第一炉钢就新鲜出炉了。
看到火红的钢板炼了出来,在岗位上的师傅们一阵欢呼。尤其是那些奋进厂的老人们,看着那用先进设备和工艺做出来的钢,都激动得自言自语:“出炉了,奋进厂又开始炼钢了!”
而在高台上的刘东看到第一炉钢顺利出炉后,算是松了一口大气。接下来,只要经过检验,证明这出炉的钢达到标准。那么,环亚特钢就算是正式开始生产了。想着这钢材在国内的紧缺,只要证明这批钢合格,那一炮而红就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
就在刘东焦急的等待中,环亚特钢的特聘总工程师,吴亚明老先生,出现在刘东的面前,他拿着一叠资料,看起来比刘东还要激动。
等走到刘东面前的时候,吴亚明激动的握住了刘东的双手,说到:“成功了,成功了。我们的产品经过检验,完全符合原定标准,并且还有少许提高。这个水平,那两个国内的厂是绝对比不了的。我们的产品是好样的!”
第一百四十六章一炮而红
更新时间:20121121
刘东明白吴老先生那话里的意思,比那两家厂生产出来的钢板好,那就说明了这炉钢是非常的完美。国内这项技术,他只授权了两个钢铁厂,而这两个钢铁厂拿到这份授权后,已经生产了三四年。
就这样娴熟的技艺,却被他现在轻松超越。难怪吴老那么激动,这样的荣誉要说出去,厂里的钢材绝对剩不了,他们生产多少,就能卖出去多少,而且还是大家抢着要。
对于这样的结果,刘东并没有感到有多么的意外。首先,自己的设备,就不是国内那两家企业所能比拟的。他们的设备再好,能比自己这苏联原装设备还好。能让列夫捷特开价八十万美元,这些装备的实际价值根本就不用说。
其次,这个耐磨钢的技术,可是刘东给出去的。虽然当时刘东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做钢铁这一行,但是有些东西依旧保留了。就比如生产的技巧问题,这些东西并不属于技术范畴之内,没有这些技巧并不会让这耐磨钢生产不出来。
所以,当初刘东压根就没有想过把这些小技巧也交出去。但现在既然自家的钢铁厂要炼这种耐磨钢,自然不能小气。所以,早在设备调试的时候,刘东就给吴老说过炼钢需要注意的一些小技巧。才生产三四年的技巧,能比刘东二十多年的技巧更高明?显然,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刘东的钢铁厂弄出来的钢铁,比那两家钢铁厂的钢铁更为良好,也就不奇怪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第一炉钢,明显是有表演性质。什么东西都检查了一遍又一遍,而且炼钢的前期工作是早就做好了的。这样的条件要是到了量产,肯定是达不到。所以,三个方面来看,那两家钢铁厂输得不冤枉。要是环亚特钢在以后的生产过程当中,有现在百分之九十五的稳定率,那这样的钢材,就算是放到国际上,也有很多人抢着要。
刘东明白,但吴老的心情他也需要理解,所以刘东说到:“吴老,这可全都是你的功劳啊。所以,您来我们这,算是来对地方了。以后啊,我们还要炼更多的特种钢出来。而且种类也不能单一,而这些,就要靠吴老你了。”
对于吴老,刘东是相当的尊敬。这位老人家,可不是冲着刘东的高薪来的,虽然刘东给他的薪水相当不低,但能把吴老请来,绝对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
别看吴一平和吴老同姓,但就吴一平,隔着吴老的成就,那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吴亚明吴老,现在也有六十七岁高龄了。作为以前铁都钢铁的总工程师,吴老在华夏钢铁界的地位是相当高的,他的几本书,作为高级教材,在大学当中供人学习。
虽然人退休了,但他在铁都钢铁的地位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来刘东的环亚特钢,不过是他对环亚特钢好奇。因为刘东打出的口号就是,只炼特钢,不炼粗钢。
这样的口号,在现在,可是没有多少人敢喊出来,而实际做的,仅仅就刘东这家才开张的环亚特钢。不是大家不想全炼特种钢铁,实在是你不炼粗钢,那多余的人员如何安置?再说了,全炼特钢,你也得有那个技术实力才行。这个东西,并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达到标准的。
所以,最开始吴老是本着好奇心来到环亚特钢的。他是真想见识一下,一家全炼特种钢的中型钢铁企业,是如何生产的。他们有那么多技术储备么?他们的设备可靠么?他们的技术人员能够达到要求么?
但到了环亚特钢后,吴老就再也离不开了。看到那先进的苏联货,他对设备这一关没有丝毫的疑问了。有了这么多好设备,硬件条件足够过关。而听到这家私人企业的真正老板就是才成立不久的特种钢特技术联盟的发起人后,他对于技术储备的疑问也消失了。再后面,看到刘东从各大钢铁厂里面挖来那么多年富力强的骨干技工后,最后一个疑问也没有了。
不但如此,看到要技术有技术,要硬件有硬件,要人才也有人才的环亚特钢后,吴老是自告奋勇,要当环亚特钢的总工程师。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刘东哪里会反对。正好吴老现在也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