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庄园去古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庄园去古代-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三小憩醒来之后,走出里间便瞧见这么一副景象,桌子上摊着纸,纸上却干干净净一个字都没写,长双手抱头仰靠在座位上,听得他的声音也没动一下

    “你怎么不睡一会儿?这信是写完了送走了,还是没写呢?”陈三笑问他

    长将手从头后面拿下来,身子也坐直了:“我想了又想终是没写我又不指望从此依附着常家过日子,想必也不用汪多少天,那送信的说不准还不如咱们早到宁州城”

    陈三微微皱眉♀小子不想依附常家过日子倒是挺有骨气的,可他母亲的大仇就真的不报了?就算不能一刀剁了顾渣爹的脑袋,不是还有许多法子么?比如叫常家出手……

    “娘是我的娘,若真要报仇……也该由我来报”长低下头沉声道

    若他来常家只是为了叫外祖家替娘报仇,将难以解决的问题抛给别人去做,自己乐得享清闲,干等着坐享其成,他岂不是天下第一大自私之人?

    “你这话不对!” 陈三高声辩驳:“什么叫娘是你的娘?你娘还是常家的姑娘呢!”

    “咱们家姑娘说的没错儿,一心只想着报仇确实会毁了你,可若是将这事儿交给常家,这根本就是举手之劳!”

    “莫不是你小子还顾念着那人是你爹?”

    ***

    下午老时间加更~(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九章 错过(二更)

    三月初九,长和陈三已经走了二十二天叶蕙清早起床洗漱之后,随便将头发挽了一挽,穿着家常衣裳依窗看起了账册——南城和海城的两个庄子都以种粮食为主,没有必要每个月底一查帐,眼下这两本是最近三个月的账目

    “姑娘,前边来了一男一女,涅很是陌生,口音也不像是本地人,说是要求见咱们家的当家人”叶蕙的奶娘吴妈妈撩起帘子走进来,低声跟她说道

    叶蕙放下手中账册,抬眼笑询:“他们没自报家门么?都是什么年纪和打扮?”

    吴妈妈为难的就是这个,那两人无论怎么问都不说是来自何方,“年纪都有三十几岁,男的像个管家,女的像个管事娘子,看样子像是两口子”

    “求见当家人,不直说求见我,看来还真是外地来的”叶蕙笑着抛下账本:“奶娘帮我梳梳头,我去前头见见”

    自家究竟都有什么事,跟谁家有来往,全在叶蕙脑袋里装着呢来了之后不报来路的,肯定是陌生人,穿着打扮又不是掌柜的涅,肯定也不是慕名来谈生意的——既如此,若是不见见,说不得会错过什么

    “姑娘就不怕他们是海城顾府来的人?” 吴妈妈一边给她梳头,一边低声询问

    长的身世在这个家里已经不算秘密了,叶蕙不跟别人说,跟吴妈妈和裴妈妈却唠叨过几次

    叶蕙对着镜子里的奶娘笑了笑:“依着顾府的为人……若是想寻长,犯意得上叫两个管家的下人来么”

    只要顾府找长,一定是顾敛之的妻子贾氏得知长还活着”人灭口不大可能堂而皇之派人来求见,若是想将长糊弄回去再下手……只来两个下人似乎又不够真诚,就算长在家也不会上这个当

    吴妈妈笑着点头:“姑娘说的也对那这两人会是谁家的呢?他们那穿着打扮可不比万俟三太太身边的田妈妈差,说话也不卑不亢的……”

    叶蕙微微抬头:“您说他们会不会是杭城常家的人翱”

    顾敛之从来不知道原配出自谁家若是他早知道长的娘是杭城常家出来的,打死他也不敢闹什么休妻,说不准还会带着原配风风光光去杭城认亲——贾氏的父亲只是个官,常家却是百年大族,还是太后母家‰重孰轻连个几岁孩子都分得清

    因此上外头那两个人根本就不可能是顾家叫人冒充的难不成还真是常家派出来寻找自家女儿的一路寻到了她家来?

    她也只能想到杭城常家了,可这也太蹊跷了吧?长的身世在腊月里就跟她挑明了,他思量了几个月后才决定去一趟杭城常家,常家就来人了?难不成亲人之间真有心灵感应即便见面不相识,想事儿也能想到一块儿去?

    “姑娘既然打算出去见见,也许见到后就知晓了”吴妈妈给叶蕙的发髻上别上朵白色珠花便扶着她站起来,“姑娘换换衣裳吧,身上这身儿见客太随便了”

    叶蕙听话的换了衣裳出门前却拒绝了奶娘相跟来人既然不自报家门,肯定有许多话是要背着人的,谁跟着她到了客座最后还不是得避出来

    前院客座里,祝伯正陪着两人喝茶,见她来了,祝伯便站起身来给二人介绍:“两位不是要见敝家主么,这位是我们家姑娘”

    那两人在她进门时便站了起来听得祝伯介绍也不惊讶,抱拳作揖的抱拳作揖疙见礼的疙见礼,叶蕙全礼回了二人,便抛给祝伯一个眼色

    祝伯微微有些犹豫♀两人方才一句来意也不曾与他讲,就这么将姑娘和不知来路与来意的两个人留在客座里?不过也只能如此了,大不了叫陈大几人在外头立着吧

    祝伯的身影才消失在客座门外,叶蕙便笑请二人重新坐下那男子却给妇人使了个眼色,妇人快步上得前来便给她跪下磕了三个响头,三个响头过后也不起身,口中还道谢道:“奴婢谢过叶家姑娘收留我们家表少爷!”

    这妇人的动作极快,叶蕙还不等反应过来已是流水一般跪罢磕罢,如今又听得这妇人如此说话,她的心底顿时清明起来——这两人还真是冲着长来的!并且来之前已经将长这些年的行踪摸了个底儿掉!

    想是这么想,她的面上却是一副懵懂涅:“这这是怎么话儿说的?这位婶子快快起来,地上凉!”

    那妇人却在地上跪得很是舒坦一般,被叶蕙虚扶了两下依然跪着:“还请叶家姑娘将我们表少爷请出来一见!”

    “婶子先起来说话!”叶蕙面上虽挂着笑,口气却毋庸置疑

    那妇人一愣,回头看了看那个男子,见那男子对她点了点头,这才麻利的从地上站起身来,腰身却依然弓着站在叶蕙身前,似乎叶蕙不如她所说请出人来,她就要弓到地老天荒

    叶蕙再好的心气儿也被这妇人坏了——这两人二话不说就来这一套,这是变相逼着她交出人来呢?

    “婶子的话我没听懂,您家表少爷是哪位?您二位又是何方神圣?” 叶蕙冷笑道

    那妇人又是大吃一惊,嗫喏之间一时说不出话来,还是那男子上得前来抱拳:“姑娘勿怪,是小人两个太过急切了”

    叶蕙也不回,只是冷笑着端详二人,似乎在等二人给她一个说法儿

    那男子见状,便唤着那妇人与他坐回,这才沉声道:“回姑娘的话,小人冯庆,是杭城常家的外院管事,她是我媳妇,曾经做过我们家八姑娘身边的大丫鬟,当年唤作倚莲,如今都叫她冯嫂子”

    “不瞒姑娘说,我们家八姑娘二十年前失踪了,家中呕心沥血寻了半年都不见踪影,不得已之间便报了暴亡……之后的几年又屡次派人寻找,却屡屡寻不到半丝踪影,最终也就也就不了了之了”

    “谁知我们家老夫人去年夏末得了一场怪铂头不疼脑不热的,只是夜夜梦见我们家八姑娘哀哀啼哭,眼见着没半个月工夫就憔悴起来……饶是如此还不忘日日念叨着,要将八姑娘找回来,否则她……死不瞑目”

    “去年九月初,我们家大老爷便派小人带着媳妇出了府,寻访了大半年终于……这不是就找到姑娘家里来了”

    叶蕙轻挑眉梢:“冯大叔倒是将来意讲的很是清楚,可我如何才能信任你说的话,如何才能确定你们就是常家出来的?”

    冯庆被她问愣了,冯庆家的更是满面不可置信♀小姑娘年岁不大,倒是挺难缠!他们两口子犯意得上扯谎么,他们只想找到姑娘流落在外的骨血,又没有坏心眼儿,用得着如此防备他们么!

    叶蕙见两人如此瘪情,情知必须解释一番了,也便笑道:“冯大叔和冯婶子既然能寻到我们家来,你们家表少爷究竟经历过什么,想必也早打探清楚了吧?”

    “若他只是父母双亡才流落到我们家的,我二话不说就信了两位,可如今这事实并不是如此,我不得不防啊”

    冯庆恍然大悟,立刻将随身携带的包裹拿过来,解开后掏出一块乌木腰牌递来:“姑娘请看,这是常家的腰牌”

    叶蕙接过那块腰牌看了又看,心中也无法确定真假——她哪里见过常家的腰牌和家族标识?

    长他娘临终前,给他唠过常家没错儿,可由于年幼,又懵懂的感受到了无尽悲哀,许多东西记不太清不说,谁知道记忆会不会出了错?若非如此,他也不必非得亲自走一趟杭城

    冯庆家的见叶蕙还是不大信任他们两人,犹豫再三终于问道:“姑娘可曾听我们表少爷说过,他身上带着一块玉玦?”

    其实冯庆家的自己也不确定,自家八姑娘到底有没有将那块玉玦传给表少爷,只是事到如今不问也不成了,否则他们这一行可能连表少爷的面儿都见不到

    玉玦还真有,长还拿给她看过叶蕙这么想罢,便笑着问冯庆家的:“冯婶子能给我说说那块玉玦是什么样子么?

    待听得冯庆家的描述起来,叶蕙频频点头直径一寸半,用料为羊脂白玉,缺口两端分别为蟠龙首尾,龙背上有小孔,可以拴上丝线打出络子做佩饰……

    “姑娘仔细瞧瞧这腰牌,腰牌上的蟠龙纹是否与那玉玦上的蟠龙很是相似?”冯庆家的笑着引导

    至此叶蕙终于相信,眼前这两人果真是杭城常家派来的,庆幸之余不免遗憾道:“冯大叔和冯婶子来晚了艾长不在家呢”

    “表少爷去哪里了?我们可以等!” 冯庆家的双眼闪亮他们两口子已经离开杭城快七个月了,如今终于寻到人了,多等半天算什么

    “冯婶子这是以为我派他出去办差事了?” 叶蕙只得笑着告诉两人:“若是两位早来一个月,他也就不用大老远的赶去杭城了;他是二十二天前走的,眼下肯定早到杭城了”

    冯庆与他媳妇对视一眼,心中皆暗道糟糕他们好不容易寻到人了,怎么表少爷却去了杭城?早知道如此,当初就不该游山玩水了!

    ╭(╯3╰╮(,

  第一百四十章 花露

    是夜,叶蕙闪身进了随身庄园,也不急着找活儿干,反而抱着双膝坐在井边发起了呆下+载+楼+。xiaz xai 

    杭城常家来的冯庆夫妇,午后便与她辞行回了杭城,可这两人留下的故事,却足以令她沉思很久

    长的娘还真是固执得可以!就因为不想进宫给皇帝做妃子,便敢偷偷离开家跑掉?离开家跑掉也就罢了,怎么还敢跟着顾敛之跑回直隶,与这个在逃跑路上初次谋面不知根底的男子做了夫妻?

    二十年前,正是今上登基的第三年,为了给皇帝充盈后宫,常太后不但频频宣召位高权重的官宦人家女儿进宫遴熏还将主意打到了自己的娘家杭城常府

    常府当时很有几个适龄姑娘,七姑娘九姑娘都是庶出,只有八姑娘常湘是常老夫人嫡出,亦是常太后嫡亲的侄女儿

    常老夫人私心想着,不管七姑娘九姑娘谁进宫,必然不能将嫡亲的姑娘送去受苦,谁知太后知晓后,反而指定了非八姑娘不可

    常老夫人哪里敢叫太后改主意,只好转头过来劝说女儿——宫中虽然刀光剑影杀人无形,太后娘娘是八姑娘的嫡亲姑母,皇帝也是八姑娘的亲表哥,还能叫她受委屈不成?

    谁知八姑娘自幼就是个有主意的,说是宁愿绞了头发做尼姑去,死也不进皇宫;常老夫人以为女儿不过是娇养惯了,惯来喜欢随嘴乱说话,谁知没过几日,八姑娘常湘便借着初一烧香日离了家从此后再无踪影!

    常家老太爷当时还活着,闻讯便暴怒——他这是养了个什么样的女儿竟然连太后的懿旨都敢违抗?!若是换个人家,恐怕要连累全家上下几百口儿!

    好在常太后终究是常家出去的姑奶奶,想接侄女进宫也不过是私下与娘家商议着,并不曾宣扬的人尽皆知得了自家哥哥从杭城捎来的信儿,终是长叹了一声,最终只得叫哥哥将九姑娘炽送去,进宫便封了个修仪,这位侈仪如今已经是淑妃了 ~

    因了常家老太爷的暴怒,外加常家不想太失体面离家出走的常湘最终被报了个暴病而亡;实则在报丧的消息传出后,常湘已经随着顾敛之到了直隶省河间县腹中还有了两个月的身孕

    若不是常家老太爷已逝,常家老夫人亦不敢借着做梦为由张罗寻找女儿吧?任性妄为的常湘就是常老太爷心中的一根刺,碰一碰都要天翻地覆

    而那打死不想进皇宫的常湘,求的就是一生一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