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时分,天蒙蒙亮,宛城内民众被震天的鼓角之声镇醒,南阳郡守本以为刘邦放弃宛城西进,现今又听到有人来报刘邦的大军已经把宛城围得水泄不通,他惊恐不已,差点跌倒,左右及时扶住,他颤颤巍巍的说到:“兵临城下,迟早不过一死,与其被俘而杀,不如自行了断。”说着就要拔剑自杀,食客陈恢上前劝道:“大人不要性急,现在离死还早,何必如此。”郡守叹道:“都已至此,先生难道有和妙计救我一命?”陈恢道:“我曾听说沛公从前押送骊山刑徒的时候,为了不让他们送死,便把那些人放了,后来在芒砀之地起家,才有了今天,可见是一个仁厚慈善之人。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还不知鹿死谁手。大人为何不归顺于他,这样既保住了官位,还可免了战争之苦。大人若有此意,我去说服沛公退兵,一定马到成功。”
郡守也没有了主义,只好让陈恢前去试试。
陈恢来到刘邦军中,说要求见刘邦,张良马上让人将陈恢请进来,陈恢见到刘邦,刘邦问道:“那郡守派你来是不是为了我撤军之事?先生有话请讲。”陈恢道:“听说将军在来之前已经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沛公既然想要进入关中为王,岂能因为宛城这一小地而耽误了大事。然而将军现在兵围城下,宛城的守将们知道难以逃脱,只有一拼而已。宛城人口多,积蓄充足,恐怕沛公也难以攻下。当然,将军怕不攻下宛城以后会导致前后夹击,对于作战不利。依我看,不如招降郡守,这样即可避免了战乱,也为沛公免去了后顾之忧,其他没有投降将军的城池必然闻风而降。还请沛公三思。”刘邦故作思考,拿眼偷偷看了看张良,张良点头示意,刘邦便道:“好吧,我也不愿看到百姓说到战乱之苦。回去告诉你们郡守,我明日便前去招降,你等不可反悔,否则,休怪我不顾宛城数千的百姓性命。”陈恢拜道:“沛公果真乃仁义之士,我这就回去复命。”
秦二世三年七月,刘邦的军队进入宛城,封郡守为殷侯,陈恢为千户侯,其他人一律保留原职。
刘邦进入宛城之时对张良说到:“先生为何待我离开了宛城数十里,才又让我返回再次攻打宛城呢?”
张良笑道:“我等倘若直接攻打宛城,必然很难攻下。等到我军离开了宛城,他们必然疏于防备,我们打他们措手不及,才能逼迫他们投降。”
刘邦道:“先生不战而屈人之兵,真是高啊。”
刘邦在宛城休整了几日,又率领着大军经渡丹水,过胡阳,经郦,析等地,所过之处,都闻刘邦乃仁义之人,闻风而降,刘邦严明军纪,下令将士不得扰民。百姓人人欢喜,安居乐业。刘邦的兵马就直向武关扑去。
第十四章 约法三章 还军灞上
莽莽的关中平原上一个残暴的政权即将覆灭,一抹残阳将千里的暮云染成血色,咸阳城外几棵老树上停着几只毫无生气的乌鸦,在一阵乱叫声中腾空而起,飞向远方的天际。子婴,这位秦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只当46天的秦王,坐在一辆用白马拉的白色丧车上,绳索套住了他的脖颈,他在为秦朝所犯下的累累罪行而忏悔。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就这样终结了。。。
刘邦进入武关之后,又向蓝田关挺进,这里是进入咸阳的最后一道关口,刘邦屯兵在这里,打算彻底击溃秦军。刘邦隔河相望,咸阳城彷佛就在向他招手。
这个时候的秦王朝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强大,赵高杀死了李斯之后,又杀了残暴无能的秦二世。赵高知道刘邦已经进入关中,于是派人和刘邦求和,希望能平分关中。可是,刘邦好不容易一路杀来,怎么能就此罢手,不理会赵高的请求,继续带兵直逼咸阳。就在这个时候,子婴设计将赵高杀死,自己除去帝号,当上了秦王。
刘邦大军击破了蓝田关,进兵灞上距离咸阳城不过几十里地。
军营里,刘邦和张良,萧何等人正在商量如何攻破咸阳城,张良道:“咸阳城里的百姓已经深受秦朝的压迫,不如我们先礼后兵,写封书信给子婴,他现在已经退为秦王,可见他已经对我们作了屈服,以礼待之,必然使他不战而降。”
萧何同意张良的观点:“我看子房先生说的句句在理,子婴应该知道现在的秦朝已经山穷水尽,即便是负隅顽抗,也不过是强弩之末,最后不但累及了百姓,而且他自己也要惹来杀身之祸。”
刘邦便派人送去书信,果真子婴答应投降,才有了绳套脖颈,白车服罪的场景。
将领们为了显示自己的战功,大都希望让刘邦杀了子婴,刘邦却说:“怀王让我入关,正是因为我的仁厚之心,如今子婴没有反抗就让我进了咸阳,倘若我杀了他,岂不是自毁名声?再说这子婴杀了赵高,深得民心,咸阳城还有大批的官员,留下子婴也可以管束他们。”张良道:“主公英明,若是现在杀了子婴以后怀王问起来,恐怕不好说,现在留下,交给他们处置也好。”子婴就这样暂时保住了性命。
刘邦的大军进入了咸阳,秦始皇费尽心思,耗尽天下民力而修筑的宫殿如今就在眼前,刘邦想起从前自己来咸阳城看到秦始皇出游时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当时一个朝始皇下跪的一介草民,如今就可以得到这些富丽堂皇的宫殿,以及皇宫里的美女和财宝。未等刘邦下令,一个将领高声道:“兄弟们,暴秦掠夺六国的财富都在这里,我们能拿的拿,能搬的搬。”话音未落,将士们一拥而上,冲进了大殿内,打开府库,金银珠宝被这些出身贫苦的起义军一抢而空。
就在这些人抢夺财宝的时候,唯有一人收集了秦朝的各种资料,法律制度,各地经济,民众户口等为日后刘邦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然而此人便是身怀宰相之才的萧何。
张良看到秦朝的宫殿被抢夺的不像样子,对刘邦劝道:“我看此地非久留之地,我等还是趁早撤军返回灞上,以免日后招来横祸。”刘邦不解道:“我们好不容易才打到这里来,一路千辛万苦。先生为何又要让我撤军?”张良道:“主公想想,你现在攻下咸阳,而项羽却在巨鹿大胜,实力远在于我们之上,而且他收服了章邯等人,如日中天之时岂能按照当初约定,让你当关中王?他若来到咸阳,发现这里被我们烧杀抢夺,一定会找借口除掉你,到时候主公如何脱险?”郦食其也说到:“我们还军灞上,不但可以免去了日后的杀身之祸,而且这里的百姓看到我们不骚扰民众,自然主公的威望也提高不少。”
刘邦这才恍然大悟,迅速下令让军队撤回到灞上去,并且自己召集了当地的百姓豪杰,道:“各位父老苦于秦朝的苛法严刑已经很久了,如今我与诸侯约定:‘先如关者王之。’我既然先如关中,理当为关中王。现在与各位乡亲约法三章:如有杀人者便立即处死,伤害他人以及偷盗财物的需要抵罪。我将秦朝的法律一概除去,从前的各种官员依然不变。我之所以来到关中,为的是给百姓们除害,并不是来侵绕大家,希望你们不要害怕。并且我已经命令军队在灞上驻军,等到诸侯都到达以后,再立规矩!”
众人一听刘邦这样说,更加拥戴他,此时已经是人心向背。张良对刘邦说道:“主公不杀子婴,不夺财产,废除秦朝的法律,已经深得民心。”刘邦笑道:“多亏是先生指点。”
正当刘邦进军咸阳,与当地人民约法三章之时,项羽收降了章邯,直往关中杀来。项羽的大军迅速前进,转眼间来到了新安。
章邯率领的二十万秦军投降了项羽以后倍受起义军的虐待,起义军本来多数都是以前秦军的囚徒,受尽了秦军的打骂,如今有了出气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在项羽的军队内部,两种部队的关系非常紧张。
一日,项羽亲自来到兵营进行巡视,无意间听到秦军的降兵在底下私自议论:“我们被章邯等人劝说,竟然错降了项羽,倘或项羽能够入关,我们尚且可以回家,如果不能打进咸阳,我们不知道以后要受多少气,而秦朝一定也不会放过我们的家小,这样我们岂不是进退两难,这该如何是好。”
项羽听到这些议论,怒火中烧,回到帐中就招来了英布等人说:“现今秦军的士兵有二十万,都想着谋反,如果真的叛变,我等必然难以应付,不如现在先先手为强。你带领着兵马杀他们措手不及,全部斩首,除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以外,一个不留。。。”范增在一旁听到,连忙劝阻:“将军不可,既然他们已经投降,哪有再杀之理?当初白起坑杀了赵国降卒四十万,被认为是残暴,将军不可重蹈覆辙。这二十万秦军大都心存疑惑,所以才私下议论,也属情有可原,将军当与他们说明原因,让他们死心塌地跟随将军才是。千万不可滥杀无辜,丧失了信义。”项羽却道:“这些人帮助暴秦残害百姓,死有余辜,如今还要谋反,简直是罪不可赦。亚父不必多言。”
于是,英布带领着三十万楚军,在半夜杀入秦军的兵营,把二十万降卒杀得干干净净。鲜血流进了河流,整个河流变成了红色,尸体挡住了沟渠,直至断流。。。
章邯,司马欣,董翳等人听说项羽一夜之间杀了二十万的秦军,都惊恐不已,前来面见项羽,希望能够免死。项羽说到:“我并不是存心想杀各位将军,还请诸位放心。只是这些人意图谋反,我才将他们杀死,以免后患。怀王已经册封了各位将军的官位,章将军依旧是雍王,司马将军为上将军,董将军还是都尉。还请三位不要多疑。”
。。。
白帝从辕山赶到凤凰城,见到赤帝,拜求道:“还请贤弟帮我。”赤帝大惑不解,扶住白帝说道:“兄有何事?弟自当尽力而为。”白帝道:“我起先以为天意如此,不可违背,但谁知我那子孙不断被你的儿子所杀戮,我悲恸不已。还请贤弟帮我一把。”赤帝明白了白帝的来意:“兄可放心,我有一子可先入咸阳,他为人仁厚,不会杀了子婴,然而另外一子,性情暴躁,他若遇到子婴,想必是不会放过。”白帝问道:“看来此劫是躲不过去了?”赤帝叹道:“此事我也无可奈何,只能看子婴的造化了。”白帝知道项羽英勇过人,却也料到项羽杀了秦军二十万降卒必然会遭到天谴,此后肯定要以自杀而谢罪,所以心里放心下来。
。。。
项羽杀了秦军以后,率领着大军直抵函谷关,想要与刘邦争夺关中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五章 智勇较量 鸿门之险(一)
刘邦知道项羽浩浩荡荡而来,必然是为了与自己争夺关中王,心里十分着急。樊哙这时按捺不住,对刘邦进言:“秦地的财富有天下的十倍之多,而且地势易守难攻,在这里称王也足以富有四海。项羽现在大军已到,他无非就是想违背约定,给你抢夺关中王。咱们应当尽早拿定主意。”刘邦问道:“莫非你已经有了主意?”樊哙笑道:“项羽这次前来肯定是从东面函谷关进入,主公可派兵把守,不准其他兵马入关。这样也许会阻止项羽的西进。”刘邦便让军队守住了函谷关,试图阻止项羽打进咸阳。
项羽的兵马一直杀到函谷关下,项羽知道刘邦已经先行自己一步入关,派大将英布上前喊话,英布策马来到了函谷关下,看到把守的极为严密,喊道:“我乃项将军帐下先锋英布,军队已至关下,速速打开城门。”英布如此喊着,关上的守军也不答话。英布只能不去报告项羽:“关上的守兵并不理会,将军看是否是刘邦故意叫人把此地?”范增在一旁说到:“刘邦小儿先行进入关中,想要在关中为王,以为这样就可以不让我们进入函谷关了,真是笑话。”项羽大怒,骂道:“混帐东西!我昔日放过他,如今他倒想为王。我看他能挡得住我?!”命令英布带领着楚军攻城,英布是何等样人?不消一日,英布便攻破了函谷关,项羽的几十万大军就这样开进了关中。
项羽的兵马停驻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前来拜会项羽,项羽问范增道:“我与此人素无往来,他来找我能有何事?”
范增道:“且让他先进来,询问清楚。”
曹无伤被带到中军帐中,项羽问道:“你不在刘邦帐下听命,现在前来找我,有何要事?”
曹无伤说到:“我听说项将军是当世英雄,所以特来投奔,并且有很重要的事情说与将军。”
“有何要事,快快说来。”项羽向来不喜欢说话绕圈子的人,所以不等曹无伤一堆阿谀奉承的话说出,他就赶紧直奔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