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娶大脚女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万别娶大脚女人-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做是件“正常的”事:“姻亲面前衣冠整齐,丈夫面前宽衣解带。”
  “如果你摸了她的大腿,就不该害怕她的阴部”,这则来自西非的马林克语谚语劝告年轻男人不要惧怕性事,但它也同样适用于其他需要勇气的情况。其他有关穿着衣服和脱掉衣服或有关性事问题的谚语也一样。一则赞比亚本巴语谚语以穿着衣服的姑娘做隐喻提醒人们:亲身体验是做出正确判断的最好保证——衣着整齐的姑娘不会马上被轻薄:“不可小看还未被你脱掉衣服的女人。”来自加勒比海瓜德罗普岛的一则克里奥尔语谚语也肯定了这种常识:“甜玉米只有扒光了皮才能看到质量好坏。”一则鲍勒语谚语——“女人不是”系列的又一个例子——暴露了问题的另一面。这则谚语明确告诫人们,没有更进一步的承诺,先不要脱衣服:“女人不是玉米棒,剥掉皮才能看到其价值。”
  同样,大部分有关性欲的谚语都无一例外是从男性角度出发的,正如下面这则阿鲁巴岛帕皮亚门托语谚语再次重申的那样:“脱掉姑娘的衣服,不是为了坐在旁边看着她。”脱衣服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要继续深入的请求——至少在男人看来如此。那姑娘或女人脱掉衣服或被脱掉衣服的感觉又如何呢?我们几乎一无所知。此外,谁把谁的衣服脱掉了?这衣服又是谁花钱买的呢?一则弗里斯亚语谚语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供女人衣者亦可去其衣。”这则谚语清楚明白地表明,已婚妇女显然在经济上依赖丈夫,因此作为回报她们有义务为丈夫提供性爱。而那个为女人买衣服穿的人不仅觉得自己是衣服的“主人”,而且也是衣服所遮盖的身体的“主人”。
  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以女人的欲望为主题的谚语几乎一则也没有。但这里有个罕见的例子,这是一则爱沙尼亚谚语:“心里想着男人,眼里看到的是他的生殖器。”这种谚语非常少见,其原因可能在于人们忌讳公开谈论女人的欲望,因为这样做有悖于女性的谦虚美德。
  与性有关的谚语常常反映出一种行为和权力的等级。马儿和骑手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性隐喻,而等级的差异就常常通过这种隐喻表现出来,正如下面这则流行于南美洲的谚语所言:“骑在马背上的人发号施令。”下面还有一些例子:
  丈夫如同马背上的骑手。(拉迪诺语)
  马儿要骑手来骑,女人要靠男人来养。(马格里布地区阿拉伯语)
  不管女人个多大,男人都要骑在她上面。(伊奎尔语)
  马儿要听骑手的指令才会抬起前腿。(土耳其语)
  

女性的权力
“我们两人各是一条裤腿。”妻子说,而后她把整条裤子拿走了。(弗里斯亚语)
  无论何时何地,权力都是一种决定性因素,而权力和利益又是谚语的中心话题。权力在握的人想要保住权力,没有权力的人梦想要分享权力。许多跟性别有关的谚语都强调现有权力体系和男性拥有显著优越地位的合理性。但同时,人们也害怕失去自己的权威,害怕“别人” 踏入“只限男性”的宝贵领地,这种恐惧无处不在。而权力的服从者也并非只是顺从地接受命令,他们也会向权威提出挑战。况且,女人肯定不像许多谚语所说的那样是一种无能的动物,也不是有些女权主义说教的那种消极牺牲品。如果女人真的是温顺而沉默的大多数的话,那这些谚语否定女性的目的又何在呢?公开否认女性的权威或影响就是一种有力的证明,证明事实与之相反。
  谚语讨论女性权力的角度不同:有的否认它的存在,有的公开表达对其破坏力的恐惧。妇道的主要原则是:即永远不要表明自己有权力、有知识、有其他非凡的心理素质或艺术才能。尤其是为人妻者,更不该表现出她们的才能和素质(除非是在做家务和照顾孩子方面的才能和素质)。此外,她更不应该公开表现出自己比丈夫强,除非她想在公共场合让丈夫出丑,从而激怒他,最后可能会导致丈夫对她施加暴力或与她离婚。俗世的夸耀是男人的特权,或许如一则俄语谚语所言:“聪明的女人给男人荣耀,邪恶的女人传播流言。” 谚语用裤子来隐喻男性的角色和领域,特别是在西方(因为在西方,男人在18世纪就开始穿起了真正的裤子)。聪明的女人越是想穿上“男人的衣服”,男人们就越是要警惕这种不合人意的倾向所带来的令人不快的后果:
  老婆若是穿裤子,丈夫就得换尿布。(卢森堡语)
  明智的女人把裤子留给丈夫穿。(德语、荷兰语)
  妻子穿裤子,魔鬼当了家。(德语)
  聪明的女人会把自己的裙子和丈夫的裤子区分开。(英国苏格兰语)
  狡猾的女人把丈夫当围裙。(英国英语)
  妻子若是穿裤子,丈夫就得摇摇篮。(拉迪诺语)
  如果裙子合体,就不要想穿丈夫的裤子。(马提尼克岛克里奥尔语)
  此外,类似的例子还很多。一则意大利语谚语这样说道:“女人穿裤子,男人戴围裙,大事不妙了。”但对谁不妙呢?西非丰族有一则谚语用“裤子”做隐喻,直接将身体结构与命运等同起来:“女人穿裤子,那裤裆里吊着的是什么?”人们不希望女人有知识有才能,这被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出来,比如一句汉语古话就说:“夫云妇德,不必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舌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这里的意思是说,男人不喜欢自己的老婆比自己聪明。平庸是人们大力推崇的一种女性品质,特别是从丈夫的角度来说。但是,即使女人的聪明得到承认,其命运也仍脱离不了既定的女性角色:
  女人绝顶聪明,婚后不会成功。(特威语)
  爱叫的骡子和会说拉丁文的女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美国英语)
  女子无才便是德。(汉语)
  在许多文化中,女性在经济上依赖男人(父亲、兄弟、丈夫和儿子),而且只有这样她们才能生存,而传统所赋予女性的活动领域也通常会限制她们取得经济上的独立。这一章讨论的是有关工作的谚语,但为什么要称为“权力”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女人,特别是为人妻者,在工作方面有巨大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正如一则亚美尼亚谚语所言:“即使上帝也无法造出女人所创造的东西。”同时,女性的才能还与一个铁定原则直接有关:即男人的才能,如智力、知识和威望,必须永远高于妻子,至少在公开场合必须如此。坚持这一原则的谚语试图大声叫喊以压倒那些叛逆的反对声音,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反对之声的缺席,恰恰更能反映出它们的影响。
  

一  语言才能(1)
聪明的女人一开口,你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俄语)
  女性在体力上比较弱小,于是她们就大力发展自己的语言才能,而谚语就告诫人们要警惕女人这种危险的能力:
  女人,七嘴八舌,叽叽喳喳。(汉语)
  每四十年听一次老婆的话。(土耳其语)
  女人比男人健谈九倍。(希伯来语)
  女人不应该有发言权,甚或根本就不应该说话;而且令人震惊的是,在许多不同文化的谚语中,这一观点广泛流传。越南语谚语指出了女人的嘴和男人嘴的区别:“男人嘴大文雅高贵;女人嘴大祸及四邻。”世界各地的谚语都强调说,女人在语言方面太有天赋了。这种才能和女性的其他智力才能一样都受到了轻视。女人说话被认为是多嘴、饶舌、喋喋不休和叽叽喳喳;而女人到底说的是什么却不被重视;相反,男人说话却受到了赞美:
  女人的话像风一样不可靠,而男人的话像墙上的石头一样坚固。(摩洛哥阿拉伯语)
  女人的力量就在话多。(尼日利亚及尼日尔豪萨语)
  男人说话像本书,女人只注意细枝末节。(汉语)
  男人思考再说话,而女人说话不思考。(爱沙尼亚语)
  人们不仅把女人的话与男人的话作对比,而且还把她们的话拿来与男人的行为作对比:
  男人做事,女人动嘴。(荷兰语、希腊语、希伯来语、意大利语)
  言语是女人的,行动是男人的。(巴西葡萄牙语)
  言语穿着裙子,行动穿着裤子。(墨西哥西班牙语)
  当轻视不再起作用时,当再也不能无视女人的话,把它简单地当做是一种虚荣时,另外一种策略又出现了:女人的舌头被描绘成危险甚至要命的东西。女人的舌头被比做剑、马刀、小刀和其他锋利的东西,以此来告诫男人们要小心这种可怕的威胁:
  女人的三寸之舌足可杀死六尺高的汉子。(日语)
  祸从口出,患从口入。(汉语)
  骂街时,男人有五十条舌头也敌不过女人的一条舌头。(斯里兰卡僧加罗语)
  妇人之舌比土耳其马刀还锋利。(塞尔维亚语及克罗地亚语)
    【天生的能力?】
  女人的剑永远不会生锈。(苏美尔语)
  很早以前,古代苏美尔人就用这个剑的比喻来警告人们女人舌头的危险。之后,在世界其他地区,同样的比喻也被用在谚语中,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女人的舌头像把剑,她是不会让它生锈的。(汉语、希伯来语)
  女人的舌头是把剑。(葡萄牙语)
  女人的舌头是把双刃剑。(罗马尼亚语)
  女人的舌头比双刃剑还锋利。(美国英语)
  此外,人们还把女人的舌头和她那有问题的大脑联系或等同起来:
  女人的聪明之处在于舌头。(阿拉伯语)
  女人的常识在于她的舌头。(巴西葡萄牙语)
  舌头不停在说,而脑袋却不知在说些什么。(俄语)
  对身体使用暴力一直是言虚语亏的一种表现。女人体弱身小,因此她们要发挥言语力量,作为一种保护机制,以对抗暴力。欧洲谚语指出,女人的舌头长得惊人:
  女人的舌头比裙子还长。(荷兰语)
  女人的舌头比胳膊还长。(英国英语)
  女人头发长,但舌头更长。(俄语、美国英语)
  此外,女人的舌头还被比做骇人的长矛和魔鬼的扫帚,以及像黄蜂一样蜇人的虫子和蛇蝎一样咬人的毒物,如下面这则汉语谚语:“女人的话——毒蛇的舌、蝎子的刺。”
  显然,尼日利亚的约鲁巴男人也害怕女人的伶牙俐齿:“不会说话和吵架的人不该娶个爱说话的女人。”而其他谚语则轻蔑地把女人的话当做是多嘴,并暗示女人天生如此:
  鱼儿不用学就会游泳,女人不用教就会说话。(摩洛哥拉迪诺语)
  

一  语言才能(2)
女人是天生的话匣子。(日语)
  如果不想娶话多的女人,那就只能打光棍。(芒戈语)
  女人多的地方,吵吵嚷嚷。(奥罗莫语)
    【沉默的珠宝】
  沉默的妻子,是上帝所赐。(希伯来语)
  理所当然的,沉默成了女人最宝贵的品质之一,正如上述希伯来语谚语所言。但是,唉,上帝似乎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慷慨,因为谚语一直在强调,女人是不可能保持沉默的:
  沉默是女人最好的饰品。(在欧洲广泛流传)
  或者,还有另外一种更尖锐的说法:“沉默是女人的珠宝,但她却很少佩带。”(丹麦语、美国英语)而一则德语谚语又如是说道:“让女人生孩子比让她保持沉默容易。”然而,沉默的女人又被认为是矛盾的:“女人的舌头虽保持沉默,但这并非其天性。”(美国英语)因此,舌头应该受到严格控制,甚至如果必要干脆割掉:“告诉你老婆一个秘密,但是要把她的舌头割掉。”(希伯来语、依地语)
  防范胜于纠错。在许多文化中,人们从很小起就开始教导自己的女儿,保持沉默才是合体的举止,而且男人们喜欢娶不爱说话的女人,如下面这些(还有许多)谚语所言:
  龙吟[雷鸣]多的云不下雨,说话多的姑娘嫁不出。(中国藏族语)
  女孩们应该行为人所见,语不为人听。(荷兰语)
  女人和婊子一样,不说话就好。(西班牙语)
  对女人来说,没有比沉默更漂亮的衣服。(希伯来语、俄语)
  好言好语和少言寡语是女人的装饰品。(丹麦语)
  女人像瓜,不出声的才是最好的。(葡萄牙及巴西葡萄牙语)
  安静的妻子才美。(美国英语)
  谚语中的梦想是:顺从的女人在家里默默地尽着自己的职责。理想的妻子是完美的,她要满怀崇敬地看待自己的丈夫——默默地,或者最多只说一些温柔而甜蜜的话,给他鼓励,让他有安全感,而且有信心应对在外面不得不做的事情。例如,一则日语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