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2—14:失策,后防不稳(5)
中国人向来是不缺少政治智慧的,尤其是在关起门来自己玩自己的时候(自己随便制定游戏规则嘛,就像佟湘玉那样,随时把有利于自己,剥削伙计们的店规加进去),权谋诡诈更是层出不穷,哪怕你不是找寻那些名垂千古的大政治家的“光荣事迹”,而是随便从大街上找到一个老百姓,恐怕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甚至有些古灵精怪比优秀的学生玩的还要好,君不见,刘邦不就是其中的*吗?

  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我是指在成败已定的情况下,很多人又会把问题看的尽量简单一些。

  对于这种有点自作聪明的评论,我们称之为选择性失忆。

  这么抽象的说也许有点云山雾罩,挑明了吧,就是有关关羽和孙权“联姻”的事件,这个可不是罗贯中无中生有,而是确有其事,当然了,是不是真的骂的那么刺激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是“辱其使,不许婚”。

  不过,从这个描述来看,应该是没有涉及到孙权是人还是畜生的物种判断问题,只是羞辱了来访的使者而已,关羽再嚣张,也不会嚣张到这种程度,除非喝高了当时。

  但是,打狗也要看主人啊,关羽这么不给使者面子,那就是不给孙权面子,性质是一样的恶劣,而且,这件事还是孙权率先提出来的,怎么说也是一方诸侯啊,实在是不给面子啊。

  所以,关羽在这件事上的确是有点不太冷静,不管你想不想联姻,最起码的礼节都是要讲的,这一点他连刘备的一半本领都没有学到。

  但是,有关关羽在这件事上的失误,也就是到此为止了,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到孙刘两家的关系——因为有着根本的利益分歧,所以关系本来就不怎么样。

  而这就是我要说的选择性失忆行为,就算关羽把女儿嫁过去了又能怎么样?一旦想开战就会因为自己和关羽是亲家就不打了?孙权的儿子不是只有一个,再说了,当人质的是关羽的女儿啊,孙权的儿子怎么会倒插门?

  关羽不是傻子,现在刘禅还没有婚配,依照自己的优势地位,把女儿嫁过去实属正常,你看后来,张飞的两个女儿不是按照顺序进宫当皇后去了?如果你是关羽,大前提是政治婚姻已经无法改变,那么,你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自己老大的儿子,留着当皇后,还是嫁到所谓的同盟那里去当一个王的夫人?——顺便八卦一下,既然这桩婚事是孙权主动提出来的,想必关将军的女儿长的也是不差的吧?

  关羽不想把金砖扔出去,孙权除了一点不爽以及没有面子以外,也就没有别的问题了。

  换句话说,关羽和曹操博弈,他的资本基本上是没有的,除了那个曾经被惦记一下的女儿以外。

  那好,我们假设关羽很会做人,把女儿送了过去,那么,这个就成了刘备和孙权加强联系的纽带,也算是弥补了之前小孙的遗憾,资本,或者说博弈的筹码,不过也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女人而已,而且,这个女人还不是孙权的,江山和不属于自己的美人(我们假设关羽的女儿是一个美女),您说,孙权会选择哪一个作为政治抉择的重点考察对象呢?

  如果换作是我等小民恐怕也会选择前者吧?何况是那位很少被道德羁绊住大佬孙权?

  曹操则不同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32—15:失策,后防不稳(6)
我们最近几年有点走背字的曹操同志虽然说面对强势的关羽,一度神经错乱的要了迁都躲避风头的想法(有这种想法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当时关羽确实是风头正劲,威震华夏,不少人都随风倒宣布脱离曹操的统治效忠刘备,甚至还拿了关羽私刻的官印“陆浑群盗或遥受关羽印号”,曹操一个心急被忽悠了一下并不意外),但是,当蛰居很久的司马懿出来发表了一番言论,他的那颗躁动的心随即便平定下来。

  司马懿所说的筹码就是孙权,在他看来,虽然孙权和刘备名义上是盟友,可是一直不对付,尤其是在荆州问题上,孙权对刘备是恨之入骨,绝对是我们可以争取的对象,而且,前不久孙权和我们停火的时候已经暗示了自己不再想和我们泾渭分明的站在敌对立场上的意思,我们为什么不加以利用呢?

  怎么利用?很简单,他孙权想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什么,在司马懿看来,反正荆州我们暂时拿不到手,若欲取之,必先与之嘛,就让孙权去拿,他可以从关羽那里拿到多少,我们就通过朝廷的正式认定给他多少。

  对于司马懿的这个借力打力的计策,也可以说是驱虎吞狼的计策,曹操很是赞赏,随即开始派人联系孙权。

  结果就是一拍即合。

  孙权何尝不知道曹操的险恶用心,让自己和关羽火并,他在那里坐山观虎斗,用心何其毒也。

  但是,孙权还是同意了,因为他没有选择的余地,现在不拿,任凭关羽长驱直入,刘备实力空前增长,北方势力一蹶不振,三国大势已定,刘备还会让自己的政权安然存在?到时候所谓的同盟合约也就自动作废了。

  但是,现在拿了呢?刘备的势力大幅削弱,曹操有了喘息之机,甚至孙刘之间会爆发战争,联合逼曹的大好形势一去不复还,从长远来看,还是对东吴不利,因为这两家都没有单挑曹操的实力,尤其是在很有可能爆发的一场战争之后,更是甭想了。

  但是,那是以后的事情,前面说了,孙权此时此刻并没有统一全国的野心,或者说即便是有了也就是一个念想,不是很强烈,眼下,他只想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已。

  如果是按照这个初级阶段的战略需求来看的话,荆州的全部意义就在这里了,刘备拿他当进军中原的跳板,孙权却是拿他当做遮蔽江东本土的掩体而已。

  反正不管刘备和曹操谁成功,孙权都要永久性的失去最爱的荆州,区别不过是一个眼下一个未来而已,索性现在占过来吧,拥有一天是一天。

  好了,关羽和曹操的博弈的筹码都摆在了台面上,关羽的是一个女儿,曹操,是荆州的大好河山。

  打个比方吧,曹操的承诺是属于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我肯定不眼馋,而关羽则是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干多干少一个样,他不会因为和孙权联姻就把荆州让给孙权,哪怕只是让一个屁大的地方,因为他只是一个打工仔,那是刘备的资产,而曹操是大佬,说的算。

  你说,孙权会选择哪个?何况就连这么一个小小的筹码,关羽都很“吝啬”的拒绝了。

  所以,关羽最终的失败和这一次“抢”粮食以及之前“粗暴”的鄙视孙权使者,不嫁女儿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这两个都是借口,是孙权发动荆州事变的借口,是黑关派投向这位“万人敌”的匕首,其实,他的失败在于另一条战线上,和曹操相比,博弈的筹码少得可怜,孙权想要荆州的全部,而不是众多儿媳妇中的一个,曹操拿得出手,关羽不行。

  那么,是不是说关羽彻底的没有翻盘的机会了?是不是说这次军事行动完全不应该触发,纯属自取灭亡呢?

  当然不是了,这就是下面要说的第三个问题了,和前面两个不同,这个完全要由关羽负责——我不是黑关羽的,但是不代表我是关羽的粉丝。

32—16:受阻,兵临城下(1)
关羽要想阻止上述的一切隐患,不让他们爆发出来的唯一对策就是——在第一时间拿下襄阳,将曹操的残余势力从荆州地区彻底的清除出去的同时,让孙权无处下嘴,并且经营好反攻中原的堡垒。

  本来,这是一个挺艰难的任务,但是,天时地利人和啊,七月的一场大雨,让于禁军团迅速崩溃,同时也让关羽见到了一丝曙光。

  眼下,横亘在蜀军面前的障碍只有一个了——不,准确的说是两个障碍,一个是龟缩在樊城中的曹仁,另一个是龟缩在襄阳城中的吕常。

  关羽的优势在于,于禁的全军覆没大大的打击了曹军的士气,而且,如此迅速的败亡也打乱了曹操原有计划的部署,要知道,在曹操的最初意图当中,于禁和庞德仅仅是第一批救援部队而已,即便是这个第一梯队,大概也是30000到40000人,随即,第二批是徐晃组建的新军为主的作战部队,因为传统印象中战斗力相对来说较弱(说是传统印象,只是从部队的演习战斗力出发是少考虑了统帅的战斗力增加值,另外这支部队人数不是很多不过是10000人左右),所以,随即第三批部队,曹操马上集合完毕,那就是殷署和朱盖的十二营,这支部队在不久的将来就要补充到徐晃的作战序列当中,加在一起的话大概可以达到20000人的规模了,而且,这还没有完呢,第四批作战部队,也就是由张辽作为统帅已经开始向襄阳战场的合肥分区援兵开拔了,只不过因为路途比较遥远,所以有点迟缓而已。

  最后,作为总调度师,坐镇在许昌的曹操随时会前往最前方救援襄阳。

  也就是说,关羽所要面对的敌人十分强大,他将要以一己之力,对抗曹操+曹仁+吕常+于禁+庞德+徐晃+张辽+殷署+朱盖,前后四支从五个军区(中央A军区,中央B军区、长安分舵、襄樊战场、合肥军区)调集而来,虽然是分批到达,但是,总数规模不会小于100000人的庞大作战部队,而关羽呢?不过是一支30000人的远征军而已,而且还要时刻的提防着背后的孙权会不会有什么小动作。

  这还是仅仅从作战部队规模上所做的对比分析,如果从统帅层考虑的话,关羽的作战难度更大,他是孤军奋战,而对手,除了殷署和朱盖之外,几乎囊括了曹魏军团的精英战将,有野战型的,有防守专家型的,还有智勇双全型的,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够他喝一壶的了,何况是双拳难敌四手,何况伸过来的还不只是两双手啊。

  看看这个两个层面的对比,我们就知道,关羽的作战难度有多大了,即便是最后失败了,即便关羽有他的失误,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嘲笑啊。

  还是回到一开始的话题上来,其实现在,对于关羽来说,还是有机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

  那就是先行部队于禁和庞德已经被敲掉了(这个其实优势不是很明显,因为敲掉了30000人后面还有一支70000人以上的部队在接踵而至啊),大胜之余,关羽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见好就收,也算是不虚此行,重创曹军了,第二个就是挟大胜之勇乘胜拿下襄阳。

  按照关羽的性格来讲,半途而废可不是他的性格,再者说了,就这么撤退了也对不起那些在敌军阵营中响应自己的人民啊,我是他们的救星——这就像股票一样,连着涨停的情况下,套现获利的选择通常是很难做出的,虽然股票只有卖掉才是实实在在的金钱,“落袋为安”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就这么摆脱这个诱惑不会有太多人做到的。

  关羽,也不例外,何况,突然连续跌停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机构之一的孙权暗中疯狂杀跌,否则的话,关羽也不会输个一干二净。

  于是,关羽决定,有困难也要上,再接再厉,趁势攻打襄阳和樊城,分兵而围之。

  这样一来,本就不多的兵力被进一步的分散了,襄阳和樊城从来都不是好进攻的,除了曹仁这个防御专家之外,还有一个吕常这样的刺头呢,此君镇守襄阳前后至少一十三年,不光关羽这一回没有占到便宜,后来的孙权也是,甚至,他是在吕常病逝之后,才敢派兵出战。

  关羽分别以不过万人左右的部队围攻这样的两座城池,无法达到预期的战略目的很正常,我们再退一步,打的如此的难解难分,也不算在关羽的头上吧,怎么着,就只许曹操的手下是酒囊饭袋吗?

  但是,没有在短时间内拿下樊城,关羽则是有点说不过去了,虽然人家曹仁被誉为防御战专家,当初镇守江陵的时候,以绝对劣势的兵力经受周瑜主力的轮番拷问,最后以点数惜败,可是,你是关羽啊,你不是一般人啊,作为一名优秀的统帅,总不能拿“一般人”的标准来要求吧?

  可是,关羽还真没有办法,因为对手是防御战专家曹仁,而曹仁的身后还站着一个满宠呢。

  只不过,关羽所不知道的是,在樊城城中,曹仁也是经历了一番精神折磨的,如果不是陪在一边的满宠苦苦相劝,三国历史真要重写了。 。。

32—17:受阻,兵临城下(2)
接连十几天的暴雨之后,小雨还在稀稀拉拉的下着,依旧是一番暗无天日的景象。

  恐怕这个不光是现在的天气状况,也很符合曹仁目前的心境,也许,他还要诅咒一下老天的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