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重紫(重生)- 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到掌灯时分,清风阁那边传来消息,皇上往凤仪殿来。
  
  皇后打发了身边的人,把辽王爷送给皇上做寿礼的一件丁香色五彩龙拱寿直裰抱在怀里无声地哭了起来。
  
  皇上见有些头痛地道:“你这是干什么?”
  
  “没,没什么!”皇后忙擦了眼角的泪水,把衣裳放到了一旁,接过宫女捧得茶奉给了皇上。
  
  “还说没什么?”皇上将茶盅放到了一旁的炕几上,道,“你在我身边快三十年了,如今又母仪天下,有什么话不能对我说的?”
  
  “真的没什么。”皇后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听说辽王爷的寿礼到了,怕这孩子鲁莽大意,失子礼数,就让他们先抬过来给我看看……他走的时候,才十七岁,刚刚娶了亲,如今长子都已经五岁了,我一时没忍住……”
  
  皇上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把皇后拉坐在了自己的身边,不无歉意地道:“几个孩子里,辽王不仅长得最像我,而且性格也最像我,不仅果敢刚毅,而且豪爽大度……可储君却是国之根本,乱不得……所以我才把辽地分封给他……太子为人宽厚,以后太子登基,必定不会亏待他。他偏居一隅,何等的逍遥自在……”
  
  他的话还没有说话,皇后横他一眼,嗔道:“皇上这么说,臣妾觉得很委屈!你也说了,我在您身边快三十年了,我是怎样的人,您还不清楚吗?我为皇上打理后宫,管束宫妃,教养皇子,可我有时候心也会偏一点,想起自己怀孕十月辛苦生下来的儿子,你总不能让我连这点念想也不能有吧?那不是人,那是庙里的泥塑!可恨我还没有修炼到那个地步!”
  
  皇上呵呵地笑了起来。
  
  这就是他的皇后,大事上从不糊涂,但偶尔也会自私一下。
  
  他和她在一起,没有那些颂扬,觉得很是自在。
  
  “是朕不好!”他安抚着皇后,“等辽王生辰的时候,朕一定好好的赏他。”
  
  “赏他就不必了。”皇后笑道,“你要是能让他带着两个孙子回宫给我看看,我死都可以瞑目了。”
  
  她的话音一落,皇上一愣,她也好像失言了般一愣。
  
  “看我,越说越离谱了,您就当没听见好了。”她忙道,“您这是从哪里来?我还以为您今天会歇在刘婕妤那里?您用过晚膳了没有?我这里今天做了鸭子肉粥,最清火不过,要不要给您盛一碗……”
  
  西苑的避暑行宫不像禁宫那么多的规矩,皇后带了好几个厨子过来,天天换着花样做吃的。
  
  皇上拉了皇后的手,低声道:“你容我仔细想想……”
  
  打断了皇后的话。
  
  皇后的眼泪顿时就落了下来。
  
  她哽咽道:“您在,他还能回趟京都,若是太子登基……”
  
  做为就藩的皇弟,锦衣卫时刻盯着呢!
  
  “我知道,”皇上的情绪显得有些失落,“我知道。”
  
  ※※※※※
  
  万寿节,不仅诸位皇子和王公贵戚,各行省也送来了贺礼。其中七皇子送的一座万寿玻璃屏风高一丈,十二扇,展开后有二丈有余,拔了头筹。
  
  皇上很高兴,赏了他三坛梨花白。
  
  他彩衣娱亲,嚷着赏赐太少,要皇上把乾清宫书房里的那本《法华经》送给他。
  
  经书是劝人向善的东西,皇上自然是欣然应允。
  
  其他的几位皇子趁机闹哄,逗皇上开心,也有让气氛更热闹的意思。
  
  一时间大殿里闹哄哄的。
  
  皇后由内侍女官宫女簇拥着从西殿走了过来。
  
  众人纷纷给皇后娘娘行礼。
  
  皇后忙笑道:“我这就走,你们继续。”
  
  大家哄堂大笑。
  
  自有瞅着这机会在皇上面前凑趣的。
  
  皇后就朝着宋宜春笑着点了点头。
  
  宋宜春忙上前行礼。
  
  皇后笑道:“我看见砚堂了,怎么没见天恩?”
  
  宋宜春立刻朝百无聊赖地站在墙角发呆的宋翰使着眼色。
  
  宋翰小跑过来,跪下来给皇后磕头。
  
  皇后受了他的大礼。
  
  待他站起来,又笑吟吟地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对宋宜春道:“是个齐整的好孩子。”然后叹了口气,“自蒋夫人不在了,也没人带他们进宫了。女大十八变,这男子何尝不是如何?这要不是你引荐,我都不认识了。”又道,“他现在在哪里当差呢?”
  
  宋宜春福至心灵,愁着脸道:“还赋闲在家呢!”随后道,“承蒙太后娘娘抬爱,去年帮这小子找了门好亲事,今年我让他分府单过了,却因为一直没有合适的差事,就这样闲在了家里,真是愁死人了。”
  
  皇后笑道:“你想要谋个怎样的差事?”
  
  宋宜春笑道:“金吾卫和锦衣卫是最好,可惜老大在金吾卫,又督管着五城兵马司,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旗手卫,神机营否、五军营里候缺了。他的性子好,我怕离家太远,被人欺负。”
  
  宋翰听了,配合着做出了一副腼腆的样子。
  
  皇后笑着点头,道:“蒋夫人和我情同手足,她的孩子,就和我的子侄一样。这件事,我会帮着留心的。”
  
  宋宜春和宋翰大喜,谢了又谢。
  
  没几日,皇后就给宋翰谋了个锦衣卫总旗的职位。
  
  宋宜春和宋翰喜得不知道怎么好。订制官服,打点上峰,拜访故旧,宋宜春亲自带着宋翰走了一圈。
  
  陈嘉知道宋翰来了锦衣卫,来见宋墨:“我要不要请宋翰到家吃个饭?”
  
  宋翰未必知道陈嘉是知情者。
  
  宋墨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笑道:“若是他愿意去你那里做客,最好不过了。”
  
  陈嘉会意,宋翰到来锦衣卫当差的第二天就去拜访了宋翰,不仅送上了价值不菲的礼品,还请他到家里做客,态度十分的殷勤。
  
  宋翰知道他是宋墨的人,忍不住露出讽刺之色来:“不敢当!您可是英国公府的表姑爷,锦衣卫的同知!”
  
  陈嘉谄媚地笑道:“一表三千里,怎比得上您是英国公府的正正经经的二老爷,又是皇后娘娘亲自推荐的,您这样说,可折煞我了。”
  
  这就是宋墨给蒋琰选的丈夫。
  
  有奶便是娘的东西。
  
  宋墨的眼光也不过如此?
  
  宋翰心情大好。
  
  还是皇后娘娘这张牌好使啊!
  
  如果宋墨看到陈嘉这样巴结自己,会露出怎样的表情呢?
  
  他只要想想就觉得很是兴奋。
  
  “行啊!”宋翰大方地道,“你定个日子,我一定到。”
  
  “择日不如撞日,明天如何?”陈嘉显得有些迫不及待。
  
  宋翰点头应了。
  
  第二天,陈嘉不仅请了戏子唱戏,妓、女陪酒,而且还请了几个锦衣卫惯会溜须拍马的同僚。
  
  佳酿,美女,还有不绝于耳的奉承话,宋翰觉得这才是人过的日子。
  
  他不知不觉地喝得有点多了,道:“我那阿琰表妹呢?表哥来了,怎么也不见她来陪个酒?”
  
  陈嘉的几个同僚不由得面面相觑,都停下了筷子。
  
  让正经的太太和戏子、妓女一块儿陪酒,那成什么了?
  
  陈嘉却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笑道:“您有所不知,我太太多半的时候都住在世子爷给她陪嫁的田庄里,由她从英国公府带过来的丫鬟婆子服侍着。要不,我派人去接了她回来?”
  
  宋翰听着酒醒了一半,强笑道:“不用这么麻烦了,下次好了。”
  
  陈嘉闻言笑了笑,给宋翰又斟了一杯酒。
  
  请来陪宋翰的同僚们也回过神来,纷纷举杯给宋翰敬酒。
  
  陈嘉脚下的一块方砖碎成了好几块。
  
  宋翰犹不自知,喝了个酩酊大醉,揣着陈嘉送给他的一千两银票回了四条胡同。
  
  苗安素打了水服侍他梳洗,他却拉着苗安素要她和柳红一起服侍他。苗安素气得发抖,一路哭着跑去了东厢房,一夜没有回正房的内室。
  
  宋翰则趁着酒兴拉着柳红和季红在内室胡闹了一夜。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周岁


  陈嘉想着蒋琰毕竟是做妹妹的,他在家里招待宋翰,蒋琰于情于理都应该出来和宋翰打个招呼,他怕宋翰心有怨气,给蒋琰脸色看,请客那天,索性怂恿着蒋琰去了颐志堂串门。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宋翰何止是心有怨,而是要存心羞辱蒋琰。所以他去英国公府接蒋琰的时候,没有像往常那样在外院的小花厅里等着,而是问带他进来的小厮:“世子爷回来了吗?”
  
  蒋琰出嫁的时候英国公没有露面,宋墨更是时常甩脸色陈嘉看,陈嘉从前又是在宋墨的门下行走,英国公的仆妇们心里对陈嘉不免有几份轻视,但好在陈嘉待人很有眼色,出手也大方,他又是英国公府正经的表姑爷,那些人倒不至于怠慢陈嘉,可在陈嘉面前就少了几分拘谨。听他问起宋墨,小厮笑嘻嘻地道:“世子爷还没有回来呢!您有什么事?要不要我跟书房里服侍的武夷哥打声招呼,让他帮您瞧着点。”
  
  陈嘉笑道:“那就麻烦你了!”说着,塞了几文钱给他。
  
  “不麻烦,不麻烦!”小厮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忙去外面看着了。
  
  宋墨下轿就听说陈嘉在小厅里等他,他奇道:“大姑爷是什么时候来的?”
  
  陈嘉虽然娶了蒋琰,可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与从前有什么不同。
  
  那小厮听宋墨称陈嘉为“大姑爷。”心里“咯噔”一下,忙道:“大姑爷来了有半个时辰了,说是来接表姑奶奶回家的,听说你还没有回来,就一直在花厅里等着。”
  
  宋墨点了点头,道:“以后大姑爷来,就请了外院的书房里奉茶。”
  
  小厮连声应“是。”小心翼翼地在前面带冇路。
  
  宋墨和陈嘉去了书房里说话。
  
  陈嘉不敢打宋翰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述给宋墨听,只说:“宋翰因是皇后娘娘推荐进的锦衣卫,虽说是刚入职,风头却健,我今天还特意请了他到家里饮酒。看他那样子,颇为踌躇满志。要是别人,不免要吃志,他有皇后娘娘这块金字招牌,只怕史大人遇到了他的事也会斟酌一二。”
  
  这是在告宋翰的黑状。
  
  宋墨听了只是微微地笑,等送了陈嘉和蒋琰出门,他的脸就阴沉下来。
  
  皇后这是想用父亲和宋翰来以付他。
  
  她只怕是打错了算盘。
  
  宋墨喊了陈核进来:“你帮我注意着宋翰。”
  
  陈核曾经做过他的贴身随从,他的亲朋好友都认识,陈核成亲之后,他就让他去了回事处当差,陈核又因为与各府都熟,差事办得极了。
  
  “是!”陈核恭敬地应是,退了下去。
  
  宋墨回了颐志堂的内室。
  
  窦昭正和几个丫鬟开了箱笼挑先尺头。
  
  她听到动静抬起头见是他,笑道:“可算回来了!我看见你每次见到陈嘉都板着个脸,就替你累得慌——常接了琰妹妹回家做客是你的主意,你又忍不住给陈嘉脸色看。你看琰妹妹,几乎要代你给陈嘉道歉了。”
  
  “他敢!”宋墨冷喝着,心里却不得不同意窦昭的话有道理。他心里顿时有些乱糟糟的,不想继续说这个话题,顺手就拉了窦昭手中的布料:“这是要做什么?颜色有点沉。”
  
  那是件丁香色绣宝瓶纹妆花。
  
  窦昭笑道:“过几天元哥儿不是要做周岁了吗?我带着元哥儿去看看老安人,顺道带几匹好料子过去给老安人做秋衣。”
  
  她前几天和宋墨商量,元哥儿做周岁的时候不请祖母出席,第二天再去看望她老人家。
  
  宋墨笑道:“再顺道挑几件好皮子,秋天一起,就可以做皮抹额和皮比甲了。”
  
  老年人都喜欢这两件东西。
  
  窦昭笑盈盈地应“是。”两人又在灯下商量了半天要请哪些客人,这才歇下。
  
  等到六月二十六的那天,宋家张灯结彩,宾客盈门,皇上,太后,皇后,太子,太子妃还有远在辽东的辽王,开了府的几位皇子都送来了贺礼,周岁礼显得热闹又体面。
  
  窦德昌做为窦昭的嗣兄,西窦的继承人陪着窦世英来喝喜酒。
  
  宋墨很郑重地将窦德昌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