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人以上。”
与此同时,阎锡山开始重新调整他与各个方面的关系。
此时,国民1、2、3军已扩张到三四十万人,人多饷缺,军械无着,于是就图谋向山西发展。他们驻扎在山西的东、北、西三个方向,就像钳子一样扼住了阎锡山的咽喉。国民军构成了对晋省的严重威胁。面对国民军的威胁,阎锡山也多有考虑,甚至默许直吴、奉张联合进击,但一直未付诸实施。
1926年春,奉军、直军、直鲁军联合向国民军发起进攻,所谓“讨赤”之役拉开了序幕。吴佩孚为事先扫除由武汉北上攻冯之障碍,要求阎锡山予以配合,在此之前先行出兵京汉路,肃清盘踞京汉要津顺德(今邢台)之国民军第二军郑思成部,打通京汉线。由于当时直吴军队尚未北上,奉张军队的主力也未入关,阎锡山担心公开反对国民军,会使国民军的枪口先集中到山西方面来,假以抓孔庚为借口,出兵顺德。
孔庚自1917年被阎锡山释了兵权后,即出省谋职,策动反阎。1925年曾联络樊钟秀、胡景翼进攻山西未成。其时,在郑思成部任职。据周玳回忆,1926年3月的一天,阎锡山突然把他和商震找去,说:“山西究竟是和张、吴合作倒冯,还是和冯合作,现在还不能决定。可是孔庚现在顺德,他对山西始终野心不退。我们不如趁这当子,先把顺德拿下。千万不要放走孔庚,要把他俘获解回省来。”“当时顺德的驻军郑思成,是国民二军的部属。张士吉(国民军派往山西进行疏通工作的代表——作者)听说老阎要对顺德用兵,非常诧异,就找台寿铭(时任晋军参谋长——作者)一同来问讯。阎说:‘我们出兵顺德,完全为了解决孔庚,这是山西内部的问题。孔庚不解决,山西不能自保,还怎么能够拿出力量来帮助你们总司令呢?’”
是年3月初旬,阎锡山应吴佩孚所请,出兵娘子关,取石家庄,然后沿京汉线南下。所派部队系商震的第1师,以及杨爱源的第6旅,外加周玳之一个炮兵团(由周玳亲自带队指挥)。出关部队到石家庄后,以杨旅驻石防守,其余部队驻京汉线的元氏、高邑、赞皇等地。国民军郑思成部的前哨被肃清以后,乘火车一直开到顺德附近。商震第1师,在周玳之炮兵团的配合下,经过一天激战,首先肃清了顺德外围,郑部退守顺德城内。次日,晋军以全力攻城。炮兵先进行猛烈的炮火准备,步兵紧随其后,攻入城中。郑军不支而降,郑思成出逃,孔庚被俘。据周玳回忆,“郑思成在兵败入城以前已先逃走,孔庚原在城内指挥,看见大势已去,才逃到天主堂内藏匿起来。我们忙派了一连人到天主堂搜查,一进教堂,果然发现有一个身穿便服的人,形迹可疑。有人问:‘你是不是孔庚?’那人态度从容地说:‘我就是孔庚,你们要怎么样?’兵士们听说他正是孔庚,就要上去捆绑。他大声喝道:‘你们不要无礼,我和你们的长官都是朋友。你们是谁带队来的?周玳来了没有?叫他们来见我。’士兵看他气宇轩昂,不敢对他动粗,忙派人向我报告。我赶到天主堂一看,果然是孔庚,便向他说:‘老总叫我们请你回山西,就请你和我们一路走吧。’他说:‘我不去。’我说:‘你要不去,我们都交不了差。’纠缠了一会,他才说:‘我本来是不到山西的,不过,冲着你们就走一趟吧。’”就这样,作为联吴反击国民军出兵顺德的借口,孔庚被带回了山西。孔庚解到山西后,被软禁在都督府内的庆远楼,过了两个月就把他放走,临行时还送了他3000元旅费。阎锡山虽然表面上由此拉开了反击国民军作战的序幕,但在孔庚问题上仍留有充分的余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阎锡山的联合直奉反击国民军亦有权宜因素在内。。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宣称“保境安民” 联直、联奉与攻讨国民军(3)
郑思成部被解决之后,商、周等部北返石家庄待命。此时,直吴、奉张已开始对国民军采取行动。于是出关晋军除以杨爱源部返防太原外,其余各部再由石家庄北上,到保定收编魏益三的国民军第4军(魏部不久前新被冯玉祥收编,列入国民4军序列)。商、周两部抵达保定后,魏益三即闻讯请降。阎锡山对魏部归附,表示欢迎,遂授予“正义军”之名义,仍由魏益三任军长,继续驻守石家庄。至此,晋军由石家庄而顺德,再由石家庄而保定,为吴佩孚北上攻冯先行开道,打通了京汉线北段。
商震、周玳收编魏部后,稍事休整,即奉阎命,撤兵返省,回师太原。
尽管阎锡山以抓孔庚为借口,多方掩饰晋军出兵之真实意图。然而,既已与国民军兵戎相见,即成骑虎之势,正面开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晋军回防后,不日,吴佩孚即率部开到保定。在此之前,阎锡山与直、奉议定的作战计划是:直军和奉军分别由京汉、京奉两路进军,直攻京津;晋军则从大同一带进攻察绥的国民军,从外线对国民军形成大包围态势。
吴佩孚进驻保定时,奉张已于此前,压迫国民军在4月中旬撤出北京,退往南口和西北地区。吴恐奉张独掌*,遂一面再整旗鼓,准备继续进军;一面“根据‘关内之事,张不过问’之原约,要求张作霖让渡*。……奉张因直系内部出了问题,才增加军队,并参加了北京政府。现在吴佩孚刚刚统一军权,就要让他放弃北京,实在不合情理,好在国民一军尚在(吴佩孚击败了在河南的国民二军;张宗昌、李景林的直鲁联军在京浦线上打败了国民三军——作者),否则直军岂不又要打奉军吗?所以张作霖决定留冯以制吴,不再进攻南口了。”国民军“见此情形,遂改变战略,以刘汝明驻守南口,集中主力攻打雁门关,想乘机占领山西。”
1926年4月国民军撤出北京后,张之江任国民军全军总司令,鹿钟麟任东路军总司令,宋哲元任西路军总司令,石敬亭任后方总司令,驻平地泉。这时国民军各军共约20万人。国民军东路军主要在南口和多伦两地与奉、直军队作战;国民军西路军主要在晋北13县与阎锡山的军队作战。
由于预料到国民军进攻山西当在雁北大同,约在4月,阎锡山即开始陈兵大同一带。在此期间,他在第二次直奉战后扩军的基础上,又临时扩编两师——第3师,师长王嗣昌;第4师,师长谢濂。谢濂奉命带丰玉玺旅和部分炮兵到大同布防。王嗣昌师则驻在阳高。孔繁蔚师带领李德懋旅向德胜口杀虎口一带前进。杨爱源旅从石家庄回太原后,也被派到大同去增援。可是国民一军在察绥一带驻有宋哲元、韩复榘、石友三、石敬亭等部,兵力相当雄厚,相形之下山西在大同的防务比较单薄,所以阎又把商震和周玳从石家庄调回。商、周一回到太原,阎锡山就发表商震为前敌总指挥,孔繁蔚指挥左翼,王嗣昌指挥右翼,周玳率炮兵配合作战。当时晋军的部署情况是:商震任前敌总指挥,统一指挥作战。大同正面,由谢濂负责,主要部队有第4师谢濂部、第6旅杨爱源部、第7旅高冠南部及周玳炮兵部;大同左翼,由孔繁蔚负责,主要部队有第3旅第6团荣鸿儒部、骑兵第2团孙祥麟部及冯鹏翥的迫击炮兵;大同右翼,由王嗣昌负责,主要部队有王嗣昌的第3师、第5旅丰玉玺部及温玉如的炮兵部。
二、宣称“保境安民” 联直、联奉与攻讨国民军(4)
待部署停当,阎锡山又命谢濂“将天镇得胜口铁道拆去数里”,“防敌夹击”。 此时,由于直吴、奉张、直鲁联军与晋军的联合行动,国民一军已处于包围圈中。“国民军为了先击破山西,取得军事上的有利地位。乃以宋哲元部从杀虎口、得胜口数路分进,合围大同。” 国民军攻晋的具体时间是5月18日,总兵力约达8万人之众。
进攻大同的国民军,由西路军总指挥宋哲元亲自率领,所部包括韩复榘、石友三、石敬亭等部,拟第一步先下大同,恢复京绥线交通,第二步会师桑乾河左岸,肃清雁门关以北的晋军,以稳固战线。
由于双方都是有备而来,战斗十分激烈。国民军6路来攻,占了战略上之主动权——第6军韩复榘部由得胜口入晋,先发制人,一举占据孤山高地和要冲镇川堡;旋又攻下大同车站,打通了京绥路,直逼大同城下。第5军石友三部由杀虎口入晋,先后攻取左云、右玉。第4军方振武部由得胜口以北入晋,依原定部署夺得阳高、应县。面对国民军的猛烈攻势,晋军全面吃紧——战略要地孤山、镇川堡失守,第13团团长杨呈祥阵亡、第5旅旅长丰玉玺被俘、第6团团长张荫梧受伤,部队伤亡惨重。激烈的战斗一连进行了七八昼夜,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正当阎锡山欲战难胜,欲罢不能的时候,忽接张作霖急电,大意是“从南口仰攻居庸关伤亡很重,攻不下来”。要晋军将“孤山队伍撤下来,开到雁门关一线,作好防御工事,采取守势。等候奉张的骑兵打到察北,占了多伦,威胁张家口的时候,再行出击”。阎锡山遂命前线商震“暂撤至雁门关之线,集结兵力,先取守势,待机进攻”,采取攻势防御。其具体部署是:“商震指挥的队伍,撤雁门关。右翼王嗣昌师带同第六旅撤到繁峙附近沙河,指挥东起平型关、西与雁门关附近联系。左翼孔繁蔚、李德懋撤至阳方口一带,不使敌人有迂 窜扰的机会。为了不使敌人占据雁北富饶的地区,采取‘钉钉子’办法,派傅汝均旅李生达、萧维汉团配有炮兵营、手榴弹营,帮助张汝平(代理大同镇守使)守大同,傅作义团守天镇,李服膺营守浑源,魏德新团守朔县”, 待机再战。
5月27日,晋军依照阎锡山的命令,放弃大同城郊以外部分地区,扼守大同及雁门关等要隘。晋军撤至雁门关后,即利用地形,沿长城构筑阵地,迅速布防,以待机出击。
国民军识破晋军的退兵之计后,也随即调整了部署,紧紧跟进。后撤的晋军立足未稳,即与尾随而至的国民军再次交战。小馒头山一战,从拂晓一直打到上午10时左右,双方死伤狼藉。晋军再次遇上了强敌。
国民军进攻山西,显示了强劲的战力。使直吴、奉张认识到还不到分手的时间,随即重新调整了双方关系。6月28日,吴佩孚与张作霖在北京会晤,进一步协商所谓“讨赤”事宜。据王怀庆致阎锡山的电报称,“雨帅宥日由津来京。玉帅勘晨由长辛店来京,往还拜晤,深为融洽。即于勘午在怀仁堂欢宴,雍容一堂,军政大体,不难彻底解决。并于晋军此次攻伐赤军,苦战多日,待久耐劳,赞美弗置。两军拟定直鲁奉军艳日拂晓,对西北下总攻击令。”
此后,奉、直两方军队联手向南口的国民军发动攻势。8月中旬,在奉、直军队的紧逼下,国民军从南口撤出,退往西北。在此之前,奉军吴俊升部于8月上旬,攻占了多伦。国民军在南口丢失的次日,下了总撤退令。
二、宣称“保境安民” 联直、联奉与攻讨国民军(5)
与此同时,在晋北战场,晋军与国民军经过一段时间的胶着对峙之后,国民军由于指挥不统一、无后方作战、内部分化等诸方面的原因,开始陷入被动。晋军则由于部署的调整、武器弹药的充足,以及各部的据险死守——傅作义部死守天镇,竟达三月之久;李生达部坚守大同城池,国民军数度强攻都未能破城……,则逐渐由劣势转为优势。据6月29日阎锡山致王怀庆艳电称,“晋北近日战况,均甚得手,灵邱、浑源之敌,昨今两日完全击退。敌人死伤甚重,掳获亦多。现正在追击中。灵邱方面已与魏军接头,以后动作更觉容易。”
国民军撤出南口后,开始从晋北撤军。8月18日,大同在被围困三个月后,宣告解围。国民军相互掩护,纷纷向绥远五原地区撤退。8月24日,“晋省境内已无敌踪”。晋军乘势“以三路追击”,先占丰镇、集宁,继入平地泉,9月3日,占了绥远首府归绥。从而把山西的地盘扩展到了绥远一带。在占了归绥之后,阎锡山立刻发表通电,以“敝军占领绥远后,维持秩序,镇抚地方,急需得人”为由,“权委前敌总指挥商震代理绥远都统”。 至此,阎锡山攻讨国民军之役,以国民军势力从山西退出,晋军势力向绥远扩张而宣告结束。
国民军在久攻雁门关不克,被迫撤退的情况下,内部发生了分化,陈希圣、韩复榘、石友三等先后“投效”阎锡山。对于投晋之国民军,阎锡山均优礼有加,一再声称,“彼此皆为国家军人,此次以兵戎相见,责不在两君(指韩复榘、石友三——作者)”。“弟对待朋友,向系开诚布公,请释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