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口才DIY大卫王
恭喜李飞彤出书,在此预祝李兄的书能大卖特卖,并造福一切有心要把口才练好的人。 口才,顾名思义就是动嘴巴的才华,现代的社会对于口才的需求是越来越重要,而传统的社会价值对口才的评价,却是比较负面的,因为在现代,人与人的接触非常频繁,而且每个人的时间都非常宝贵,所以一个人的口才如果好,往往就能够成功地出人头地。 我个人对口才的看法如下: 口才的好与坏取决于环境、经验、年龄,再加上后天的自我要求才能进步,现在回想我刚去电台主持节目时的情况,真是觉得好笑。记得第一次主持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脑袋里一片空白,手脚直冒冷汗,说实在的,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但是,随着经验及年龄的磨炼与累积,我发现口才的表达最主要还是不要把它想得太复杂,英文说的keep it simple,就是要点。再者,说话要诚恳,不要把它当成是工作任务,要享受它,然后再与朋友分享。 最后,我们要多看书,多看电视、广播,这些都是观摩他山之石的最好方法,还有,就是一定要看李飞彤的书。
txt小说上传分享
(推荐序)真、善、美的说话崔慈芬
每个人必须了解自己想做什么,再勇往直前。 领先群伦的人,首先要决定自己的目标,自身的兴趣与热忱,激发出动机,推动他迈向成功之途。这是发明家亚历山大·贝尔的誓言。我想李飞彤就是亚历山大所描述的最佳男主角,而他今天也将在一般人认为最难应付的“人际关系”上帮助你领先群伦。 从事电视工作几年下来,我最得心应手的是把热腾腾的新闻送给观众,而最感无力的却是人际关系。说话被认为是天生而又自然的事,但是每次率性而出的话题,极有可能触犯别人的忌讳。如何说话,说得“真、善、美”,着实考验大家的EQ。 更何况,进入数字时代的今天,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正展开替人类洗脑的革命,人们的思维逻辑,甚至口语表达也都被数字化。人心已经够难测了,还得应付新潮流的语言,现代人的沟通技巧,怎能不现代化呢? 我和李飞彤结识于十几年前,他说话的模样就像是一碗清粥,让人吃不饱,但也饿不死,所以难得令人有“惊艳”之感。但老实说,这些年,这位老友的模样时常会飘进我的思绪。原本我百思不解,最后才明了,原来是一碗清粥似的表达方式,带给我了极为顺畅,甚至口齿留香的感觉。 就因为李飞彤诗人般的外表,让我惊异他竟然出了这么一本书,或者说这么一本落俗套的书。但在详读之后,竟有丰收的欣喜,李飞彤将烹调一碗美味粥的素材、诀窍全公开了,这本书让我找到了沟通不良的解药。 在这里与大家共勉的是,一般人一旦找到挥洒人际关系的利器后,通常就会这么一套绝招用到进棺材,因为很多人懒得改变。但我希望就从这本书开始,你我都能变,进而开发彼此都愉悦的人际关系。
(推荐序)能掰善道李昂
李飞彤是我的学生,不过,放心,我教他的并非如何“耍嘴皮子”,而是,我是他大学的老师,这可不是化妆品广告里的那个“中学老师”——这广告还真是我的一位学生拍的,放心,也是大学教的学生。所以,看来真是名师出高徒,可不是吗? 李飞彤在大学时就很活泼,但活跃得很有分寸,他会把学校、老师的要求都做好,再去玩耍他外面的“外务”,所以,不仅同我“相安无事”,还称得上是个讨人喜欢的学生。 这些年来看他毕业、工作、成家,各方面都有了些成就,也看到了他背后的努力与辛苦。 这本实用的书,可以说是李飞彤一路走过来的心理历程,他参照了自己的经验,以及四处“取经”学来的招式,对绝大多数摸索着如何上台讲话的人,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因为,大学时代的李飞彤,并非一开始就如此能说善道。从他一路多年来跟不少广播名嘴努力学习,到自己开节目当主持人,邀请我去当特别来宾,成为一个能掰善道的主持人,这当中的努力,可说是一点一滴累积来的。 我们对天才型的人通常是“望尘莫及”的,学不来,但像李飞彤这样有些天分,但肯学习的人,他的努力之道,足以供许多人参考。 这是为何这本书的“招术”值得一读的原因。
。 想看书来
(推荐序)广结善缘从沟通开始冯光远
生活在今天,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可以左右我们行事是否顺利。要想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准则就是:要广结善缘,同时要能利用这些人际关系上的助力,建立一套能让自己事半功倍的做事方法。 广结善缘的方法很多,可是无论用哪一种方式去“结”,都免不了一个沟通的过程。 要沟通就要讲话。此时,不管是一对一的对谈,或者一对多的演说,善于利用言语表达自己意念的人,当然也比较容易成为赢家。
循序渐进 立刻去买一本李飞彤所著的《敢表达,你就是赢家》。 用正确的姿势读“姿势篇”,当进行到“手势篇”时,记得做出胜利的手势。 研究“眼神篇”时,眼神要坚定,这样到了“表情篇”才容易出现满意的表情。 大声朗诵“声音篇”,记住,“镇定篇”再复杂,也不要紧张。 循序以渐,解决“自信篇”及“机智篇”,便会发现自己充满自信和机会。 千万不要以为跳过“幽默篇”,不读是一件幽默的事,不是的,如此做只会让自己在读“练嘴篇”时,舌头打结罢了。
注意事项 本书尽可能买两本以上,一本放在床头,一本随身携带。 务必要经常做自我反省,尤其是在失败的沟通之后,更是要趁记忆犹新时翻开相关的章节,试图找出自己的不足,不要只是一味地自打耳光。 除非认为自己是沟通的天才,否则的话,永远要有一个认识,那就是,只要努力,至少可以使自己看起来像一个沟通的天才。
成果展现 学会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是阅读此书的目的。如果因此而把单身自己推销出去,则相当于期末考+A的成绩。 熟读此书固然可以使自己的演说更易让人折服,可是如果无法说服交通警察不开罚单,无法让老板相信自己编的迟到3小时理由,那也就只好认了。 那么,还是一句老话,“内容要与形式并重”。 很多人终其一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明明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却无法登峰造极。在此书出版之前,如果有上述的疑惑,那也罢了。然而,在此书出版之后,如果还有人抱怨,我就会对他说: “你不会也去买一本《敢表达,你就是赢家》啊?” 可是记得,用本书敲对方脑袋的时候,不要太用力。
(作者序)为魅力加分
经常在演讲的时候,都会请教台下的听众:“认为自己有魅力的,请举手?” 敢举手的人往往没有几位,这是出了什么问题? 绝大多数的人都自认自己实在乏善可阵,更别说什么魅力了! 魅力绝对不是高矮美丑、环肥燕瘦的标准,更未必是出自高高在上的学历。魅力应该是来自于内在对自我的肯定。 更重要的关键,是表现这种肯定的能力。 有一句话我经常会说:“满腹经纶,却拙于言辞的表达,是对自我最大的摧残!”你认同这句话吗? 表达能力太重要了,重要到随时都在为自己加分,却也有可能随时减分。 现今的社会,没有人会花大把时间去细细品味我们的内在,靠的是自己在适时适当的时机,做完美的表现。 现在,我请教你几个问题: 你和一群人站在台上一字排开,你会是众人目光的焦点吗? 当每一个人都必须开口完成一段精辟的短篇演讲,你会是最精彩的那一位吗? 如果这一场公开表达的机会,表现非常精湛,获得如雷掌声,你的心情如何? 反之,上台想说的没说,说的全都不是之前想的,结果一团糟,心情又如何? 下次有机会,你还想上台吗? 想再上台,为什么?绝不再上台,为什么? 想深层一点,真的不想上吗? 有很多人会这么说:“我又不需要上台,我又没机会上台,上台哪轮得到我?” 你是否也这么认为呢?上台?一定要有一个舞台吗?未必喔! 担任一个简单的活动司仪,是舞台! 开会时站起来报告,是舞台! 结婚致词,是舞台! 活动联谊的自我介绍,是舞台! 运用专业背景做员工训练,是舞台! 为客户作简报,是舞台! 接受媒体访问,是舞台! 每个人都会在任何机会下,成就自我的舞台,只是在那一刻,你准备好了吗?请记住,让自己成为焦点,才能有机会大显神通,否则只有自叹怀才不遇,千里马难遇伯乐! 拥有流畅且活泼的公众表达能力已经不再是附属品,整个社会的产业趋向,无处不被需求,上自谈判学、推销学,下至公开口才、行销口才、沟通口才……拥有好的表达技巧,如同拥有无价之宝,不仅能有效地自我行销,更能有效率地与人达成共识,获得高度的信任。 不论是在讲台上扮演讲师,或是在电台担任主持人,“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始终是个人的座右铭,且不断地提醒自己在任何时刻都要收放自如。 可惜的是,现代大多数人正好相反,“动如处子,静如脱兔”,应该使出浑身解数的时候就耍弯扭,不该多话的时候又窝在一撮吱吱喳喳。所以经常看见“台上崴脚,台下死聊”的画面,真可说是上台虫、下台龙! 演说的训练课程中经常会见到两种人,一种是求好心切的急惊风,想一夕学成,结果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另一种则是裹足不前的慢郎中,以下盲棋的心态学习,这种练习公众演说的功夫哪里能在心里练呢?当然是学而不会用! 曾有人问我:“演说要先从‘演’练?还是先从‘说’练?” 我的回答是:“从心!” “演”和“说”都不过是形式和技巧罢了!但是愿意学习,持续操练自我则是态度。所以,有心无形,一招半式亦能闯荡江湖;而有形无心,则是花拳绣腿,不堪一击!我很庆幸的是在大学时期的剧场经验,充实了我演说中“演”的丰富性,而广播圈的经历,又将“说”的部分推向另一个层面。 10年的演讲与训练经验,使我更懂得如何结合专业与幽默,将听众与演讲结合。演说其实只是一种生活的学习,对生活越敏锐、越用心,所能表现出来的素材就越饱满! 本书将个人过去的剧场、配音、主持、教学等所有经验做了一次大融合,并加入许多自我成长练习的绝佳良方,内容分为10个篇幅,分别是自信、机智、幽默、克服紧张、姿势、手势、眼神、表情、声音语调、练嘴等,并以实际演练方法分列66招,期望为读者提供一个实用且有趣的练习工具书。 如果你真的认为这辈子“绝对”没机会上台,也请为自己的下一代做准备,因为未来的竞争力除了内涵外,如何自信且完整地表现内涵,才是最不容易被取代的竞争优势! 最后要感谢你正手握此书,请记住,不只是看它,更要用它!
姿势篇 第一章
有一句俏皮话:“光了屁股坐板凳。”意思是——有板有眼。 这个“板”就是“姿势”的意思,其中也有“气势与架势”之意。身体较单薄的人上舞台本来就比较吃亏,但也不能“瞬间增肥”,更不能“恨天高,嫌巷宽”。此时,就要靠有板有眼中的“眼”,不过在这儿,我们把“眼”,改成“演”。 演讲,顾名思义就是又“演”又“讲”。一场好的演说,内容占7%,声音语调占38%,而肢体语言却占了55%,肢体语言就是广义的“演”。 演艺圈内论个头,黄子佼的“干瘪”恐怕无人能出其右,但是镜头里不论模仿或是抢戏,他很难不成为观众的焦点。这就是他懂得如何利用“有用资源”做无限的“演”伸。 所以,想要有“板”,必先要有“演”。演未必是演戏,而是训练自己能“放得开”,放得开就“耍”得开,耍开了自然有人爱。 本篇将提供5个方法,让你能循序渐进地修饰自己的姿势。从现在开始,请不要再纵容自己像个木乃伊,至少练到接近新一代的“兵马俑”,可能好运就会“抓得住”你了! 很多人上台之后就像被点穴一般,甭说是挥洒自如,就连最基本的肢体运用都毫无章法,硬是把自己表现得像尊“陶土人像”一样摆在台上。 像是“点穴”的人,通常都是对自己的身体极为陌生,有些人陌生的程度甚至到了几乎忘了它们的存在,而任其荒废,真可谓暴殄“尤”物! 姿势的运用,最重要的是身体的灵活与自然。由于平常很少运动,渐渐就养成一副“死肉臭皮囊”的德性。借此法好生了解了解自己这座“本尊”,让它重新启动。
第一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