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是这样买酒的:
天色将黑,他睡眼蒙胧的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
孔乙己买酒的行动是这样的: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4。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写人物“怎样想”,是直接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描写,用较长篇幅集中描写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一种是在故事发展过程当中分散描写。高尔基《母亲》中“在法庭上”一节。就大量地描写了尼洛夫娜的心理活动。
5。细节描写
在叙事性文学作品里细节描写是刻划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细节描写能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小动作,写出一个人的特点,表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那些极细微的表情、动作、物件等,称为细节。细节可以是一件饰物,一句话、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个十分简短的情节。通过人物的一些不经意的细节活动刻划,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细节描写一定要真实,符合人物的性格、生活,要可信。
巴尔扎克说:“当一切可能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加工过,一切不可能的都已试过,这时,作者坚信,再前一步,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
细节描写要服从表现主题思想的需要,应力求使每一个细节都具有深刻的意义。细节描写要简炼、精当、繁杂的细节会淹没主题。
《夏倍上校》开头一节就是一个细节的描写:“哎唷!咱们的老卡列克又来了!”夏倍上校第二次来到事务所时,又是一个细节“老人赶紧脱下帽子,站起来行礼;不料衬在帽子里面的那圈皮油腻很重,把假头发粘住了,揭落了,露出一个*裸的脑壳:一条可怕的伤痕从后脑起斜穿过头顶,直到右眼为止,到处都是鼓得很高的伤疤。”
鲁迅写阿Q画圆时的情景:通过阿Q在临刑前画圆时的细节,表现“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的心里活动。愈显其无知,愈显故事悲凉。
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鲁迅的小说《药》里写夏四奶奶上坟时,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
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以上都是有关细节描写的例子。
第六章·写作的表达方式(描述与论说)(5)
《浅谈写作》彭城奔牛编写
6。侧面描写
有时,为了描写莫一个人物的特征,不去直接写他自己,而是通过写他人他事把他反映出来,或者通过别人的眼睛来描写,这叫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就是从不同的觉度描写,它不同于直接描写。比如:《小二黑结婚》赵树理曾经这样写小芹的:
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树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赵树理没有直接写小芹的美貌,而是通过年青人喜欢有事没事和小芹接触,来表现小芹的美貌。通过横面描写,虚写,给人以想象空间。这是一种辅助手法,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用好了很巧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环境描写
人类生活是离不开环境的,小说中的人物也离不开环境描写,写小说也是如此。环境描写也就是写景物,它要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不能为写景而写景,为状物而状物。
1。环境描写的种类
(1)风景描写
风景描写是指对山川草木等大自然风光的描写,这种写法在游记、抒情散文中常用。在抒情性较强的散文中,作者寓情于景,借景生情。在小说中则起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是反映作品主题思想的辅助手段。
象郦道元的文言文《三峡》:
《三峡》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成现代文是这样的: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一点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的时候,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到了夏天水涨,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都被阻绝了。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白天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到了江陵。中间间隔了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速度快。
到了春、冬两季时,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又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在山峰间。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是趣味无穷。
每到天刚晴或刚降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长叫,甚是凄凉。空荡的山谷里回声阵阵,悲哀的啸声久久不消。所以渔夫和船夫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百度搜索)
这是壮观的山水画,有景有情,美丽非凡,是情景结合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
第六章·写作的表达方式(描述与论说)(6)
《浅谈写作》彭城奔牛编写
(2)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也就是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如街道、市场、会场等的描写。场面描写与风景描写有联系,但又有不同。风景描写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主要是静态。场面描写着重于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画面描写,主要是动态的。高尔基说过:“除了风景画,还有风俗画。”
如鲁迅的《祝福》: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3)陈设描写
陈设描写是指人们生活的最具体环境的描写,如厅堂、办公室、寝室等,大都是写它的布置、陈设。通过陈设描写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身份,爱恶。
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中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便是著名的一例: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通过挂在墙上的大“寿”字,还有“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等摆设,表现鲁四老爷的假道学面孔。
2。环境描写的作用
(1)描绘山川,抒发感情
在写游记、写景、描写山川大地时,把作者的感情容入,抒发作者的好恶情感。
如《百合花》中的一段: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描绘山川,抒发感情的作品。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之中,夹杂着不满黑暗现实但无法超脱的哀愁。这正是那个黑暗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附《荷塘月色》原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