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延伸人物:鲁冠球: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
改革开放三十年,并非处处都有成功者。那些倒下企业家的墓志铭,往往比成功者的座右铭还要长。基业长青,是每个创业者的鸿鹄之志,却不得不在短命游戏中重复着“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三五年”的宿命。成功似乎成了小概率的事件。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986:与青春无关的日子(10)
对于失败者,倒下的前车之鉴,可以成为跟随者的后事之师。对于成功者,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沉浮中不倒,他所留下的印迹,则是整个新革命的荣耀,难能可贵。鲁冠球,一个领跑改革的先锋者,一个始终与改革同步的经济英雄,一个见证了三十年里所有改革开放关键点的幸运者,值得钦佩。
这30年,万向几乎每一个细小的节点和重要的转折都与改革开放的节奏息息相关。所以,解读鲁冠球,也能捕捉到改革开放的些许迹象。
1969年,鲁冠球拿出全部家当和4个农民凑齐4000元钱办起宁围公社农机厂。计划经济的年代,生产、购买、销售都需要国家指标,鲁冠球于计划经济的铜墙铁壁中找到了活下来的缝隙——为周边公社的工具提供配套生产,如饲料机上的榔头、柴油机上的油嘴。缝隙中挖金,他艰难地完成了原始积累。到1978年,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农机厂已具有了工人300人、年产值300余万元的规模,鲁冠球把这个积沙成丘的企业命名为萧山万向节厂。
1978年,鲁冠球开始调整战略,放弃“多元经营”,集中力量专业化生产汽车万向配件。涌入改革大潮中的鲁冠球既经历了改革的一波三折,又尝到了改革的甜头。1981年1月,中央紧急文件的“打击投机倒把”,鲁冠球的厂陷入困境,订货合同被终止;1983年,农村风风火火的承包责任制,让鲁冠球茅塞顿开,他承包下萧山万向节厂,以民营企业的身份完成浙江省第一个承包。
1982年,鲁冠球(右)在车间了解生产情况
与当年的“承包第一人马胜利”一样,萧山万节厂的业绩证明了鲁冠球的眼光,承包第一年利润超额完成了154万元,以后年年超额完成承包任务。鲁冠球成为改革楷模,屡屡被政府奖励。与马胜利不同,站在光环上的鲁冠球仍然如履薄冰,敏锐地捕捉改革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没有蹈马胜利的覆辙。
1988年,鲁冠球不堪忍受政企不分的苦楚,“买一张桌子都要向政府汇报,样样要审批,这样怎么能做企业?”他向当地政府提出 “花钱买不管”。几经波折,鲁冠球终以1500万元向宁围镇政府买断了万向节厂股权。万向成为私营企业,摘掉了红帽子。
198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设立。试验股份制的鲁冠球要求上市,几经努力,万向被列为当时唯一一家来自乡镇的上市试点企业。然而,一场始料未及的政治风波让鲁冠球的上市之路搁浅。幸运的是,这场政治风波并没有阻碍改革的脚步,鲁冠球的万向企业向“生产专业化、管理现代化”转型。
1992年,*南巡再一次为改革扫清障碍,1993年,万向所属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钱潮”股票在深交所上市。万向成为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保持高速发展。
1999年后,万向集团实施“资本式经营、国际化运作”战略,开始资本与实业双翼齐飞的扩张之旅。其后,万向收购了多家上市公司,进行了一连串漂亮的收购战,在证券市场,万向系人人皆知。
除了在国内长袖善舞,万向逐渐走出国门:1994年经外经贸部批准,万向集团在美国正式成立万向美国公司;1997年8月,万向集团生产的万向节成为向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供应产品的第一家中国大陆企业;2000年后,万向接连收购美国舍勒公司、美国上市公司UAI公司、全球最大翼形万向节传动轴一级供应商美国洛克福特公司、美国方向连杆企业PS公司。
如今的万向集团,在实业上,有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万向钱潮,研发电子、太阳能等高新技术的万向研究院,万向三农公司,负责海外业务的万向美国公司,万向电动汽车,万向财务公司,专业性投资银行机构通联资本,覆盖有色、黑色金属和石油化工的万向资源,不动产公司顺发恒业等;在资本市场,则拥有万向钱潮、华冠科技、承德露露、中色股份、航民股份、UAI6家上市公司。
关于未来,鲁冠球豪情万丈,“中国经济的下一个30年,是一个资源加速向优势企业集中、更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率的30年。万向有足够的实力在这场博弈中继续前进。”
对于中国的企业,危机专家艾学蛟教授发出这样的警句,“中国的企业不是死在发展太慢上,而是死在发展太快上”。很多风靡一时的流行企业,虽然赢了一时风光,却往往走不出并购的诅咒、多元化的陷阱。万向也在不断做加法,但却展现出来如此壮阔而稳健的局面,是中国企业多元化史上一则成功的典型案例。
万向的成功,与鲁冠球这位民营企业家中的“不倒翁”不无关系。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发展起来的鲁冠球,一直在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夹缝中实践。从一开始他就是改革政策的实践者,而在以后的改革大潮中,他不断思变、求变,既顺应社会的潮流,又符合经济的规律,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节拍。这才是鲁冠球屹立不倒的法宝。
很多时候,成功者看上去并不锋芒毕露,看不出精明与城府,那是他们有着内敛的精华,潜伏的智慧。不显山不露水,才能驶得万年船。据说,鲁冠球喜欢人们称他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事实上,与他同属这一行列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也由此,我称他为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
1987:拉开狂欢的序幕(1)
罕有的快节奏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一种对空间的开拓渴望,拉开一场狂欢的序幕,成为民企大潮涌起的动力:
17岁的丁志忠乘汽车去福州,花48元买了一张去北京的火车票;
郑坚江牛棚起步,创建总资产达42亿元的奥克斯集团;
响应国家“百万裁军”号召,王健林和任正非告别部队;
知识分子何鲁敏,高级工程师黄鸣和技术革新能手郭立文从事“科技”产业,三人命运各异;
名牌高校教师周海江,到前途未卜的企业与父亲一起创业。
“属虎的上山,属龙的下海”,这是年初流行于湖北的一句口号;“八闽齐念‘山海经’,向绿(山)蓝(海)两大‘银行’要财富”,这是年中福建提出的战略;“当晚划定,半夜就干”,这是87年广东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罕有的快节奏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一种对空间的开拓渴望,成为民营企业大潮涌起的推动力。但是,源于简单空间占有欲望的推动,带着浓重的自然经济色彩。恰在这时,市场介入了。它以巧妙的拉力,把兴办民营企业的浪潮带动起来,一经与市场结合,便由一般的空间扩张,转向目的性极强的商品性生产。这种新的趋势,在市场开放得较早、发育较为充分的东南部沿海(晋江)和江浙地区(宁波),表现得尤为突出。
攥着1万块钱,17岁的丁志忠走遍了福建普通海滨小镇陈埭上的所有鞋厂,挑出600双他认为最好卖的鞋,乘汽车去福州,然后花48元买了一张去北京的火车票。因为,他觉得“外地人能来晋江卖东西,几乎什么都能卖掉,为什么晋江人不能主动把晋江的商品拿出去销售?”
初到北京,丁志忠只是在批发市场卖鞋。没钱租摊,随便找个巴掌大的空地,铺块塑料布,摆上十来双鞋,与市场维持秩序的人员打游击战:“敌退我进,敌进我退”。这样提心吊胆的生意并不好做。他将目光瞄上了西单商场,软磨硬泡商场负责人。商场负责人反问他:“你才多大啊?就来做生意。”嘴硬的丁志忠就说自己20岁了。尽管负责人并不相信这个虚报的年龄,但连续一个多月的努力,他如愿以偿地将晋江鞋摆进了西单商场。在此之后,丁志忠拿下4000多个销售终端,北京所有的商场都摆上了晋江鞋,其中包括被称为北京最权威也最难打通的销售通道:王府井商场。
从闯荡京城的鞋贩到如今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导者,丁志忠的人生轨迹折射出商业环境的变迁。而同年郑坚江的崛起,则代表着浙商中的“宁波帮”的异军突起。
2008年,丁志忠参与泉州站圣火传递奥运火炬
外界给了郑坚江太多的问号:低调、内敛?还是张扬、狂妄? 是枭雄?还是英雄?是“洗牌”高手?还是行业的“搅局者”?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1987年,25岁的郑坚江只是一名汽车修理工。与上述人一样,大家眼中的郑坚江是一个没有经历沉淀、没有资本积累、没有经营经验的“毛头小伙”。
经济学上,存在机会与资源的互补性的怪圈。很多人摇摆于政策,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处处留下了挖掘利润的盲点。“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赚得盆满盈钵。可由于缺乏殷实的经济铺垫,机会茂盛的地带,也存在着资源不足的尴尬。但无论如何,就是这个“毛头小伙”毛遂自荐,承包了一个只有七八个人、负债却高达20几万元,牛棚里的乡办小厂,生产电视机天线、电能表罩壳等产品。在银行门口睡了一个星期,贷到3000元;向本地企业借厂房,不惜放下颜面。因为忽略捕捉市场信息,上万元的货物推销不掉而堆积;因为缺乏经验,电表被送广东后拿不到一分钱,却无可奈何……
1987:拉开狂欢的序幕(2)
21年后,牛棚厂变成了总资产达42亿元的奥克斯集团,其生产的三星电能表占据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郑坚江资产过亿。
经济发展不仅给企业家、企业这样的个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某些地区都发生着改革开放所带给他们的巨变。9月26日,*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海南省及其筹建工作的通知》。《通知》说,考虑到海南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国务院提议将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划出,成立海南省:
(一)海南建省后,其地方行政体制的设置,要从海南的实际情况出发,符合改革的要求。
(二)为有利于海南的统一开发建设,中央和广东在海南的企业、事业单位,原则上下放给海南省。
(三)海南建省后,有关财政基数的划分问题,应按照兼顾广东和海南的利益、基本不增加中央财政负担的原则办理。
(四)海南建省后,各级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确定,要符合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
(五)海南的开发建设,必须立足于海南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同时大力吸引外资,特别是要注意引进港澳的资金,逐步建立起具有海南特色的外向型经济结构。为此,国务院将给海南省更多的自主权,规定更为优惠的政策,使海南省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六)成立海南建省筹备组。在筹备建省期间,海南行政区党委、政府的工作,在筹备组领导下进行。
新潮方兴未艾,拉开海岛狂欢的序幕,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今后几年,一大批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不顾后果、不考虑未来,仅凭着感觉蜂拥至海南。有的人一败涂地、有的人得道升天。
中国人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海南,中西方媒体报道的热点却是一个叫做关广梅的女改革家。此人因抓住改革机会,成功租赁多家商店,组建东明商业集团,成为200多家中外媒体采访报道的热点。当年《经济日报》甚至持续40余天,系列报道“关广梅现象大讨论”—— 关广梅:姓“社”还是姓“资”。
面对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的种种变化,人们多少有些应接不暇。关广梅的出现让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新旧观念的冲突达到一个小高潮。然而,正是在这种博弈中,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普遍认知逐渐确立起来。同时在政策影响下,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地位被悄然提升。关广梅带给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意义不言而喻。
“女改革家”关广梅在介绍经验
然而,做人和做名人毕竟不是同一回事。人一旦成名,既能因名取利,也会为名所累,乃至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盛名之下的关广梅也有诸多“不便”。各种讲演、采访、学习让她没有时间听喜欢的校园歌曲和看喜欢的琼瑶小说。更何况,“人要是一上报纸,上下左右的人就只看到缺点,好像什么优点都没了。”因此,婉拒各路媒体记者的采访要求,是关广梅最主要的任务之一。2008年1月9日,《中国经济周刊》评选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百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