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诺,我的兜兜没有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诺诺,我的兜兜没有糖-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娜松戳钗曳⒕跞诵灾械恼婧兔馈�

  就算是游戏吧,却也一起哭哭笑笑,因为相伴而行的那些日子,或者黄昏,或者夜晚。

  他们的世界是我所不了解的,有时我会为了了解他们而去苦苦寻找。答案一直都很简单,结局也是我可以预测到的,但是依然坚持这样乐此不疲的游戏,只是因为感动。

  我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在有限的基础上,我可以给他们更好的结局。一直偏爱这样的单机游戏,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一直都可以重头再来,而我却不能。

  诺诺,除了婴儿,谁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张白纸。但是我们想要回头的时候已经晚了。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快乐,这也许才是人生的真谛。

  我是一个习惯半途而废的人。在这个习惯的过程中,想要得到更完美的人生。如果人生也如同一场游戏,可不可以让我重新开始?

  如果这场游戏里有你的加入,我会更加的认真,你说呢?

第十章  凄凉劝你无言
(十九)凄凉劝你无言

  知道贺双卿这个名字是在网上。应该是几年前的一个帖子,里面说她是明清时的女词人,出身寒苦,婚姻甚不满意,郁郁而终。青春年少,芳华一霎那。

  后来又看到她的故事,却原来也有一番曲折,解释了当时的一些疑惑:某日一出名文人经过一家农舍,发现一漂亮农妇正在打扫庭院,里面一些落叶上似乎有字。文人有心拾起一看,却是珠玑在目,字字颊香,于是有意结识。只可惜当时二人皆非自由身,且又是如此年代。双卿与其交好,日久生情,纵有相伴一生之意,终无法越过道德理念这一关,绝望而归,郁郁寡欢,不久病亡。

  双卿离后,文人得知其消息,念其早亡,诗文无人知晓,于是刻意收集,终得流传。双卿地下有知,得此知己,也不枉此前一番交往了。

  双卿诗文不多,题材也大多是闺怨之类,但词中那深深的幽怨和不得意,终是晕化开来,动人心扉。再联想到其身世,也不禁随她一声长叹。

  凄凉劝你无言,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

  此处明写孤雁,但又何尝不是对自己身世的一种哀悯?

  诺诺,幸福往往在一瞬间擦肩而过。倘若双卿所生好年代,又或者她有如朱淑真一般,有着强硬开朗的性格,有勇气结束自己的婚姻,其实依然有幸福的可能,毕竟有个深爱她的人在等着她。然而事实只能令人兴叹,甚至无人知晓她的出生年月,书中也只云:农家女,貌美,工诗词,细小楷。

  想来她的那番落叶情缘也是用小楷细细书来的。可惜她一个大家闺秀的命,生生变成一个农家妇人的琐碎。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只希望居家过日的粗俗男子,又怎能理解她的心比天高?

  一切恍惚不可再言。回味词中意,只觉凄凉无限。到底她与孤雁,又是谁在劝谁呢?

  (二十)放手

  放手是一种快乐,或者心痛,只有真正放手的人才会懂吧。

  有时回想自己度过的这些岁月,一半在于重新开始。往昔固然很美丽,但是到了诀别的关头,纵然不舍也无奈,只能静静放手。

  放手,看自己心爱的人渐离渐远,起初是痛入心扉,再之后默默关注他的一切,得知一切都好以后,便会轻松叹一口气,原来,谁都不是谁的唯一。

  可是,还是会想念从前和他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感谢上天,给了自己曾经这么美丽的一段时光。即使放手,也没有太多的后悔。

  看那些古老的传说,譬如白蛇的故事,如果她懂得及早放手,是否会更快乐一些呢?

  诺诺,一个人的寂寞是寂寞,两个人的寂寞是无助。倘若在一起都不能化解彼此心中的那些郁闷,又何妨放手,各自寻找更好的空间,找回从前的笑容呢?

  以前我不懂,总是念念不忘,如今才明白,放手,不是放了他,而是放了自己,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理由和世界。从情人,到朋友,谁又能说清楚是得到,还是失去呢?

  幸福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有真正放得下的人,才能领略到那琐碎的优美与惬意。晴朗的一天是一天,风雨交加的一天同样是一天,快乐在于自己的心境。如果总是锁在对过往的回忆里,又怎能看见美丽的彩虹呢?

  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却是时时更新,只因为,我们都在悄悄的寻找最好的方式,默默放手,默默祝福。可是,我的明天不再有你。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  活色生香
(二十一)活色生香

  她显然是个活的很精彩的女人。

  早前她的口碑并不好,婚外情,穷奢其华令前夫破产,而她依然夜夜笙歌,出入招摇。可是她并没有逃避自己的责任,开店写专栏拍电影,拒绝让自己成为畏畏缩缩的人,一直那么风光灿烂的站在人前,不畏人言。

  她成功的打赢了那场官司,令自己过亿的负债只剩几百万,然后在几年内还清,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她将儿子送到国外的贵族学校,女儿带在身边,一个人承担起所有的抚养责任。

  数年过去了,人们发觉她除了增长一些成熟的风韵之外,愈加的美丽动人起来。她的文字,她的品味,还有她的修养,都令人刮目相看。对于那些毁谤她,又因为害怕她去打官司而对她道歉的媒体,她只有一句话:你们从良了吧!

  “#12 Mat Lunaire…法国文艺主角像没化妆的唇上的自然暗红,或是刚接吻后的双唇颜色。”这是她在专栏中写一款唇膏的颜色,文字美的令人惊艳。

  再去回想从前对她的那些误解,思忖一个女人在经历婚姻、爱情的失败后,依然活的如此潇洒,更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渐渐明白她的好。

  其实她只是一个有着东方面孔,却又有着过于率真外向的性格,不懂得含蓄与收敛的女人。

  诺诺,我们看人往往只能看见表面,然而有些东西真的需要时间的检验。一时的好不代表一辈子的好,一时的误解不代表一辈子的误解。在阴险狡诈的伪君子与直率坦诚的真小人面前,后者固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肯定交往的更加放心一些。

  而如她这般活的坚强的女子,除了景仰之外,更多一些怜惜,即使她不需要。

  (二十二)丢失的孩子

  我住的小区附近有一间幼儿园,每天,总能看见那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领着他们的宝宝去上学。我总想,什么时候,我可以这样每天陪着小猪一起慢慢的走呢?

  有时接他过来玩的时候,他总不喜欢我牵他的手,能握在掌心里的温度只有那么很少的一点,然后他便撒腿而跑,像很多顽皮的男孩子一样。可是他始终不离我的视线,也害怕丢失了我。倘若他真的离我太远,我便会躲起来,让他找不到。那时他便会很委屈的大声哭起来,然后喊我的名字。

  尴尬是有的。大街上,他哭兮兮的样子,路人都很可怜他。当他找到我的时候,便会哭着对我说:“你下次不能这样了,再这样我要批评你了。”

  我当时是点头答应了,但这样的游戏,我总是玩之不倦,只要他一直在我的视线范围内,就不会害怕丢失了他。

  可是这几日在网上看见很多丢失了的孩子。他们不是无家可归,而是丢了自己的性命。一场罕见的大地震把他们的呼喊声埋在了地下。当他们被挖掘出来时,那残缺的肢体,充满恐惧与挣扎的表情,都令人震惊和心疼。

  他们也是别人家的宝贝,却再也没有长大的机会。他们的青春年华在一瞬间化为乌有。

  诺诺,我几乎不敢再去看那些惨不忍睹的图片。我知道这是天灾,但天灾的背后,有没有答案告诉我,为什么每次最先坍塌的总是学校?而那些美轮美奂的大厦里,也许就住着他们的长辈。长辈们在享受自己的人生时,有没有想过,其实所有的希望都在孩子身上?

  如今,孩子们丢失了,他们还剩什么?

  口口声声保护孩子,但是,他们究竟做了什么?他们不过用自己的行为在伤害也许是他们认为最心爱的孩子。

  引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结束吧,因为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视线:救救孩子!

第二章 生离死别
(二十三)生离死别

  她的生命中有两个爱过的男人。

  一个是她在战乱时认识的。两人情投意合,文字上相得益彰,都是有名的才子才女,也过了一段令人羡慕的神仙眷属生活。只是时间太仓促。仿佛是一瞬间,他已经是那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没奈何远赴别处,留下她一人承担相思的苦楚,并且为他背负政治的罪名。

  然而那个风流倜傥的人,身在逃难之中仍然不肯感恩,又接二连三的喜欢上别的女子。似乎非要把她的爱情悬挂在半空中任人耻笑方好。痴情如她,依旧不言不语,暗中接济于他,直到他确认平安,才终于放下那份感情。

  那时的她并没有死去,不过是慢慢枯萎了。可是这尘世里的花,又有多少不是如此凋零的呢?花红无百日,想来她也是极明白的。这生生的分离,痛了她多少年,无人知晓。

  若干年后,她远赴异国他乡,以难民的身份居留异地。早前的风光无限,如今只是过眼云烟,想都不敢想,只觉得恍惚飘渺,一切都不那么真实。

  她爱上了那个和她相伴到生命最后阶段的男人。同样是文采斐然的男子,这个他似乎才真心对她,懂得她的好,怜惜她的好。

  可是看上去如此美好的爱情背后,也依旧有着一层阴影。

  年长三十岁的他,在他们新婚的两个月后便发了一次中风,此后一直缠绵病榻。而他们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也放弃了唯一的孩子。他们是幸福的,彼此生死与共那么多年,真正做到了相濡以沫,而她的第一个他,不过是相忘于江湖而已。

  她与第二个他的爱情消亡,真正源自于生命的终止。

  诺诺,聪明如她,所得到的爱情也须经历生离死别。可是她的人生到底是丰富的,纵然年老时孤独一人,回望这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我想,她始终还会多惦记一些那个与她死别的男人。唯有他,才让她的爱情美丽到极致。

  她有句有名的话:出名要趁早。可是爱情,是否也如此呢?答案,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二十四)出卖

  有时候我相信人都是善良的,有时候我看见这世上还有一个词,叫做“出卖”。

  出卖显然是一个贬义词,但是这样的词句是用来送给所谓的“朋友”的。在你最猝不及防的时候,往你身上插上一刀的那个人,而当你转身的时候,却蓦然发现,那正是你平日里引为知己或者朋友的人。

  该愤怒吗?或者怨天尤人吗?如果是这样,只能埋怨你自己的交友不慎。同样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在你身上,而你还不知悔改,难道不去想自己的原因?

  这个世界没有人那么单纯天真了。所有的人都知道,事件发生的背后有一定的理由。可是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我们无法原谅的,总是那些曾经很亲密的人。只有他们的伤害,才是最痛彻心扉的伤害。而对于那些莫不相关的人,我们所选择的,也是漠视。

  我们可以无视宵小们的猖狂与奸诈,但是对于那些我们意想不到的伤害,只能躲在一边默默的舔舐伤口。回击是可以的,问题是,回击以后,就能弥补那些伤痛吗?但是,选择原谅,也是一时做不到的,绞尽脑汁去想,依然想不到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结局。

  可是生活依旧进行着,无论你愿意与否。所以,任凭时光淡漠一切吧,既不刻意,也不强求,而终有一日,当有人再提起那年的往事时,只微微一笑,尽把恩仇泯,这样便是最好。

  诺诺,再看这段当时写下的文字时,我已经很平静。原本想要删除的,但是,还是留着吧,给自己一个不完美的记忆,也许更好,你说呢?

第三章 看不见的慈悲
(二十五)岂曰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曾经在《诗经》里看见这样的篇章,因为译文的偏差太大,并没有过多的关注。然而日前在网上看见新的注释,不禁悚然动容。

  的灾难似乎给喜气洋洋准备办奥运的中国人又一个打击。那些黄皮肤黑头发的人们,那些天真无辜的孩子,倒塌在废墟里的生命,都是我们血浓于水,最亲最平凡的同胞。他们遭遇着这样一场天灾,失去家人及家园,而我们身在他乡,只能看着他们拼命的挣扎,又怎能不动容?

  手机里的最后一天短信,是那个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