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若无其事地回答:“没有,要买来预备着,一旦要用的时候临时买来不及。”“谁告诉你的?”“今天老师给班里的全体女生讲了女孩子的生理卫生和小宝宝是怎么在妈妈的肚子里形成的。还说我们很快都会来月经了,让大家要有所准备。”
然后从书包里拿出一张作业,上面是女性人体解剖图,要求学生标出生殖器官的名称,女儿说过两天还要考试。
她边做作业边想起来一个问题,又问道:“妈妈,我知道宝宝是怎么来的,老师讲女人排出了卵子以后,如果遇到精子,会变成受精卵,才会长成宝宝,可是那个精子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镇定地用极其自然的口吻若无其事地回答:“精子是爸爸提供的,所以,女人一定要先结婚然后才能生小孩。”
“噢。”然后她又埋头做作业了。
她没有继续问精子是怎么碰到卵子的,或者爸爸是怎么提供的,有点不求甚解,却让我暗自松了口气。她的荷尔蒙还没有开始大肆分泌,所以现在纯粹是好奇,没有任何杂念在里面。等到她真正成熟的时候,这个话题一定是免不掉的,到时候再认真和她谈谈。
听一位家有上高中女孩的母亲讲,到了初中和高中,学校还会继续给他们上课,教他们性知识以及避孕的知识。
我想,无论学校是否提供性教育,家长都至少要让孩子建立起这样的概念:第一,“性”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大小便一样,我们不会当着别人的面去做,却是生理上一个正常环节和需求,人到了青春期自然就会有这方面的要求和向往,这是正常的。但是“性”有其特殊性,涉及别人,还涉及下一代,人只有在成熟到一定程度,能够为自己和别人负起责任的时候,才可以进行性行为。
第二,告诉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会有相应的结果,所以,做之前就要想到事情的结果,看自己是否能够接受并面对。
第三,对女孩子,要教会她如何说“不”,如何保护自己。
用坦诚的态度和孩子讨论,孩子也会在性的问题上有正确的观念和态度,他不会去轻举妄动。而孩子对性越无知越觉得这件事神秘就越想去尝试。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前后,父母可以选择生活中比较自然的时机,比如看共同感兴趣的电视节目、看电影、谈论社会新闻等涉及男女关系、恋爱、未婚生子等的话题,和孩子讨论“性关系”,为孩子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同时,这也是和成长中的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契机。以后,孩子遇到了感情上的问题,他们也会愿意和父母沟通。
“早恋”与“早练”
我有两个朋友的孩子都是女孩,上同一所学校。一个中国朋友很保守,对女儿要求很严,希望孩子将来上一流的大学,谈恋爱这种事在中学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可是女孩对班里的一个男孩动了心,不敢让妈妈知道,这个从来不撒谎的孩子为了这件事开始和父母撒谎,想尽各种办法背着妈妈和那个男孩约会。后来,男孩提出分手,女孩暗自伤心,偷偷流泪,体重和成绩一起直线下降。她妈妈一直都没有发现孩子郁郁寡欢、学习成绩变差的原因在哪里。
另一个老外朋友很开明,她的女儿学习成绩很好,从小学就开始上天才班。女儿上了初中之后妈妈告诉她:妈妈不反对你谈恋爱,但是你一定要让妈妈知道。假如你要和他出去看电影什么的,妈妈还可以给你当司机。到了初三,女孩回来和妈妈讲,自己喜欢上了同乐队的一个男孩。妈妈很守信用,没有反对,只是和她约法三章:和男孩在一起谈谈心、一起玩都可以,但是不能发生性关系,因为她还承担不起随之的后果。同时还强调,她不能因为恋爱而影响了学习和其他正事,否则妈妈就要限制这件事。女儿都答应下来。
因为妈妈的接纳态度,女孩经常会把她和那个男孩之间的事儿和妈妈讨论,征求妈妈意见。一年后,她觉得男孩身上有些地方自己不能忍受,就提出分手。两个人后来一直还是朋友。在谈恋爱又结束恋爱这段期间,女孩的成绩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初三毕业时拿了全校的第一名,得了校长奖,并代表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讲话。
孩子早恋,父母应该持有的态度,从这两个实例中我们会得到些启发。
有些父母就像上面第一个妈妈一样,采取禁止的态度,这些妈妈反对女儿恋爱的理由,一个是会影响学习,另一个是孩子不成熟,中学谈恋爱根本是瞎胡闹。
我和很多美国妈妈交流过这个问题,在她们看来,出于这两个理由,恰恰说明孩子应该早早恋爱。
因为,如果谈恋爱会对学习造成影响,在初中谈影响考高中,在高中谈影响考大学,那么在大学就不影响学习了吗?不是常有孩子因此都毕不了业,还有杀人自杀的?何况,大学谈也会影响考研究生,到了工作时谈恋爱,会影响工作,影响升职。如果早晚都是影响,那么在感情上起伏最大的初恋最好发生在初中或者高中一年级,这个年龄的孩子恢复能力强,影响相对少些,孩子还经历了这个年龄段应该经历的东西,品尝了少男少女清纯爱恋的滋味。
人生不仅是读书考大学,情感生活也很重要。品尝过真正爱情的人生才是完整的。在孩子恋爱的问题上,父母要给予正确引导,强行禁止压抑会给孩子心中造成硬伤,甚至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婚恋择偶。
何况即使家长不同意,孩子真爱上了,管也管不住,他们照样还是会恋爱,只不过转入地下背着家长进行。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要费尽心机躲着老师和父母,耗费了大量的脑力搞地下工作。
孩子上大学前谈恋爱的最大好处是,父母可以在旁边保驾护航,孩子受伤了犯错了,爸妈可以给予援手。就像第二个故事中的女孩一样,有妈妈在后方压阵,心态好,方寸不乱,可攻可守。等到孩子上了大学离开家,遇到感情问题,父母鞭长莫及,想帮也帮不上了。
还有,初恋的年龄越小,感情越纯洁美好,那么小,其实不懂什么情啊爱的,只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一种喜欢,这其实才是最浪漫最纯真的情感。年龄大了,就会加入很多利益上的算计,想纯洁都难。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去体验纯洁的美好的感情,没有经历过,会是一辈子的缺憾。
另一方面,找对象也是需要能力和技巧的,这些东西纸上谈兵没有用,需要不断实践。早恋是为了让孩子练兵,并不是为了婚姻。孩子在感情上的实践是有时间限制的,越早开始,机会越多越容易,越晚开始,机会越少越难。
在幸福指数里,尤其对女孩子而言,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比事业成功更重要,找对象的能力比学习能力更重要。女孩们早恋多练,提高交际能力,比上名校要重要得多。一个女孩最好能练到想要的男人有办法追到,不想要的可以从容摆脱,这样人情练达的女孩在婚姻和事业上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那么,男孩子又如何呢?
一次,我和几个老外女友约好周末一起出去,一个人临时打来电话说不能来了。原因是本来要送小儿子去踢球的老公突然想起来那天要送大儿子去约会,所以她不得不带小儿子去踢球。她的大儿子刚上高一,才十四岁,还没到考驾照的年龄,所以想周末约会就得麻烦父母开车接送。别的女友听到这个消息都“噢”的一声就完了,只有我第一次接触到美国高中孩子的“约会”问题,父母竟然接送?又好奇又不理解,所以那天就这个话题一直谈论个不休。
我问她们,两个孩子去约会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干什么?女友们耸耸肩说:“到咖啡馆里喝杯咖啡,看看报纸,或者到附近的酒吧里看看球赛,聊聊天,两个小时一晃就过去了。”我又问:“那么双方家长一起去喝咖啡吗?”“不,不,不,”她们摇头,“一般各自把孩子送去就走了,顶多点点头而已,那是孩子们约会,不是家长搞社交。”“他们约会就是两个小时吗?”我接着问,她们说十四五岁的孩子约会不外乎就是看个电影、看个演唱会什么的,不会很长时间。
我想了想问道:“如果他们背着父母到其他地方去了呢?”女友们异口同声地说:“这么大的孩子其实都很纯洁的,不像电视上讲的那么夸张,父母信任他们,他们都有分寸的。”
父母和孩子互相信任,这真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啊!
我说,既然你们认为孩子们都很纯洁,为什么他们还要去约会?一个女友向我翻白眼,说:“我说的纯洁是指他们并不像报纸电视上宣传的那样轻易地去发生性关系,但是,他们到了这个年纪对异性感兴趣是正常的,这个时候就该学学怎么跟异*往,对异性的心理有所了解。我可不想让我儿子到了大学里看见一个喜欢的女孩都不知道怎么去追。别的男孩都有经验,就他是菜鸟,他可太吃亏了,好女孩都被别人泡走了。”
美国母亲竟是如此想法,怕孩子没有恋爱经验吃亏。想想也有道理的,中国有句俗语叫“好汉无好妻,赖汉娶妻娇滴滴”。是不是“好汉”都一门心思好好学习去了,感情上一片空白,遇到一个对自己好的、有点手腕的女孩就被拴牢了。而“赖汉”们身经百战有恋爱经验和手段,自然可以追到“娇妻”。
我又问这些母亲,如果孩子约会的对象和孩子不是一类人怎么办?父母会不会担心对方把自家孩子带坏了。一个女友说:“其实平时就得常和孩子聊这方面的话题,对孩子选择朋友,爱情观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当你发现他约会的孩子和他不合适,不能直接否决,要慢慢渗透,孩子其实都很在意父母的意见和想法,他早晚会发现对方不适合自己。这么大的孩子正在叛逆期,你越反对他越要做,越容易走极端,所以,父母最好别做傻事,别去当孩子的面讲对方如何不好,去否决他。”
另一个女友打着哈哈对我说:“人在年轻的时候要被人甩过,也甩过人,还要失业过,那么这个孩子去独立生活时你就不用怕了,一般的挫折他都能对付了。我希望自己的孩子甩人被甩都发生在十八岁上大学之前。这样父母在后面支持着,虽然解决不了他的问题,却可以慰藉他,让他有个疗伤的地方,可以早早复原。”
美国父母在这个问题上和我们中国人的差别太大了。我们的传统是孩子只要读书好就行,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其他方面,比如孩子的情感需求,一直都是采取压制的态度。由于他们普遍缺乏深层次的情感关怀,所以,更渴望投入一份和异性的感情中,希望从中得到他们需要的理解和慰藉。
有研究显示,和父母关系密切的孩子,发生早恋的比例远低于和父母关系冷淡的孩子,即使谈恋爱了,前者会理性地决定,后者更容易钻牛角尖,走火入魔。
所以,父母从小就要和孩子建立起深层次的情感联结,和孩子平等交流,给孩子一份信任和尊重。想要孩子情商高,在青春期处理好和异性的交往问题,关键是在父母身上。
什么是真正的“不输在起跑线”?(1)
“不输在起跑线”几乎是现在国内所有婴幼儿父母们奉行的真理。似乎父母和孩子早一分努力,就必能早一步领先。
如果人类的寿命只有六岁,到了六岁的时候,所有人一起来比较知识水平的高低,那么或许早早开始教孩子识字、背书、记单词、学习加减乘除有必要。可是,人的平均寿命接近八十岁,如果一定要把人生比成一场竞赛,那么它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跑,起跑线上的早一步迟一步对马拉松的结果毫无影响。反倒如果不做好准备活动,在还没做好热身的时候就猛地投入比赛,会导致抽筋、摔跤、心力衰竭等等情况的发生,使人不得不中途退出比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周期,讲话有早有晚,走路有早有晚,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每个孩子也都不尽相同。家长们比较别人家的孩子都会了什么是没有意义的。一些基本技能自家孩子即使发育得晚,到了一定的年龄开窍了就能追上。打个比方,有的孩子两三岁就可以掌握加减法的概念,而有的孩子三岁的时候怎么启发都不懂,可是到六岁一下就明白了,这个时候,在这个问题上他和那个三岁就懂的孩子已没有任何区别。如果父母心急,非要逼着这个还没有开窍的孩子在三岁的时候学会,那必然是父母和孩子双输的结果。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习已经变成了终身需要。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比掌握多少知识重要得多。要想孩子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