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酶让你远离癌症:不生病的活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奇的酶让你远离癌症:不生病的活法-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体内所能合成的酶的总量是一定的。这个学说非常值得研究。哈威尔博士把这些一定量的酶叫做“潜在酶”,如果当生命体的这些“潜在酶”即将耗尽的时候,那么它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
  这个学说到底成不成立,还要等待今后的科学研究,但是体内酶的含量决定着生命能否延续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体内的酶如果很丰富,那么,生命体就充满能量,就能提高免疫力,就能有效抑制体内酶的消耗,始终保证酶充足的含量,这是保持健康的关键所在。
  就目前来看,能够合成酶的只有生物体,虽然现在人工已经能够合成像发酵食物一样含酶高的食品,但是合成这些酶的都是一些细菌和微生物。也就是说目前只能够做到为微生物创造合成酶的良好环境,而靠人工是无法合成酶的。如果真是按照哈威尔博士所说生物体一生当中体内所能合成的酶的总量是一定的话。为了能够补充足够的酶,对于生活在这个环境受到污染、充满着生活压力的社会当中的我们来说,能够找到从自己以外的生命体中获取并有效利用酶的方法是多么的重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酶的作用举足轻重
关于酶我们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是人类完成最基本活动的基础,人体内的酶有五千多种,种类之所以多,是因为每一种酶只具有一种功能。
  即使是同一种酶,比如说唾液中所含的唾液淀粉酶就只和淀粉发生反应。同样,胃液里含有的胃蛋白酶只和蛋白质发生反应。
  这么一来,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通过食物和肠内微生物来补充酶,能够充分地摄取到我们所必需的酶吗?
  实际上,就算摄取了含酶高的食物,酶也并不是按照它原有的形态参与体内的消化活动。比如在萝卜和山芋里面所含有的酶只在口腔和胃部参与消化活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食物中更多的酶则是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被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进一步被小肠吸收。
  那是不是说酶无法被吸收了呢?其实不是,根据我的临床数据来看,经常食用含酶高的食物的人体内酶的含量是很丰富的。
  那么,体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当然以下的内容是我推测的。根据我的临床数据来看,在摄取了含酶高的食物之后他们体内合成了酶的初始形态。所以在这本书里我把它叫做神奇的酶。
  我之所以这么认为,因为实验表明当身体某一部位的酶被大量消耗时,其他部位的酶会出现不足的现象。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摄取过多的酒精时,在肝脏分解酒精会消耗大量的酶,而肠胃消化过程当中酶的数量就会有所减少。
  所以我认为,酶这种东西虽然有数千种,但是一种酸的形成并不是由各自固定的数量决定的,而是在具备了原始形态的酶的基础上,然后再按照身体的需要相应的合成所需要的酶,最后把它送到需要它的地方。
  生命的一切活动都和酶有关系。比如你现在用脑思考、动一下手指、呼吸和心脏跳动都离不开酶的活动。但是如果这些酶都已经是提前合成了的话,那么,我们的身体反而会更加吃不消,会产生不合理的生理机能。
  所以,如果以上的假说成立,在身体的某一部分酶被大量消耗,那么为了保持身体稳定,保证细胞的修复、神经系统、荷尔蒙系统、免疫系统正常运行,这些地方酶的数量会有所减少。
  我认为这种神奇的酶能够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如果经常酗酒、吸烟、滥用药物的话就会对酶产生一定的耐性。比如说酒精被肠胃吸收后送到肝脏,在肝脏通过酶的作用再将酒精分解,这样一部分酶就被消耗了。当然酒精的分解速度会根据个人身体情况有所差异,分解速度快的人在肝脏含有分解酒精酶的数量就多,所以这些人一般都“能喝”。同样,不能喝酒的人在肝脏含有分解酒精酶的数量就少。如果让不能喝酒的人经常喝酒,那么这个人慢慢也会变得能喝了。这是因为在肝脏分解酒精的酶需要频繁的使用,身体就会趋向于为肝脏提供更多的酶这一趋势。
  酶是根据身体需要才产生量的变化的。在身体当中已经储备了可以合成各种酶的最原始的形态酶,它就是这种神奇的酶。所以在摄取了含酶高的食物之后原始形态的酶就被储存在体内,然后再根据身体需要相应地合成所需要的酶,最后把它送到需要它的地方。
  虽然对于神奇的酶是否真的存在,在现阶段来说还只是一个推测,但是从我的三十多万例患者的临床结果来看,这个推测是非常具有科学依据的。
   。。

抗癌药为何不能治疗癌症
我们之前已经讲过,药物多多少少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为它消耗了我们身体当中大量的酶。各种各样的药物中对酶伤害最大的就当属抗癌药了。
  在现代医学中,医生在做完癌症手术之后,即使没有发现有转移的情况出现,也要让患者服用抗癌药。但是我认为抗癌药也具有很强的毒性,不是特殊情况不要使用。比如说在患者大肠外侧淋巴腺上发现肿瘤之后,我从不主张患者使用抗癌药。我的方法是,先将病变部位切除,把所有能看到的癌细胞全都切除之后,在慢慢找患者可能患病的原因,并且让患者在四五年之内杜绝吸烟、酗酒、食用肉类以及乳制品等,并且严格地按照“新谷饮食健康疗法”安排日常饮食,每天都要精神饱满地面对生活,慢慢地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防止癌症再次发生。这就是我所主张的治疗方法。
  提高免疫力、维持生命力、完成细胞的更新换代和新陈代谢都是通过酶的活动来完成的。能否形成良好的免疫周期,是由我们体内合成什么样的酶来决定的。
  为什么说抗癌药具有很强的毒性,是因为抗癌药在进入人体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游离氧化剂。抗癌药就是利用这些游离氧化剂将体内各处的癌细胞杀死的,但是这些游离氧化剂不仅能够杀死癌细胞还能杀死大量正常的细胞,大多数医生大概都认为这是以毒攻毒。但是用抗癌药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伤害着患者的身体。
  在通常情况下,人体是保持稳定的,所以当体内产生大量的游离氧化剂时,身体中的酶就开始分解这些剧毒,从而使得人体中的酶被大量消耗。
  年轻人体内酶的数量充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酶的数量会渐渐地减少,当然也有个别差异。年轻癌症患者所以通过服用抗癌药能够抑制癌症再发,那是因为即使酶被大量消耗,仍然可以保证恢复身体健康所需要的酶的数量。
  众所周知使用抗癌药之后,可以引起食欲不振、呕吐、掉头发等症状,就是因为在解毒的过程中酶被大量消耗而导致身体其他部分酶的数量不足所造成的,而且被消耗的酶数量大得惊人。
  消化酶不足引起食欲不振,代谢酶不足会引起细胞代谢缓慢,进而使肠胃黏膜变得粗糙引起呕吐,还会出现皮肤粗糙、指甲干裂、毛发脱落等等现象。
  仅仅靠药物的作用是根本无法彻底治愈的,所以药物还是用在止疼和急性出血的情况和不得不吃的情况下为宜。我曾经在患者患胃溃疡出血而疼痛难忍的情况下,给他开了抗酸药。在两三周的时间内暂时缓解了胃痛,我们也找到了溃疡的原因,就是由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所以不找到最根本的病因,用多少药物都无济于事。只是暂时缓解了病痛,过一段时间又会再次发病。
  所以要想彻底根除疾病,就必须从日常的饮食习惯做起,日复一日的坚持,持之以恒,为了防止胃溃疡,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酶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正确的饮食和避免大量无谓的消耗我们身体中宝贵的酶,这才是健康长寿的真正秘诀。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不宜偏信饮食常识
在了解了酶的作用之后,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日常的饮食常识就会发现,其中有好多冲突的地方,医院为患者提供的饭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住过院的患者可能都知道在医院提供的饭食当中,都是以粥为主,尤其是做完内脏手术的患者,医生嘱咐为了不给肠胃增加负担,要尽量多喝一些粥,说这是为患者着想,其实这是错误的说法。
  我给刚刚做完胃部手术的患者直接提供普通的饭食,为什么说普通的饭食要比粥效果好呢?只要了解了酶的作用之后就明白了。
  因为普通的饭食是需要咀嚼的,充分咀嚼可以促进分泌唾液,而唾液当中又含有消化酶,通过咀嚼使消化酶和食物充分混合,能够将食物分解,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但是如果是粥的话,呈黏稠状并且未经过咀嚼而直接进入肠道,黏稠的粥无法和酶充分混合,不利于消化,反倒不如普通的饭食更有利于消化。
  我曾经还给做过胃部手术3天后的患者吃过寿司,但是我要求他每吃一口至少要咀嚼70次左右。
  充分地咀嚼食物可以促进身体对营养的消化和吸收,这不仅对于病人,对于正常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建议肠胃健康的人,在吃饭时,尽量每吃一口都咀嚼30~50次为宜。
  在医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牛奶,牛奶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维他命等,大家都普遍认为多喝牛奶可以补钙。但是,可以说牛奶最不利于消化。牛奶是干燥液体,而且有人经常拿它当水喝,这更是不可取的做法。
  牛奶所含的蛋白质中的80%是一种叫做“酪素”的物质,这种物质一进入胃部就凝固起来,非常不利于消化和吸收。而市面上销售的牛奶当中所含有的成分要进行“均等化”搅拌处理,所谓均等化指使牛奶的脂肪均等化。即牛奶在提纯的过程中,需要用机器充分地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使得牛奶中的脂肪和空气当中的氧气成分反应,形成了过氧化脂。
  过氧化脂字如其义,就是脂肪被过度氧化,简单地说就是变成了“生锈”的脂肪。
  然后再将这种“生锈”的牛奶经过100℃的高温杀毒,而酶是很怕热的,在48℃~115℃之间就会失去活性。在市面上销售的牛奶当中,不仅不含有重要的酶,而且脂肪被氧化,蛋白质也由于高温而发生质量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牛奶并不是健康的饮品。
  如果用市面上销售的牛奶代替母牛的乳汁来哺育小牛,那么小牛四五天就有可能死掉。不含酶的食物是不能为生命提供养料的,也就不能维持任何生命活动。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过量饮用牛奶易患骨质疏松症
第一次让我知道市面上销售的牛奶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是我亲戚家的孩子们。那还是在35年前,那两个孩子从小在美国长大,在生下来六七个月的时候,都患了过敏性皮肤病。
  孩子们的母亲经常带着他们到处求医,并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各种药物,在经过了长期的治疗之后,病情并没有得到缓解。孩子们到了三四岁,他们又患了严重的痢疾,以至出现了便血的情况,于是这个母亲又找到了我,在用内视镜检查之后我告诉她孩子们患的是早期溃疡性大肠炎。
  溃疡性大肠炎多由日常不良饮食习惯引起,我随即询问了有关孩子的日常饮食情况,终于弄清楚了孩子的病因,在孩子患过敏性皮肤病的时候,按照医生的指示,由母乳喂养改为用牛奶。得知这一情况后,我马上要求这位母亲立刻停止给孩子们食用牛奶和任何乳制品。不久以后,孩子们的痢疾和便血,还有过敏性皮肤病都得到了彻底治愈。
  在这之后,我在对每一位患者所做的问卷调查当中加了“牛奶和乳制品的摄入量”这一条。经过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牛奶和乳制品的摄入量过多容易导致过敏性体质。而且研究结果表明,处在怀孕期的母亲如果牛奶和乳制品的摄入量过多也容易导致胎儿产生过敏性体质。
  在日本,最近30年几乎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例是过敏性皮肤病或花粉过敏症的患者,而且患病人数还在逐年增加,为什么患病人数会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呢?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说法,但我认为,首要原因就是20世纪60年代在全日本实行学校配餐给学生提供牛奶而造成的。
  含有过氧化脂的牛奶,容易使肠道内环境恶化并孳生大量有害菌,打乱了肠道内细菌平衡,结果在肠道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硫化氢和氨水等有毒物质。虽然这些有毒物质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会引发什么样的疾病,目前尚在研究当中,但是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明,牛奶不仅能够引发各种过敏性症状,而且还是导致孩子们患白血病和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的原因之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