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一个独立团保证了建制,没有太惨烈的损失,所以,当赵云率领本部10000人马驰援永安的时候,刘备手下不过是2000左右——还是多说。

  60000精锐全部被剿杀的同时,让刘备心痛的是,自己的苦心缔造的433阵容也被彻底打残了,主力锋线只有吴班带伤下场,冯习、张南、沙摩柯、杜路、刘宁这条锋线全部报废,中路的傅彤当了自己的替死鬼,也就是说,即便是把替补席上的陈式和向宠拉出来的话,也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了,而且防御体系也是无法构建——如果这个时候东吴军队再接再厉的话,刘备只能去会晤自己的老朋友曹操去了,潘璋等人纷纷上书孙权要求干掉刘备,斩草除根并不是痴人说梦。

  说来说去好像少了一个人啊。

  没有错,就是镇北将军黄权那一路5000人的偏师呢?这三场战争中,并没有他的出现啊? txt小说上传分享

37—13:溃败,白帝遗恨(2)
国人比较看重名节,虽然这个国度和民族在那伟大的抗战岁月中贡献了等量的英雄和汉奸、伪军(后者也许更多一些),但是,摆上台面之后,名节还是衡量一个人荣耀的关键要素,一个人假如资质平庸,但是突然爆发了一把,拿出了男儿(或者女人)的血性的话,那么大家对会对他高看一眼,比如我前面崇拜的傅彤和傅佥父子。

  但是,如果一个人本来挺聪明的,不过,失了民族大义,干了委曲求全的事情的话,那么他的名誉度就要打一个折扣了——比如汪精卫,还比如钱谦益,秦桧还给扣上了一个内奸的帽子。

  如果一个人干了这种被人瞧不起的事情,同时还可以不挨骂的话,那么就很稀少了,尤其是在中国,特别的难得。

  如果这个人可以投降两次还不被人喷死的话,简直就是奇迹。

  三国里的文聘将军就是第一个的例子,他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不挨骂,即便是要投降的话,也要保持足够的自尊,并且不能对前任领导落井下石,一定要嘴上积德——你可以说文聘在作秀,可是,有证据能证明人家不是发自内心的忏悔吗?不能吧?那就给我们的先人留点面子吧。

  黄权比文聘困难,首先,他投降了两次,其次,他在刘备那里得到了足够的信任和重用,既然傅彤可以为刘备战死沙场,为什么更加位高权重的黄权就不可以呢?而文聘,在刘表的手里的时候并不是特别的出彩,他的光芒是在曹操那里尽情的释放的。

  但是,眼下的黄权,他的第二次投降却有着一丝无奈,陆地上的60000大军灰飞烟灭,陆逊又截断了自己的归路。

  阻挡在江上的5000孤军能干什么?向东吴军发动自杀式攻击?以死报效蜀汉帝国和刘备?还是像杜路和刘宁那样缴枪?

  黄权选择了第三条路,北上,投降曹丕。

  刘备不是让他防御曹魏方向,保护侧翼的安全吗?所以黄权没有必要舍近求远,而且,反正都是投降为什么不投降一个势力比较大的呢?

  所以,这位曾经苦劝刘璋把刘备拒之国门之外,又帮着刘备策划了攻占汉中战役,以及主动要求代替刘备东征的蜀汉镇北将军,义无反顾的投进了曾经的死敌,曹丕的怀抱。

  曹丕很喜欢黄权,他知道,这是一个人才,所以,就询问:为什么偏偏来投奔我呢?

  黄权的回答很是得体镇静:刘备待我很好,投降东吴是万万不可,退军回去的道路又被斩断,万不得已,只好来降。

  黄权完全可以选择战死沙场,但是,他不想死,他的求胜欲望很强烈,因为一个人要死很久,所以,就一定要把握有限的生命好好活着,只要不太丧失人格就可以——曹丕虽然是势如水火的敌人,但是,毕竟还是一个肤色,操持着同样的语言,并非是异族入侵者。

  所以,曹丕并没有在意他的这些心思,马上加封为镇南将军,加侍中,伴随在自己的左右。

  从蜀汉的镇北将军做到了曹魏的镇南将军,黄权的人格终究没有升华到傅彤等人的高度,我只是在想,如果当时他和东吴军队胶着在一起的时候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战死或者投降孙权,他会怎么做呢?

  也许也会像傅彤一样吧,假设他对曹丕说的话是真的,因为黄权生存的底限是不投降孙权,否则宁肯自我毁灭。

  但是我们无法做出这样的假设,毕竟没有发生。

  就此,随着黄权入侍曹魏,最后一支东征蜀汉军队也有了他的归宿——或者战死,或者投降(不管投降谁),葬身火海的不只是蜀汉半数以上的军力,还有刘备的一统华夏的大梦。

  落魄在白帝城苟延残喘的刘备之所以不愿意咽气,还死撑了一年之久,就是为了托付好后事,他奋斗了一生,失败过无数次,坚韧和执着、不服输是他的性格符号,这是他最后一次失败,也是最惨烈的一次,但是,他还是不认输,就这么撒手人寰,不是他的风格,要么看着自己一手缔造的帝国迅速的崩溃,要么看着它再度焕发生还的希望,刘备都要看到这一天,而且不光是眼睁睁的看,还要努力一把。

  站在他身后还有百万蜀汉军民,胆战心惊的看着这位枭雄,不知道他会把自己的前途引向何方,重生,被兼并,抑或毁灭? 。。

37—14:溃败,白帝遗恨(3)
刘备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防守住永安,保证东吴军队不会再进一步。

  但是,这不是他眼下的能力可以做到的,也不是匆匆赶到永安的赵云所部可以以武力手段摆平的。

  亲自坐镇这里是一个姿态,刘备是在告诉孙权:人,可以被打死但是不能被吓死,换一句的话,就是,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战胜,你想征服我的国家吗?

  那好,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吧!

  但是,可以达到让孙权“甚惧”的效果,只有这种程度的武力还是不够看的,还需要第三方的主动配合。

  那就是在后面虎视眈眈的曹丕。

  曹丕出兵是很正常啊,没有什么意外的,值得关注的只是在于打谁而已。

  之所以没有动刘备而选择了收拾孙权,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孙权对自己不恭敬,阳奉阴违,人质也不派一个(之前索要人质,但是被孙权拒绝了),所以,即便刘晔苦劝,说孙权“新得志,上下齐心,阻滞江湖”,必定难以平定,但是,曹丕认为必须收拾他。

  其实还有别的原因。

  首先,因为当时陆逊的主力还没有全部从荆州战场撤回来,东吴国内有点空虚,能打仗的将军们还都在夷陵战场上收尾,也许可以趁火打劫一下,这并非不可能成功:

  历史上西周一锤定音的搞定商纣就是因为殷商的主力军正在和东夷人对抗吗?

  就算陆逊撤回来了也是疲惫之师了吧?

  其次,刘备的防御措施做的还算是不错的:

  不管夷陵一战输的有多么惨,可是,汉中的魏延30000大军还是稳如泰山,坚决不动,魏国要想进攻蜀汉,必须从这里下手,尝不到什么甜头的。

  综合以上两点,曹丕决定,舍弃已经损失惨重的蜀汉,不痛打落水狗,而是瞄准了刚刚取胜的孙权:

  打着帮助孙权灭蜀的旗号,大兵压境,然后就顺势发动了江东攻势。

  所以,孙权拒绝了潘璋等人乘胜追击刘备的方案,转而支持陆逊停战议和迅速回师PK曹丕大军的计划。

  也正因此,刘备的蜀汉帝国才逃过一劫。

  ——这要感谢他打死也不用魏延这个棋子,要感谢曹丕的国际援助。

  外患暂时解除之后,还要摆平内忧呢,不幸之中的万幸就是:之前趁着自己有点大势已去的尴尬境地起兵造反的汉嘉太守黄元此时也走上了末路:

  兵败被亲兵擒获押送至成都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看上去两大危机都被暂时的遏制了,刘备这才稍微的松了口气:

  到了嘱托后事的时候了,刘禅是自己的儿子,他明白,自己的儿子不是力挽狂澜之辈,蜀汉的国运可以维持多长全看那个辅佐之人。

  唯一的选择只有诸葛亮了,一方面是他足够的优秀和忠诚,一方面同一级别的牛逼人士,比如法正,都死光了,别无选择。

  所以——“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意后事”。

  刘备的时代结束了。

  蜀汉帝国很不情愿的用3年时光走过了它的第一个阶段,进入了诸葛亮时代。 。。

37—15:溃败,白帝遗恨(4)
下面,在讲述诸葛亮的故事之前,顺便补充一个属于刘备的小桥段,也算是我对刘备印象不错的原因之一吧(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原因):

  “主公,您看是不是应该下令斩杀黄权全家以示惩戒呢?”当看见刘备眼巴巴的盼望着诸葛亮到来的时候,有人想给他找点事情干。

  “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一声叹息之后,刘备什么都不说了。

  与此同时,曹魏那边已经在朝野上下谣传着黄权留在益州的家眷全部被诛杀的消息。

  “公衡啊,”曹丕有一天试探着问:“用不用举办一个追悼会遥祭一下?”

  “这是谣言,”黄权笑着说道:“臣与刘备、诸葛亮肝胆相照,推诚置腹,他们是不会干出这么狠毒的事情的。”

  没有多久,传回来的真正消息——刘备善待了黄权的家属。这证明了黄权再一次没有看走眼。

  历经刘璋、刘备、曹丕、曹睿四任君主,三大势力,黄权都可以高高在上靠的可都不是滑头滑脑的不倒翁精神,有的时候,运气好的话,说些实话,诚恳一些反而更混得开一些,所以,即便是司马懿也很看重黄权,在和诸葛亮的书信来往中特意夸奖了黄权的光明磊落和坦率。

  黄权没有多久就从镇南将军做到了益州刺史,按照蜀国的历史纪年,延熙2年迁为车骑将军,3年病逝在异国他乡,或者说他的第二个故乡,其子黄邕无后,绝嗣。

  终生没有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刘备的帝国对抗,也没有因此被魏国同僚鄙视,反而可以高升,黄权也算是实现了自己对刘备的承诺——你善待与我,我亦不会辜负与你,这就比潘浚强多了,这位在关羽败亡之后被孙权“费劲巴拉”的请出来的能人异士刚刚擦拭掉了眼角的鳄鱼眼泪,随即投入到夷陵战场中,虽然没有和刘备正面对抗,但是,也直接*了万余名在武陵一带响应刘备军的叛党,间接支援了陆逊等人。

  因此,陈寿把黄权放在《蜀书》里面而不是《魏书》,把潘浚却塞进了《吴书》里面的重要原因。

  至于黄权留在益州的家眷则是因为刘备的庇护和指示,没有遭到什么“黑五类”、“反革命家属”的待遇,而是茁壮成长中,并且间接的收获了一份意外的收获:黄权之子黄崇拜为尚书郎,与诸葛瞻一起战死绵竹,也算是了去他的父亲带进了棺材的那份淡淡的遗憾吧。

  有关对黄权的追忆就此打住,让我们伴随着刘备最后的托孤时光缓缓的进入诸葛亮时代吧。 。。

01—01:这世上不能没有女人
自从进入父系社会以后,女人扮演的角色就有一点边缘化了,但是,这个社会不能没有女人。

  只不过老一辈搞历史的都是喜欢在探讨一个国家的灭亡根源时扯上女人点什么,远的商纣和妲己的故事就不要说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即便是那不堪回首的十年浩劫,也要说成是“女皇梦”,好像不找这个演员做老婆的话就不会有后来那么多事情。

  这是国情,说多了要犯错误,点到为止吧。

  其实女人不光是红颜祸水,没有这些红粉知己,那些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英雄豪杰休息的时候干什么?动力来自哪里?

  所以,男人身边不能没有女人。

  即便是这些驰骋疆场的三国大佬们,身边更是少不了,一说到女人,总是认为每一个失败的男人身后都站着一个败家的女人,即便是那个女人不败家,但是,一旦这位豪杰看上她了,也要倒大霉的。

  言外之意,三国里面,成功人士都是离女性八百里远,而他们整日里都是忙着工作,日理万机,至于他们的孩子,都是体外受精,好像秦始皇每天看一百多斤竹简片子就没有时间泡妞一样,人家没少泡,藏了好几千,生的孩子也是论打的,一打一打蹦出来。

  于是,这些理论家们就要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去搜罗罪证,好在的确是可以找出很多例子来的:

  董卓荒淫无道,吕布淫*女,都是畜生中的畜生,袁绍生了不少不争气的儿子,老婆小妾的一大堆,干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