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货膨胀中保卫自己财产:中国式通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在通货膨胀中保卫自己财产:中国式通胀-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嗣癖一懵矢母锏纫捕颊诰沤肆侥训娜∩嵛侍狻R虼耍颐遣坏Ω妹靼自侥媳绲乃匀唬币哺Ω盟媸本枵庵直绲脑俅畏⑸�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节 “N”位数通胀的津巴布韦(1)
在亚非拉的一些国家,通胀的高发率已经上升到了“N”位数,其中以津巴布韦和秘鲁等为最突出的代表。由中央统计局提供的相关数据表明,拥有世界上最高通胀率的津巴布韦又创新高,其目前的通胀率竟然高达2200000%。
  事实上,津巴布韦自2000年以来,国内的经济局势已经呈急剧下降趋势,在后来举行的总统及国会议员选举会议上,因为不断发生的政治暴力事件,使得迄今朝野政党由谁出任总统和总理这一问题而僵持不下。
  津巴布韦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Zimbabwe) 台湾译作辛巴威,港澳译作津巴布韦),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1980年4月18日独立建国,国土面积:39。058万平方公里(世界第59名),首都哈拉雷(Harare)。
  【独立日】4月18日(1980年)
  【国庆日】4月18日(1980年)
  【英雄日】8月9日
  津巴布韦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的基础较好,粮食一般都可以自给有余。但是从2000年开始,津政府以白人的土地是在殖民时代从黑人原住民手中非法取得为由,强制没收了白人拥有的土地,致使境内白种农人大量出走。此后,英国(津原宗主国)等西方国家开始敌视穆加贝。国际金融机构和西方主要国家开始逐渐停止向津巴布韦提供除粮食援助等人道主义援助外的其他援助。随后,津巴布韦的外汇、燃油和生活必需品短缺,通货膨胀率激增。
  巴伦斯·希卡姆巴是真正的“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衣服破”,他千疮百孔的裤子也只能用一根绳子充当腰带使用。说他很富有,是因为他确实是个货真价实的“百万富翁”,说他很穷,是因为它穷得只剩下钱。
  “百万富翁”希卡姆巴的职业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成天开着他那破瘪的汽车在津巴布韦的首都哈拉雷兜揽生意。他的生意的起步收费总是会在100万津元以上。在我们听来那或许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事实上津巴布韦官方的通货膨胀率已经接近1000%,这刷新了非战争状态国家通货膨胀率历史纪录,市场通货膨胀率则更高。每10美元就可以换到万津元,而黑市上则可以换到两至三倍的官方汇率。
  从表面上看,津巴布韦其时的确是全球百万富翁最多的国家,但事实上是它也是全球最穷的国家之一。每一个来到首都哈拉雷气派十足、豪华现代的机场的海外游客,立刻就会就摇身一变成为了百万富翁。
  “是的,我是一个百万富翁——一个什么也买不起的百万富翁。津巴布韦现在遍地都是百万富翁。我们是一个盛产百万富翁的国家,但是我们也一无所有。”——希卡姆巴如是说。
  希卡姆巴本人对这样奇怪的逻辑现实感到好笑的同时又充满无奈,但是对于成百上千万的津巴布韦人来说,恶性通货膨胀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笑谈。曾经,津巴布韦低收入家庭平均最低生活消费一度已经飞升到4100万津元/月。津巴布韦最小面额的纸币是500津元,最大面额则为5万津元。一卷厕纸的价格就已经达到15万津元。当乘坐出租车付费用时候,即使全用面额5万的纸币付费,数钞票付所要花费的时间也与路途全程所用时间差不多相当。
  挡在餐馆吃饭时,场景则更为震撼,当用完餐准备结账时,一沓沓的钞票堆在餐桌中央,就如同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坐在拉斯维加斯的赌桌旁一样。通货急剧膨胀给津巴布韦带来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点钞机竟然成为目前这里最为紧俏的日用品之一。津巴布韦国营报纸上每天都会充斥着日本和新加坡生产的高质量点钞机广告,而每台的价格在亿至12亿津元之间。

第五节 “N”位数通胀的津巴布韦(2)
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危机带给人们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种族之间的隔阂。一位亚裔的旅店老板恼火地揉着头发,抱怨自己连胡子都没法刮,一包3片装的刀片要1500万津元。
  物价飞涨的现实逼迫着人们更努力地去赚钱。哈拉雷的大街小巷清晨5点就会挤满了外出找工作的人们。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做不起公交车,从而选择步行。
  而豪华的哈拉雷俱乐部早已把图书馆关门大吉,因为总有人想法设法的偷书、偷报纸来换钱,尽管这样做的所得也少得可怜。
  同理,医费用同样在飞涨。公立医院的普通门诊费涨了三倍,之前的一个月30万津元转眼就暴涨到100万津元。私立医院也上涨了两倍。想要生产的家庭不得不提 满一大皮箱的纸币来生孩子。
  同样,生不起孩子,就连“死”都变得昂贵——丧葬费太贵,穷人们只好半夜偷偷摸摸把死去的亲友葬在田里。
  伴随着钞票一天比一天更不值钱,原始的物物交换又重新被人们所提倡。小到农场工人更愿意雇主用实物作酬劳,大到城市中物物交换也大行其道,从食品到CD,品种多样,因为更保值,也更容易携带。
  津巴布韦当地媒体日前引用官方统计数字表示,津巴布韦目前的通货膨胀率已增加至231000000%(百分之两亿三千一百万)。近日,津巴布韦新发行面值为5万的货币以应对令人惊讶的通货膨胀率。或者是因为津巴布韦政府对社会经济问题根本就没有采取什么可以马上解决的方法,导致持续的外汇短缺已经成为迫使企业在黑市中用最高的汇率购买原物料以进行更进一步的生产与生活,再加之国家小麦和玉米两大粮食作物的价格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所以,这个时候的津巴布韦正处在经济崩溃瓦解的阶段。
  食品和原材料供应严重不足是导致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确实,连续4年的极度干旱,粮食歉收,将本就积贫积弱的津巴布韦拖入了绝境。不管在任何时候,粮食都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在上世纪80年代,津巴布韦曾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被称为非洲的“菜篮子”和“米袋子”。在经济稳定的时候,或许看不出粮食有多么重要,可是,一旦发生天灾,粮食的极端重要性就会突显出来。粮价的稳定是通货膨胀的阻燃剂,这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生产的基础性作用。
  这些年来,中国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大幅降低,农业发展悄然停滞,这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胀虽有天灾因素,但该国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则是制度成因,最严重的时候津巴布韦的农已经买不起化肥、农药,土地到了种不起的地步,随着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津巴布韦一次次地徘徊在恶性循环中。
  如果说大旱是天灾的话,那么,津巴布韦政府激进的土地改革所造成的黑人与白人之间的暴力冲突,则是一种人祸了。政治上的混乱引发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也导致了国外资本的退出,最终经济陷入空洞和萧条。这不得不令人想起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大陆,当时,上海物价指数由1937年的100,上升到3637万亿。有意思的是,为了弥补巨额赤字,这两个政府均采取了增印纸币的手段,通过“铸币税”维持政府运作,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在当时,“乱印钞票”对于危机中的国民党政权来说简直雪上加霜,其统治的合法性也就此完全崩溃。

第五节 “N”位数通胀的津巴布韦(3)
政治斗争、财政赤字、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货币政策连连失误,津巴布韦与中国历史上的这次通胀虽相隔60余年,但竟是如此的相似。可以说,不管在任何时候,稳定都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自1991年来,津巴布韦政府开始实行金融自由化,通过一系列立法以创造新的货币市场工具和金融服务。此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外汇管制的放松,津巴布韦利率开始上升,并且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保持较高的水平,到90年代晚期增加了5倍,几乎达到50%,促使投资从生产性活动转向回报率高达33%~37%的投机活动。这无疑为津巴布韦“热钱”的进入和退出大开了方便之门。一旦政治气候转向,经济遭遇危机,国家的外汇管制相对严厉,以投机为本意的热钱就会迅速退出,虚假的繁荣瞬间瓦解,剩下的,必是满目疮痍。
  津巴布韦从2008就已经开始暂停出口特定的基础商品,而这些商品主要包括盐、糖、食用油和大米等,出口暂停也将持续一年左右的时间。从津巴布韦政府实施新的土改政策以之后,津巴布韦就严重地遭受了西方国家经济制裁以及连续干旱的双重打击,于是,津巴布韦的经济逐渐陷入困境,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尽管津巴布韦政府也曾进行了多次的修改行动,同时也相应地制定了许多鼓励经济恢复与发展的详细计划与谋略,但是对于他们的实际情况来说,整个国民经济到现在依然还没有好转的迹象,而且经常还会有面临基础商品短缺的可能。
  津巴布韦为了解决国内高达2200000%的全球最高通胀率,其央行也做出了一定的承诺:要将本国的最高货币面额提升到1000亿津元。不过,相对于美国来说,他们的1000亿津元的面值也等值于1美元而已,任何时候也都买不起一条面包。货币发行之后,当地的央行因为没能看到任何可观的改善,于是,又把100亿津元的钞票删除掉了10个零,但是却要保证其价值不变,也就是原本100亿津元变成了原来的1津元,而已经推出的1000亿面额津元钞票只要一到年底就会立马停止使用。
  之前,我们一直认为的100%和1000%的通胀数字只会单纯地在教科书里出现过,但是从来都没想到过现在的津巴布韦通胀会比中国的国民党时期还要严重许多。不过,也许还有最值得我们欣慰事情,就是无论在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和形势下,当地的穷苦大众都依然可以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存之道。
  由于当前的粮食和能源价格已经达到了连续6年以来的至高点,而大多数的商品价格也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至少翻番的增长,因此,世界银行也发出警告:墨西哥、也门和埃塞俄比亚等33个国家也都将面临着“社会动荡”的可能性。所以,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巨型通货膨胀的再次出现,就会让我们再次看到15年前拉美国家民众生活的悲惨境遇,也更是期待着巴西能够2500%的通胀降到7%~8%的奇迹,希望他们能够早点在这些国家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其实,早在2008年的时候,亚洲开发银行就已经发布了相关报告,其中明确指出,虽然在亚洲的发展中,经济体大都采取了政府补贴和严格控制价格等宏观调控措施,但是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和粮食价格飙升的情况下,可以预计得出今年亚洲经济发展中的通胀可能会普遍加速上升。
  “金砖四国”来源于英文BRICs一词,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因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的“BRICs”一词,其发音与英文中的“砖块”(bricks)一词非常相似,故被称为“金砖四国”。
  在最近的20多年以来,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逐渐对本币汇率实行管制政策,他们继续维持着要把汇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与此同时,他们还在采取着利用廉价的人力成本大力发展制造业,以便尽情享受“人口红利”的美妙;而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则是利用自己的输出资本和技术为他国提供市场,这样,双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各取所需,已达到最终的双赢。而很多的发展中国家则根据自身的实力建立起了庞大的外汇储备,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想对货币危机而心有余悸,发达国家一旦从中享受到了廉价的商品,这样他们就会把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用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上。
  由于现在很多的制造业已经将自己的工厂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有着可观的人力市场,在人才需求的问题上,几乎不存在什么情况,这样一来的话,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生产出来的商品价格就一定会大幅度上涨。这样,全球通胀的来临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就会越大。而如今的全球通胀现实,也使得发展中国家突然之间变得如此不堪一击,那么,当通胀一旦失控的话,多年以来,在治理贫困和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成果也将付诸东流,而手里剩下的也不过只是一些不断贬值的纸币而已。因此,目前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必须趁着现在的通货膨胀还没有急剧恶化之前,就应该最先做到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