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疤嫖牌洳辉茫苡猩毙逯啤薄�

  一方面,曹操计划杀掉张绣,一方面按部就班的软着陆消化宛城的张绣势力,首先下手的就是张绣的贴心心腹胡车儿,听这个名字就不像是中原人,而且被张绣看中,肯定是以武力见长。

  但是,张绣也不是傻子:你玩着我们张家的女人,就不会不防备我?而且现在又明目张胆的勾引我的亲信,难不成要刺杀我?反正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于是一个先下手为强,杀了个曹操措手不及,长子曹昂战死沙场,数一数二的猛将典韦也是为了掩护曹操逃跑而壮烈牺牲。

  这一事件也成了曹操心中的一个痛,后遗症还在于他的老婆因为丧子心痛,毅然和曹操离婚——只有曹操休老婆,现如今却被自己的老婆给休了,单就胆识,这个女人就是不简单啊。

  而曹操呢?也是心里有愧,三番五次的拉下脸来去认错,恳请妻子原谅自己的不忠,但是,她可以原谅他的偷情,却不可以原谅因为偷情而让自己的爱子丢了性命,所以,最后,曹操还是怅然离去。

  也正因为如此,曹操才对张绣恨之入骨,几次三番的利用攻打吕布的间隙挥军痛殴宛城,只是,张绣早就做足了功课,攻城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刘表这个外援做事也是很到位,张绣一挨打,他就出兵呼应,所以,曹操一直没有得逞。

  但是,张绣并没有因为曹操的碰壁而使得局势彻底有利于自己,唯一的机会就是宛城偷袭那一次,但是,垫上自己儿子两条命外加典韦,曹操胜利的金蝉脱壳,这也意味着张绣只有两个选择——投降曹操,抑或投降其他势力,否则被击溃是迟早的事情,吕布就是经验教训,单凭武力是无法在中原立足的,张绣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政治优势。

  而吕布败亡之后,袁绍和曹操突兀的对立出来,张绣在夹缝中显得十分尴尬,不得不再度面临政治抉择——究竟投降谁呢?

  按理来说是投降袁绍的,毕竟袁绍势大,而且自己和曹操还有血海深仇,投降曹操岂不是早死?

  不过,一个人的出现,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这个人就是贾诩。 。。

11—05:张绣的无间大戏(2)
自从帮着李傕出了一个特大号的馊主意之后,贾诩有点感觉对不起天下苍生,一直低调的在皇帝身边做了不少事情,汉献帝摆脱西北军阀的魔爪就有他的功劳,之后呢,以丧母为由休息了一段时间,有一个叫做段煨的将军,和他是老乡,贾诩觉得这样安全一些,就主动投奔他,“去傕托煨”,但是他名气太大了,“为煨军所望”,有点反客为主的味道,这个段煨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了,风头被抢去了嘛,贾诩呢,感觉到了这一点,也是有点害怕,生怕这位老乡对自己不利。

  后来,张绣在南阳站稳了脚跟,身边缺少一位智谋之士,听说贾诩不太牢靠,于是就想挖角,私底下派人去收买贾诩。

  贾诩一听这话,二话不说,打包就要走,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了,随从和朋友劝阻他:老贾啊,段将军对你可是不错啊,就这么抛弃他不太好,再者说了,你的家人都在人家手里,不怕他们遭殃吗?

  呵呵,贾诩一笑:段将军生性猜忌,一直对我不错,但是心里早已积怨不少了,早晚会爆发,我离开之后,他昔日在军中的威信又可以恢复了,不会对我不满的,我的家人他也会善待的,至于张绣将军,身边缺少我这样的人才,他又是求贤若渴,那里会有我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到了张绣那里相当于给段将军找了一个外援,他也会高兴的。

  所以,贾诩还是选择了偷渡到张绣那里去。

  事实上,人家贾诩还真是说对了,张绣给他的待遇和信任远远超过了段煨,而段煨对贾诩的离开不仅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就差放鞭炮庆祝了,对他的家人也是好的不得了。

  贾诩也是对得起张绣的厚爱,刚来不久就挖来了刘表这个强力同盟,直接导致了曹操拿不下宛城。

  而在战场上,贾诩也是凭借自己古灵精怪的策略把号称老谋深算的曹操玩得团团转,让张绣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曹操打不过张绣以后,准备撤军,张绣一看以为有好处,就准备追击,不过贾诩拦住他说,将军,此战不可追,否则必败。

  但是张绣不听,在他看来,贾诩在政治上和外交上是个人才,军事上还是自己这个行武出身的比较靠谱一些,于是不听,亲自率领军队追击。

  结果呢?曹操是大胜,张绣大败。

  正在张绣气馁准备回去的时候,贾诩拦住他,说,将军,听我的,现在追击的话一定会成功。

  张绣不信,但是既然之前已经被他说中一次了,那么就再尝试一下吧,于是又率领军队追赶。

  结果呢?张绣还真是赢了。

  这下子他就纳闷了,怎么第一次我率领的是得胜之师,士气正旺,输掉了,第二次是失败之旅,反而会取胜呢?

  贾诩解释道:将军虽然能征善战,不过比起曹操还是差一点,这个人新败撤兵,一定会亲自断后,将军占不到便宜就不奇怪了,而他得胜之后,以为不会有追兵了,自然放松警惕,就会让其他将领断后,将军对付这帮人还是绰绰的,取得胜利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张绣恍然大悟,自此以后对贾诩更是言听计从了,这个家伙是全方位的综合性人才啊,我张绣算是捡到宝了,哈哈!

  其实贾诩聪明的地方不仅是这里,这厮会说话啊,其实就是张绣实力不济,被他这么一编排,简直就是曹操阵中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说张绣能不傻乐吗?信任度自然提高。

  信任度高了,话语权有了,也就方便了贾诩促成了张绣的第二次降曹——不得不说人家脑袋够聪明啊,每一次的逆向思维都可以成功。

11—06:张绣的无间大戏(3)
贾诩鼓动张绣投降的时候正值袁绍和曹操马上火并的敏感时期,要说这事也不怪袁绍,人家已经先想到这一点了,所以抢在曹操的前面派遣使者前来和张绣联合,许以种种的好处。

  张绣听了自然高兴,这可不是我上竿子拍袁绍大人的马屁啊,主动过来拉拢我,看来我还是很有水平的啊。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坐在一旁的贾诩突然发话了:哼哼,这位老兄,哪凉快哪待着去,袁绍是什么东西?连兄弟之间的情谊都维系不住,何谈问鼎天下?回去告诉袁绍,和我们联盟,他还不配!

  总之,贾诩喋喋不休大半天,中心思想就是一个:袁绍是个垃圾,有多远滚多远!

  这个使者在袁绍那里养尊处优惯了,哪里受得了这个窝囊气,二话不说,拍拍屁股走人了:哼!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给脸不要脸,没有你们的掺和,我们就打不赢曹操?我们就夺不了天下?

  使者前脚一走,后脚张绣就来气了(这样还可以忍着,足以说明贾诩多么有地位了):贾先生你这话说的太绝了吧,这让我和袁绍他们怎么相处啊,万一打我怎么办?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早晚会投降一个强大的势力的,你说这么好的机会我怎么可以错过?

  贾诩一笑:当然了,我已经为主公物色好了。

  谁啊?张绣问:最佳人选送上门来,已经被你撵走了啊。

  曹操——贾诩口中轻轻吐出这两个字来。

  啊?!张绣眼珠子差点掉出来:有没有搞错啊,我投降谁也不能投降曹操啊!我可是和他有血海深仇啊,岂可自寻死路?

  您太不了解曹操和当前局势了,贾诩解释:不错,现在的确是曹操不如袁绍,但是要从长远来看,袁绍这个人做领导的综合素质比曹操差太多,而且从目前趋势来看,曹操比袁绍更加需要我们的帮助,一旦归顺袁绍,咱们就是那么一回事了,不上不下,混口饭吃而已,而对于曹操,咱们是雪中送炭啊,曹操是个做大事的人,肯定会不计前嫌的,那里才有我们发展的空间啊!

  哦,我明白了!

  张绣是真明白了:贾诩,是你小子想跟曹操混吧?这才拉上我当个垫背的,对不对?

  对啊,贾诩也是面不改色的承认:但是你不得不承认我的分析正确吧,而且我已经把事情给做绝了,将军没有退路了,是不是?

  也对,张绣想想,只好答应了贾诩,举军投降了曹操。

  曹操呢?本来郁闷呢,其实他为什么没有像袁绍那样拉拢张绣?其实不是不想,而是觉得张绣投靠自己的几率太低。

  但是,人家还就是跟自己混了,你说曹操能不高兴吗?乐得屁颠屁颠的,以往发生的一切都是既往不咎了,拉着张绣的手,激动的话都说的不利索了:将军!让我信重于天下的人就是你啊!

  张绣也高兴,看来贾诩说的没有错啊,以后有好日子过了。

  曹操真的对张绣够意思了,“位子均取绣女”,拜他为奋武将军,张绣也是卖命,官渡大战,“绣力战有功”,升迁为破羌将军,而在南皮击败了袁谭之后,“复增邑两千户”给张绣作为褒奖,由于当时天下户口减耗的比较严重,其他将领都没有超过千邑的待遇,算是对张绣的另眼看待了。

  但是,贾诩这么设计还是为自己考虑的多一些,张绣在危急时刻投降曹操的确是雪中送炭,但是这不代表他会彻底忘记过去,厚待张绣还是因为他有利用价值,利用完了,那就不好说了。

  因为张绣的结局并不好——在跟随曹操进攻乌桓,没有到柳城的时候就死了,追谥为定侯。

  死本来很正常,郭嘉也可以英年早逝啊。

  但是,张绣的死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感谢裴松之先生,让我们从另外一个渠道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txt小说上传分享

11—07:张绣的无间大戏(4)
张绣是怎么死的?《魏略》中是这样记载的:五官将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绣心不自安,乃自杀。

  首先,这条史料的出处还是可信度很高的,《魏略》乃是对曹氏家族忠心耿耿的郎中鱼餋“私撰”,并非官修史书,所以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而记事也只是记载到了三少帝,对于司马氏的专权之举多有非议,可见在思想立场不会有刻薄曹氏的成分。

  其次,看事件的发生时间,这是在袁绍一党基本被扫灭的时候,张绣的最大利用价值就是作为第三方势力倾向曹操,从而导致袁绍猝不及防的多了一个劲敌,而张绣也确实是在官渡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袁绍一死,张绣的利用价值必然大大缩水了,那么是不是该处理一下之前的过节了?

  其次,就算曹操不计较了,不代表曹丕不讨厌他——文中所说的五官将就是曹丕,因为他在建安十六年被封为五官中郎将,而张绣呢?虽然是个五大三粗的将领,但是还是会来事的,曹昂死了,曹丕就是大哥,从宗法礼制来讲,是最有可能继承曹操衣钵的,所以拍他的马屁理所应当。

  但是对于张绣的三番五次的讨好,曹丕并不领情,反而羞辱他:你杀我大哥,还有脸跟在我们后面厮混吗?死了算了!

  这话骂得太狠了,正好戳中张绣的隐痛,为什么他归顺之后一直拼死效力?就是为了弥补他和曹氏之间的暗痕,而曹丕的态度则是代表了曹氏家族的立场:我们根本就没有原谅你。

  于是,张绣明白了,彻底明白了,自己被贾诩给忽悠了,曹操所给予自己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己拼回来的,他不杀自己完全是为了给天下人一个姿态:看我曹操多有容人之量啊,杀子之仇都可以忽略不计啊!

  也许,曹操终其一生都不会碰自己一根汗毛,但是他的继承人呢?当他不用在乎天下人感受的时候,自己还会有好果子吃吗?还是自己死掉算了,知趣一点的话,曹操心里的气也会消掉,那么曹张两家恩怨化解之后,对于自己的儿女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对于张绣之死这个事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曹丕那里,张绣得到这样一个心理暗示,只有自己死掉,张家才会平安,曹家的戾气才会消散,张绣不是一个怕死的和那个倒毙在厕所里面的韩馥的货色,所以,选择一个比较干净的死法还是挺容易的,而曹操呢?也不会干这种株连九族的事情,史书给了他一个好看的死法,是半道病死的,还追谥为定侯,让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爵位,这一页就翻过去了。

  但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啊,张绣的儿子张泉参与了轰动一时的魏讽谋反案,被诛杀,爵位也被剥夺了。

  如果张绣真的是正常死亡的话,张泉何必添乱呢?毕竟是张绣负于曹家,而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