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要是吓唬一个正常七八岁的小孩或许还有点效果,但汪新却明白他是在玩笑,自然是没把这话放在心上,但表现总还是得装成个小孩的样子,便回道:“你要不让冯倩跟我玩我就告诉阿姨,说你偷偷在家吃好吃的,不给她吃,你自私。”
冯通大乐,逗这小孩确实是件挺有意思的事。但这个时候既然他不乐意进来,却也不能硬拉着他,既然他说家里在炒菜了,那便赶紧让他回去呗。想着,冯通便摆了摆手,把汪新打走了。
回到家中,孙慧玲免不了把汪新数落两句,虽说知晓这孩子平时懂事,但为人父母总是要为其*心的,这天都黑了还一个人往外跑,让孙慧玲怎么能当啥事没有呢?汪新听着应着,表现一如既往的乖巧,吃完了饭,便去玩学习机去了。
这个学习机可不是那种插盒卡的小霸王,而是中华学习机,是天津无线电二厂模仿app1eII做出来的,采用的是65o2微处理器,可以讲就是一台电脑了。
(写这些技术性的东西前还是声明一下:本书中牵涉到的所有内容均不要和史实验证,考证党觉不对的地方就当是蝴蝶效应吧。)
不过这东西可比电脑便宜得多,app1eII那是要上万的,这台学习机再加个软驱才花了一千多——当然,这个“才”也就汪新敢说,他这几年存的稿费也只够买大半台的,还算是找妈妈死缠烂打要来的钱。
而且徐州汪新还没找到地方卖,汪新联系了一位在北京的编辑老师帮的忙,电话费就花了好几块,前前后后折腾了两个月,本来是期中考试双百后壮着胆子张嘴向妈妈要的钱,结果一直到快期末考试才把机器弄到手。那个时候孙慧玲自然是不让汪新玩,汪新只打着开机测试看看有没有问题的幌子玩了两天,然后刚放寒假又玩了几天便回老家了。现在终于回来,那还不是赶紧玩起!
那个在北京的编辑老师确实是个好人,汪新托他帮忙弄的软件他也都弄到了手。其实也没什么,就一个msdos3。3a,一个Quinetetsam5。1。汪新在托付的时候自然是不会说出具体的版本号的,那编辑就给弄了这些过来,看到东西的时候汪新吓了一跳——他当初差点想让人家帮忙弄msdos6。22呢……
本来汪新还想要个字处理软件的,但关于上一世高中时用得烂熟的ps的历史他还是知道的——那玩意儿要1989年才出,现在可没有,所以便问那编辑能不能找个文字处理软件,结果寄来个也是在dos时代很出名的玩意儿:netbsp;当然,这些全部不是正版……
说来也巧,那个编辑老师有个朋友是做软件这一行的,要求一提,东西立刻出来,甚至他那朋友还考虑到中华学习机的软驱只能读单面的5。25寸36ok的软盘,还特地把原来放在双面72ok软盘上的东西给帮忙转了一下——甚至他把所有的软件全部给备份了一份,而且附送了十数张软盘。照那编辑的话讲,他把汪新的事情跟朋友说了,那朋友也大感兴趣,道是这么一个聪明的小家伙对计算机有兴趣,自己总要帮一帮的吗,或许以后就出个计算机高手呢?所以那些软件竟然连一分钱都没花,人家白送!
好人啊!汪新感慨着,8o年代末期的世道还没有像后来那么……
不想这事!
汪新想着那编辑的朋友的期待,不禁有点心虚——他买这台中华学习机除了打字之外,其实还是想玩游戏的多一点,但现在有人对自己这么着,自己总不能那么着(能看懂不?),而且现在也确实没什么游戏好玩,重要的是人家寄来的盘里压根就没有游戏……
汪新前一世就用BasIc做过一个打砖块和一个赛车游戏,但那是上职业高中时候的事情,之后的十几年时间足够他把学到的绝大部分内容忘掉,但基本的东西还是记得一点,于是他就开始编一个猜数字的小游戏。
程序很简单,随机出来一个1…1oo之间的数字,存到变量a里面,然后屏幕提示输入数字,存到变量B里面,再把a和B进行比较,如果B比a大就提示“您猜的数字大了”,反之则是提示“您猜的数字小了”,然后要再次输入,最多可以猜6次,如果一样,那就提示“猜对了!真聪明”……
十来行就搞定,汪新测试了一下,没什么问题,便叫汪卫:“小卫,我编个游戏,你来玩吧?”
汪卫自然是乐呵呵得跑来,他今年也已经5周岁,在数字方面四则运算都搞得熟练了,玩这个游戏自然是不在话下。
但他的新鲜劲很快就过了,没玩几次就道:“不好玩,不玩了,没意思。”
说完便跑去了门面房,去看电视了。
汪新琢磨着,自己想要把BasIc再收拾起来到达能做打砖块赛车游戏那种程度不是三五天的事,但自己这么熟练地做了个猜数字的游戏出来竟然得不到认可,这怎么行?
我还就不信了!就这个游戏,非把你吸引过来不可!汪新下了决心要把这游戏弄个增强版出来。
当然,汪新不是说想要弄个1…1oooo之间的数字来增加难度,上一世他是四处晃荡,换过很多工作,游戏策划也做过一段时间,自然知道控制分寸。而他现在想对这个猜数字的游戏做出的改动有两个方面:一是界面美化,二是增加激励机制。
那个用得熟练的ucdos离问世还早,中华学习机自带的汉字系统没有那么强大,上一世还会一些的汉字美化处理根本就用不上,所以界面美化只能另想办法。但现在这个不着急,汪新决定先把激励机制做出来。
要做哪些工作呢?汪新摸过来一个作业本,在上面列出了几条:一、要根据效率评分1、猜的次数越少,分数越高2、花的时间越少,分数越高二、分数高的要有特殊奖励1、播放音乐——小喇叭电子声2、播放动画——或者显示用字符组成的图片,比如竖起的大姆指三、要能记录历史成绩1、进入游戏的时候要有个菜单,有进入游戏、显示排行榜、退出游戏2、每次猜数字结束后要返回菜单3、新成绩如果比老成绩好要提示输入姓名嗯……汪新咬了下笔头——先这么着吧,先弄出来再讲!
………【第二十五节 关于人生规划的聊天】………
列出这些条目没花费汪新多少时间,一开始写代码汪新就开始抓头皮了:那个判断消耗时间和猜的次数来算分倒是不难,做个菜单出来也容易,但问题就是:记录成绩要读写文件,那个语句是什么来着?而且用小喇叭播放音乐的语句又是哪个?而且那些画图的命令怎么就都不记得了呢……
哎呀!看来又得买书。
虽说现在看一遍就能记住,但对于质量好的书汪新还是乐意花钱买上一本,毕竟人家作者也不容易——这或许是习惯使然,这家伙前一世在网站上看VIp小说都是先找盗贴,看那章节写得不错没灌水没拖情节然后才去订阅……
明天去吧,这两个月又表了五篇稿件,拿到了些钱——汪新在两份杂志上有专栏呢,稿费比以前可是要高——明天去书店看看,有没有BasIc编程的出了没,他写的教程还是不错的……
汪新上一世是九十年代末才接触计算机,当时学习BasIc用的就是谭浩强教授的书,后来又买了本c语言的,只是没怎么看。但无论如何,对于谭浩强教授的大名,他记忆非常深刻,所以第二天一早起来吃过饭,和孙慧玲打了声招呼,便一人去了书店,汪卫也想跟去,自然是被喊住了。
但汪新到了书店一找,记忆中的那些书并没有出现,至于谭浩强教授的书当然也没找到,他却是不清楚谭浩强教授的书是9o年代才开始火起来的,这时候却去哪里找去?而且不仅仅这样,整个书店连计算机的书籍都没有那么几本,翻开看看了,却又不合自己的口味,汪新便只好空着手回家。
没办法了,汪新只好硬着头皮开始翻那全英文的帮助文档,看得那个累啊——虽说是现在记忆极好,前世里学过的英语单词都能记起来啥意思,但毕竟看起来没中文舒服。
然而,好歹以前也有点基础,再加上不断地测试,连猜带蒙倒也能把各条命令的意思搞明白了。
折腾了一个上午,汪新把菜单和历史记录的功能搞定,一个文件读写就让他折腾了半天——那玩意儿可没有数据库那么容易*作。
汪新原本打算是把一条记录放在一行里,前面是姓名,后面是分数,但翻了半天,就是搞不清楚语句能不能判断一行里的特定字符,然后从这个特定字符开始读多少个字节,而且如果人家在输入姓名的时候就用了特殊字符,这应该怎么检测他也同样是弄不明白。
抓了半天头皮,汪新便干脆想了个笨方法:一条记录分两行来记,一行记姓名一行记分数,这样这个问题便暂时得到了解决。
而根据分数显示音乐动画或者图片的事情却不是一时半会能搞定的,汪新一没有音乐天赋二没有美术细胞,让他弄出来高品质的这玩意儿那是赶鸭子上架。但他也琢磨出来了一个偷懒的办法:音乐就找个简谱抄,效果好不好不管了,能听出是啥曲子就行;动画就不搞了,用字符凑图片,就算是咱再不会画,找个简笔画来对照着,在屏幕上用字条慢慢拼总能拼出来吧?
一想到了解决的办法,汪新便放下了心事,那么下面就是体力活儿了,不急着去做。吃过午饭之后,汪新便又找冯倩去了。
回来已经近一天,又有了程序的事分散了注意力,其实汪新想要倾诉的意愿并没有那么强。但这一世因为两三年来坚持对冯倩的养成计划,所以竟不自觉有了去找她的习惯,倒并不是说有什么情话心思要说,而是汪新总觉得能看到冯倩一眼才会心安。
进了冯倩的小房间,把积木啊拼图啊拿出来,二人随意地摆弄着——这是做给大人看的,他们小声交流的话儿可不敢让父母听见。要知道,平日里二人虽说也在竭力装嫩(主要是汪新在装),但表现已经让人称奇了,如果再让听到他们交流的全是成*人话题(别想歪了啊),那还得了?还不得有人怀疑有妖怪附体,估计得被灌符水浇黑狗血之类的……
据冯倩所讲,她的这个春节过得跟以前一样,也就是那么回事,而且,她对于汪新回老家过春节的精彩场景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向往,这让汪新很郁闷——敢情你是不指望别人家庭和睦怎么的?
在听到汪新说他开始翻着帮助文档玩编程的时候,冯倩便笑,问他是不是想靠编程序赚大钱,汪新自然是大摇其头:“得了吧,现在别管计算机硬件还是软件都碰不得,做硬件的话我就是卖肾也凑不出个启动资金,做软件的话我到哪里找人才去——没那个人脉哎。而且在中国做事情,不是说你有钱有技术就行的……”
冯倩听着他又要话头扯歪——扯到她听得一头雾水的地方去,便插话道:“有钱可以雇人帮你做那些你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吗?”
汪新立刻回道:“不去做那些不想做的事情怎么能短时间内弄到足够雇人的钱呢?等我靠写东西、靠家里的小店存够做事情的钱,机会已经过去了。”
“有没有做过人生规划?”冯倩问。
“没有。”汪新摇摇头,“难道你做了?”
冯倩笑道:“我也没有,就是问问。”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汪新把手中的最后一块积木放好,摆出了一个小房子,又道:“那些立大志然后百折不挠成功的从几千年前到现在都没有几个,做些短期内的小计划就行了——比如我打算最近就把编程收拾起来。”
“那你还不如直接学c语言,BasIc总让人感觉业余的——这可是你说的。不过我觉得能玩电脑的会编程的都特别厉害。”冯倩随口应了一句,顿了一下,对汪新刚才的言论表看法:“立大志成大事的人历史上不少啊,我随时都可以给你数出一堆来,你就是没有恒心,想给自己找借口吧。”
汪新严肃道:“我说少,就是少!要不你把那一堆数出来,我把各朝各代人口总数统计个大概,咱们比较一下?”
冯倩听他这话,又看他的一脸正经,忍不住伸手去掐:“少来,哪有这样比较的,我说书上记载的人物里面立大卖成大事的人不少,比例也不小呢。”
汪新嬉笑着躲了:“历史上也记载了人口的,某某某年,多少多少万户什么的……”
“记了人名的才算!”
“唉……”汪新叹了口气,“你说,为什么那些写历史的书上有附带大事件列表的、重要出场人物列表的,就没有附带当时户籍的?”
冯倩嘟了下嘴,道:“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