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游的脸,得意了,班长孟回游感叹:“跨子呀,跨子。统统的跨子!就会老牛拉车,来,九头鸟!曾另并!你回答!”小个个的,绝对短小精干的“九头鸟”曾另并报告:“报告班长,不知道!”曾另并实在太聪明了。曾另并把知道的说成不知道。聪明往往被聪明误的。班长孟回游的脸又老包一样的黑了。班长孟回游认真的纠正聪明的九头鸟曾另并:“不是班长不知道,是你曾另并本人不知道!”曾另并红脸。班长孟回游又接着喊:“李军饷!你来回答!”九头鸟李军饷应声“到”,说:“报告班长,李军饷不知道。”班长孟回游问:“真的不知道?”九头鸟李军饷回答:“真不知道。”班长孟回游问:“为啥不知道?”九头鸟李军饷回答:“因为班长是领导。我们是部下!”班长孟回游高兴了。高兴的黑脸笑了。笑着说:“本班长,为什么提溜朱红厂?我来问大家,我们在干什么?”新兵齐声回答:“训练!”“朱红厂他在干什么?”班长孟回游进一步的提问。新兵回答:“违犯纪律!”班长孟回游再提问:“违犯纪律了应该怎么处理呀?”新兵回答:“罚站!”班长孟回游问:“朱红厂现在是什么呀!”新兵回答不上来了。班长孟回游说:“你们回答不上来了吧。我告诉你们吧,你们毕竟是新兵蛋子!朱红厂虽然现在仍然是朱红厂,可是,朱红厂已经不是入伍前的朱红厂,朱红厂已经不是昨天的朱红厂,朱红厂更加不是看电影前的朱红厂了。朱红厂已经成长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了!我怎么能体罚我们学习的榜样?我是为我们学习的榜样高兴。你们都知道了吧。朱红厂不但是政治上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个人问题上也是丰收在望!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朱红厂给我们介绍他是怎么就找到了一个革命的女战士成为对象的!”
第一零一章绷直后……
新兵现在进行的训练项目是:立定,稍息 。立定,稍息,是人生很多动作中最简单最使用,也是最基础,最需要的动作。现在,新兵的立定,稍息训练在进行。不是简单的在进行,是在连续的继续的进行。
天上确实是有阳光的。
明亮的阳光和刺眼的雪光交辉映照里,新战士的眼睛睁不开。
不但是明亮的阳光和刺眼的雪光,还有非常寒冷的气温——零下15度!
没有什么风。
寒冷好象沉重的山,一直在压迫。
厚厚的棉袄和棉裤,还有肥大宽松但是也是保暖性能好的棉鞋,还有被老兵称谓“烧鸡”的“火车头”。这些都不能抵御严寒的进攻!
新兵成问心又听到班长孟回游的“立定!”的命令。一天24个小时,每时每分每秒种,新兵成问心,一直仿佛都在凝听到班长孟回游威严的不可抗拒的“立定”口令声。
听到班长孟回游的“立定!”的命令之后的感觉是什么?!
新兵成问心是绝对按照班长孟回游的要求做的:
班长孟回游手里掂着一根直直的木板。
班长孟回游手中的木板不停的敲打在新兵的身体的许多部位。包括男人的隐私处。
新兵的许多部位都是哪些部位呀?
班长孟回游手中的木版,敲在新兵的腿肚子上——准确说是打在新兵穿着棉裤的棉裤里还套着秋裤的腿肚子上——应该说敲在新兵的穿着棉裤的棉裤里还套着秋裤的腿肚子上的木板,并没有使新兵的肉体感觉到很疼,但是,木板给新兵的心灵的震撼,是巨大的。是恐怖的,也是愤怒的,个别的简直是仇恨的。
新兵的许多部位都是哪些部位呀?班长孟回游手中的木版敲在新兵的腰和胸部。新兵的腰和胸部都被厚厚的棉衣包裹着的。班长孟回游手中的木版敲在新兵的手和肘上。 新兵的手和肘就疼的反应了。新兵在训练中是不准——准确说是不适宜带手套的,因为立定要求手指是有非常严格的标准的。新兵的手指头,早就被寒冷麻木了。新兵成问心在班长的口令和木板的紧密配合下,两眼瞪,脖子梗挺,头朝上顶!小腿和腰胸都在绷直了!什么都绷直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呀?你也绷直呀!你自己能绷直了,就不用挨班长手里的板子了!哈哈!严格训练!只有严格训练,来自百姓的新兵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战士呀!战士的第一步不是《士兵突击》,士兵不经过严格的训练就可以《士兵突击》,那是现代派,战士的第一步是站!不会站的人就不可能成为战士。站不好的人就不可能成为战士!太阳下雪光里寒冷中操场里,到处是站立的战士。是笔直的绷直的立定的新战士。立定十分钟。立定半个小时。你能吗?新兵成问心又在立定。已经曾经被立定休克过昏迷过的新兵成问心又在训练立定。 班长马新有也是天下乌鸦! 班长马新有对属于他麾下的新兵下达了“立定”的口令。 新兵于全西按照班长的要求进行“立定”!两眼并视前方。知道吧?两眼平视前方!就是如此简单的生理上绝对能够自然的达到的,做起来需要努大努力!
两眼平视前方,首先是下巴需要收到位子。
新兵于全西的下巴,早就习惯了上扬。
习惯的孤僻动作,非常难于矫正。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矫枉过正!”
班长马新有使用木板指新兵于全西的下巴,一边指一边的命令:“收下巴!收下巴!收下巴!收下巴!……”
下课的号声从大礼堂的高高的屋顶的巨大的喇叭里向四面八方扩散。
火警没有对大礼堂造成根本性的破坏。倒是消防车高压水龙头的剧烈的喷水,把大礼堂洗刷了一遍。大礼堂屋脊上的土红色的瓦,倒显得新了一些。 下课的号声之后,很快就是开饭的号声。 在开饭号还没有吹响的时候,各个连队的门前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群。 新兵蛋子一个个蔫蔫的。 老兵油子抓紧时间口水仗。 老“九头鸟”给老“河南侉子”讲故事:“说,一群又一群要饭的。问:从哪里来的呀?答:大爷,俺是河南兰考的。问兰考县不是有个好书记焦语录吗?答,焦语录死了。” 兰考籍贯的这么多人,岂能够忍气吞声? 新兵于全西问身边的九头鸟:“你们哪里不穷?” “九头鸟”李军饷回答:“我们那里不穷。富裕的很了。连好大米都喂猪了!” 新兵于全西问:“你们不吃馒头?” “九头鸟”李军饷立即回答:“谁吃烂馒头?我们的习惯是吃大米!” 新兵于全西说:“你们把好大米都喂猪了,你们吃烂大米,你们的人还不如猪?!” “九头鸟”李军饷正要进行强烈的反击,集合了。 队伍高唱着“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从通信连的队伍前走过。走过通信连的队伍前的时候,高机连的歌声越发的嘹亮,因为,通信连的门口有一个姑娘。这个姑娘长的像谁?! 队伍在行进,嘴里大刀,一晃就忘了。 部队来到饭堂门前。 指导员路好另讲话:“今天中午改吃钢丝面,肉浇头,我告诉你们,不要多吃,不好消化的。好了!解散!” 一百多号人争先恐后。 饭堂里热蒸汽弥漫。 一锅钢丝面熟了,大家就挤就抢, 新兵于全西也挤也抢。 新兵于全西从朱红厂的手里接过笊篱,笊篱捞上来,哇,钢丝面是如此的巨大呀,一个钢丝面就像人脑袋大,比人脑袋还大……
(军事文学的另类,首发,不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qq634048849)
第一零二章 “火车头”
“九头鸟”李军饷正要进行强烈的反击,下课号声在大礼堂的屋顶上四个角上的巨大的高音喇叭里嘹亮的吹响了!
“啊!”解放了!
新战士一个个哭丧的脸露出几许生机。
班长孟回游的口令刚刚下达,队伍就集合了。
新兵们象被放牧了很长时间的牛和羊。
这个时候,只有在这个时候,宿舍就成了大家向往的,也许比训练场温暖一些的“家”。
脚后跟是怎么的就自然并拢了?不知道。因为脚早就被寒冷照顾的麻木不仁了!
班长孟回游当然不放过任何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
班长孟回游能抓住任何一次,哪怕是非常微小的,简直是微不足道的机会,表现自己,是任何人成功的法宝。
不会使用机会,表现自己的人,也可能是一个善良者,但是,善良者不等于成功者。
成功者是抓机会者,是创造机会者,是珍惜机会者。
班长孟回游凶狠的压低嗓门要求:“你们都他妈比给我抖擞精神,别像他妈的像死了爹娘一样。告诉你们,走到团长、政委面前的时候,谁的番号喊的不响,小心着!!!!”
班长孟回游为了万无一失,再次凶狠的低声呵斥:“听清了?”
33个新兵异口同声:“听清了!”
新兵的回答声简直能震耳欲聋!
班长孟回游下达口令:“正——齐——步——走!”
班长孟回游本来要下达正步走的口令。
啊!妈的!新兵蛋子还不会正步走的呀!
这些笨蛋!
班长孟回游恨不得一天时间,就把新兵训练成老兵一样。只争朝夕吗!毛主席教导的就是好!
新兵队伍前面第一人是排长李名林。
排长李名林的起步走的姿态是相当标准的。
相当标准的起步走的姿态是有力的是自然的也是优美的。
排长李名林他的两眼的目光自然的平视前方。前方有什么呀。什么也没有。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前进的脚步。排长李名林他的两只脚是交替的均匀的向前迈动的。迈动的脚步是脚面自然的下压,脚尖着地的同时,脚后跟就跟着着地了。排长李名林他的小腿自然的带动大腿的有规律的运动,排长李名林他的双臂也是自然的来回摆动着。
在排长李名林的身后是班长马新有和班长杨建国。
班长马新有和班长杨建国他们都是三年以上的军龄。“起步走”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家常便饭,绝对是了如指掌,绝对是可以举一反三,绝对是可以熟能生巧,绝对是可以运用自如,绝对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37个人的队伍,步调一致,走的很是自然。
团长和政委一直在马路上视察着新兵下课的队伍。
八连的新兵排,通信连的新兵排,三机连的新兵排……一个个新兵排从团长政委的身边经过的时候,都是起步状态的前进。高机连的新兵排肯定也是和其他新兵排一样。两个最高领导都是这样的思想。就在这个时候,班长孟回游带领他的新兵队伍喊响了震耳欲聋的“一——二——三——四!!!!!!!!”的番号声,高兴得团长政委连连称赞!“好!好!好!还是高机连的新兵,一个个象小老虎一样,嗷嗷叫!!!!”
番号以后,班长孟回游的已经沙哑的嗓子可着就连续作战的起了“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革命歌曲,是高机连的新兵队伍在团首长的印象里锦上添花!
现在,高机连的队伍从通信连的队伍前走过。 走过通信连的队伍前的时候,高机连的队伍的歌声越发的嘹亮。 因为,通信连门口的有一个姑娘在看呢。 啊!那个姑娘像? 队伍在行进,嘴里“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那个姑娘像?像谁?事不关己,脑袋早就饿了! 就来到饭堂门前。指导员路好另讲话:“今天中午改吃钢丝面,肉浇头,我告诉你们,不要多吃,不好消化的。好了!解散!” 一百多号人争先恐后。饭堂里热蒸汽弥漫。一锅钢丝面熟了,大家就挤就抢,于全西也挤也抢。没有人温良恭兼让!新兵朱红厂自己已经捞了一大碗钢丝面!朱红厂的手里笊篱塞给老乡朋友于全西,于全西使用笊篱捞上来,哇,钢丝面是如此的巨大呀,一个钢丝面就像人脑袋大,比人脑袋还大…… 不是钢丝面,是谁的“火车头”!谁的“火车头”!谁的“火车头”!谁的“火车头”!谁的“火车头”!新兵于全西在喊!
第一零三章“锤子”
不是“钢丝面”(钢丝面,用高粱面等粗粮做成的成卷的样子象盘条一样的面条,因为其不好嚼咽,人们就戏称为钢丝面,钢丝面是中国那个时代贫穷落后的见证,也是贫穷落后的产物),是谁的“火车头”!( 火车头是干部战士对棉帽的称呼)谁的“火车头”!
谁的“火车头”!
谁的“火车头”!
谁的“火车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