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啊?”汪新眨巴了下眼睛,一脸的纯洁和无辜。
………【第四节 泄露天机】………
从二人计议完毕汪新自个儿出去到汪增富两口子进屋,也不过就分把两分钟,但在屋里呆着的赵仙姑却感觉时间过得很慢,仿佛屁股底下坐着个火炉,恨不得马上回村去。
但她又不敢,干这行二三十年,所碰到的小孩的情况也多是夜啼、失魂之类,她也就是因了手里有治这个的偏方才混出的名声。但今天的这孩子可真是从来没见过的,明明不过三岁,却偏偏说话像是个成年人,脑袋里的弯弯绕子绝对不少——也就是听出了这个,赵仙姑没敢起说他是妖孽上身要把他弄死的念头。
这二三十年,因为自己的“法术”无效不是没有人死掉,而且也不是一个两个,活到了这个年纪,赵仙姑本以为自己把性命什么的都看得淡了,却被汪新几句话一说才觉自己其实是十分怕死的。
人在做,天在看,那天上或许真的有神灵吧,不然这孩子的情况怎么解释?
门口一暗,汪增富两口子走了进来,赵仙姑定了定神,汪增富急着问道:“仙姑,小新是个什么情况?是不是中了什么邪了!”
赵仙姑作出副正色来,道:“不能胡说!”
顿了一下,看到面前二人脸上的疑惑,赵仙姑叹了口气:“你儿子好福气啊!顶看了看,道:“这个……仙家的事,说不得!”
正巧这时汪秀汪丽进了堂屋,听着这话,汪秀便忙问:“仙姑,到底是什么仙家的事?”
赵仙姑看了她一眼,只是摇头,脚步便往外走:“没什么,反正他没事,不会害人,是给你们家添福来了!”
话说着,身子已经过了汪增富跟前,眼瞅着再走两步就出了屋门,汪增富便了个眼色,汪新的奶奶刘金花赶紧从兜里摸出一块钱来,扯住赵仙姑的袖子,把钱往她手里塞:“仙姑,您就给说个明白!”
若是在以前,赵仙姑早就心花怒放地把钱接下然后作一番神秘,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儿——至少目标以后再出事可以推卸责任,但今天这个钱她却总觉得拿了心虚,便赶紧挣脱,把手攥了拳继续往外走,口中道:“不能说,折寿折寿!”
这话听得让人心中更是生疑,汪秀汪丽在汪增富的示意下,也去拦着,赵仙姑无奈道:“我只能说,他就是你们家孩子,没什么上身附体的,你们把他当正常人待就行了。”
说完这句,任几人追问,她也再不开口,也不收钱,最终汪增富无奈,道了声谢,放她走了。
见着赵仙姑的身影出了门,四人面面相觑,最终倒是刘金花打破了沉默:“我说,小新该不真是哪个星宿下凡的吧?”
汪增富立即瞪眼:“别瞎想,天底下这么多人,哪轮得到咱家有这个运气!”
刘金花平日里是个性子软的,从来不和汪增富拌嘴,但她刚刚开口,却是想到了一件自己亲历的怪事:“那肯定也是有神仙点化了,你们还记得不,小新刚会走路那会,我领着他在家后面玩,就离了一下手跟振华家的说了几句话,眼看着他被卷起来飞了十几步,我当时跟振华家的可是一点风都没觉得——那可能就是神仙想把他带上山学艺呢。”
汪增富是听刘金花说过这事的,甚至专门去汪振华的媳妇那儿验证了一下,现在再一听说,心中也是犯了嘀咕,口中却道:“那不是没卷走吗!”
刘金花道:“或许是神仙看他根扎咱们家了呢……”
这话一说完,几人便都开始沉默。
过了会儿,汪秀道:“我不管什么神仙妖怪的,反正他就是我侄子,他能说出那些话说明他聪明,这不是好事吗!俺爹,你要是不想养他就让俺哥接到乡里去跟他住,反正谁都别想把他怎么样。”
汪增富恼道:“谁又说想把他怎么样了!谁又见过这么奇怪的事!能不让人心里猜想吗?”
汪秀撇着嘴把脸别到一边,汪丽道:“我去看看小新去。”说着便转身出去了。
汪增富心里盘算了半天,终究还是没拿定主意,便叹了口气,道:“不管了!先看着吧!”
数日后,周边村子传开了一个消息:赵仙姑病了。
从赵仙姑本人及其家人透露出的只言片语来判断,她是不小心泄露了天机,因此遭到了惩罚。信这套的人们自然是觉得仙姑法力高深,自然地就对她泄出个什么天机有了兴趣,开始当个话题来研究,说来说去,便说到了一件事上:赵仙姑是从西淮村给汪增富家的孙子看过之后,回来才一病不起的。
乡间地头、路上碰到的,大家几句话一聊,便有很多人得到了个消息:西淮村汪增富家的那个孙子前段时间生了场病,然后一下变聪明了,才三岁不到,就能自己看书翻字典,还听说他把几个初中生都难住了,初中生都没他会的多……
而汪新也开始了动作,村里一帮四五岁的没上学的在这几天被他慢慢吸引了过来,围着他转,原因很简单:汪新会讲故事,一天讲几个都不带重样的!
农村人哪里有闲心给孩子讲这些东西,就算是讲了,也无非就是哪吒闹海龙宫借宝劈山救母这些段子,孩子们早就听腻了。这会儿一有了新鲜的,那还不像猫闻到腥味一样地凑上来?
也就三五天的时间,汪新便有了一帮忠实的听众,甚至慢慢地,放学回来的小学生和干完活回来的成年人也愿意听他讲一些以前从来没听过的段子。
小孩子们自然是不会多想什么,听着了好故事新故事,最多就是送了汪新一顶“故事大王”的帽子。但成年人听了,再结合这段时间的情况,回去饭桌上便会谈论——汪增富家的有福气,这肯定是是什么星宿下凡,刚开了窍,要么就是有神仙给点化了……
汪新乐得他们往这方面猜,但他自己嘴里却是从来不承认的,有些大人会问他有什么梦到什么神仙怎么忽然就变聪明了之类的问题,他都是一脸无辜回答:“什么神仙啊?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看就会了……”
这个答案让人们叹息不已——自家的孩子怎么就没这个福气?于是便更喜欢把这事向别人说起,又过了些天,十里八村的都知道西淮村里有个三岁不到的小孩,什么都会,是个神童呢!
………【第五节 两个神童】………
虽说让赵仙姑帮忙演了场戏,但汪新其实只希望人家以为自己是神童就好,这样便足以解释自己为什么异于普通孩童,至于什么星宿下凡神仙点化之类,依着汪新的经验,只要自己不搞出什么神神怪怪的事情,这种传言自然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淡下来。
但赵仙姑却给他带来了些麻烦,让这种传言又持续了一段时间。
本来汪新以为赵仙姑是在装病来配合自己,却没想到她是真病了。毕竟已经有了一大把的年纪,又吃了惊吓,赵仙姑回家之后越想越怕,精力受损,卧床不起有大半个月。
躺在床上的这段日子里,赵仙姑想着自己平时日假托各路神仙的名义骗了不少钱,本以为乡下人愚昧,这行当可以做到死,却不料碰到了汪新这事,心中便是忐忑不已,觉得世上是真有神鬼的,于是身体有了起色之后便赶紧宣称自己已经法力全失,再也不做驱邪捉鬼的勾当了。
这可怎么得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可就知道这一个通灵的,她怎么会法力全失?她怎么能法力全失?
从赵仙姑的口中问不出什么东西,于是大家便开始联想,最终的矛头又是指向了汪新——不用说了,那小家伙肯定在天上有后台,赵仙姑可能是得罪了他,被哪路神仙惩罚了。
于是汪新又不得不在很长时间内非常无辜地跟别人解释自己真的不知道什么神仙妖怪的,这话大家倒是相信,但大家也相信这个小孩只是没有那些记忆,却肯定与神仙星宿脱不了干系——这自然又成了一段时间的热门话题。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看着汪新除了聪慧过人口齿伶俐,既不会驾云飞行也不会五鬼搬运甚至不能未卜先知,大家便觉得再谈这种事情也没啥意思,于是汪新终于算是不用再面对那些让人头疼的问题,日子算是过得正常了点。
这时候已经是1985年夏,汪新4周岁了。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汪新的弟弟也已经一周岁多,小家伙名叫汪卫,也是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聪明伶俐。普通情况下,这个年纪最多也不过就是会说些简单的词句,但这小东西竟然已经会背诗讲故事了!
乡亲们便猜想,难不成这汪家真是有神灵眷顾,怎么两个小孩都这么能耐?
他们却不知,这是汪新的功劳。
汪卫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汪新便每晚装着可爱说是“跟弟弟说话”,对着孙慧玲的肚皮讲故事,生下来之后更是在他身上不厌其烦地下功夫。
汪卫刚生下来没几天就断了奶——跟汪新出生的时候一样——因为家人要孙慧玲下地干活呢,汪卫便交由两个姑姑和奶奶带着。汪新对此心中大有怨气,所以只要自己有空,是绝对不会让她们教汪卫叫“姑姑”“奶奶”“爷爷”的,又因为这时候爸爸妈妈肯定不在身边,于是“哥哥”便成了汪卫学会的第一句话,虽说叫得很像“鹅鹅”,但听在汪新的耳中却是感觉幸福异常——***!弟弟这辈子先学会的终于不是“奶奶”了!
鉴于汪新表现出来的识字天赋,汪涵把之前订的儿童画刊换成了文字的儿童期刊,而且把学校里有老师订的小学生中学生杂志也常借来给他看,但这些并不足以满足汪新的阅读度,所以在看完了这些杂志、翻完了留在家里的几本厚厚的教育写作之类的书籍、借完了村里的那些大部头、甚至翻箱倒柜地把那些《论**与孔孟之道》之类四人帮时期出版的玩意都背了下来之后,每天除了自己找个没人的地方打打太极,然后花点时间给村里的小孩讲故事,汪新也没其它的事情好做,自然就只好把时间花在带汪卫身上。
而在现汪新会调奶粉给小孩穿衣擦身换尿布之后,家人便也放心把汪卫交到他手里,说声“带好弟弟哦”便可以去做事——孙慧玲想自己带,但为了不受眼色不被嘲讽只得下地干活;汪增富也得下地,毕竟汪新的两个叔叔都在上学,汪涵又在工作,家里只有他一个男劳力;刘金花要家前屋后地收拾;至于汪秀和汪丽,嗯……汪丽才十四五岁,正是贪玩的年纪,汪秀吗——她跟村西头老杨家的二儿子杨志道偷偷地好上了。
汪秀的事情是不敢让汪增富知道,不然汪增富肯定会把她打死——败坏门风呢!
但汪新却乐得她每天出去,这样在这里基本就没人烦了,可以放心地做自己的事情。
于是从汪卫六七个月的时候开始说话,到了一周岁多,已经会背二三十诗词,会讲三五个小故事了,甚至他还能歪歪扭扭地写自己的名字!
所以汪增富一天比一天开心,村里现在哪个见着自己不夸自己好福气的?两个孙子都这么聪明,放以前这就是状元的人才,文曲星下凡,待到他们成*人,自己这一家子还愁达不起来了?
但汪增富根本不知道的是,汪新从来没想过让他沾光。
前一世的小时候懞懞懂懂的丝毫不懂事,现在的汪新可看得清楚,自己的妈妈在家中受了多少气,爷爷奶奶和两个姑姑动不动就是连续几天冷言冷语的,总是让孙慧玲想上好久才知道自己哪句话说错了。
她却又不敢吵,两个孩子都还小呢。
汪新可是亲眼看到,弟弟刚出生没满月的时候,一天晚上孙慧玲就拿了农药瓶子,流了半天泪,在汪新准备扑上去哭的时候还是把它放了回去——她是舍不得自己和弟弟,便把所有的委屈都忍了。
汪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现在自己的年纪实在太小,做不出多少实质性的事情来让她的生活有较大的改善,最多只能在家里那几位说些不中听的话儿时胡搅蛮缠来岔开去,这便也导致了汪增富觉得这小孩子不懂事,远没有汪卫那么可爱。
谁管得了他怎么想去!
四周岁……幼儿园汪新是不想上的,学不到什么东西,汪新只想着到了自己能上小学的年纪,便跟着父亲去乡里上,顺便把妈妈接过去一起过。
但现在上学年纪又卡得紧,非要到六周岁不可,还有一年多接近两年——这日子还是得慢慢熬呢……
………【第六节 撕破脸了】………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平平淡淡,一如既往,如果非说有什么特别的事情生,那就是汪新的大姑出嫁了——她终究是没敢接受杨志道带着她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