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为宇宙是从无中来,是无中生有的结果。我们想象它是第一个诞生的婴儿,它不断长大,不断的壮大,而我们及世间的万物都是对它不断的模仿。我们也是从无中来,最后也要归于无。这绝对是一个身不由己的游戏,只可惜没有局外人,连宇宙也不能置身事外。想着我们与宇宙扮演着同样的角色,演着同样的好戏,我们无法嘲笑自己的渺小。
这一切都以宇宙先于我们存在为前提,宇宙已经存在为前提,但从另一方面讲,我们也可以说,宇宙只是我们的一个发现物,一个创造物,一个观念,一个概念,一个便于表达描述的词汇,一个人类智力游戏的魔方。我们不存在了,宇宙也将不存。
一种方法
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整体,有着它无限的多极性和多重性,我们只能只能开起一道窄窄的门缝,从门缝中窥视它的一鳞半爪。为了使它的条理清晰,较容易认识,我们采用了一些办法。我们看到事物发生有先有后,有开始,有终了,便把这先、后,开始、终了之间的“空档”叫时间。我们又看到从此处到彼处有一段距离,从自身出发向任意方向也可以达成这种距离,我们便把这种距离叫做空间。时间和空间即使宇宙的特性,又是我们认识它的方法。有了时间和空间,我们又发现一件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总离不开另一件事物的促成。于是,因果的观念又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了。时间、空间、因果,构成了我们认识宇宙最基本的方法,于是宇宙变得好理解了。
神秘的事物
其实事物本身并无神秘可言,造成神秘的乃是我们的意识。神秘并不是事物的属性,而是意识的属性。对于事物本身而言,它永远都是清晰的,明白无误的。当人只看到它的结果和表象,而又找不出它的原因时,神秘感就发生了。所谓神秘的事物,其实就是我们尚未晓其来龙去脉的事物。
时空之物
我们生存在时空之中,时空构成对我们最大的制约,我们无法超越时空,我们本身就是时空的产物,有着现有时空条件下所有的属性。我们是有着时空属性的生物。身为时空之物,身在时空之中,却渴望超越时空
被意识蒙蔽的世界
也许,我们的意识把我们全都蒙蔽了,世界并不象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它隐藏在我们意识的背后,仿佛隐形。即使近在咫尺,我们也视而不见,就像一只静止的虫子在青蛙的眼里也仿佛不存在一样。世界只是我们“眼中”的世界。
但认识的触角使我们得窥世界全貌有了无限可能性,它伸向世界深处,并在广度上向其外延逐步拓展。世界在认识领域变得比较能够把握。但以一定意识为基础的认识,真的是一张了解世界的通行证吗?也许它自身就已经被框定了。我们的意识决定了我们认识的对象,我们认识的对象决定了我们只能在那个方面认识世界,或只能认识世界的那个方面。世界对于我们永远都是不全面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被放逐的星球
被放逐的星球
在古人的思想观念中,天和人间人世密不可分,天主管和主宰着人间的一切。大到国家的兴衰,小到个人的命运,都在天的掌管之中。你该有多大寿命,该是穷人还是富人,该做官还是抬轿,该有几个儿女,该有多少七灾八难,升降沉浮,天都给拟定好了。王朝的更迭,皇帝的人选,更是由天来定。一切都有定数,一切都是定数,谁也改变不了,个人只需听天由命就是了。在这一点上古人要比我们现代人幸运幸福的多,他们尽可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不负任何责任。而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命运有人照管着,便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不至于无所依靠了。而现代人在内心深处却生活在孤独无助中。罩在头上的那个有人情味人性味的天没有了,在西方,上帝也死了。天空洞开,露出了荒寂的宇宙,它深不可测,无始无终,在外延上无法度量,在理性上无法认知,面对着它,人类只是一群无助的婴儿。这是理性的胜利,也是理性的悲哀。
进入二十世纪末的最后三十年,关于飞碟和外星人的报道开始多起来,人们把热切的目光投向茫茫太空,渴望在遥远的星系找到知音。与此同时,关于濒死状态的研究,关于前生来世,关于死后灵魂的存在,关于“另一个世界”的探寻也热火起来。我不知道这一切的意义以及它预示着什么,是表明科学的局限,还是人类渴求“另一种存在”以及永恒不死的整体无意识,是在神消亡之后,另一个造神运动的前兆,还是确有这样一个人类未发现的未知,抑或只是表现了人类的一个隐秘的愿望?人类已被放逐在一个孤零零的星球。
金钱的奴役
在今天的社会中,金钱已经显得非常重要了,先不说享受,单说生存你就离不开它。拥有一定数量的金钱,同时也是维持自尊,保持一定自由的必要手段。没有钱就难免处处受到钳制束缚,受制于人。
如果说商品社会是一张网,那么金钱就是刺破这张网的利器。没有钱你就在网中,你便只有较少的自由。拥有了钱,你便有了更多的自由,而拥有了无数的钱,你便突破了重围,领到了这个世界的通行证。所以,人受金钱的奴役已成必然。但你不受金钱的奴役,你也要受别的奴役,与其它的奴役相比,金钱的奴役还比较公允公平一些。它可以为任何人所拥有,而不会对谁采取歧视性政策。把恶说成万恶之源其实是怪错了对象。该诅咒的不应是金钱,而是人在金钱面前所表现出的丑陋贪婪的人性。金钱并无好坏之分,有好坏之分的是人面对金钱的态度。在追求就钱时,要让自己的心灵和本质生命超脱出来,淡泊视之。支配金钱时,要让自己的的心灵和本质生命参与进来,慎重处之。要心役使物,而不要物役使心,形为物役,而心灵保持自由。这样才能从外物中脱身,做一个自由人。
俗人和思想者
俗人和思想者
有时,无知就是最大的“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事物反而会变得比较简单。知道得越多,智慧越大,疑惑就越多。做一个智者往往得不偿失。浮动在生存的表面与进入意识的底层其实并无多大区别,都是活者而已。关键是你想要得是什么,不怕烦的不妨作个俗人,想要清静的不妨做思想者。但把俗人和思想者都做到家的却没有几个人。大多数人都是俗人式的思想者,或思想者式的俗人。
追求意愿的感觉
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我们所意愿的感觉,感觉是目的,而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手段。我们不是为了某件具体的事物,而是为了该事物为我们所拥有后的感觉。为了这种感觉,我们不惜承受许多与此相反的感觉,但我们甘愿如此。不过,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把能够获得某种感觉的事物,当成了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而当我们达到时,才发现,它只是我们一系列感觉的暂时休止,一段短暂的间歇。
当然,如果我们不追求我们所意愿的感觉,我们也会拥有一种感觉,但这种感觉只是一种活着的感觉,并不是我们所意愿的感觉。它并不能给生命个体一种生存意志,加诸给他一些意义。而我们没有生存意志,感受不到活着的意义,就无法生存。但追求我们所意愿的感觉,并不等于我们拥有这种感觉,它只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导引,一段过程。它必须通过相反的感觉才能实现。
我们一直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活着就是为了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把它们看得很高,很重。而实际上,它们只是满足我们感觉的工具。
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我们所意愿的感觉,除此,我们没有其它的生存方式。
动物性的人类
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经过改头换面的动物行为,他们的生存方式也是被赋予了一种形式之后的动物的生活方式,他们从根上仍是动物,无论他们玩出什么花样。
“人是高级动物”,但高级低级的标准谁来确定,没有一个第三者站出来,说:人在动物界中是高级的。而只有置身事外的第三者做出的判断和裁决,才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一只蚂蚁,一头癞猪也可以说自己是高级动物,他们也有众多足够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人是过于相信自己对自己的信念了,他们自我标榜 ,自我迷信,自说自话,以为自己代表了整个自然界的声音。
每种动物都是靠着自身的动物本能来维持保障着生存,人也是如此。许多的动物都灭绝了,但人类做为一个种群却惊人的壮大起来。不是因为他们的“高级”,而是因为他们的动物本能更强烈,动物性更强大,更象动物。 。。
我们温顺得太久了
我们温顺得太久了
我们的卑怯来自于对世界的盲目敬畏,我们把它当做悬在我们头上的普遍和唯一。世界是主人,而我们奴仆。世界是考官,而我们是被考者。我们的所有努力似乎都是为了讨好它,赢得它的夸赞和喝彩,从他那里的得到我们所希求的回报。我们把自己置于世界之下,对它的规则不批判,不怀疑,仿佛它生来如此,绝对,唯一。
对于世界,我们温顺得太久了。
我们越想成为世界的什么,我们就越被世界所奴役,我们越去遵守它的规则,我们就越变得平庸。让我们抛开它,远离它,做一个大自信者,大自尊者吧,去自己努力创造。
有目标的人
我们不知道自己将成为什么,或不将成为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将遇到什么样的事件,它们对我们命运遭际的影响,我们只能按照自己努力的方向设想我们的未来。以自己的不变应对多变的莫测的世界。我们不能决定世界的什么,我们只能决定我们自己。就像一个人走路,一心想达到他的目标,用他认为最好的方式,走他认为最近的路,来向他的目标迈进。也许,他用的方法很笨拙,所走的路绕了很大的弯,但这都无所谓,只要他是在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就够了。因为他是在完成他自己。或许,你追求的目标在世人眼中一文不值;或许,在这个过于实际,过于实在的世界里,你如此的执著已不合时宜;或许,你注定要成为一个悲剧角色;但这又有什么哪,我们已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表达了自己。
在这一点上,我们又可以说,我们知道自己将成为什么。因为我们是有目标的人,唯一的、不变的、无论什么都不能使之改变的目标。我们鄙弃没有目标的人,因为他无法确立一个自己的目标。我们也鄙弃放弃自己目标的人,因为他不能始终如一的坚守自己的目标。无论什么样的目标,只要它被始终如一的坚守着,它就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最终要表达和实现是我们自己
拥有自我的人
时至今日,我们每个人爱的对象都在减少,而从前,我们爱的对象很多。比如:爱祖国,爱集体,爱公共财物,爱人民,爱一切别人要我们爱,而我们也真诚的或故作真诚的去爱的东西。但在今天我们愿意付出爱的对象却寥寥了。当然,从另一个意义上,我们爱的东西却更多了。比如:爱金钱,爱美色。爱名牌,爱能够满足自己欲望的一切。归根到底,是爱自己。
由外物返回到自身,由天下苍生的整体关怀返回到自我个人,我们不知道这是一种进步,抑或是一种退步。或者无所谓进步和退步,他们只是一种“时代精神”罢了。但即使是那个人性被理想化的年代,我们又能在多大程度上相信那种对祖国,对人民,对集体的爱的真诚。而不怀疑它的矫情虚假的成分。那是对人性的另一种扭曲,因为它要人完全放弃自我,而只去爱自我之外的他人他物。而人一旦失去自我,他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上的独特性,他将不再是他自己。
问题不在于是爱他人还是爱自我,而在于人在多大程度上拥有自我,一个只爱自己的人,他可能仅仅是一个环境和外界的适应物,而不是一个拥有独特自我的个人。一个拥有独特自我的人,他拒绝接受世界改变,避免时代对他施加的不良影响,而只凭他内在的自我行事。以他之所以为人的良知来与外界抗衡,而一个失去自我的人,他就只能受时代的奴役,成为假的理想主义者,或真的实用主义者。 。 想看书来
不宜生存的物类
叛逆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世界是最高的存在,评判的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