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就在你身边(1)
本书不仅可以带给你愉悦的阅读体验,更能让你学到实用的经济学知识。你对经济学的恐惧将会因此得到缓解,有关经济学的错误观念也会因此得到纠正,当你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作决定时,经济学所发挥的作用将会愈加明显。
这本书是写给每位男女的,经济学是为每一个人服务的。对于受过教育、有才智、有认知,并且想要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总能作出明智决策的你来说,这本书就是专门为你设计的。一谈起经济学,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但本书所讲的经济学并不枯燥,假如生活是精彩的,那么经济学也应该是精彩的。如果你想要拥有更好的生活,就让经济学来为你实现吧。不是经济学家也可以知道经济是怎样影响到你的,如何运用经济学常识以便过得更好,这本书会给你带来全新的放眼世界的方式,为你提供实用的理财建议。如果你对经济学抱有偏见,觉得经济学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乏味的学科,认为经济学只跟脱离日常生活的事情打交道,那么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你将会体会到快乐和惊喜。
现在很多媒体和博客都在报道和讨论经济学,有时候甚至是长篇累牍,有关经济学的信息和资料随处可见,因此对信息的有效处理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人们常常会忘记经济学其实主要是一门技术和一种思维方式,他们认为经济学仅仅是数据的累加。因此,理解经济学,尤其是知道如何使用经济学,将会成为你的优势。本书将会帮助你站在金融、消费者、国家乃至全球的角度思考经济问题,这些可能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至少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阅读本书会让你改变一些观念和做法,学会更好地在思想和行为上掌控你的生活。
知识既是思维力量,也是情感力量。在你身边围绕着各种各样的经济力量。也许此刻,你对这些力量的担心不是太少,就是太多。什么时候要为这些力量担心?什么时候应该放轻松?有时候也许是你想得太多了。本书将会改变你对经济环境的看法,这样你就不会为没有必要的事瞎操心了。但有些时候你又会顾虑不足:你可能认为所有的经济问题都会自行解决。
本书会告诉你如何正确地看待眼前有关经济的困扰;将会为你解答如何解决你所面临的经济挑战,从而得到一个更为有利的结果。以后当你遇到经济问题时,你会更加充满信心,因为你知道应该运用哪些相关的、有用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把精力浪费在不切实际的担忧中。
我们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有关经济的错误观点。第一种错误观点通常认为政府在经济问题上总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我们可以相信政府的这些做法,政府至少意图是好的;假如经济环境变差,那么政府肯定是在处理经济问题的时候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对此,本书的很多地方都指出,“相信政府的意图是好的”这个观点在政府的行为和最终的结果上来看都是不现实的。因此本书为你开了一剂“良药”:是到了摒弃这个观点的时候了!
有时候,政府采取某些经济政策是为了帮助经济体中的少数人。举个例子,美国政府限制白糖的进口纯粹是为了帮助美国的制糖业,而不是为了普通大众的利益;有时候,政府的意图虽然是好的,但导致的结果却很坏,例如对纽约城市房屋租金加以控制。这些事例在随后的章节中都会进行详细说明。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经济学就在你身边(2)
第二种错误观念就是“经济衰退”是迟早的事。人们害怕经济最终会走向萧条,生活水平(甚至是人类文明)将会下降到无法想象的低位。1930年的经济大萧条还会再次降临吗?股市会跌到零点吗?到时候我(还有我的孩子)是不是不可能再找到工作?
虽然以上这些假设在逻辑上有可能发生,但可能性实在太低,所以你不用过度担心。经济大萧条不会卷土重来,因为政府和中央银行比我们更加懂得经济,更何况它们已经从大萧条中学到了很多,知道什么环节会出现问题。毋庸置疑,它们会积极应对,防止经济大萧条再次发生。股市也不可能跌到零点,因为股价的基础是建立在对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的预期上,而这些表现最终还是来自于本国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物质资产(工厂、办公楼、农田、机器及设备等)、技术、劳动力以及人力资本(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员工),还有由这些资源带来的生产力。对于美国经济来说,以上这些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在逐步增加,因技术改进不断得到巩固。一个发展的经济,再加上你自己的教育水平、培训还有主动性, 找一份工作不是难事。经济衰退确实会将事情弄糟,但这只是暂时的。以上谈到的所有可怕问题都将会在随后的章节里详细阐述。
经济学是助你作出最优决定的向导,也是对你来说最优的选择。经济学会告诉你如何把握住身边的机会,增加自身优势,这些优势的取得意味着你又朝目标近了一步。经济学所倡导的是选择一条最有效率的路来实现目标:付出相同的代价,你会得到最多的优势;付出最少的代价,得到某些给定的优势。就像你花1 000美元买一台平板电视,当然是越高级越好;或者你仅想买一台最适合你的电视(比如尺寸大小、分辨率等),当然是花钱越少越好。
你先确定一个目标,假如你是一个商人,你的目标就是获得更多利润;假如你是一个消费者,你的目标就是从你的消费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满足。就好像买车一样,当你决定要买某种型号的车以后,你的目标就是花最少的钱得到这辆车,经济学在这个时候肯定能派上用场。买(卖)车需要不断地进行讨价还价,本书会教你如何有效地讨价还价。
经济学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帮助你作决定也同样适用于任何事物。我们的目标并不那么局限,你可以想办法向慈善事业捐更多的钱,或是用有限的经费为某个慈善活动作最为有力的宣传等。
本书里所讲述的经济学一点儿也不枯燥乏味,恰恰相反,当把经济学用一种生动有趣并且切实可行的方式呈现出来时,它就会变成有趣且实用性很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这是因为本书有两个特点:第一,所有的章节都以问答形式展开,这些问题都跟你的生活息息相关;第二,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跟你一样的普通人,头脑敏捷但又不是经济学家,并且想从一些跟日常生活有关的经济学知识中获益。我告诉身边的这些人,尽量向我提问题,不用客气,只要是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再棘手也没事。书中只有数量很少的几个问题是我自己编的,目的是为了让本书涉及话题的覆盖面更广。
书中的每一次问答都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你不需要按顺序阅读本书,甚至不需要按顺序阅读每一章的内容。如果你只是想要知道某些特定的话题,可以直接翻到相应的章节挑选出你感兴趣的问题。
所有的问题都由我一个人回答,这些答案我没有进行任何的“艺术加工”,事实是什么,我就说什么。我相信每一个阅读本书的读者都只是想知道真相—不管这个真相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你们有勇有谋,能够直面经济学的真相,本书将会教你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实。
透过本书,经济学不仅向你展现迷人的一面,又可以作为一个实用的工具,帮助各行各业的人们作出最优的决定,从是否为家用电器延长保修期到该不该支持对香烟提高征税等。经济学并不是无所不知,也不会让你无所不能,经济学代表着一种更清晰准确的思维方式,是帮你作出最优决定的一种工具,仅此而已。但是通过经济学可以让你树立正确的理念,作出最合适的决定,这样可以使你变得更强,本书将会助你一臂之力。当你阅读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处理日常问题的时候,在试图弄清楚影响我们生活的国内、国际问题的时候,你会比以前更加游刃有余。
。 最好的txt下载网
Q:经济学是什么?
有位博学的经济学家曾经这样说过:“经济学是经济学家的事情。”由此看来,为经济学下定义并非易事,要想让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接受更是难上加难。经济学家要做的事情有很多,绝不仅仅是关心价格、商业和政府的政策。经济学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100年前为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的事情,不可能是今天的经济学家感兴趣的话题。
有人为经济学下了一个精确的定义,大意是:“经济学是研究稀缺的学问,凡是稀缺的都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就是说,经济学关心的可能是金钱、能源、自然资源和时间;总而言之,经济学可以研究任何东西,只要它们是稀缺的。在上述定义中,“稀缺”指的是“某物没有足够的供应量来满足所有的需求者,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等”。所以,一般情况下价格会上涨,以减少那些非急需(即“多余”)的需求,而且要一直涨到足以削减多余需求和购买力的程度。这样一来,对所有的市场主体(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来说,所得与所需(即需求)正好相当,因为他们既有能力又有意愿为自己的所得付款。但如果这些东西是免费的,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当然,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缺乏的,比如空气和水,尽管可能会被污染。而如果你想要的是(所谓“纯净”)瓶装水,那就得掏钱买,所以说瓶装水也是稀缺的。
上述关于经济学的定义经常被扩大化,以涵盖资源稀缺情况下的决策。我们做事时不可能为所欲为,也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一般来说,如果你购买一辆汽车,就有可能不再携家人去度假,因为你的钱也许不够了。同样,如果你成为一名医生,那就不可能再当电工了,因为你的时间肯定不够用。你决定做什么或者得到什么,就意味着放弃本来可以做的其他事情,放弃本来可以得到的其他东西。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这样的决策,并且大都是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很少有个人、企业或政府拥有取之不尽的财富,所以他们在作决策时通常会为了获得某些东西而放弃其他东西。
一些经济学家走得更远,把经济学定义为“经济学就是作决策,这种决策可以理性地把稀缺的资源分配到各种各样的用途中去”。有些时候,我们的各种目标往往相互矛盾。一个人不可能尽可能地存钱,同时又尽可能地花钱;一个企业不能把盈利全部用于扩大经营,同时又以此作为红利发给职工。有些时候,我们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例如,谁也发明不了永动机。在经济学家看来,顾此失彼或无法实现的目标是“非理性”的,因而不在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之内。
那么,在经济学家看来,怎样做才是“理性”的呢?“理性行为”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首先,你必须有一个目标,并且不能有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如果你的目标不止一个,它们之间也要能协调一致。其次,你必须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来完成自己的一个或多个目标,换句话说,你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向目标靠近,但要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来做。这就是所谓的“经济效益”。
在有些情况下,假如你的目标无法实现,你必须尽可能地接近它,这同样也是“理性”的。你的目标如果是想成为你所在国家最健康的人,显然这是无法实现的,但至少你可以让自己尽量健康些,这是非常理性的。这里所说的目标不一定单纯针对自身,它也可以是尽可能多地为慈善事业捐款,同时又确保自己应有的生活水平。
上述定义被批得一塌糊涂,但批评者并未领会它的真谛。理性行为不一定是自私的,所以问题根本不是出在这里。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个已经被奉为标准的经济学定义,虽然涵盖了整个“微观经济学”,但并未将“宏观经济学”全部包括在内。家庭和企业一旦进入市场,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整体,都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主角”,都要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作决策。政府同样如此。
然而,有时问题不是出在资源太少,而是由于资源太多。请看下面这个宏观经济问题:当经济出现衰退的时候,可提供给劳动力的工作岗位太少,随之而来的就是失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问题的实质是劳动力过剩,而不是缺少工作岗位。不过,我们不能把这一逻辑推而广之,因为它并不适用于其他情况下的稀缺。例如 “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