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里的事他自然早就已经知道了,不过打听得越细,他就越是相信这件事并不如他们所说的那样,是郑王成心想害得沈雁颜面尽失。这件事里除了沈雁还有韩稷,而郑王显然没有理由去针对沈雁作些什么,他要针对的,无非是楚王以及与他交情甚好的韩稷等人。
坦白说,他是欣赏他这份清醒头脑的,在楚王几乎一面倒地拥有着众人拥护的情况下,他能够言辞煽动柳曼如,借柳曼如之手催动楚王,再借楚王之手分化掉与勋贵子弟们的关系,这不是谁都能够把握好的事。
他败就败在遇上个韩稷,倘若换成韩稷是顾颂或是别的任何人,兴许郑王成事的机率能有九成九,但他遇上了韩稷——老实说他其实也并不了解韩稷这个人,以往在他的眼里,也不过只是个表现不错的勋贵子弟而已,但这件事他仔细分析下来,却再不能小觑于他。
倘若整件事当真都是韩稷一手操控下来的,那么郑王败的也并不冤枉。一个人能够精准地把他们所有参与的人全都拉出水面予以痛击,这必不会是偶然。而他进营不过年余,却已然与中军营里上下将士打成一片,如此就算他将来袭不到这世子之位,他的实力也会远胜于其弟之上。
沈观裕最初对郑王误伤沈雁的恼怒,经过这一个多月对韩稷的着意观察,已经变成了对韩稷此人的关注。
他沉默得足够久了,才望着地下道:“王爷请起罢。”
郑王称了声是,扶地站起来。然后躬身立在下方,双方替他接了杯往在桌上,才又在主位上坐下来。说道:“想必这件事先生已经确知了,弟子除了满怀愧疚,只请先生能看在——”
“行了。”沈观裕抬了抬手,“王爷只说,传下官前来何事罢。”
郑王见他这么说。一颗悬着的心也随之放了下来。
沈观裕极重家声。他若是还恼着他,必然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他,可眼下他揭开不提。则说明他多半已经详知事情始末,既如此,他也没什么好挂怀的了,遂说道:“弟子刚刚得知的消息。陛下出宫去了楚王府,我觉得。恐怕陛下此去不只为探望我皇兄生病这么简单。”
皇帝自己还犯着腰腿疼,淑妃居然还怂恿着他去楚王府探望楚王,若说没有别的原因,他怎么会信。
沈观裕果然凝了凝眉。片刻,他道:“楚王几时病的?”
郑王道:“有五六日了,那日突然就来消息说病了。然后淑妃就去探望。我记得我皇兄体质极好,不应该这么容易落病。我总觉得他会不会有事想求见父皇?”
沈观裕望着他。眉头也愈发皱得紧了。
楚王能有什么事情求见皇帝呢?按郑王的话说,楚王这病乃是装的,若是装病也要见皇帝,那就说明此事事关重大。眼下朝中风平浪静,就连西北那边也偃旗息鼓,只等着东辽战事一平,魏国公便就率兵回朝,楚王更是未理政务,不应该有大事求见皇帝才是。
而最近唯一与他们有关的事情,便是在行宫里郑王两次被韩稷抓包那事。
他沉吟片刻,忽然道:“王爷说过,在行宫里时曾经向韩稷提出过以世子之位为条件,向他与其余勋贵子弟示好的举动,那么王爷可知道,事后楚王对韩稷又有过什么举动不曾?”
郑王听他提及此事,连忙回想了下,说道:“弟子虽未曾亲耳获知楚王去找过韩稷,但细想来,楚王却一定会这么做,他虽不了解我,但我却太了解他了,韩稷与各府交好,弟子能想到以世子之位相许,他必然也会!”
“那就是了!”
沈观裕站起来,负手道:“若王爷许给韩稷的是三个月,那么楚王必须在此之上缩短时间帮他达到目的,楚王若是五六日之前患病,那期间则正是韩稷与中军营将士把酒郊游的消息传遍京城之时,若老夫猜的不错,楚王称病使陛下前往王府,实际上乃是为请封韩稷为世子!”
郑王睁大眼睛,也不由站了起来。
楚王府里此刻药香布满了后殿。
皇帝淑妃同坐在殿内,望着给楚王诊脉的太医。
“王爷脉象如何?”
太医收回手来,躬身道:“回陛下,王爷乃因外感风寒,加之郁气沉积,故而染恙。臣已经开过他几剂药,略有起色,但还须王爷抛去心事,将心胸放开阔才好。否则的话极容易引起肝气郁结等症,介时也就成了顽疾了。”
淑妃闻言低声垂泣起来。
皇帝也不由担了心,挥退了他下去之后,走到榻前坐下,来拉楚王的手,“皇儿痴愚,有错即改仍是条好汉,区区小事,你到底有什么好放不开的?”
楚王靠在枕上,面容有些清矍,精神也委实不如之前那般好。
他看了眼皇帝欲言又止,稍顿,掀了锦被走下榻来,忽然扶着榻沿跪下地去,说道:“父皇应知,儿臣自幼与韩稷他们一道玩耍,情份早已非同寻常,这次在行宫儿臣受郑王与柳曼如所愚,竟做下那等事伤了与韩稷的和气,如今弄得得罪了沈大人不说,还险些令得韩稷与儿臣反目成仇。
“儿臣并不想与郑王争夺什么,父皇授我亲王,我便安安份份地做我的亲王。
“可他为身弟弟反过来却这般作弄于我,挑拨于我和韩稷的关系,试问将来假若这江山传到了郑王手上之后,儿臣众叛亲离,不说如何辅佐新君为国效力,只说我连个过得去的知交也无,儿臣来日那日子,如何过得下去?”
“那有那么严重?”皇帝安抚道,听他提及皇位之争又不由凝起眉来,“现在说皇位还早。”
想当初他就是因为立储太早,所以才会使得那些个乱臣贼子怂恿着废太子替陈王陈情,还提出要替他翻案!陈王乃是死在先帝手下,替他翻了案,那不是等于否认自己的老子么?!
再者,倘若翻了案,因此案而死的那么多功臣将士的命怎么办?到时候天下还会是他赵家的吗?
陈王就是逆贼,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他不是也是!
许是感觉到了皇帝的隐隐怒意,垂泣中的淑妃也不由站了起来。
楚王跪在地下,说道:“父皇误会儿臣了,儿臣并非是想挟病邀宠,不过是想到儿臣被此事一弄,顾颂薛停他们这些人必然也会随着韩稷疏远于我,从此儿臣身边连个朋友都无,真正成了个孤家寡人,心里忧愁而已。父皇若不问,儿臣自也不敢说的。”
皇帝扭头看他,恹恹地跪在地下,心里的怒意方才又消去了些。说道:“郑王朕已经罚了他,你也不必再提这档子事了。你又要如何才能解得了这心病,说出来。要不要朕召韩稷进宫解释解释?”
楚王抬头道:“父皇爱惜儿臣的这份心意,儿臣感动不已。只是韩稷既然恼我,恐怕就是父皇将他召进宫来,也取不到实际效果。不过儿臣想的倒是与父皇有些相似,韩稷此番受了委屈,事后也并未曾对我如何,若想让他不再计较儿臣,恐怕还得想办法稍加安抚。”
皇帝有些不高兴,韩稷不过是个臣子,楚王是他的儿子,就算对韩稷做过些什么,那他至少也得看在他这个皇帝的面上撂开此事,怎么他倒还如此拿大,令得楚王不得不耿耿于怀,竟为着此后自己的将来落下病来?
不过再想想韩稷素日为人,的确不是那种肯随意屈服的,且以他的身份,还真就能与楚王拼这个高低,行宫里楚王郑王本就落了人话柄,这事就是拿到明面上说,也占不到什么理去。至少内阁那帮家伙就会帮着韩家说话。
罢了,也就是小孩子们闹闹矛盾,朝廷还有倚重勋贵之处甚多,韩稷这么狂傲,暂且先不理会。等魏国公回来他自有话说,眼下还是先顾住他自己的儿子要紧。
他伸手扶了他起来,说道:“那你说说,朕得怎么个安抚他法?”
楚王站起来,颓唐地道:“儿臣思想了多日,竟也想不到个好法子。
“韩稷出身这么好,可谓什么也不缺,如今官职军衔都有了,倘若请父皇再升他的官,以他如今的年纪,官位授得过高,也是不能服众。唯独只有个世子之位该他得而未得,可是魏国公如今并未在京,儿臣又怎敢请父皇直接下旨授封?”
“授封世子?”
皇帝皱着眉头,颇有些意外。“此事得由魏国公提出申授方可,他如今人未在京师,朕又怎可擅自作主?”
“儿臣也知道此事必令父皇为难,是以才不肯说。”楚王躬着身子,说道:“不过,韩稷乃是韩家的嫡长子,他又并无过错,且武功韬略以及治下之术都已具备,按规矩他迟早都会是魏国公世子,魏国公申不申授都是一样。”(未完待续)
ps:感谢雪绒花0703、郡主优优、冬少、ren*、晶莹剔透姐妹花、心蓝蓝雪人、趁热喝咖啡、不会转弯的兔子、胖子飞啊飞的粉红票~~~~~~~~感谢吹一个糖人儿赠送的香囊,感谢深谷之兰赠送的平安符~~~~~~~么么哒~~~ 但人总归是得要亲眼相相才成,而又顾忌着曾家也是有身份的人家,大喇喇地前去总不合适,于是跟季氏她们一商量,觉着明年二月里许阁老家里要办喜事,趁着这当口让陈夫人带着曾氏出来见见,既不着痕迹,又能够观察到为人,竟是极好。
但这事儿不经过老爷子哪成?这不趁着沈观裕今儿回得早,便就齐齐过来讨主意。
沈观裕为着儿女之事也是操碎了心,如今见着儿媳妇们之间有商有量,倒是比从前更和睦起来,不免觉得欣慰。
原先虽已经不再考虑这曾氏,但思索了片刻,也还是给了面子她们,说道:“曾家家世是极好的,不合适的人陈家也不会推给咱们,不过这事你还是请三太太五太太帮着掌掌眼,多个人到底也好商量些。”
沈家内宅可再也经不起折腾了,一个真正有身份的人家,若是内宅不和,又哪有脸面在外标榜什么修身齐家?沈宦其实并无什么心机,若是这曾氏果真贤惠聪敏,那么即便三房不入仕,由曾氏打理着家业,好生教导着子女,也不会没落下去。
华氏听得这话,不由与季氏她们相视一眼,各自都笑着道:“正好腊月里三太太要做寿,到时候咱们过去跟她和五太太提提便是。”
正说着,门外长随何隽忽然走进来,与沈观裕附耳说了句什么。
沈观裕眉头微蹙了蹙,便就摆摆手让他退了下去。
华氏这里拿了主意,见老爷子似是有事,便就知趣地告退回房。
沈雁在天井里托腮发呆,透过墙上镂花窗见着沈观裕出了门去。不由问福娘:“老爷这又是上哪儿去?”
福娘说了声“姑娘等着”,然后往门外去了一圈回来,便说道:“老爷是去宫里呢。”
沈雁也不过随口一问,听说是去宫里,也就哦了声继续发呆。
一晃又到年底,近来日子平静安稳得不像话,顾颂如今在左军营里越来越顺手。也没有什么时间来陪她消遣。韩稷倒是应该没有什么事忙,但最近关乎于他的消息不是在外与将官们打的火热就是众人对他年少英才之类的议论。
想来韩家对于他深受谣言困扰也正在积极地采取应对,这样。他就更没有时间来找她了。
何况他若有时间,也一定会去寻他的姑娘吧?
这么样一百无聊赖,不免就关注起西北那边的消息来。
从顾颂手上打听到的军报,西北局势已经逐渐清晰了。格尔泰已经联合别的部落蚕食掉了巴特尔四成的军力,巴特尔抵死对抗也坚持不了多久了。这样的话就应了韩稷那句推测,到明年春夏之前定会分胜负。
这样一来,华家起码因此也争得了多一点的时间。起码并不用像前世那样亡家于一年半以后。
但这样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又得想个什么法子让华家最终免于这个厄运呢?
致使华家遭灾的祸首乃是皇帝。根据如今事态发展,跟皇后算前世母死之仇已经不是最迫切的事了,而是应该如何致使皇帝改变主意。
可是想让皇帝改变主意又多么艰难。
他对陈王的恐惧根深蒂固。华家曾与陈王府有交情这个事实是怎么也抹不去的,何况华家财力倾国。如今大周百废待兴,皇帝每年连避暑都不敢去,行宫里也正待扩建,否则根本无法容纳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