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定瓷年代窑系原因
唐定显白带泛灰,白青青白早宋成。
泛白用煤北宋晚,定窑系中各一堆。
定窑瓷中有鎏金,色料铜铁绿红黑。
唐代烧的白中泛灰,有的有灰点,白中泛青,泛青的在宋代时烧出,北宋晚期用煤烧过。定窑系是指各有窑的省仿烧的定窑器,但不能和河北曲阳的精品比。曲阳烧的为正宗,对镶嵌的器件要看锈色及撕开的端面,这样可以鉴别镶嵌金属器是真是假,定窑有镶嵌的器品。
54、定窑各年代釉层的观泡
定窑早期白泛青,层上大泡亮如珠。
深层布满小实泡,大泡齐列但稀疏。
乳白牙白鱼籽小,大小都有深小珠。
但比泛青泡要少,牙白层间大小出。
注解
早期定窑器件白中泛青上层泡大而亮,深层布满小实泡(干泡)大泡整齐而稀。乳白釉和牙白釉的泡像鱼籽,也可说像小蚂蚁卵,大小泡都有,小珠泡在深层。但是泛青色重的釉泡就少。
55。定窑观泡简句
小泡深密鱼籽珠,大泡青亮齐又稀。
乳牙二白大小泡,泡少层间大小出。 注解
同上,只是句子缩短,为方便背诵、记忆。
56。黑定紫定篇
紫定白定泡不同,黑定紫定少泡溶。
黑紫釉少才有泡,脂挂紫金土砂行。
好似松香绞砂形,黑紫以铁来呈色。
控温掺铁比列灵,定窑瓷美变无穷。
注解
定瓷分白定、黑定、紫定、绿定、蓝定等。黑定和紫定是很突出的。在宋代烧成并且非常成功,都是白胎,器形很代表时代,是古瓷器中难得的。用三四十倍的显微镜看,在釉薄的地方有泡,色彩深的地方几乎看不到泡,泡大、小都有,每件器物之间也不一样,但它们釉层下都像松香调砂一样的雾沼沼的釉层。这要用定窑的各种特征去鉴别。但黑定紫定都是铁烧制成的,色度和沾紫金砂土釉浆的多少,和含铁情况有关。
57。白定、甜白、康熙分辨泡
三种泡儿一个相,胎色泡亮三种样。
青白黄干亮分清,甜白显干定泡亮。
康熙胎黄灰又干,釉色器底各有样。
注解
白定、甜白、康熙瓷的泡情况差不多,但是定窑亮泡多,甜白、康熙亮泡和定窑相比要少,康熙时期的瓷器的胎和泡黄灰色,而甜白显白和青色。当然从釉色,足型胎釉上也可以增加分辨因数和内容。 。 想看书来
哥窑
在考古界和瓷器的专家目前多数认为南宋时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浙江建窑,兄建的窑为哥窑,弟建的窑为龙泉窑。
哥窑紫口铁足、器形多仿青铜器,造型古朴典雅,有尊、瓶、簋、炉、洗等。以供器为多,哥窑是宋五大名窑之一,专家学者对北宋哥窑认为这种类型的瓷最早源于河南省,而南宋官窑在浙江、乌龟山。《宋元瓷器真伪鉴别与价值评估》一书中说:迄今未找到确切的窑址。哥窑瓷器和官窑有些相似。如:都开片,都是金丝铁线,都是支钉和垫砂两种烧法,以支钉为主,都是紫口铁足,都是古朴典雅。南宋产品都是浙江乌龟山一带烧造。
但是还是有区别的。如:哥窑看起来有出汗感觉、哥窑器口比官窑厚。
官、哥两窑在鉴别上是可以区别的。这要认真、细心是可以鉴别的。如:官窑看起来上扬,而哥窑不是这样,哥窑厚重,官窑口薄等。这些都是区别的依据。这要反复的认识实践才可以练出眼力,感性经验是需要长期实践的。
58。官哥瓷区分
官哥区分型和釉,也看器口和厚重。
紫口铁足官哥有,官窑口薄釉竖用。
器形古朴口上扬,胎薄是官确坚重。
哥窑出汗线左旋,胎体不薄确厚重。
器口釉凸有水渍,官窑釉亮哥出汗。
官哥区别要慎重。
注解
对官窑哥窑要抓住几个主要的区别点。官窑的器形多数是由青铜器发展来的,哥窑不是单从釉上也可看出,但哥官窑两窑的瓷器都出现紫口、铁足,也都开片,都是灰胎,这是共性,但有几个重要的不同点:
口:官薄、口釉淌、竖向水渍,口上扬;哥口厚、釉厚有横向水渍。
釉:官釉亮;哥釉有出汗相,官没有汗相。
开片:官竖线长、横线短、线方向不定,横线根粗稍细;哥竖线长、横线短、竖线多左旋。
胎:官薄,但坚重;哥厚,没有官坚密重。
59。哥窑
哥窑窑址没发现,明显金丝和铁线。
鱼籽蟹爪百圾碎,胎体厚薄都可见。
粉青月白米黄色,釉面光泽如肤汗。
注解
哥窑金丝铁线明显,泡似小小鱼籽、有蟹爪纹、俗称百圾碎、胎厚薄都有,色粉青、月白、米黄都有。釉面有肤出汗的感观。这是哥窑的最大特点,近些年有报道说窑址在浙江省乌龟山。
60。哥窑看泡线型口
小泡密乱不太均,大泡均称浅层守。
哥窑水渍支钉有,水渍顺着口沿走。
细碎纹片鱼籽纹,紫口铁足汗光瞅。
口釉外沿有凸感,胎釉厚重超过汝。
哥窑釉厚胎灰色,灰胎施釉粉红有。
还要观察线走向,假的釉子过于厚。
区别需要多过手,铁线多向左旋走。
大线多黑上下行,小线横行短小走。 开片大小粗细清,内反线迹小钉钮。
大线小线分两色,各条都对别离手。
哥窑小件比较多,杯盘洗瓶确都有。
小泡零乱不太均,大泡均匀浅层守。
注解
哥窑的器件口上大多数有水渍,水渍顺着口沿走,存在着显白色的水渍。(水渍:即口沿在高温下釉熔化的流淌痕迹。)有细碎纹片、紫口铁足,有皮肤出汗一样表层的釉光,这是最明显的,口沿外釉有凸感,支钉烧造,器件厚和重都超过汝窑,胎显香灰色,多数铁线由上而下显现出向左旋的裂痕,痕迹小的线多横行的是,短的小线,断线不长。有支钉是隐现的印迹,有支钉的件不一定是铁足。而垫圈的出铁足的多、哥窑是裹足,但是裹圈足立圈(即:足壁)不裹圈底的也有。而汝窑大多数一直裹到足底,大线左旋和窑车旋转方向及火走方向、胎、釉裂等因素有关,通过大小线、器件的器口也可区别官哥窑的器件。
61。哥窑观泡
哥窑气泡像官窑,区别层上把泡瞧。
泡大层浅变化小,均匀不深认哥窑。
注解
哥窑的釉泡像官窑,不同点是大泡层浅变化小,均匀。
62。哥窑简句
哥窑像官但层上,小泡均匀少变样。
注解
同上篇。
63。官哥互比
竖官横哥看水渍,官大哥小来观器。
薄胎厚釉是官窑,相比双薄哥窑毕。
玉质滑润是官窑,薄釉出汗哥窑遇。
官线短毛不横穿,金线根粗尖确细。
注解
官窑的口上水渍竖着淌,哥窑水渍横向走,胎釉厚是官窑,特别是口上扬而薄,而哥窑胎厚釉厚,口厚不上扬,玉质滑润是官窑的特别之处,釉相比哥窑比官薄,但哥釉显出汗,官窑金线几乎不穿竖线,金线短,根粗稍细像牛毛纹。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官窑
官窑是北宋兴起的一个官用窑,但北宋的窑址有说在河南开封地下的但至今没有找到,南宋的窑址在今杭州乌龟山西麓,南宋郊坛故址附近,故名郊坛下。对北宋官窑址迄今没定,因此说法不一,在宁云龙编著、杨静荣作序的《宋元瓷器真伪鉴别与价值评估》一书中又说根据史料和调查认为修内司官窑应在山西降县一带。
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造型十分丰富、有香炉、鼎式炉、洗、瓶、尊、簋、盘等。造型古朴,其造型显得上扬,仿商代青铜器的器形多。胎随厚,但口薄挡手,胎密、质坚,胎色灰、灰黑、体重、有开片,称金丝铁线。铁线竖着走,金丝横着走,但金丝不穿过铁线。若穿过铁线,铁线是有距离的断线。开片中有蟹爪纹、冰裂纹、鳝血纹、百圾纹、鱼子纹等。支钉和垫砂两种烧法。支钉痕迹比汝窑大而圆。支钉以三、五、七奇数为多见。烧制中用紫金土化妆胎表。
釉色有天青、粉青、灰青、米黄色、釉面厚而晶亮,官窑基本没有发现带款识的。足底有釉。其支钉露胎处,因化妆土的原因小小的支钉处反映的色灰、黑、香灰都有。
在宋代以后历代都仿烧过,但都不能烧出宋代所特有的特征和古朴的神韵。
64。官窑
紫口铁足官窑现, 釉细润厚超胎限。
瓷器足部本无釉, 烧后黑色都可见。
口部釉薄显胎骨, 粉青翠青价上万。
口诀也很清楚,器口薄,釉也薄,胎重,达到釉最薄,圈足无釉,有黑灰胎,也有开片,特点是金线粗糙并且稍细,不穿过铁线,粉青、翠青贵重。
65。官哥窑瓷辨
官哥难分不好瞅,一提就知有没有。
紫口铁足官更显,胎薄竖重紫薄口。
注解
官、哥之分,用手一提重量,再看口的厚薄及水渍走向,就可以断清楚是哥窑还是官窑,官窑口薄体重,水渍竖着走,而哥窑水渍是横着走。
66。宋官窑瓷
体薄如定口上扬,釉如龙泉淌口旁。
开封修内郊坛下,胎重坯薄产地详。
重超几倍薄如定,记住特点和特长。
亮如龙泉又似钧,开片如哥口薄当。
北宋胎薄南宋厚,南北宋朝可分详。
注解
器体口上扬,口的釉有流淌迹,有书称北宋官窑产在河南开封,南宋产在杭州乌龟山修内司郊坛下,胎质至密而重,相当定窑的几倍,亮如龙泉,也如钧,开片如哥窑,口薄、胎灰,底有釉常裹足,口色泛紫。
67。官窑瓷鉴
官窑胎薄光透坯, 釉厚多层有垂滴。
金线较多铁线少, 铁足深层香灰坯。
天灰蓝青如蜡润, 传世收藏沿世袭。
注解
官窑很少见。特别贵重,口诀中已基本说清特征和感观,书中说:“官窑几乎没有出土的,大部分是传世的。”
68。官窑看纯
官窑开片不简单,官窑横线少横穿。
官窑横线稍上细,好似牛毛认真观。
注解
器体薄、口显上扬,口沿边用手摸,有挡手感、口边釉有向下淌痕迹,口薄像定窑,相传产生在河南开封修内司郊坛下、胎至密而重,相当于定窑器的几倍、釉面好,光亮如龙泉,也像似好的钧釉瓷,开片如哥窑,胎灰、底有釉,常裹足、口色泛紫、横线(金线)不穿过竖线(铁线)金线常有蟹爪纹,有的线如牛毛。纯的官窑器,烧的又好,又是宋代的很难找到。
69。官窑辨别
官胎黑褐灰浅灰,胎质坚密不是吹。
哥窑官窑重超汝,官窑坚重哥难追。
用手一颠知*,不离十才有真威。
造型端庄大堂用,小巧秀薄庙供威。
紫口铁足胎不厚,补口釉凸口褐灰。
开片线色是内出,器物少雕仿铜威。
开片色多大小有,多层泡儿釉中披。
官窑少有入土器,多是传世土来非。
釉色月白天青青,褐青黄青各青灰。
官窑历史多地烧,胎釉多变不是非。
注解
官窑胎黑褐、灰、浅灰都有,这是从露胎的足看的情况,胎质坚密,它同哥窑一样重量超过汝窑,但重量比哥窑还要重一些,用手一颠就感到重,造型古朴端庄,常用在殿堂礼祭当供器。一般小巧,胎重器口沿显薄,紫口铁足胎坚而比哥窑薄,外口的釉有凸起不平感,也有口不是紫色而发黄褐灰的,开片线迹由内应力运动而出,很少雕纹饰,大部分部件仿青铜器,开片大小都有,泡多层,不均。
官窑器入土的少,多传世器,器多月白、天青、褐青、黄青、灰青,这是因为官窑是很多窑烧的关系,所以胎色、釉色也多。元、明、清也都制作过官窑器,但都带有本朝代的特征,不能和宋官窑相比。
70。官窑哥窑咋区分
历史官窑难区分,金丝铁线一样真。
紫口铁足也一样,口薄是官无汗真。
注解
官窑瓷、哥窑瓷是很难区分,因为两窑瓷器的特征很相似。但重点观察瓷器的口沿,从口沿的厚薄、釉水渍的走向、釉面是否出汗,是可以区别官窑瓷、哥窑瓷的。
71。官窑看泡简句
官窑泡密大小见,深浅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