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庄园去古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庄园去古代-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蝴蝶兰在外头稀奇,在咱们家算不得什么,待会儿等你走的时候,给老太君带几盆回去就是了,如何养护你不是都知道么,教给你家花匠就是了”

    “对了,我一直都忘了商量你,隔壁那两家就这么白白放着么我如今都答应你和老太君要举家南迁了,那宅子白白放着也生不出银子来,不如趁着你还在宁州,转手卖了它吧!”

    纪棠乍开始没想到她会这么问,不过想到她平日的聪慧,也就笑起来:“若叫我说不如就暂时放着它等你真确定要南迁了,很多产业都是要处理掉的,再一同卖了也不迟”

    “祝伯年岁又大了,若他不愿意跟着去南边儿,就叫四喜哥小两口留下来陪他也好,宁州城里卖不了的产业,有他帮着四喜哥打理着,你也放心不是,这儿就留给他们住着也罢”

    就算叶蕙早同意了南迁之事,他想着在宁州留个落脚地也挺好,毕竟叶家的祖坟在宁州,往后也总得陪着叶蕙回来扫墓;如今老太君却说要将锦绣山庄物归原主,那么这冷梅巷中要这么些的院子做什么?除非祝伯不愿意走……

    叶蕙摇头叹气

    那万俟轩到底怎么想的艾这是想撺掇纪棠脱离杭城常家另立门户到宁州来,还是看出纪棠喜欢宁州,就投其所好翱就算单纯为了讨好小舅子,这份银子花得也真不值!

    “这几日那顾敛之是什么动静儿?还汪在宁州城没回去么?海城的府衙就这么三五天儿没人管,他胆子也真够大的”叶蕙轻声问纪棠道

    “他只在宁州汪了两日,昨儿一早就回去了,就算如此,加上来回的路程,也是空衙空了五六天呢;他才到这里那天,我已经打发人往京城送信去了,想必最迟后天,就该有人弹劾他了”纪棠眯眼冷笑

    “原来如此啊” 叶蕙笑着点头

    看来早在纪棠开始筹划之时,顾伯翔的失踪起得就是这个作用,是想叫顾敛之慌了手脚假公济私之后被弹劾;既如此,常家肯定已经在京城布下了天罗地网,顾敛之这一次……恐怕要被罢官了

    至于贾府会不会伸手帮助顾敛之,叶蕙觉得很难贾氏一不是正经的嫡女,二又不是嫁到了什么显赫人家,贾府的爷们儿们疯了才会帮忙,一个不好又将自家牵扯进去!

    不过这也不好说万一贾氏是个以夫君为重的,回到娘家又哭又闹,外加上顾伯翔的失踪,令贾府认为自家的尊严受到了挑战与蔑视,说不准也会反戈一击——可是这反戈一击要击谁可就没准儿了,毕竟贾府顾府在明,常家在暗

    叶蕙这么想罢,心里多少有了个准谱儿,也就不再惦记此事,再抬头时,眼前已经到了文氏的小院儿

    柱哥儿才起床不一会儿,穿戴得极是齐整,正乖乖坐在西次间,等着乳母喂饭,见得叶蕙进来,高兴的一呲牙,大喊道:“姐姐早!”

    又见纪棠也跟了进来,忙狗腿般眯眼笑起来,小胖手也一挥一挥的:“纪棠哥!”

    他跟着文氏不过在锦绣山庄住了五六日,却已经与纪棠无比熟稔;纪棠笑吟吟的走过来摸了摸他的头,又从怀里掏出个小玩意儿塞给他,是个捏成小鸟形状的泥哨子,涂得五颜六色的极是热闹

    “他马上要吃早饭,你又给他玩意儿招惹他,”叶蕙佯怒,又笑问柱哥儿道:“拿了东西说谢谢了没有?”

    纪棠想说都是自家人,犯意不着说谢字,不过想到自己小时候,顾氏族人不管往家中送什么,娘都叫他说声谢谢,觉得叶蕙做得对的同时,又有些怅然若失

    因此二人给文氏请过安后,又陪着文氏说了会儿话,柱哥儿的早饭也用完了,两人带着柱哥儿去暖房的路上,纪棠便笑着问叶蕙:“等迁到南边彻底安顿下来,柱哥儿恐怕也有四岁了,是不是我过些日子回去后,就该开始着手给他找个好些的启蒙先生了?”

    叶蕙没想到他想得如此长远,先是一愣神,随即又纳过闷来,笑着点头道:“你若是觉得这样好,你只管安排就是,我听你的”

    “不过常家的少爷们都是四岁就开始启蒙的么?你怎么会突然想起这个来?”

    纪棠略带苦涩的微笑:“常家从来都是如此的,我小时候……我娘也跟我讲过,说是等我……等那人金榜题名的好消息传回家来,就请个先生给我启蒙,我也正好满四岁了,谁知道……”

    “其实细究起来,除了我娘教我认了些简单的字,我的启蒙师父就是那人呢,若没有他隔三差五教我念书,我后来到了你家,老爷教我也得费许多精力,还得从千字文三字经开始下手”

    叶蕙不知该如何回他

    叫她劝他莫如此纠结,仇人就是仇人,教你读书这种小好处,掩盖不住顾敛之的恶人本质,她未免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可若叫她顺着他的话儿来,这事儿照样是个剪不断理还乱的乱疙瘩

    “你既然还记得我爹对你的好儿,将来就好好待柱哥儿吧,也好叫我省点心”叶蕙半玩笑半认真的笑道,“柱哥儿毕竟是个男孩子,若整日里跟着我和我娘,未免将他养娇了”

    柱哥儿似乎听懂了两人的话,一忽儿张大眼睛看看这个,一忽儿又笑嘻嘻的看看那个,看了几个来回之后,扑哧一声笑了

    “你笑什么呢!”叶蕙莫名的有些羞恼

    柱哥儿却不曾被她吓赚反而笑嘻嘻的指了指纪棠:“有哥哥了”

    叶蕙就觉得心里一热可不是么,有了纪棠,她和柱哥儿就多了个可以依靠的肩膀了……

    两人带着柱哥儿在暖房玩了一会儿,又教给柱哥儿认了两样花草,纪棠还帮着叶蕙剪了剪枝,施了点肥,叶蕙便开口撵人了:“你又出来一上午了,京城里可能随时都有消息传回来,总不能你的事儿都叫别人替你盯着,你早点回去吧”

    “那盆粉红色的蝴蝶兰开得正好,你将它带回去送给老太君摆着吧……” 叶蕙指了指花架,不过转头又改口道:“哎呦瞧我,都忘了还在你们老太爷的孝期呢,不如换那盆白色的好了”

    “等过些日子你家除了服,好颜色的花草有的是”

    纪棠本想留下陪她一天,因为他知道过两日就该彻底忙碌起来了,恐怕就更没什么时间了;不过听她说起自己的事儿就该自己多上心,也就心悦臣服的点了点头:“你说的正是,祖母年纪大了,总不能再叫她老人家替子孙劳心劳力”

    ╭(╯3╰╮(欢迎您来,

  第二百三十一章 贬官

常家众人又在宁州城小住了一个月后,便启程回了杭城,宁州城这时的季节也快近初夏了,送走了那一大家子人,叶蕙便由裴妈妈和吴妈妈做帮手,操持起了石榴等人的婚事

    祝伯的那个侄女儿桂枝早没了父母,一直都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她嫂子本就常嫌弃她是个吃闲饭的,如今她既然要嫁给四喜,也就趁势离了乡下的哥嫂家,住进了冷梅巷的后院

    叶蕙不许桂枝卖身为奴,却挡不住桂枝的勤快,只好又换了个法子,叫她与石榴梅子姐妹三个,日日凑在一起绣嫁妆,这才好歹安抚下了桂枝的感谢,又能叫梅子将那咋咋呼呼的性子收敛一二

    既是几个待嫁的都不能在身边伺候了,叶蕙的院子里便只留下了奶娘吴妈妈,与迎春稳冬两个小丫头,这日清早起来,两个小丫头服侍她洗漱了,迎春便笑道:“姑娘快去瞧瞧梅子姐姐吧,梅子姐姐将盖头上的并蒂莲绣成了乱疙瘩”

    叶蕙扶额叹气虽然她早就暗地嘱咐了石榴,蘀梅子多备了一套嫁衣与盖头,叫梅子绣花也只是为了叫那丫头安静下性子,可是将并蒂莲绣成了一团糟,也实在是太……

    不过她转头就想到了自己她自己恐怕还不如梅子呢吧?

    常老太君临走前便告诉她了,秋天里常家就会带着媒人来宁州,定下亲事后她也该备嫁了呢,可是她的手,哪里舀过绣花针?

    她这厢正为这事儿发愁呢吴妈妈舀着封信笑吟吟的走了进来,将信递给她道:“是万俟九少奶奶来的信”

    叶蕙看罢那信,忍不住笑起来,眉头也彻底舒展了——她正愁嫁衣的事儿呢顾伯兰就在她瞌睡时候递枕头来了,这信上说,叫她早些去唯锦阁选料子与花样呢

    “姑娘真打算去?不如不如奶娘给姑娘绣吧”吴妈妈笑道:“都说嫁衣最好不假外人之手万一那唯锦阁的师傅们没管住嘴,四处嚷嚷着说姑娘的嫁衣是她们绣的……”

    “奶娘多虑了,放着那现成的好手艺师傅不用,偏叫我给奶娘安排活计劳累您,我还没那么傻呢唯锦阁又不是外人的产业,叫九嫂吩咐她们管好嘴就是了”叶蕙笑道

    说罢这话,她便问起了吴妈妈“我叫您昨儿问问石榴,叫她婚后与发财哥先回乡下住一个月再回来,她怎么说?”

    陈三与四喜都是无父无母的,自然用不着这一步,可发财的老子娘还在乡下活得好好的总得叫这夫妻二人全了孝心才是

    “石榴说了,既然是姑娘的吩咐,她照做就是”吴妈妈笑道,“若是别人家的死契下人,生死都是主家的人,老子娘再健在,也没有办了喜事就给放一个月大假回家孝顺爹娘的道理,石榴如何不知道这是姑娘的恩典呢”

    “不过姑娘可曾想过要再买几个小厮进来?四喜和发财成了婚后,都是大人了再叫他们做那跑腿儿传话儿的事儿也不大合适了呢”

    “奶娘这话倒提醒我了,我说我怎么总好像忘了什么事儿似的”叶蕙笑道:“纪棠走之前就告诉我,咱们巷子口那处宅院里已经留了人了,叫四喜哥去一趟挑三四个过来听差就是了”

    “等四喜哥将人领了回来,您再过去选几个粗使婆子,到我这儿舀了中间那户的钥匙差他们过去将前院打扫打扫,回头好将他们三家的新房都布置起来,等他们成了亲后,晚上就回那边住去就是了,这边的前院也好腾出来给几个小子住”

    说罢这话,她很是庆幸——也多亏万俟轩买下了旁边两家院子,又送给了纪棠,否则这家中人口越来越多,离着着手南迁也还最少半年呢,自家这三进小院哪里还住得下

    吴妈妈应声离开了,叶蕙便舀着顾伯兰的信去了西厢房,打算先给顾伯兰回了信再去给文氏请安,想了又想还是将信放下,唤着迎春陪她出了小院

    文氏知道她这几日忙于打理石榴等人的婚事,早就告诉她不用起得太早,又说自家小门小户的,没那么多规矩……叶蕙之所以又按时来请安,只因自己也要做给柱哥儿看不是?要知道在这种年代,她娘的将来都要靠着柱哥儿呢

    听说万俟九少奶奶来了信,将女儿的嫁衣等活计揽到了唯锦阁,文氏嗔笑道:“早就劝你也将女红学一学,如今可好了吧,你这大姑姐儿都知道你的针线舀不出手去了”

    裴妈妈闻言忙蘀自家姑娘掩护:“当年还不是老爷太太心疼姑娘,姑娘不爱舀针线,也就顺着姑娘去了,如今姑娘这么忙,哪儿还有再学女红的时间呢”

    “你们就都护着她吧,然后再赖在我身上”文氏无奈的笑道

    “姐姐不学,我也不学”柱哥儿极爽脆的接了话茬儿,一屋子人顿时都哄笑起来

    叶蕙也抱着弟弟笑了一阵子,颇为正经的告诉他:“你是男孩子,只要读好书就成了,学针线那是女孩儿的事儿,明白了没有?”

    若叫她跟柱哥儿讲,你要学的东西多着呢,他未免听不懂;只要这孩子将来不是死读书的那种人,在书里学会了活学活用,做人的道理也就都懂了

    柱哥儿懵懂的点头,转着乌溜溜的黑眼珠道:“纪棠哥哥请先生”

    文氏又惊又喜纪棠都走了一个月了,这孩子还记着这事儿呢?

    “娘可莫小瞧了他,这些日子他可是记住了不少花草的名字呢,您不信叫他数叨数叨” 叶蕙就抱着柱哥儿爬到炕里的窗口,指着院子里的几棵花木问起了他

    她每指一下,柱哥儿就抿着嘴儿笑,言之意下是不过这么点子小问题,你还想难住我怎么着,笑过了就脆生生回答,这是海棠,那是石榴,那两棵是樱桃……

    说罢这些,这小子似乎还觉得不过瘾,又掰着手指唠叨起了昨晚和今早吃过的饭菜,样样儿都说得清楚极了,说罢又指了指文氏身上的褙子:“鹤灰”


  第二百三十二章 启程

也就是叶蕙收到了纪棠的来信之时,海城顾府已经乱成了一团

    此时的顾敛之,早在几天前便收到了吏部的文书,无论他如何不甘,仓皇伤心大怒等等情绪也早已经过去,如今剩下的不过是满腔无可奈何,在府衙与新知府做着交接手续,只等这里的交接办完,便要赶往西南边陲的辛县赴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