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鬼"为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与"鬼"为邻-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四,中国人的家具
  小蚊子的解说词:
  “中国从宋代开始家庭中就普遍把椅子和床作为家具。即使不太有钱的人家也往往有四五把椅子。中国人穿着鞋就可以进家,然后坐在椅子上,把饭放在桌子上吃。中国人洗澡和上床睡觉的时候要脱鞋的。”
  萨评:刚看完这段的时候,差点儿给这小丫头当头一棒。一个是觉得还硕士呢,也太不会选主题了——椅子和床还用介绍么?中国人又不都是小龙女和杨过,有根绳就能睡,家里怎么能没有椅子和床呢?第二个是觉得小蚊子智力有问题,居然把中国人上床的时候还要脱鞋当新闻介绍。等仔细一想,恍然大悟——这是日本人写的啊。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很正常的事情,在日本人眼里,还真能算是新鲜事儿呢。
  首先,在日本人的大多数家庭里是没有床的,很多传统的日本人家庭中,也的确没有椅子——因为日本人习惯打地铺,睡榻榻米,没有用床的必要,而只有新潮日本家庭,房间中有水泥或地板地面的“洋室”书房或客厅,才有用椅子的。不睡床的原因是日本的房间狭小,(中国人住房也够紧张的了,但一个北京日企的哥们儿看了他日本上司在东京的家以后,用了“惨不忍睹”的字眼来形容,其实这不是日本的独有现象,世界上还有一个地方的住房同样“惨不忍睹”,那就是香港。)要是睡床的话起来以后这块地方还让床占着,就没法派别的用场了,在日本属于近乎犯罪的行为。椅子呢?一个有趣现象是很多日本人家里有沙发,却没有椅子。其原因还是榻榻米——日本人家使用榻榻米为地面,这东西是用草编的,椅子是四条腿着地,压强大,用一段时间,就可能把榻榻米磨坏了,而日本沙发底部通常是木框或者软垫,压强小,更为适合。所以,在小蚊子这样的日本老土小土看来,家里有床和椅子,应该是很洋派的人士,看到中国如此普及,颇吃了一惊;其次,日本人睡觉也是不用脱鞋的——他们进卧室通常就不穿鞋了,而进家的时候要换拖鞋。最初,我曾对日本人这个习惯深表赞同——中国很多家庭现在进门也要换鞋的。然而,时间久了,就发现日本人凡事较真的毛病在这个换鞋问题上发展到变态的程度。传统日本人家进门的时候肯定要换拖鞋的,而后客厅有客厅用的拖鞋,厨房有厨房用的拖鞋,厕所有厕所用的拖鞋,书房有书房用的拖鞋,阳台有阳台用的拖鞋……甚至地毯上和地毯下都有不同的拖鞋。据说原来也不是这样,穷,没办法,二战以后日本经济发达了,谁家都买得起大量的拖鞋,于是就发展成了这样……如果一个日本人带一帮客人参观自己的家,那你就会看到不断集体换鞋的热闹场面,而且彼此谦让客套,鞠躬不休。刚到日本的时候听日本同事说日本火灾很多,而且每次都要死人,萨曾开玩笑说我知道为何每次都要死人了——从卧室跑出来一路上要换七八次鞋,还没换完呢,火已经上房了……当时听这句话的日本同事差点跟我们居委会的王大妈一样背过气去。

七颠八倒说中国——一个日本学生眼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4)
顺便还要纠正她一个错误,中国汉朝就开始使用椅子了,不过它当时的名字叫做“胡床”。
  后面的一张则是照片,我的看法很有个人色彩。
  第五,中国的婚礼
  小蚊子的解说:
  “中国人结婚以后不用更改自己的姓,所以夫妻之间姓不相同的很多。穿大红袄,戴盖头,是中国传统婚礼的装束,还要放很多鞭炮。不过现在已经难以看到,需要交四百块人民币——约合五千块日元才可以参观(估计是某个度假村的旅游项目,我曾经见过这样的节目,新郎新娘每天都是那几位,天天玩“换妻游戏”——萨注)。今天中国人大多数都采用西洋的结婚方式,穿婚纱,照结婚*集——十分羡慕。”
  萨评:看到最后一句,莞尔。日本的女孩子多有“不结婚生活就不安定”的危机心理,对婚姻很是期待。可是尽管日本全国的情况不得而知,大阪这里适龄的情况却是女多男少。考虑到日本女性通常结婚就辞职在家做全职太太,男人在经济方面比较吃亏。再加上日本结婚仪式繁琐,支出高昂,堪称名副其实的“劫婚”,日本的男人多半不着急结婚,有的宁可天天去泡年近半百的酒吧女老板也不肯结束单身生活。所以和小蚊子一样心理的日本女孩子倒是挺多的。我好像看过一个统计,中国国际婚姻娶回的外国新娘里面,日本女性比例不是最高就是第二高,可见中国男子勤于顾家平等待人的好处,在世界上还比较受到承认——同时,日本男人鼻孔朝天的态度,恐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另外,这里提到中国人结婚后不用改自己的姓,也是和日本风俗不同的地方。日本要么是按照传统嫁人改姓,要么男方作为入赘,改女方的姓——田中真纪子家就是这样的情况。夫妻姓氏不同的凤毛麟角。这个习惯不单存在于日本,欧美也基本如此。以至于有些欧美和日本老土一样,认为这是天经地义。萨和小魔女出去旅游,每每自称夫妻的时候招致当地公权机构的严重质疑,就是因为他们想不明白世界上还有夫妻不同姓的——其实,在中国,世界四分之一人口都是这样。
  第六,没有门的公共厕所
  小蚊子的解说:
  “中国传统的公共厕所,是男女各在一边分开的(有老中要说了——你这不是废话……一点不是废话。因为旧时代日本女性出门少,日本的公共厕所传统是男女合用的。即便是今天,还有一些厕所尽管男女分开,却不是一家一边,而是女厕所在男厕的里面深处,女性上厕所需要走过一排小便池……萨注)。这里的味道和气氛通常十分可怕,不过也很有些有趣之处,比如厕所便所多是没有门的,于是人多的时候下一个要上厕所的人就会和你面对面等着。这时候往往还会听到‘你好’这样的问候声。这对我这样的日本人来说十分要命,因为日本人的习惯是听到问好不管在做什么都要马上回礼,这时候往往是十分尴尬的。我问过其他日本留学生,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受,还有因此弄脏了衣服的,于是此后我们就把这样的公共厕所简称为‘你好厕所’。而中国人在这样的厕所里还能够看书并且相互聊天,让我感到十分惊讶——难道他们的厕所没有门就是为了聊天的时候声波的传递没有问题吗?当然,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地方,有门而且现代化的厕所越来越多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七颠八倒说中国——一个日本学生眼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5)
萨评:在日本多年,发现日本人对厕所的兴趣不亚于美国人对蛋糕——不要往味道上联想啊,而是美国的电影里面只要有人被扔一脸蛋糕就会引来哄堂大笑,无论多少次观众都乐此不疲。日本人谈论厕所的兴致也十分之高,无论男女每每说起来眉飞色舞,话题众多。到日本不久,一次我在公司的酒会上随口问一个日本部长——下个月我要回中国,日本有什么值得带去的特产么?这位想了半天,恍然曰:日本的带喷水和调温的电子马桶很先进……这大概可以视作日本人不善于在交往中找话题的典型事例了。甚至日本图书馆里常常可以看到一大溜厕所趣闻,厕所轶事之类的图书。不过以我看来,这纯属叶公好龙,1980年代日本留学生对中国的公共厕所个个谈虎色变,即便小蚊子这样21世纪的留学生,也还是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这让我想起敝公司一位西方美女到我国工作旅行以后,在美国的办公室贴的一张放大的中文报纸——通栏标题是《人民政府向厕所宣战》。
  不过,这张照片还是让萨觉得很古怪——萨忍不住问了——你一个女的,这画面上的厕所里怎么都是男的啊?这也太过分了吧?小蚊子腾的一下来了个大红脸,半天才期期艾艾地说道——我……我是想找女的厕所里的画片,可是中国和日本的漫画里,都找不到……
  想想,还真让她说对了,中国漫画里面肯定没有,日本漫画里要找就得奔十八禁了,小蚊子这孩子还挺单纯的,大概不好意思上那儿找去。
  以下还有不少。
  太极拳早锻炼,日本很少有这么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小蚊子第一次看到中国人晨练的时候还以为发生了散步和暴动。忽然想——假如让她看见中国人炒股呢?
  中国的纸币,这上面都是各个少数民族的头像和服装,对于只有单一民族的日本来说,无疑是很新鲜有趣的事情,小蚊子对其中的民族和服装都作了颇专业的分析。
  日本在中国的残留孤儿。这个,大约只有一些日本人关心了,他们指的是日本侵华时带到中国的开拓团成员,战败后被日本政府抛弃,多半以死亡注销了户口。这些日本遗孤多受到中国人的善良收养,得以生存下来,日本政府在很久以后才承认了他们的存在,并同意他们回到日本生活,但条件和甄别十分苛刻。现在还留在中国的日本遗孤多半已经七八十岁,文化程度低,身体差,生活不免艰辛。小蚊子在这里是呼吁日本政府给这些已经风烛残年的人回国的权力……
  因为篇幅原因,就不多列举了。
  改这些东西,实在是不容易,尤其是小蚊子因为日本人那种较真的民族性不断打岔,比如萨否认共产党战胜国民党是因为吃辣,告诉她这个因素微不足道。这小丫头就来小心翼翼地礼貌抬杠——萨先生,谢谢,不过窃以为或许不是微不足道吧,中国人见面就要问“您吃了吗?”,可见对于料理和味道十分重视……而老萨日语又颇为有限,这解释起来可就费了劲。
  口干舌燥之余,小魔女忽然来敲门送茶,把萨叫出去,一指手表——怎么回事,就那么一个讲稿三个钟头还没弄完,你怎么回事?不会看人家小姑娘单纯就——
  萨一拍脑门——活菩萨啊,怎么把她给忘了,专家啊,又明白中国,又明白日本,虽然胆小爱说梦话肯定干间谍是不成的,但这个水平对付一个小留学生还不容易?而且语言上可比老萨方便多了……
  立刻换了笑脸恭敬相邀,把剩下的活儿交给了太太,看着被忽悠得走路不稳的小魔女春风得意前去卖弄,好得意。
  三十分钟以后,只听一声高八度的惨烈叫喊——“萨,萨你跑到哪儿去了?!”
  小小魔女呢?快,帮个忙,把爸爸藏起来……
  (2007…06…2422:19:48)
   txt小说上传分享

在日本想当警察要考秦始皇
前些日子,只要休息,邻居家的一位日本大学生土屋便来拜访。来了很客气,一番谦恭之后就是请教问题。这些问题五花八门,比如:宋江是不是刘备的结义兄弟?“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八旗是哪个时代的……大体都涉及中国历史和文化。
  开始,以为土屋是感染了*总理访日引发的中国热,等到问题发展到“秦始皇有没有搞过租庸调制”,“董仲舒和汉武帝是什么关系?”萨终于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了——这个土屋根本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辈,对中国感兴趣也不至于深入到这种程度吧。您说土屋不是大学生么?大学生没错,但日本大学生源不足,基本是有个脑袋就能上,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大学生有的是。这土屋最大的爱好就是开着摩托满街跑,怎么可能去研究董仲舒呢?
  反常即妖,事出有因,于是问土屋——你问这些问题不是出于爱好吧?
  土屋不好意思地搔搔脑袋——这个,的确不是,我问这些,是因为想当警察——开着警察的大白摩托在街上跑,威风啊。
  在日本当警察还要知道董仲舒秦始皇么?(在中国当警察好像都没听说要考秦始皇的。)萨感到颇为困惑。
  是啊,当警察要通过考试,这些,秦始皇和董仲舒,都是考试范围以内的……
  这倒是很新鲜的事儿,看我不大相信的样子,土屋递过来一本《警察官录取考试习题集——日本公务员考试2008年版》,翻开一看,先是吓了一跳。警察在日本属于公务员,要当警察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其考试内容从数理化到经济哲学竟然包罗万象,看来日本人对警察的基本素质是很重视的。接着,就感到他确实没有骗我,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在考试内容中占了相当高的比例。在日本警察考试的十四个大科中,世界史,日本史,文学/艺术,思想/哲学中都有这方面的内容。
  其中,日本史中,与中国有关的考题,主要集中在历史上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如“引进大陆高度文明制度,建立真正的国家”,“全面吸收盛唐文化建立与佛教关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