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崛起于精英林立的中关村。
柳传志
1984年的中关村,改革的帷幕早已拉开。在“两通两海”红透中关村半条街时,不惑之年的柳传志结束了在科学院计算所外部设备研究室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科学院一潭死水,让柳传志有了不得志的抑郁。正如他自己所说,“虽然也连续得过好几个奖,但做完以后,却什么用都没有,一点价值都没有。”此时,柳传志所在的研究所军心涣散,有些人下海,有些人去赚外快,再也坐不住的研究所所长曾茂朝决定办个公司,以解决资金紧张的难题。柳传志成为组建这个公司的最佳候选人。
与很多在中关村大红大紫的企业一样,联想做的也是贸易。早年涉嫌“买私”的柳传志,曾紧张自己成为“改革的牺牲品”,或者说害怕自己“在改革中犯错误”。命运的眷顾与垂青,让柳传志顺利圆满地走到今天,也使得他有理由自我白描为“快乐的老头”,一如私底下朱立南说的那样,“很重感情,人也很风趣,很开得起玩笑,只不过外界把他神话了”。
1985年底,柳传志去了香港,他“能走就走,不能走,就坐车,电车六毛钱,汽车要一元钱,地铁太贵,一次没坐过。”此时的他,比现在中关村小老板去硅谷还寒酸。这一次,他拿到500台IBM电脑的代理权,成为联想原始积累很重要的一步。到1987、1988年,联想代理的ASTPC,一个月能销好几百台。
销售渠道畅通无阻,柳传志打算生产电脑,有人已经发出“祝愿柳传志能办出一个中国的IBM”这样的祝福。这种祝福在当时的柳传志看来,实在太过遥远。不过,梦想的实现总是需要脚踏实地的践行。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种种囿限,只有通过海外试水方可完成这次破冰之旅,虽有迂回,但也得到好处:外向型和产业化并步齐驱。事实上,这一步棋,柳传志立意高远,一下迈到香港。1988年春节,他软磨硬泡,香港导远终于答应与柳传志联合成立香港联想。
1984:空前绝后(12)
次年,德国汉诺威国际博览会上,联想凭借其设计的286微机收到订单。《人民日报》记者写道,“这家首次在国际市场亮相的公司竟一举获得来自欧美等20多个国家客商的订单:整套微机2073台,联想核心的主机板2483块。”有了自主品牌,联想的胆子越来越大,柳传志带领联想在中国的IT产业链上轻舞飞扬。
联想有一句听起来狂妄却异常经典的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第十年,国家的开放政策正式到来。开放,意味着联想走向世界、与狼共舞的挑战即将开始。联想反复开会,只进不退、“拼死一搏” 成为结论。公司群策群力,成立微机事业部,这成为联想新起点。同时联想扭转了运行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改直销为分销,扭转了联想微机的不利局面。4年后,联想生产了自有品牌的第一百万台个人电脑。联想的“拼死一搏”,成为扭转乾坤的回车键。
早在2000年,柳传志已将联想一分为二,分别交给了他苦心栽培的两位接班人杨元庆和郭为,自己“退居二线”。
杨元庆曾不止一次地感叹:“柳总是个政治家”。不知这话该从何说起,至少这句话或多或少地暗含了对柳传志顺势而为的经营思路和心系国家的企业责任。1990年九江洪灾,中科院发文号召联想员工捐款。在香港的柳传志特意嘱咐秘书将捐款清单传真过去。一看捐款清单,柳传志非常生气,随手在传真件上作批示:国家遭灾、匹夫有责。捐款人数太少、数额太低,重新捐款。
就是这样一个忠肝之士,在2003年,极其吃力而艰难地了度过了人生的低谷。父亲的去世给柳传志太多的悲伤和痛苦。流传下来的祭文《怀念亲爱的父亲》,情真意切,即使是柳不相与谋者,都为之动容。据称,柳传志的咽炎也是那时留下的后遗症。一年后,未完全从悲痛中走出的柳传志代表联想集团在收购IBMPC的文件上签字,震惊世界。恍惚间,柳传志依稀记得,上任之初,联想只是IBM一个不起眼的经销商。不曾想多年后的这一刻,联想与IBM上演了“蛇吞象”的神话。走上国际化道路的联想“借船出海”,在中国民族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扮演了拓荒者的角色。但是,中国的“蛇”要吞海外的“象”,并非易事。中西文化的差异、经营模式的冲突等种种障碍,使得联想在与IBMPC的磨合中煞费苦心。三年后,“新联想”扭亏为盈,走出全球跨国并购成功率不足30%的诅咒。
逐渐淡出联想集团的柳传志,从企业家涉足资本界,转而成为联想控股总裁,旗下五家公司———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先后完成了联想系的构图。
一将成名万骨朽。
北京大学何志毅教授曾在某一场合郑重其事地提问柳传志,“大概是从什么年份开始你不考虑物质而只是在乎精神追求?”柳传志略一沉吟,答曰:“联想的事业打到香港那年”。的确,26年的经济变幻,有多少与柳传志一样的企业家,被刻上“悲情英雄”的符号,柳传志屹立不倒,终炼成教父级的声望。有媒体甚至称,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进化,在柳传志身上都能找到影子。一切,在很大程度得益于他对环境的强适应力。他的“鸡蛋论”或许能给些许启示:
“企业要发展,周边的环境极为重要。对一个鸡蛋孵出小鸡来讲,37度半到39度的温度最为适合。那么,40度或41度的时候,鸡蛋是不是能孵出小鸡来呢?我想生命力顽强的鸡蛋也能孵出小鸡来,但是到了100度的温度一定不行了。对企业来讲,1978年以前可能是100度的温度,什么鸡蛋也孵不出鸡来。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可能就是45度的温度,生命力极强的鸡蛋才能孵出来。到1984年我们办联想的时候,大概就是42度的温度。今天的温度大概是40度左右,也不是最好的温度。因此,生命力顽强的鸡蛋就要研究周边的环境,一方面促使环境更适合,一方面加强自己的生命力,以便能顽强地孵下来。”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984:空前绝后(13)
这就是企业教父的风范:有理想而不理想化;是改革先锋,却不做改革牺牲品。所以,他赢,我们心服口服。
年度延伸人物二:1984年的“大王们”
稀土大王: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泉龙
在出泥瓦匠的偏僻乡镇,蒋泉龙极其敏锐和果断地选择了生产稀土产品和赴港上市,这两个被认为“特立独行”的选择令他一鸣惊人。
1984年,蒋泉龙从国企下海。他和妻子钱元英带着外出打工积累的3000元,回乡创办了戴红帽子的集体企业“宜兴镁质耐火材料厂”,开始了创业生涯。当一位朋友建议上市融资时,连股票都不会炒的蒋泉龙怦然心动。在以法国里昂证券公司为代表的豪华班底的推动下,改制后的中国稀土于1999年在香港联交所闪亮登场。蒋泉龙以持股70%的身份折合身价亿元,位列2001年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39位。“稀土富豪”的名号在香港很是出名。目前,“中国稀土控股”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稀土生产企业。
焦炭大王:山西安泰集团董事长李安民,
1984年,在军队服役7年的李安民,组织七个困难户、七个残疾人和十三名干部,办起山西第一家私营企业——介休安民焦化厂,后经过几次重组成立山西安泰集团。
1987年9月,李安民带领技术人员,研制成“介休一号炉”,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农业部在全国推广。1991年,义安焦化厂与美国精泰科技集团公司、索之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成“山西介休安泰焦化有限公司”。
1993年7月由介休市义安焦化厂、介休市义安镇洗煤厂和介休市义安镇精煤发运站共同发起设立了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2月,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安泰集团”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山西省第一家完全由自然人发起设立的上市公司。
锅炉大王:山西环海集团总裁梁文海
1984年,梁文海创办环海集团,在国内最先推出环保节能型锅炉。1995年,梁文海积极响应中央倡导的扶贫光彩事业,组建贵州环海公司,投资1400万元组建了贵州最大的金属镁厂和特种水泥厂,被中央和贵州省作为中西部结合的典范和全国光彩事业的示范项目。1996年,梁文海在甘肃兰州投资100余万元创办西北环海锅炉制造有限公司,在吉林敦化投资50余万元创办吉林敖东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节能灯大王:浙江阳光集团董事长陈森洁
1984年1月,陈森洁来到阳光集团的前身——还是一家资产仅10余万元小厂的沥东灯泡厂当厂长。1994年组建“阳光集团”。2000年“阳光”在上海成功上市,陈森洁持有股份,是第二大股东。
汽车玻璃大王: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
曹德旺曾在家乡一家生产水表玻璃的企业做采购员。1984年,他承包了这家企业。1987年,他联合11个股东集资627万元,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在10年间,曹德旺不断引进技术,其产品除了在国内占有55%以上的市场份额,还从1990年开始出口,占据了北美市场约10%的份额。“汽车玻璃大王”的美誉由此得名。2004年,在世界经理人峰会上,曹德旺获得了“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
汽车保险杠大王:江南模塑集团董事长曹明芳
1984年,江阴市周庄镇工业总公司与香港乾丰塑胶公司共同投资32万美元创办江南模塑公司,时任周庄镇经委副主任的曹明芳受命出任合资公司总经理。那一年,周庄镇工业产值超亿元,成为江阴七个亿元乡之一。
1988年,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保险杠国产化项目招标,在全国60多家的竞标企业中,曹明芳的投标方案因投资最少、质量最佳、上马最快而一举中标,成为大众桑塔纳轿车保险杠独家定点生产厂。由此拿到了进入汽车产业领域的入场券。从此开始,曹明芳带领公司一直专注于保险杠生产,现在为上海大众、雪铁龙和通用汽车生产配套的前后保险杠,占据市场份额的70%。
电水壶大王:百灵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达
1984年,年过半百的陈达和发妻在长沙长义街某工业大厦内建厂房,做起了熨斗装配业务,并起名为百达电器制品厂。近二十年来,陈达一直坚持传统小家电的制造。
陈达注册于百慕大的百灵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在深圳宝安松岗,主要从事电水壶ODM订单,主要客户为欧美及澳洲的畅销品牌,金属类高档电水壶在英国市场占有率达30%。
保龄球设备大王:上海中路集团董事长陈荣
1984年,做过技术工人的陈荣,用自己的全部积蓄2000多元开办了一个纺织厂。1990年,陈荣毅然卖掉厂子,将所得全部投入中国股市,在资本市场一展雄风,使自己的资产在短时间内从1千万迅速增值到1亿元,成就一段资本传奇,也以此作为创建中路的原始资本。
1995年,陈荣投资8000万元进入专业保龄球设备供应行业,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保龄球设备制造商。
软磁大王:天通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广通
1984年,在郭店镇水机站工作的潘广通已年近五旬,他毅然带领乡亲集资八十万元,创办了海宁电子元件厂。在建厂之初,克服了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种种困难,历经了多次试制失败的严峻考验,生产出了第一批彩色电视机用电源磁芯,一举填补了国内该项产品的空白,踏出了创业成功的第一步。
1993年,海宁电子改制为天通电子有限公司。天通电子是国内软磁行业的龙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以上。2008年1月,潘广通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是谁在练太极风生水起?”
——周杰伦《双节棍》
txt小说上传分享
1985:中国有了“万元户”(1)
“万元户”这个新名词,席卷大江南北,深入到人的内心,演变为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的代名词:
尹明善和翟美卿挤进了“十万元户”甚至“百万元户”的行列;
唐万新终结了学生时代,走上“一入商门深似海”的人生道路;
吴仁宝带领华西人雨中宣誓,确立亿元村的目标;
为与港商合资,姜维坐上了去北京“找政策”的火车,最终得到*的支持;
王中军“不务正业”,和朋友合办杂志《购物指南》;
张茵只身闯荡香港;16岁的黄光裕则跟着年长三岁的大哥黄俊钦远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