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前的赤壁和濡须口,都是以水战为主,孙权的东吴部队最为擅长的就是水战,其次就是长期和山越作战所锻炼出来的步兵,只不过步兵的使用规模和频率都比不上水军,曹操吃的两次亏都是水军逊色太多。

  合肥一战就不一样了,孙权改变了风格,由守转攻,成了攻坚战和野战,野战也是以陆战为主。

  一方面,这两种作战形式都不是孙权和东吴人所擅长的,一方面,短期内就集中了一支十万人规模的以步兵和骑兵为主的作战部队,对于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东吴人来说都有一些吃力。

  所以,我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这个数字的水分,到底是多少呢?虽然没有充分的可靠数字,再加上国人由来已久的浮夸风格干扰,这个数字不会超过濡须口会战的上限。

  也就是说不会超过70000人,甚至很有可能只有50000人左右,浮夸比例为1:2,这个比例在国人的造假历史上并不是很恐怖。

  好了,假定这个结论成立的话,那么张辽的困难——兵力对比上的1:14,将迅速调低到了1:9(还是上限,下限是1:6到1:7之间)的程度,单从字面的数据分析来看,张辽的获胜指数都将大幅度提升,而且不要忘记以下几点限制:

  东吴不善陆战,曹魏最为引以自豪的就是陆战,尤其是骑兵;

  孙权处于攻击方的位置,这对于他,这个一直处于守势(除了和刘表还有本地土匪的局部作战以外)本就不擅长于军事对抗的领袖来说,能否适应角色的转换本身也是一个疑问;

  最后,这70000人很有可能不是一次性到位的,再抛去辎重部队这样的非战斗人员武装,真正要张辽面对的敌人数量还要进一步的缩水——你当然可以说曹军不是变形金刚,也要吃饭,但是人家是守方,粮草方面的压力本就没有东吴大,至于战斗人员的比例自然也不会太大的差距,你以为是当代中国官员和老百姓的比例那么变态啊。

  以上的作战部队数字分析完全是我的一家之言,也许不对,也许更贴近事实的真相,但是,不管是怎么样,都没有贬低张辽们的功绩的意思,因为即便是对抗一支50000人的规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人家的取胜方式更加值得敬佩,并不是靠着死守得来的。

  曹操当然不会像我这样无聊一阵的统筹计算,他也没有那个时间,所以,他的“低估”孙权以及只布置了区区8000人防守合肥都不是有先见之明,而是歪打正着了。

  但是,直觉告诉他,这么安排还是有一些冒险的,在兵力安排有限的前提下,还需要在别的方面动一些脑筋,事实上,曹操是把我计算数字的无聊时间用在了人事安排上。

  这就是下面要论述的,曹操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三巨头组合。

  ——有关本章节,有人提出异议的话欢迎探讨,拒绝谩骂,说出合理的分析那是最好的哦。 txt小说上传分享

28—14:三巨头力挽狂澜(2)
在兵力的绝对劣势之下,如何可以扭转危局,似乎就要看作为统帅,究竟是表现如何了。

  而这个统帅,也是很大的看点。

  前面已经说过了,三巨头的关系很不好,究竟是怎么不好的,很遗憾,我们不知道,三国志还没有八卦到《X周刊》的地步,所以,根本就没有详细说明,估计性格不和有很大的因素,再加上张辽作为后期报道的降将,爬的比谁都快,在老资格的李典和乐进那里都不会留下太好的印象,总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在是一个很复杂的命题。

  那么,不好到了什么程度呢?后来大兵压境,就要开战了,张辽还在担心李典和乐进会不会按照自己的安排做事,一旦不能齐心的话那就倒霉了(也许是一种试探,逼着李典和乐进做出一个高姿态,从而给自己吃一个定心丸吧),当张辽隐晦的提出了这个顾虑之后,一向以冷静著称的李典发飙了:大敌当前,我们是不会这么无聊的,不会把私人恩怨融入到工作当中去,那岂不是误了国家大事?将军你就放心吧!

  张辽听了这句话,心下松了口气,旁边的乐进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其实张辽是不该有这些担心的(一种引蛇出洞的韬略谈话技巧除外),李典和乐进的关系也不怎么样,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和乐进合作了很多次。

  但是,这番话透露了这样的一些信息:

  这三人关系的确是有够烂,曹操把这个组合放在了第一线上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三巨头中,张辽属于一把手,负责人事安排和具体的作战计划,乐进主要是执行,而李典,是履行一个参谋的职责,对于张辽的作战计划提出修改意见,所以,张辽才尤其担心李典的意见,生怕他捣乱,把私人恩怨带到工作中来,因为相比于乐进,他有这个资格。

  虽然在平常来看,这个组合有点冒险,可是事实证明,私人关系的好坏不会总是影响到工作效率,就好比《历史的天空》中姜大牙和陈墨涵,俩人一直是磕磕绊绊,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合作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区别在于,一个是历史真实,一个虚构的文学作品而已。

  这里,曹操确实是在冒险,但是这个危险其实只是存在于理论当中,这三个人就算是有矛盾,也不会把这个带到工作中去,他有这个把握,对三巨头的大局观和责任心有信心,那么,剩下要考虑的就是技术性问题了。

  首先,确定一个统帅,这也是最重要的。

  张辽来当这个统帅无疑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他的素质和战斗经历,是经过考验的,前面已经有了详细的说明,而且也不是第一次挑大梁了。

  更重要的是,除了张辽,似乎也没有太好的人选了,因为这个阶段也是曹操西北战事和汉中战事最为紧张的时候,牵扯了他不小的精力。

  夏侯渊、夏侯惇以及信得过的曹姓将领几乎全都投入到这场战役中来。

  那么素质过硬的外姓将领中呢?除了张辽之外,还有张合、徐晃以及于禁三位牛人,这其中,张合的主要对手是张飞,徐晃在给夏侯渊打下手,实在是抽不开身,分身乏术,至于于禁,虽然没有非他不可的任务,但是,在曹操看来,即便是他有着出色的统帅能力,可是,至少放在合肥战场上是不合时宜的——不是说曹操预料到了于禁的立场不坚定,恰恰相反,曹操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以至于后来他的没有杀身成仁很令曹操感到失望和意外。

  促使于禁旁观的主要原因是他的统帅方式,和他名扬天下的那一次一样,于禁一直坚持的作战风格和统帅原则就是“以法御下”,不是说只有于禁严格的执行军规,而是说他执行起来尤其的变态,以至于手下将士虽然听他的号令,但是,一直是畏惧大于尊重和敬仰。

  曹操对属下的监控的了解很细致入微,当然不会放过于禁的这个特点(也可以说是缺点),他知道,在正常状态下或者是一般性的危机状态下,于禁是可以镇得住场面的,但是,合肥不一样,一旦孙权加大了攻击力度,那么他的防守困难将是空前的,这个情况下,需要的是上下一心,需要统帅用自己的感召力最大程度的发挥下属的积极性,而不是用杀威棒震慑他们。

  但凭这一点,张辽就比于禁胜任这个角色。

  所以,对于统帅的选择,除了自己符合之外,也有曹操那边“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虽然他的手下人才济济,可是,一阵排除法下来,真还得张辽是最合适的,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历史的必然性?

  统帅确定之后,曹操还要选择一个副手班子,挑中乐进和李典完全是因为这个组合的搭配效果和工作效率是他最为满意的,一个可以冲到第一线奋勇杀敌,一个可以冷静的制定一个相对完美的作战方案,这么现成的组合不用,还费劲去找别的人干什么啊。

  组合确定了,曹操最不想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就是孙权大兵压境,一副不拿下合肥誓不罢休的架势。

  能不能成就一番美名,就看着三位的了,曹操的工作已经完成了,至于史料记载中那些什么曹操不远万里的锦囊妙计究竟起到什么作用,我还真是不太抱有什么期望,不是说曹操的军事才华不行,而是这么严峻的形势,真正唱主角的还是这三位身临其境的将军,至于曹操的“青史留名”,完全是借光,属于给领导脸上贴金(国人常干),即便是有曹操的功劳,那也是前期的人事安排。

  张辽们的那句“主公神机妙算,真乃神人,吾辈不及也!”的感叹句纯粹是当着战地记者的面,冲着摄像机喊出的一句很和谐很主旋律的口号而已,大家都是官场上混的,毕竟。 。。

28—15:三巨头力挽狂澜(3)
对于这一段历史,吴国的史料记载中不是特别的详细,尤其是对于正面战场的描述更是少得可怜,没有办法,谁让他们是失败者呢,这种不光彩的事情还是能少说几句就少说几句吧。

  所以,我也没有办法,只好根据神乎其神的大汉日报的绘声绘色的描写作为单方面的凭据,并且尽量的摘掉其中一些过于夸张的成分——再不破坏三巨头光辉形象和历史功绩的前提下。

  下面进入正题:

  合肥,在中国历史上注定了是一个要被载入史册的地方,由于魏国把他当作防御东吴之敌北上以及方便自己南下的一个重要据点,所以,向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赤壁之战之后,孙权就率领着张昭和张紘两位副将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攻势。好在孙权本身不擅长军事,选择的两位副手也都不是攻坚战的权威人士(有点资本的都被投进了后期的荆州争夺战中,毕竟,拿下江陵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曹操比较惊险的保证了合肥没有沦陷,但是,他知道,上天也不会眷顾第二次了,所以,这才调来了三巨头。

  而在150年(大概数字)之后,这里还将发生一次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那就是淝水之战——看来这里注定了要成为弱者凭借自己的智谋和胆略上演逆转好戏的地方了。

  之后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张辽三人固然是不会知道的,也没有闲心找个大仙测测风水,至于之前的那一次成功也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吸取了教训之后的孙权憋足了劲儿要大干一把,南线已经没有什么战事了,和刘备之间的龌龊暂时的摆平了,所以,他几乎是拿出了看家底的豪华纵队。

  在这支部队中,我们看到了以下几位重量级吴国将军,都是开国大将和上将一个级别的,他们是:凌统、甘宁、吕蒙、蒋钦、徐盛、陈武、贺齐、潘璋、宋谦,等等。

  即便是没有看过三国志,但是只要把《三国演义》翻得滚瓜烂熟的话,就会对这个名单有种亲切的感觉了,没有错,这些人几乎参加了东吴开国以来所有的重要战役,并且是屡建奇功。

  就这个攻击强度,再加上一个至少也有70000人的大军,之前那一次根本就不够看。

  如何顶住孙权的这一波攻势,第一战打的是什么样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全歼敌人那就不要想了,纯属痴人说梦,保证合肥不丢就不错了。

  怎么调配手底下这可怜的8000人呢?龟缩城内防守固然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是,一旦退缩在这个底线下,势必会影响士气,到时候一旦有一个点被攻破了那就是全线溃败和沦陷,再说了,龟缩死守也不是这三位的风格。

  士气,没有错,这一点最为重要,如何用第一战吴军将士的鲜血为大魏国祭旗,提升士气,那对于扭转整个不利局面都是很关键的。

  张辽三人就是要在这一点上做文章。

  而曹操对于这一点也是有指示的,那就是前面一章中被我鄙视和怀疑的曹操品牌的“锦囊妙计”。

  早在曹操回师之前,就给张辽留下了一个锦盒,故弄玄虚对三位将军的说到:贼至乃发。

  等到敌人到了再打开这个锦囊,曹操如果真的这么说了,那就是说他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那你为什么不在兵力部署上的准备更加充分一些?再者,等敌人到了再打开,说明纯属于临机应敌的技巧,不是属于从本质上提升部队实力的范畴之内,但是你看看这三位,有统帅,由先锋,有军师,需要您这么费心思安排吗?您知道孙权是怎么样一个进攻力度和进攻方向吗?真以为你是天神,知道半年以后发生的事情啊。

  曹操虽然疑心病很重(大佬的通病),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大佬,曹操是典型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把这三位放在这个位置上,那就是来一个宏观调控就可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