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是天子脚下,三教九流汇聚之地,秦桧刚刚罢官,心情烦闷,想找一个清静的地方闲居。
去哪里呢?不能离朝廷太远,远了就会消息闭塞,不能及时掌握时局动态,影响到东山再起。太近的话,又闹得慌,看着吕颐浩那帮人一个个趾高气昂、得意忘形的嚣张样,这心就堵得慌,气不打一处来。
高兴得太早了吧,谁胜谁败,现在还不是下定义的时候!
好了,你们忙你们的,你们斗你们的,我先找个地方,休闲休闲,写写字,作作画,吟吟诗,喝点小酒,这个爽啊!
我倒要看看,没了我,你们还能蹦跶多久!
秦桧举家搬到了温州,在这里过上了闲居的生活,偶有官场失意的朋友,曾经跟自己混的小弟,到他这里叙叙旧,发发牢骚。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再看朝廷这边,吕颐浩成功赶走了秦桧之后,在百官里面,一人独大,更加专横跋扈,除了皇帝以后,谁也不放在眼里。
秦桧走了,我就是老大,谁不服就贬谁!
抗金名将李纲,无论在朝廷还是地方,都很有威望。吕颐浩嫉妒李纲,想排挤他,就上书说李纲放纵匪徒*,图谋不轨。
高宗本来就对不喜欢李纲这样只忠于大宋,而不忠于他本人的大臣,于是就借机把李纲的职给降了!
大臣李光为李纲打抱不平,吕颐浩就指责他和李纲结党,让谏官弹劾他,最后是把他的官给罢了!
编造罪名,打击异己,吕颐浩搞政治也有一套!
斗吧,斗吧,大宋就是因为内斗而导致差点亡国!
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内部倾轧呢?
除此之外,吕颐浩这个人说做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一面大张旗鼓的搞审计滥赏,一面自己又常常滥赏!
作为堂堂的宰相,不但不能以身作则,反倒徇私枉法!
朝廷上下哪个能服?
再看内外形势,内部的叛乱仍然此起彼伏,牵制了宋军很大精力,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将领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平定内部叛乱上!
大宋政权摇摇欲坠了,最高兴的莫过于伪齐的刘豫了,这个金太宗的儿皇帝,早就觊觎大宋的疆土了,他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金把宋灭了,自己来个不劳而获,把大宋领土全部收入囊下!
那样该有多爽!
历史就改写了!
他算计的倒是挺好,金人难道是傻子吗?要打也得伪齐军队先上,金军配合!
在金人的命令下!刘豫东拼西凑了三十万大军。
在金军的支持下,伪齐军对开始南侵,与大宋打了起来!
这个时候的高宗,对金政策始终定不准,其实,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能保住现有疆土就行,剩下就不要了,谁有能耐谁就占吧!
这是他的底线!
但就是连他这个底线金人也不满足!
兔子逼急了是会咬人地!
何况人呢?
为了保住自己皇位和脑袋,高宗实在没有办法,只能重用抗战派将领,进行自卫!
跟伪齐的战争,南宋明显占有优势,胜多负少!
伪齐的将领大部分都是大宋的旧将,跟金打仗的时候,不是溃败了,就是投降了,没什么真本事,为了混碗饭吃,投靠了刘豫。
第四章 等待(2)
别看宋军打金人不行,要是打伪齐的军队,那还是有把握的,内战内行啊!
有伪齐的军队在前面打头阵,牵制宋军,金军也不发动全面进攻了,集中优势兵力,攻打宋的要塞。
金人不是一般的狡猾!
让人高兴的事,宋军在与金军打的几场关键行战役中,都取得了胜利,挫败了金军妄图短时间内灭宋的计划!
绍兴元年(1131)十月,金兀术亲率十余万大军虎视眈眈的向宋地和尚原进发,打算从这里一路向南打下去,占据四川,对南宋形成包围态势!
金的图谋能得逞吗?
大宋的将士们得加油了!
宋军这次变得聪明了!
宋跟金打了这么多年仗,彼此都很了解,宋将吴玠、吴璘两兄弟针对金军擅长短兵相接,马上作战这一特点,为了避其锋芒,就研制了一批强弓劲弩,不与敌人面对面肉搏,只要金军一到弓弩射程之内,就万箭齐发,射得金军是人仰马翻,无法靠近宋军,骑兵优势发挥不出来!
战争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要是大宋的将领们都这么打,恐怕今天的大宋已经灭金了!
金兀术这个气啊,自己有万夫不当之勇,可就是近不了身!一身的力气,使不出来!
郁闷死了!
给我往死里冲,我就不信他箭能一直射下去!金兀术亲自披挂上阵,鼓舞士气!
有用吗?箭可是不长眼睛的哦!
这不,金兀术张牙舞爪的咆哮,招来了一枝流矢,中箭了!
叫你嚣张,让你知道知道中箭是啥滋味!
金军被彻底打跨了,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被俘的也不少!
这是宋金直接交战以来,宋军取得的最大胜利!
来时气势汹汹,回时抱头鼠窜!这就是曾经不可一世的金军。
金人开始对大宋刮目相看!
有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大宋上下沸腾了,一些人开始忘乎所以了,原来金军也不过如此!
出兵北伐!收复失地!把金人打回松花江去!主战派在叫喊!
宰相吕颐浩认为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接连上书道:“当年太祖取得天下的时候,不过只有十万人,现在我们有军队十六七万,韩世忠、张俊、陈思恭、张茶等人多次上奏,请求出兵收复中原,将士人人都有战心。再说了,金人把中原给了刘豫那样的无能之辈,连乳臭未干孩子,都知道他治理不了国家。我们的精锐部队都是中原人,思乡心切,可以趁此良机,一举收复中原,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的话,错过了机会,今后就难以再收复了!”
高宗觉得也有道理,可是翻来覆去又一想,刚打一次胜仗,不能太过于乐观,内部叛乱还没有彻底解决,这事情得从长计议!
于是高宗就把这事列为议题,让百官们讨论,能否出兵?怎么出兵?由谁率领?
正当大家忙着讨论的时候!
有人从金捎来消息,说金人让宋派重臣到金商谈议和!
难道金要议和了?头一次这么主动啊!这样的机会千万不能错过!高宗一直心存议和之心,听到这个消息,怎能不兴奋!
快,传令下去,立即停止讨论出兵的事情!千万别在这个时候得罪金!坏了议和的大事啊!
高宗担心讨论出兵的事让金知道了,议和就成不了了!
还不行,边境部队还在和伪齐打呢,快别打了,惹恼了金,议和又泡汤了!高宗急令边境停战!
金军真想议和啊,一次失败就让他们丧失了对宋进攻的欲望?
还不至于吧!
他们没那么容易被打服!
这只不过是他们缓兵之计而已! 。。
第四章 等待(3)
绍兴三年(1133年)十二月,宋使韩肖胄从金回来,一同前来还有金使李永寿、王翊,看这两人的名字就知道不是土生土长的金人,是大宋的投降分子,他们给高宗带来金提出议和条件:要宋归还伪齐的俘虏及从西北地区移民到宋境内的人民,并提出以长江为界,把江北地区割给刘豫的伪齐。
这条件和秦桧提出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政策不谋而合!
秦桧是奸细!他和金早就串通好了!要不然怎么想法一致!
反对秦桧的人群再一次炸窝!
岂有此理!
要知道现在大宋打了胜仗,主动权在我们这里,金提出条件太无理了!
坚决不能答应!
朝廷上下同仇敌忾!
高宗纵有求和之心,面对这么强烈的反对声音,也只能暂时放下!
此刻,他想起了秦桧!
看来议和要想成功,非秦桧不可啊!高宗终于认识到了这一点!
不过,还得慢慢来,太急了,恐怕弄巧成拙,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秦桧,你还是在温州再逍遥几天吧!高宗如此想。
宋这边迟迟不表明态度,金那边也不急,议和的事,有一搭没一搭的谈着,也没个结果,就是耗着你,让你放松警惕,然后人家好打你个出其不意!
这不,绍兴四年(1134年)二月,金兀术联合伪齐又对宋发动了战争,目标是仙人关,还是要打通进入四川的通道。
贼心不死啊!
结果又是一样,吴氏兄弟打败了金兀术!
两连败!金兀术你还嚣张不!
接下来,宋军在与伪齐、金的战斗中,捷报频传!
形势逐渐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一定要坚持住!
看吧,绝地大反击上演了,岳飞连续收复郢州、随州、襄阳、邓州、唐州、信阳军,与此同时,宋军的其他将领也在对金和伪齐的战斗中,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大宋形势一片大好!
东山再起
且看岳飞的一首著名的词: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能写出这样词的人,也只有岳飞这样身经百战,且怀揣一颗报国心的人!
多么远大的志向啊!
岳飞等将领的浴血奋战,赢得的胜利并没有让高宗坚定收复中原的决心,反倒使他觉得自己有了和金人议和的资本!
你看,你们的军队现在打不过我了,还是赶快喝我议和吧,大家都太平。
靖康耻,他早就忘了,那有什么呢?要不是金人把钦宗及其他的兄弟抓走,这皇帝还轮不到我坐呢?
恩,啊,金人算是帮了我的忙,只要让把这皇位坐稳了,不像大哥赵恒那样被废掉,一切皆好商量。
高宗心里是这么打算的。
岳飞等将领此时还在一遍遍勾画恢复中原的宏伟蓝图呢!
有了点和谈的资本,高宗就坐不住了,一方面假惺惺的勉励在前方打仗的将领们,你们表现我都看了,我为你们骄傲,决不会亏待你们的!另一方面,在绍兴四年(1134年)秋,派魏良臣、王绘到挞懒那里求和!
在金廷,挞懒算是议和派的首要人物!高宗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了!不过,高宗此时还没有想到,挞懒和秦桧的关系是如此的不一般!
魏良臣、王绘两个人到金,首先遇到的是挞懒手下的一些将领,他们和秦桧共过事,秦桧为人圆滑,跟他们处得都不错,私人关系较好!
第四章 等待(4)
自从秦桧南逃后,这些人一直没有他的音信,这回来了两个宋使,在洽谈工作的同时,顺便问一下秦桧的情况,也完全在情理之中,毕竟在宋廷,只有这么个熟人!
挞懒也如此,别看秦桧从他手底下跑了,但他也未在意,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随他去吧!
这年头,像秦桧这样执着的忠臣不多了!
在议和的问题上,尽管高宗卑躬屈膝,一再强调只想保存现有的领土,但金人并不买账!金太宗对宋态度强硬,再有粘罕、兀术等人反对议和,挞懒也不敢擅作主张!
挞懒指责宋没诚意,一边议和,一边打仗,这样的下去,和谈没法谈!
议和不成,那就撤吧,抓紧向高宗汇报!魏良臣、王绘就计划着往回返!
临了,挞懒送他们一句话:“我们这边的一些想法,秦桧都了解,有什么不明白的,你们问他就可以了!”
啊?原来秦桧在金有这么好的人缘,这么大的影响力,从上到下无不夸赞他。
太不可思议了!
魏良臣、王绘回来这次金廷一行详细情况向高宗进行了汇报,特别强调了金人对秦桧的关注。
哎呀!没想到啊,秦桧在金有这样好的人脉关系,悔不改当初把他给罢了。
高宗这个后悔呦!
补救还来得及,但需要找个理由,什么样的理由好呢?高宗冥思苦想。
别着急,理由马上就来了。
绍兴五年(1135年)正月,尚未完成灭宋的金太宗,带着一腔的遗憾撒手归西了。金太祖的嫡孙合刺即位,就是金熙宗。
金熙宗年少,尚不能完全控制朝政,朝政被挞懒把持。
议和有希望了!
高宗得到这个消息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紧启用秦桧,让他在宋金议和中发挥作用。
秦桧这个议和机器开始派上了用场,高宗要通过操作他,来完成对金议和。
绍兴五年(1135年)二月,金熙宗刚即位,挞懒刚得势。高宗就开始着手给秦桧复官了,任了个资政殿学士,仍为提举江州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