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执行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做最好的执行者-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客人下了飞机后,心想,都这么晚了,肯定不会有人接自己了。
  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刚一到出站口,他就看到这名工作人员孤零零的站在那里等自己。
  当时,客户心底一热,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送客人回宾馆之后,因为太累,这名工作人员竟然在车上就睡着了。第二天,客人看到这名在车里睡了一晚上的员工,不由流下了眼泪。感慨了一声:“华为,了不起啊!”
  其实,类似的故事在华为举不胜举。有一次,一位员工发现去接客户时,发现客户眼睛布满血丝,于是想:客户可能没休息好!
  于是他主动帮客户买来眼药水。客户接到接待人员为自己特意买来的眼药水,非常激动,连连道谢。
  无论是接机的员工还是给客户买眼药水的员工,其实都没有人督促他们。飞机晚点那么长时间,那位员工完全可以回去先休息一会再来,或者叫别人来替换一下自己,至于给客户买眼药水,公司根本就不会这样的规定,完全出于自觉。
  但他们都并没有因为公司没有规定或者没人督促,就不去做这些事情。
  没人督促,就自己督促自己,这可以说是自我管理的最高境界。
  很多执行者在领导面前会表现的很好,工作很勤奋,也很努力,可是领导一离开,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思想和行为上都大打折扣。更不用说领导没有交代的事情还能做的如此到位了。
  最好的执行者无论有没有领导监督,都会很认真的做好本职工作,甚至会超出领导监督情况下的工作效果。
   。 想看书来

第七章 拒绝“推、拖、空”,执行变轻松(1)
执行有时候很吃力,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执行者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推、拖、空”上:
  “推”:推诿,推卸责任;“拖”:做事拖沓;“空”:浮在表面,落不到实处。
  要想执行变得有效和轻松,就必须坚决拒绝“推、拖、空”的出现。
  1.决不推诿
  很多人为什么喜欢推诿?原因无非是两条,一是嫌麻烦,二是怕承担责任。
  有了这样的心态,就算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都不愿意做,都恨不得把责任推给别人。
  而最好的执行者,绝不允许推诿,既然问题出现了,就一定要解决。
  2008年奥运会北京召开前夕,我们应邀为北京的酒店行业做培训。在分享如何将执行做到位时,该酒店的总经理谈到这样一件事:
  几年前,他在一家酒店担任大堂经理。
  有一天,他突然听到前台传来争吵的声音,于是马上走了过去。
  原来是一位客人想要兑换外币,但是在签支票的时候,不小心名字写错了位置。按照规定,这样的支票没法兑现外币。
  服务人员请他再重新签一张支票,这让客户很不高兴,因为他只带了一张支票,于是大声责怪服务员为什么不事先告诉他名字要写在哪里。
  服务人员也觉得挺委屈,小声嘀咕说:
  “明明是你自己写错了,凭什么全怪在我头上。”
  客人一听,火气更大了。大堂经理一看,连忙上去道歉,并且让客人先别着急,等他给银行打电话,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于是他马上给银行打电话,几经周折,终于弄清楚了解决的方法并不难,客人不需要重新签支票,只要在正确的位置再写一下名字就可以了。
  一听这么容易解决,加上看到他的态度那么好,客人火气一下子消了一大半,说:“太感谢你了,要不我就要拨打投诉电话了。”
  就这样,一场风波被他化解了。
  这个学员现在已经发展为一家国际星级酒店的负责人,他总结这件事情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难是因为你不敢去面对。敢负责,就没有什么难事。”
  客人的名字签错了位置,要是服务人员能主动打个电话,不就很轻松解决了吗?不就是一个电话的问题嘛!没什么难的。但为什么服务员却连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到?就是推诿。出了问题,先把责任推到客人身上,同时也不去想办法解决。
  属于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就绝不要推诿。假如每个人都不愿意承担,把责任推给别人,那企业怎么发展,个人又哪来的机会?所以,从现在开始,决不推诿。
  2.决不拖拉
  拖拉是把现在就应该去完成的任务,推到以后,今天的事推到明天,明天的事再推到后天,推来推去就打了折扣,甚至没有了结果。
  可能,我们看过这样的情景:
  情景一:周一早会上,老总把新的工作方案公布下来,交代秘书整理好会议记录,第二天交给他。秘书想:明天交给老总就行,来得及。于是把这件事一直拖到下班。
  晚上回家后,看到吸引人的电视节目,她又对自己说:“一会儿再工作吧,先放松一下!”看完电视已经是深夜了,秘书已经没有心情和精力去完成任务了。
  第二天早上,当她两手空空的站在上司面前时,领导对她的表现很失望。
  情景二:老总让策划人把策划案在下午五点前做出来,策划人认为还有好几个小时呢,没问题,手上还有别的工作,就先忙别的去了,迟迟不动笔。

第七章 拒绝“推、拖、空”,执行变轻松(2)
最后快到时间了,他一看来不及了,就草草的制作了一个策划案交给了领导。领导看完,沉着脸说:“你用心做了吗?拿回去重新写。”
  事情不到最后一刻决不动手去做,结果可想而知。
  要想执行到位,就不能允许“拖延”的念头出现,只要想到了,就立即去做,别给自己找任何借口。
  关于台湾首富郭台铭有很多故事,其中有一个至今都被人津津乐道:
  有一次,一位美国客户到台湾考察。几家电脑公司都想争取到这个客户,都做好了迎接的准备。
  客户到达的当天,一家电脑代理工厂的协理王先生早早就来到了机场,本以为自己已经够早了,但没想到刚一到,就看见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制造商——广达电脑董事长林百里带着四五个业务员已经等候在那里了。
  这一来,王先生的信心顿时减了一半,自己级别不高不说,而是只是一个人,而人家可是董事长亲自带队,无论从阵容还是实力,自己都没法竞争。但不管怎么样,既然来了,还是得跟客户打个招呼,建立一下联系,说不定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飞机降落之后,客户走了下来,正当大家都准备上去迎接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和客户一起有说有笑地走下来的还有一个人——郭台铭。
  原来,得知客户要来台湾考察的消息之后,郭台铭马上去了解客户的飞机航班信息,并且在客户转机的时候,他也一同坐上了飞机。
  就这样,飞机还没有降落,项目已经谈得差不多了。
  永远比别人早一步,这就是郭台铭。
  假如郭台铭和其他人一样,在机场等待客户下飞机,那这次的机会能不能给他,可真不一定。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做不到像郭台铭一样,但起码我们可以学习他那种做事的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要给自己的惰性找借口,对付拖延的最好办法,就是做,立即去做。
  3。决不空浮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李大钊有句名言: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最好的执行者往往能够脚踏实地,把工作落实到位。他们不仅仅做事踏实,说话也很实在。
  前不久看了张建华的书——《骨干是折腾出来的》,其中讲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当时,他还不到十七岁就在部队当上了班长,很多新兵的年纪都比他大,他在给战士训话的时候觉得很不适应。
  第一次进行训练讲评,张建华先表扬了一位战士,表扬的话,对于说得人很轻松,听的人也很愉快,可是接下来就该批评训练中不认真的战士了。
  他想:都是朝夕相处的战友,大家一个寝室住着,有的还比自己年纪大……指名道姓的话就很不合适。
  于是他很笼统的说:“今天训练,有些同志表现不够刻苦,希望今后要努力。”
  每个战士都很自在,因为说的不一定是自己。
  正好连长在一旁路过,听到张建华的话很不满意,说:“就五个人,你还‘有些同志’。你直接说,是谁?”
  这件事对他影响非常大,是啊,才五个人,还要说“有些同志”。为什么不敢指名道姓,为什么会浮于表面、不敢一抓到底?说白了,还是不敢承担责任,怕得罪人。
  没错,这样自己是落了个“老好人”的名声,但却会因此损害团队的利益。
  如果连点名批评都不敢,那么那些做得差的战士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怎么可能达到改正错误、促使整个团队健康发展的目的?
  最好的执行者拒绝空浮,他们不仅说话实在,做事也是抓实,抓细,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执行工作。
  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在《给中国学生的第六封信:选择的智慧》一文中提到: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情。当我从中国回到微软总部后,发现刚接管的部门有一个项目存在方向上的偏差——开发团队并没有把用户摆在第一位,而只知道研究一些看上去很“酷”的技术——就毅然终止了该项目的研发。
  当时,有一位员工问我:“你怎么能够确定你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像Windows这样的产品也是在经历了10年左右的市场检验后才站稳脚跟的。你凭什么笃定这个项目不会在未来收获惊喜呢?”
  其实,我之所以能够快速做出抉择,主要还是因为我在此前的工作中已经有了类似的教训:
  我曾经在SGI公司领导200余人的团队研发一套世界最先进的三维漫步技术。这套技术能在10年前的硬件上营造出美丽的三维效果。但在做这个项目时,我们完全没有考虑用户和市场的需要,开发出来的三维体验并没有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客户群,而是想解决所有客户的问题。结果,最终的产品无法利用SGI现有的营销渠道,产品对硬件及网络的要求也超出了普通用户的承受能力,我们这个项目最终被取消,技术被公司出售。
  这件事对我的打击非常大,因为我手下的200余人都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有的人甚至因此而失业。我的内心深感愧疚。但另一方面,我也从惨痛的教训中吸取了足够的经验。
  李开复之所以毅然终止了该项目的研发,一是有教训,二是他明白:作为一个优秀的执行者,必须不求空名和项目的“好看”,而要有实际的效果。
  当实际的效果,与空名和好看的形象矛盾的时候,毫无疑问以实际的效果作为选择的基本依据,这样的做法,正是决不空浮的表现,值得我们每个执行者好好学习。
  

第八章 四大方式提高执行水平(1)
执行力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光有意识就够了,还得改善自己的工作方法。
  许多人在做工作时,往往是采取“拍脑袋”、“凭感觉”等方式去做,或者遇到需要沟通和协调时不懂得沟通协调,这样的结果,不仅效率低,而且个人成长往往也会太慢。
  掌握了下面的四种方式,就能把我们从上述状态中解放出来,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使我们的执行水平有一个很大的飞跃。
  1.拿不准的事,问好再做
  许多人在执行时有一个毛病:不管自己对事情有没有把握,说干就干,但是干出来的结果,往往很糟糕,小则吃力不讨好,大则给单位造成想象不到的损失。
  说干就干,从不拖拉的角度讲,的确值得肯定,但永远要记住:就算是能力再强的人,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事情都拿得准。心中有疑惑、不能确定的时候,千万不要自作主张,闷头就做。
  遇到这里,不妨先问一下,问明白了再做。
  在一次培训中, 一位主管讲了一件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事情:
  毕业后,她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服装公司做销售。有一次,她联系了很久才争取到了一位客户。签合同那天她又兴奋又紧张,努力做好万全的准备,还带去了一些客户需要的工作服样品。没想到客户觉得样品很不错,签完合同后又决定再从她们公司订制一些衬衫。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她痛快地答应客户,马上就回公司把衬衫的样品拿了过来。客户对衬衫也很满意,当场就敲定了款式和面料。
  在报价的时候,她犹豫了一下,其实她对衬衫的业务不太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