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围绕着人的个性和自我选择来实现,然而,中国目前的教育却承担着它向社会各分工领域输送人才的责任,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人进入什么样的人才培养“车间”,就交给了一个谁都跨不过去并总是难以完全公平的各级考试,被人们痛恨的“一考定终身”就根源于此。所以,考不考试和如何考试只是个手段,通过这个手段把即将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分流、分层、分级,这就好比开始一个马拉松长跑,一开始大家基本上从一个起点出发,经过一段竞争后,人们就拉开距离了,在不同的路段上,有不同的社会就业岗位接纳着停下来或暂时休息的人们,继续跑下去的人肯定要付出更多的智力、财力和耐力,因为,前面有更好的就业岗位在等着他们。中国就是这样一个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相联接的社会,人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利益。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是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始动力,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和人类自由平等日益成为可能的时代,这应该说是需要改变的,而改变这种情况的根本还在于实现社会劳动分配公平。
其次,我们的教育体系是着重于服务社会而不是服务个人。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从进入一级一级的教育机构到大学毕业,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这种教育目的的优点是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纪律约束的严肃性,比如我们的小学、中学教育的知识系统性远远超过美国,学生的自律性也非常强,缺点是忽视了每个个体的特点和压抑学生的创造性。美国的教育是以培养个人知识和技能为前提的,道德和纪律是家庭培养的责任,孩子在学校不守纪律,老师会打电话让家长把孩子领走,教育好了再回来,中国的父母会认为我把孩子交给了你,你为什么没有教会他守纪律?这种认识上的差距同样根源于对人性和理性的理解,西方的哲学理论认为人性天生是有差距的,教育在塑造人性面前无能为力,甚至智力的差距依靠个人努力都会有所改变,但人性却不能如此。所以,如果你被认为天生就不是“那块料”,那么最好不要和命运抗争。中国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它把人性和创造性放在第二位,甚至我们相信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人性,所以,我们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说法,鼓励一些个性方面暂时不成熟的人最终脱颖而出,但这也因此忽视了那些有超强创造力的人的培养,因为这样的人一般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而我们强调的集体性原则压制了这类学生的发展空间。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美式教育好比马拉松(4)
可以肯定上地说,中美教育目的的主要差距并不在于意识形态方面。两国的教育都强调培养什么人和爱国主义信仰,关键是美国的“思想教育”从所有方面入手并且是从小抓起,以致变成一种常态,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包括总统选举日和就职日、退伍军人节、国庆节、马丁?路德金节,学校都配合这些节日进行教育,展示了美国国家的特点和信仰。中国的思想教育有脱离实际的倾向,而社会现实常常是思想教育起消解和否定作用。事实上,今天真心在发挥教化功能的主要是传统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固有凝聚作用,是中国社会传统家庭观念和结构的吸附力。
中国教育的方法不同于美国
目的决定手段,手段来自历史。中国人希望通过教育实现的目的其实是非常高,因为,我们从来就认为只有最优秀加最勤奋的人才能走进最高的考试殿堂,所以“金榜题名”被认为是人生最大快事!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承认“知识就是力量”的典型,科举精神与封建意识本质上是相矛盾的,它不但打破了封建制度造成的统治阶级的利益垄断,而且形成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仕”阶层,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特色的封建社会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所以,中国人在完成学业方面是最肯下功夫,然而,这种针对考试而建立起来的教育方法,也极大地限制甚至伤害了中国人的学习精神。
因此,中国的教育方法从传统上既有自己优秀智慧的一面,也有落后僵硬的一面。一是注重理论原理和框架的掌握,轻视实际应用。二是注重典型的重复和方法的记忆,轻视对传统的批评和理论创新。三是注重全面发展和考试成绩,轻视独特个性和个别才能的培养。四是尊重僵硬的“师承”意识和学派作风,轻视个体创新甚至排斥独立精神。虽然以上四个方面只是极其简略的概括,但基本上反映了中国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尤其要强调这只是从一般意义出发得出的结论,事实上,由于教育对象的个体性特征,使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会有例外存在,都会找出相反的例证,而且一种优势方法在不同的教育对象上,可能表现为劣势,而劣势可能在别的地方转变为优势。这就是教育方法的特殊性。
美国的教育方法基本上是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产物,除此以外,我们还必须提到一点,就是从18~19世纪移民到美国的欧洲人,很多都是新教改革派,还有一些是德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失败后逃离欧洲大陆来到美洲的革命派人物。他们思想活跃、知识新颖、崇尚科学*,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一切。这些人对美国教育方法的影响深远。一是注重现代科学知识的培养,相信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轻视抽象理论的思考和教育。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原理的教育融合在实际应用方面,轻视基本功的训练。三是注重个性的发挥和培养,尊重个人自由发展的权利,轻视黑人和低潜能者的培养前途。四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小学就开始培养查阅文件、收集资料、争抢发言、精打细算的能力,小学阶段轻视数*算和艺术能力的培养。五是注重培养自豪感和自信力,轻视团结和友谊的培养。同样,这些特点也只是一个类比式的概括,都存在相反的例证,但从某种意义上看,它们的确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从发展趋势看,美国教育方法使美国本土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花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的时间减少,锻炼身体和增长见识的时间增加。少数精英越来越具有特定的发展道路,而多数普通人由于不担心生活无着落而不求上进。目前,留学生的成绩普遍高于美国本土学生就与两种教育传统有直接关系。
中国教育方法使中国学生长期处在应付考试的压力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降,亲身参加实践的能力不足,身体素质下降,由于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别,使一些地区整体教育水平低,学生学习差距加大。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汉语学习时间和程度快速下降,影响了中国下一代人的整体思维素质,对中国传统优秀文明成果重视不够,这都是教育战略的大失误。
总之,美国的教育是培养热爱自由美国、为美国而自豪的年轻人,所以,掌握生活技能和自然规律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他们认为,受教育者应该活得更好,因为教育不仅告诉你是什么和为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目前中国的教育舍弃自己的优秀传统太多,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被考试压得太死,而社会劳动分工又不能使大部分人安于自己的现状。所以,解决中国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就是解决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逐渐实现社会劳动公平和获取劳动价值公平。教育制度的改革可以从上层建筑层面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让每一个中国人成为健康的热爱劳动的公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美国人衡量自由的标准(1)
自由是个好东西,但你在美国不会感到自由,除了有钱是你获得自由的保证外,必须接受一切社会规定和美国法律的约束也是自由的前提。
第一次在美国过春节,其实就是自己提醒自己:要过春节了!美国电视、报纸、网络几乎没有什么反映,西方领导人的祝贺一般都是给中国国内新闻看的,国外主流媒体也不会专门报道。所以,除了华人自己张罗着春节活动以外,你根本感觉不到要过春节了。
在过感恩节、圣诞节之前,美国的各种主流媒体都会上演一番宣传攻势,类似各种“年终总结”或“年终评比”轮番登场,而且,整版的节日商品广告也渲染节日气氛。但春节不只是中国人过,一些韩国人、新加坡人也过,春节是异域文明的风俗习惯,而且由于和中国有关,所以,媒体自然选择“忽略”或者干脆找点负面新闻“陪衬”。
我们当然不必太在意西方舆论,中国人固守传统文化意识的顽强精神在过春节上充分体现出来,除了留学生们一定要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联欢晚会外,就是想方设法凑在一起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主要是通过网络媒体观看,因为国外电视台很少转播,而且由于时差的原因,观众也很少。我自己就是在凌晨4点钟爬起来通过网络搜索看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怕吵醒女儿,声音放到最低,但她心里也惦记着春节联欢晚会,也忽然爬起来说:
“爸爸,是不是播放春节联欢晚会了?”
我说“是”,她一骨碌爬起来说:
“我也要看!”随着春节联欢晚会的欢声笑语,我们在他乡异国也体会了一把年三十晚会的欢声笑语。
俄勒冈大学的全体华人教授们组织了一次庆春节晚餐,聚会选在一个中式自助餐厅,每位的餐费由自己承担,大约是11美元。几乎所有的华人教授家庭都来了,尽管圣诞节大家已经聚会过一次了,那一次是每家至少拿一个菜,这次要个人负担费用。大家都借机互相问候,与亲朋好友聊天,一些人还带来了装好的红包,送给朋友的孩子。我看到一位十分热心华人联络和聚会的教授,赶忙过去和他握手,互致新春快乐。他和他的夫人都喜欢玩中国的“打百分”,我曾经在圣诞节聚会时与他们“鏖战”过一次。但这次我只看到他一个人,便问夫人为何没有来?他说夫人身体欠安,我也就没有多问。后来我听说他夫人一个月前被就职公司从中层管理位置上解雇,美国企业不公开的规则是:“解雇先从亚裔开始,减薪先从华人开始。”美国金融危机的寒冬自然最先降临在那些持美国绿卡的非白种人身上。春节联欢聚会大家就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于我这个暂居美国的人,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言,我真的有些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其实,在任何一个国家这种情况也在所难免,同胞、同族、同乡都是一种无法割裂的种族和文化情怀,无视它们的存在或者怀疑它们的影响,都是虚伪和自私的。但让我感受最深和最难以理解的却是西方舆论在宣传导向和传播倾向上的偏执性。
一是他们共同保持对西方意识形态的忠诚,这是一个根本不用公开讨论的问题。在赞美什么和贬低什么的问题上,他们的态度是十分鲜明的,所谓媒体的客观性报道完全是西方舆论界造出的神话,因为媒体拍摄的角度或者引用的角度就是态度,这个态度长久地、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每天观看或者收听它们的受众。因此,西方人对他们的自由*精神的崇拜丝毫不亚于我们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忠诚,就是读读美国前任驻苏联大使马特洛克写的《苏联解体亲历记》,你会对他不择手段地实现西方自由*“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吃惊不已。
美国人衡量自由的标准(2)
二是他们共同认为自己的文明和道德就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根本不去关注或者理会别的国家或者民族是如何看待的。如果你认为是有利于自己国家的好事,那么,他们一般会用怀疑或者批判的眼光去报道;如果你认为是不利于自己国家的事情,他们一般就会用支持或者赞美的语气去报道,这几乎是西方传媒和舆论的通病。最显明和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和2008年中国的春节报道,他们实在是不情愿说出个“好”字来,所以,没有几家主流媒体能公正报道中国奥运会的成功和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三是西方主要舆论承载着西方政治的目标,这些目标就是让所谓“自由*”价值观和自由市场为主导的*制度统治世界各国。所以,只要与这些目标一致,他们就鼓吹;只要与这些目标相悖,他们就反对。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他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美化那些对“非*”国家具有破坏作用的精神思想和生活方式,甚至不惜自我造假,诱使别人上当。苏联解体和东欧分裂就是西方舆论造假的典型。然而,对于所有接受了自由和*的国家来说,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