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就是养气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养生就是养气血-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笑能让人青春永驻,最重要的就是它能养肺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
  “笑一笑,十年少”是大家都熟知的一句谚语。可是有没有人知道它的中医原理在哪里呢?关键就在肺,笑能养肺。我们都知道人逢喜事精神爽,一个人如果遇到喜事的话,整个脸面会呈现出一副很有生机的光泽,别人从他的神态和脸色上就可以看出他的精神状态很好。这些都是因为肺,肺主皮毛,肺的功能强大,肺气强盛,皮肤就会细腻有弹性,光泽可鉴。按照五行金生水的道理来说,肺气充足的话,肾也能得到更好的滋养,肾气是人体的元气,肾气足,人就能更年轻,青春永驻。《红楼梦》里形容林黛玉容貌的那句“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看似诗意,认真想一想会发现,这其实是皮肤极差的表现,一个年轻少女,两眉之间已经有了隐约可见的细纹,皮肤能好吗?这一点,我们从贾宝玉看到薛宝钗光洁的手臂如痴如醉,林黛玉嫉妒不已也可以看出,黛玉的皮肤不怎么样。这也难怪,一个人天天忧愁悲伤不已,咳嗽不断,肺的毛病多多,皮肤又怎么可能好呢?中医说:肺在志为忧悲。也就是说,五志当中,忧愁关联的是肺,如果肺气虚弱的话,人就容易悲观、绝望、忧虑;反过来也一样,如果一个人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动不动就悲伤、忧愁的话,很容易伤害肺气,影响肺功能。林黛玉就是因为心性太过敏感,对寄居人下总感到孤苦无依,所以才导致肺气严重受损,形成肺结核。对于这个问题,关键的调养办法就是从心理上让其高兴起来,也就是中医说的“喜克忧”。心和肺虽然都处于上焦,却是一对“欢喜冤家”,是互相克制的。心属火,肺属金,火克金,如果心火过于旺盛的话,就会对肺脏不利。而“喜伤心”,能够抑制心火,不让心火过旺,使心气处于一种相对柔和的状态,这样就不会对肺脏造成影响。而且,“喜则气缓”,笑对于因为悲伤而凝滞的肺气有很好的宣散作用,凝结的气消散了,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了。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很悲伤的时候,一个不经意的笑话很可能就让他忘掉悲伤,高兴起来,道理就是因为“喜克忧”。前几天,我在一份报纸上也看到了同样的阐述,虽然是西医的解释,不过殊途同归,结论是一致的。报道上说,经常笑一笑能让胸部扩张,肺活量增大,排除肺泡内的一些“废气”,让血液循环更为顺畅,这样体内器官的供氧会更加充分。所以报纸上特别提醒退休的老人,可以定期选择到有山有水的郊区去活动,在那里开怀大笑,以促使肺吸入大量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确实是一个调和心肺以及其他脏腑气血的好途径,住在市区的老人不妨每周去郊区走走,见见绿色植物不仅可以养肝,也是改善心情、养肺的好途径。人逢喜事精神爽,原因就是笑能涣散因为悲伤而凝滞的肺气,
  让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如果你仅仅以为笑能养肺,只有一点养生功效,那可就错了。就像小说中的武侠高手,一花一叶也能成为他们的利器一样,在高明的医生手里,“笑话”也是治病的良方。这样的案例在扁鹊身上就曾经使用过:传说有位皇帝因为国家大事操劳过度,忧虑不已,到最后头昏脑涨、水米不进、日渐消瘦。大家着急得不得了,服尽各种名贵丹方都毫无起色。后来找到扁鹊,诊视结束之后,扁鹊一本正经地说:“皇上患的是月经不调的疾病”。一句话说得皇上哈哈大笑,将扁鹊驱逐出去。此后还经常与臣下谈及此事,每每捧腹大笑。不知不觉之间,自己的病竟然好了。我们只知道病了,人心情会不好,所以对病人,大家总是尽可能地宽容。却不知道,心情差了,身体也会不好。与其等到身体患病了,再去忍让,何不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幽默,用微笑去对待别人,对待自己,像宽容别人身体的疾病一样,来宽容别人情绪的问题?见上图。
   。。

修身为德,阴阳气和,道德修养是维持脏腑阴阳平衡的根本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报纸上说,密西根大学研究中心为了研究一个名为“社会关系如何影响人的死亡率”的课题,对加州一个县的2700名居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和别人相处融洽的人预期寿命明显比一般人长一些。不过这个论点,中国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经有了。药王孙思邈早就说过:“性即指善,内外百病皆不悉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经也……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这话放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可能很多人会嗤之以鼻,电视剧里的情节往往是“好人不长寿,祸害遗千年”。生活中,人们也越来越偏离道德修养的轨道。不过,如果你真的想长寿,想健康的话,我建议你还是遵从老祖先的古训,好好地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做一个有内涵、有修养的人。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像孙思邈说得那样:百病不生!为什么这么讲呢?这是因为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让脏腑保持一种阴阳平衡的协调状态。我们说疾病的来源主要有两点,一点是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热等“六淫”;另一点是内在的喜怒悲思惊恐忧等“七情”。这当中,对人体伤害最大的并不是前者,而是后者,当代名医周尔晋老先生也说,“内因”才是疾病的罪魁祸首。我们在前面已经反复提到过情绪过于波动会影响气机的循环:“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一个人在生活中处处小心为意,但内心里却从来不曾平静过,每天思前虑后,点滴小事记挂心头,体内的气血随着这种情绪的起伏忽上忽下,忽而扩散,忽而凝结,想想,柔弱的脏腑怎么能经受得起这种折腾?心里的波澜起伏可比自然界的狂风暴雨伤人多了。德者寿,宽厚者寿,一个人,只有具备宽广的心胸,不为小事所累,
  才能气血和顺,颐养天年。《黄帝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其实,反过来也是说得通的,一个人如果精神状态好的话,脏腑器官就能保持一种阴平阳秘的状态。唐代名医杨上善说:“修身为德,阴阳气和”。如果道德修养很高的话,“猝而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情绪不会无端起伏,体内的气血循环处于一种正常的状态当中,脏腑各司其能,恪尽职守,不会出现互相“争权夺霸”、“抢夺”气血的现象,自然就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了。见上图。人的生命活动是以阴阳平衡为前提的,阴阳调和才能和自然界的阴阳保持协调平衡,能够随着四季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体内气血的运行,这样一来,自然就能够健康无病。否则你今天胡思乱想,把脾给伤了;明天伤春悲秋,把肺给伤了;后天惴惴不安,把肾给伤了……日复一日,脏腑的复原功能严重受损,体内阴阳不平衡,机体和外界环境的协调遭到破坏,疾病当然就乘虚而入了。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如果你的心胸很宽阔,不为小事而情绪波动,即使有个高血压、心脏病的,也不会轻易犯病。带病生存,保持高质量的生活品质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如果说坦荡是大海,戚戚就是一潭死水,外界的污秽进入大海会被涤荡得一干二净,而进入死水当中只会让潭水更加污浊。为人能够豁达、宽厚,就像大海一样,不会受外界的干扰,自然能阴阳平和、气血通畅,健康长寿!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心正则百毒不侵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
  我们经常用“一身正气”来形容一个人,这样的人似乎凛然不可侵犯,再怎么样的歪门邪道也无法让他投降。其实,这样的道理用在身体上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秉持很高的道德情操,正气内存,没有太多旁门左道的邪念的话,他的抵抗力会比一般人更强一些,不会轻易受到“病邪”的感染。原因也不难解释,因为正气内存的人,心态比较平和,状态很好,人在这种状态下,体质不会太过偏颇,外界的“邪气”无法透过卫气的保护进入体内,即使是体内的细菌,也可以和它和平共处。就像我们看电视剧里面的主角,好多时候,他是可以让白道、黑道的人都佩服不已,而不与他为难的。《黄帝内经》中的“正气”,后人解释为脾胃之气,意思是说,如果脾胃之气充足的话,那么外在的恶劣自然环境就不会伤害身体。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更愿意将其正解为一种心理的“正气”,一种精神力量。和做人一样,如果一个人的心中有着很强大的精神力量的话,他就可以朝着自己心中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否则很容易偏离原来的方向,被带入邪道。这个在抗日战争的片子中经常可以看到,同样被俘虏的人,有的人会毅然抵抗到底,而有的人最终俯首称臣,*变质,沦为被嘲讽的对象。后者说白点,就是内在的精神力量不够强大,“正气”不足。用到养生的原理当中也一样,如果一个人“正气”很强大,那么外在的风寒暑湿之气就无法撼动它,体内的五脏六腑在这股“正气”的保护之下,能够怡然自乐,顺利“工作”,身体自然不会得病。见下图。苏东坡说:“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也”。意思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疾病必然是你的体内先有让细菌、毒素存活的土壤,而后这些病菌才会闻风而至。所以西医治病,用抗生素、消炎药,其实都是解决表面问题。真正的根源问题没有解决掉,用再好的方法都是没有用的。所以,圣人在教人们养生的时候,一再强调养心的重要性,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里就强调说:“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这里的“相火”是欲念的意思,心稍微有一点点活动,那么欲念就会跟着动起来,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原本完整无缺的鸡蛋上有了一个小小的裂缝,哪怕再小,也给了苍蝇可乘之机,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人和自然如出一辙,内心的正气就和天上的太阳一样,正气越足,
  光线越强,细菌的存活率越小。我曾经遇到一位癌症患者,他是一位创造了医学奇迹的人,在被医院宣判只有半年存活期之后,也不知道通过什么办法,他硬是让医院将这个宣判改写,至今活了已经有10个年头。我当时很惊讶,虽然也听说过很多这样的事例,但亲眼瞧见还是第一回。我认识他的时候,他的精神状态很好,性情很开朗,有说有笑。据他说,在医生告诉他癌细胞已经扩散的时候,整个人都僵了,原先的很多计划、梦想,顷刻间化为乌有。在那段暗淡无光的日子里,他看了很多的书,慢慢悟到了一些东西,心情忽然亮堂了起来,似乎有一股阳光照入体内一样,心情再也不是“阴雨连绵”了。说也奇怪,这样子糊里糊涂过了几年,癌细胞居然减少了,连医生都大呼奇迹。为什么同样的疾病,有的人能够战胜,而有的人却归于尘埃呢?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内心的精神力量战胜的,就像新闻里报道的5岁小女孩推动卡车,救出父亲一样,是不能用常理来解释的,唯有内心里生发出异于常人的力量才能做到。但留一身正气在,敢叫痹痛不近身。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做人要挺直脊梁骨。脊梁骨就是我们的督脉,督脉阳气充足,才能一身正气,不受外邪、疾病的侵扰。所以,如果你能秉持自己的思想,守住一身的正气,不受外界影响的话,不光生活会简单幸福很多,身体也会阳气十足,抵抗力倍增。
  

养生先立品,品高寿自长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现在有很多人在研究长寿老人的养生秘诀,得出来的结论千差万别,有很多甚至和我们所知道的养生常识背道而驰,但有一个不太引人注意却不能忽视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心胸很宽阔,不为小事斤斤计较,邻里关系很和睦,虽然一辈子粗茶淡饭,但怡然自乐,颐养天年。也许是心理因素的作用太不直观了,很多人从来没有将其当回事,即使是相关的文章也只是在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