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道德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读道德经-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古冶子看到这种情形,说道:“他们两个都死了,唯独我自己活着,这是不仁;用话语去羞耻别人,吹捧自己,这是不义;悔恨自己的言行,却又不敢去死,这是无勇。虽然如此,他们两个人若是同吃一个桃子,是恰当的;而我独自吃另一个桃子,也是应该的。”他感到很羞惭,放下桃子,刎颈自杀了。景公的使者回复说:“他们三个人都死了。”景公派人给他们穿好衣服,放进棺材,按照勇士的葬礼埋葬了他们。

  老子说:“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的悲惨结局就在于此。

韩信郁郁不得志
韩信郁郁不得志

  韩信(?—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淮安)人,是西汉开国名将,汉初三杰之一。韩信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历任齐王、楚王、淮阴侯等。

  年轻的时候,韩信混得很不如意,家里比较穷,平时品行一般,也不太注意人际关系。尽管有不错的才华,但是没有办法被推举为官。然后别的方面又没有什么特殊的谋生手段,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更不会做生意。这样,韩信就只好在别人家骗吃骗喝,导致几乎所有的人都很讨厌他。

  韩信一度在某位亭长家里面住了几个月,亭长老婆非常不高兴,就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开饭的时候稍微烧些稻草,弄点炊烟出来,等韩信过来准备白吃的时候,又不开饭。如此一来二去,韩信已经预感到别人不欢迎他,只好离去。

  韩信没饭吃了,只好在城边的小河里面钓鱼为生,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在这条河河岸上有一群中年妇女,她们依靠给城里的大户人家洗衣服为生。有一位大妈看见韩信很可怜,就用洗衣服赚到的钱给韩信做饭吃,让他白吃了好几十天。韩信非常感激,对大妈说:“我将来一定会重重的谢你!”结果那位洗衣服的大妈顿时大怒说:“大丈夫不能依靠自己吃饭,我是看你像个有才能的人暂时落魄而帮助你,难道是指望你将来报答我吗?”

  淮阴城中有个流氓看不起韩信:“韩信长了一个大个子,身配宝剑,其实是心中害怕,壮壮胆子而已。”然后当众侮辱韩信:“韩信你要是不怕死,就来砍我;如果怕死,就钻我的裤裆!”韩信抬头仔细看看对方,就从这个流氓的裤裆里钻过了过去。在场所有的人都狂笑不已,都认为韩信是个胆小鬼。这个典故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跨下之辱”。

  秦末,天下大乱,项梁率领楚军渡淮河攻击秦军,此时韩信就投入了楚军中,干一些跑龙套工作。后来楚军在定陶败于秦军章邯,项梁阵亡,韩信归属项羽,当了一个“郎中”的小官。韩信多次向项羽提一些建议,项羽都没有采纳。

  秦朝灭亡之后,刘邦被封为汉中王,韩信预感到在项羽手下不会有什么前途,就投靠了刘邦。

  韩信最初未被汉营重用,后来因为涉嫌犯军法被处斩,在行刑时已有十三人被斩,临到韩信时,他见到夏侯婴,便说:“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夏侯婴感到惊奇,释放了韩信,后来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任韩信为治粟都尉,但韩信并不满足于这个职位。

  韩信与萧何数次谈话,萧何对他有深刻的印象。到达南郑一段时间,韩信估计萧何已经向刘邦推荐自己,却没有音讯,感到不受重用,于是离开汉营,准备另投明主。萧何闻讯,认为韩信这样的将才不能轻易流失,于是萧何不及通知刘邦便策马于月下追韩信,终于劝得韩信留下。

  起初,刘邦听说萧何逃出,十分惊恐,后来听说他是为了追韩信,于是问他:“这么多人逃回东方,你都不追,为何为了韩信?”萧何于是推荐韩信给他,认为韩信是一个无人能及的人才(“国士无双”)。刘邦接纳萧何的建议,模仿古代筑坛拜将,封韩信为大将,即汉军的总司令。拜将后,韩信立刻向刘邦剖析天下大势,并向刘邦提出其分析和战略。刘邦同意,并依照韩信的计划作出部署。

  韩信年轻的时候,走过一段坎坷的郁郁不得志的人生路,正如老子所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终于有一天,韩信能够与刘邦交谈一次而大获成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浪子回头的胡林翼
浪子回头的胡林翼

  胡林翼,清朝政府的一位功勋卓著、赞誉交口;被朝野倚为南天柱石的名臣;年轻时却是一个无恶不作的纨绔子弟。  

  胡林翼出生于官宦家庭;且为独子;自小便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他的衙内恶习也便因此而养成。饮酒豪赌、冶游狎邪;是胡氏青年时代最喜欢的活动。此习直到娶妻成家;做了陶澍的女婿后仍没多大改变。据说新婚之夜,婚礼仪式完毕后,他不入洞房,直入青楼,真是风花雪夜,夜夜欢歌。

  最令人惊奇的是他的老丈人,有人将胡林翼的丑行报告给陶澍,老丈人竟哈哈笑过,说现在就让他玩个够吧,胡林翼是干大事之人,今后有得他忙的。

  他的父亲胡达源看不过去了;在一次胡林翼花酒夜归时;胡达源不顾众人的泣劝;关起房门;将儿子打得死去活来,命令他一年之内不得出大门,在家好好温习功课,以应明年的乡试。胡林翼既不能与父亲作对,又深知功名的重要,遂发愤苦读。第二年果然乡试高中,翌年又连捷中进士点翰林,时年仅25岁。 

  真正使胡林翼大彻大悟、痛改前非的是四年后的江南乡试案。那一年,文庆任主考,他任副主考,一同主持江南乡试。不料,他们违规携带别人入闱阅试卷之事被告发。结果,文庆谪戍新疆,胡降一级左迁内阁中书。此事对胡的父亲打击很大,第二年便因郁病去世。胡氏为此深自悔恨。父亲的去世,也使他顿觉家族的重任将压在他一人的身上。丁忧期间,他痛定思痛,反躬自省,下决心再不像过去那样荒废年月了。

  胡林翼在平定太平天国中所起的作用,不在曾国藩之下。曾国藩当时与太平军角逐于长江中下游时,胡林翼作为湖北巡抚,牢牢控制了后方湖北,并调兵筹饷以为支援。平定太平军之基础,实乃曾胡所奠定。 

  左宗棠、李鸿章之被重用,多由于胡林翼之重用。而曾国藩当时在乡下守孝,之所以得以重新出山组织操练湘军,也是多亏胡林翼在皇帝面前美言。

  胡林翼胆识过人,他早看出缴灭太平军,根本不是问题,而最大的忧虑在于洋人势力之炽,并因此启示了曾国藩之后倡导的自强运动。

  青年时期的毛主席,读过《胡文忠公遗集》后,很佩服胡林翼的人品才华,胡林翼字润芝,毛主席遂将自己的字改为润之。就连曾国藩都说:“润芝之才,胜我十倍。”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所论述的是人在一生中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修身养性的方法,与老子“物壮则老”的观点是一致的。能文能武的胡林翼,之所以现在没有多少人知道,一是他在太平军被完全平定之前,就因肺病早殁,二是他28岁之前的*史,也败坏了他的形象。

第五十六章:玄同
第五十六章:玄同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笔者字面理解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得大道的智者,是不会发号施令强加于人的;那些闭目塞听发号施令的人也决不是智者。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修道之人,会拒绝一切诱惑,面壁反思。逐渐消磨自己尖锐的锐气,逐渐解开心里的死结。他们会收敛自己的光耀,使自己能够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达到这个境界就叫做“玄同”,“玄同”就是水*融般的融入。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达到这个境界的人,无论与他亲密还是疏远、无论是威胁还是*、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对他来说都毫无影响,这才是为天下人尊重的大德。

  笔者感悟

  老子在本段中指出了修炼道德达到高境界的方法。

  老子所说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不是智者就闭目塞听、三咸其口,知道的不告诉任何人,也不听取别人的意见。老子的意思是得大道的智者,不会发号施令强加于人;那些闭目塞听发号施令的人也决不是智者。

  老子所说的“塞其兑,闭其门。” 也不是与世隔绝脱离群众,而是修道之人,会拒绝一切诱惑,面壁反思。

  通过多听、多学、多想、多悟,不断反思自己,逐渐消磨自己思想尖锐的部分,逐渐解开心里总也解不开的死结。逐渐收敛自己虚化的光耀,使自己能够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修炼到这种境界的人,就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子产的胸怀
子产的胸怀

  郑国首都有一所乡校,人们喜欢到那里聚会和游玩,每天热热闹闹的。

  一天,有位叫然明的朝廷大夫走过这里,看见有几个人围在一起争论得面红耳赤,留神一听,原来他们正在议论朝政的得失,抨击官员的优劣,因为出现了不同意见,所以声音越说越大,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然明虎着脸转身就走,找到了当时担任执政卿的子产,忿忿不平地说:“老百姓到乡校去,并不是为了学点有益的东西,倒是兴致勃勃地说长道短,虽然也有人对朝廷说一些好话,可是抨击政事、指责国君、批评大臣的为数不少,如果流传开去,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呢?干脆把乡校拆了,看老百姓还到哪里去嚼舌根?”

  子产摆摆手说:“既然老百姓喜欢到乡校去,为什么要把乡校拆掉呢?”

  然明连忙说:“你自己去听听吧,老百姓的这些话,对朝廷不利,对你我也绝没有好处呀!”

  “我们先不谈乡校的事,”子产依然平静地说,“我有一事请教你,当河水暴涨,即将崩堤时,是因势利导放掉一些水,还是加高堤岸把水堵起来呢?”

  “应该放掉一些水好。”然明想了想说。

  “还有,当一个人有了难言之病,是痛痛快快告诉医生让他医治呢,还是遮遮瞒瞒不让医生知道呢?”子产又问道。

  “当然应该把病情告诉医生。”然明这次回答得很干脆。

  “这就对了,”子产朗声大笑起来,“朝廷在治理国家大事过程中,官员在处理大大小小的政务时,都免不了要出些差错,或者干出不利于老百姓的事来,老百姓对朝廷、对官员有意见,说出来了,我们可以及时予以纠正。现在首都的那所乡校,正是老百姓说话的地方。如果我们拆了它,老百姓自然也就不再聚集起来批评政事了,把他们的不满情绪全部憋到肚子里去。那样,就像暴涨的河水一样,堵塞得越厉害,冲决堤岸时的力量就越大,造成的危害也就更加严重。这同向医生隐瞒病情造成贻误也是一样的道理。“然明听到这里,心服口服,赞同地说:”你说得对,这乡校不去拆了,留在那里,对国君有利,对朝廷有利,对你我都有利!”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子产打开了老百姓的言路,就了解了民情,了解了民情就拉近了自己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就可以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就可以作出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

晏婴下棋
晏婴下棋

  春秋时期,齐国有个政治家,名叫晏婴(?—前500 年),人们尊称他为晏子。

  一天,晏子听说齐庄公在花园里与妃子们下棋、就去求见庄公。庄公见来了一位棋坛高手,就撇下妃子请晏子与他对弈。两人你来我往地下得正欢。

  晏子身任齐国相国,这次来见庄公,是带着任务来的。国君急于要他下棋,他只得按下话头不提,在棋盘上猛打猛冲起来,不一会功夫,就吃了庄公不少棋子。庄公沉着应战,慢慢地转败为胜,赢了晏子一局。

  庄公一向知道晏子棋艺高超,今天为什么失败得如此之快呢?就问晏子道:“相国文韬武略,满腹才学,帮助寡人治理国家都驾轻就熟,为什么这局棋下得如此糟糕呢?”

  “臣有勇无谋,输给国君是情理中的事。”晏子用手指着棋盘说,“下棋是这样,管理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