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听大师演奏那次,“师挚奏乐之始,安排了《关睢》;演奏到最后的乐章,美妙盛大的乐声盈耳。”(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孔门弟子精通六艺的很多,曾子的父亲曾点,修为很高,深得孔子首肯,你看他聚会的时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优雅的君子风范。子游治下的武城,君子小人都学道,处处“闻弦歌之声”,以至于孔子开玩笑说“割鸡焉用牛刀”(),对子游大加赞赏。子路的鼓瑟,孔子认为有杀伐之声,有背于乐道,可见他仅仅是登堂了,还未入室。(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孔子不仅能在乐曲中听出杀气,还听得出*,他很憎恶郑国的音乐,说是*,要禁止(放郑声……郑声淫),相当于现在说靡靡之音应该查封。这郑国的音乐到底怎么个淫法,现在无从听,郑国的诗倒还保存下来了,古者诗歌不分家,诗淫则歌淫,该不会遭到太激烈的反对,所以我们来看看郑国的诗到底淫不淫。这里先要澄清一个概念,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三百当然包括郑国的诗,那郑国的诗就是无邪了,怎么会淫呢?
“思无邪”见《诗&;#8226;鲁颂》(思无邪,思马之狙),是无边的意思,与贞洁还是*无关。那郑国的诗究竟淫不淫,朱熹说《郑风》有淫诗,那恐怕是真有的。《郑风》多情诗,这我看得出,比如《将仲子》里男人想翻围墙爬树与邻家女子偷情,《遵大路》弃妇哀求男人不要抛弃自己,拉紧他的手和衣袖,《女曰鸡鸣》的诗序说今不如昔,好色不好德,《野有蔓草》则是明明白白的仲春之月,奔而不禁的野合,但《子衿》里的名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怎么就是淫诗,而《关雎》里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乐而不淫”呢?
一切还得看是否礼节(以礼来节制),即发乎情,止乎礼。“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倾慕是可以的;“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思慕是可以的。接下去就到了礼节的分野了,不知礼的想翻围墙爬树,在仲春之月以外的季节里私奔野合,就是淫了;而《关雎》接下来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正当求爱,荡荡君子,合乎礼乐啊。
孔门弟子记载了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之后的感受:三月不知肉味()。令人绝倒。也难怪孔子对它的评价这么高,他说“乐则《韶》《武》”()。当然《韶》《武》在孔子心中还是有高下的,《武》是周武王征伐纣王后,歌颂灭商武功的乐曲,“尽美矣,未尽善也”;而《韶》是歌舞世道文治升平的乐曲,“尽美矣,又尽善也”。
但鲁国一班不知礼乐的庸人把持着国政,不懂得音乐的教化作用,导致乐官艺人纷纷失业。看这章:“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通俗地说就是:教授老挚去了齐国,副教授老干去了楚国,讲师老缭去了蔡国,助教老缺去了秦国;敲鼓的高级技师方叔到了河北;打锣的高级技师老武到了汉中;中级技师老阳、伴奏的老襄去了海口。现代人说得文雅一些,计划体制下是国家一级、二级、三级……省一级、二级、三级……市一级、二级、三级……市场经济下的吹捧就更不要脸了,反正是为了吃饭拿着出场费喊着为艺术献身。
人才流失,“礼崩乐坏”。
墨子非乐,当代人音乐细胞萎缩,为生存利字当头,是一种浮躁;沉迷于流行音乐,是另一种浮躁;随波逐流地把本来就不堪学业重负的孩子送去学古筝,也是一种浮躁。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5、独善其身的隐者
孔子说:“贤人避世隐居,其次是避开地方,其次是避开见面,再其次是避开言谈。”(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比如俄罗斯人在斯大林*下,要出国流亡;出国流亡做不到,退而求次,避免到政治文化的中心去;退而求次,不要去开会;退而求次,开会的时候不要发言。
见于《论语》的有事迹的隐士是五组六人。
门卫一。佚名。是守城门的(晨门),通过子路转告对孔子的评价:知其不可而为之。很有见地,隐于市的隐者。
草民一。佚名。孔子在卫国击奏乐磬,有个背着草筐(荷蒉)经过孔子门口的人,说:“击磬的人真是有心啊!”过了一会说:“见识浅陋,太固执了!没有人了解自己,那就算了,‘水深就和衣走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走过去’。”()隐于野的农人(背着草筐的草民),没有与孔子交谈,最低标准的隐士。其引用诗经的句子很妙:“深则厉,浅则揭。”水浅,撩起衣服走过去,为的是不沾湿衣服;水深,怎么都得打湿衣服,干脆和衣而行更洒脱。我家乡那条河,枯水季节不没膝,卷起裤腿就趟过去,丰水季节下河捞水草,扎紧裤管下河作业,妇孺都知道这个道理。
狂人一。名叫接舆,楚国人。唱着歌走过孔子身边,“凤凰啊凤凰,你的德行为何衰微了?过去的不能挽回,未来的还能补救。算了算了,现在的执政者不可救药。”(楚国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走下车来想和他说话,他却快步避开了,执行了最低标准的隐士:辟言。接舆为什么说孔子的德行衰微了呢?那是孔子流亡在楚国,孔子不是抵制楚文化吗,无道则隐才是。但接舆用凤凰来影射,凤凰非梧桐树不栖,俗话说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如果连灌木丛都要去钻,这凤凰也太掉价了,即使开屏美丽可观,也仅仅是孔雀,枉费了祖先的想像力,要知道从孔雀到凤凰,是从图腾到神话的飞跃。“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被后来的大隐士陶渊明引用在《归去来兮辞》里发扬光大了。
耕者二。名叫长沮、桀溺,蔡国人。孔子让子路去询问过渡的地方(问津),长沮说:“孔丘知道过渡的地方。”子路去问桀溺,桀溺说:“滔滔的洪水到处都是,谁能改变它呢?你与其跟随躲避世人的人,何不跟随躲避世道的人呢?”(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隐于野的农人,没有与孔子直接交谈。
丈人一。佚名。子路掉队了,遇见了一位用拐杖担着除草农具的老人,问有没有见到夫子。老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老师?”但干完活留子路住宿,杀鸡做饭招待子路,还让两个儿子与子路相见。第二天子路告诉孔子,孔子说:“是个隐者啊。”让子路返回去见他,到了那里老人已经离开了。见不着了,避开了与孔子言谈,乃至见面()。老人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根本就没有诽谤。孔子说象他这样有身份的人,是不可以徒步行走的(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孔子对种庄稼、种蔬菜不屑一顾,承认“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但一个博士后,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论语》有一章无断语的记录值得玩味,“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刮。”()朱熹说:大概是一母四乳而生八子。一个妇人生了四次双胞胎,真是奇迹。我们知道,古人的名字信息量很丰富,叫“伯X”的肯定是家中老大,“仲X”是老二,“叔X”是老三,“季X”是老四。从那八兄弟的名字看,因为是双生子,取名的时候排行并列,但问题也就出来了,有两个老大,两个老二,两个老三,两个老四。单单两个老大好说,但后面的排序要调整,因为既然是老二,就意味着只有一个比他大;现在体育比赛中,假设有两个并列第一,则没有第二名,以此类推。不过那样一来,也就看不出是双胞胎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6、文质彬彬的君子
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皿。”(君子不器)器皿有专门的用途,而君子是一种比较完美的道德要求,它不等同于专门的人才。君子不器,没心没肺地解释,君子不是东西,而是人。很遗憾,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就是个东西,孔子说他是器皿,但是盛祭品的瑚琏(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也算是贵重的礼器,但人格物化了,很多人认为对照“君子不器”的标准,孔子对子贡的评价很低。非也非也,理解孔子说话先要结合上下文,再扯远一些也不迟,请对照这章——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这不是把贤人与仁者比做良器吗?礼器也者,在春秋时代是所获物与支配权二者的合一体,由人格的物化转变而为物化了的人格,“道”藏于“器”。今天我们还会说某个人物值得器重。
孔子给君子下的定义是:把义作为根本,用礼仪来施行,以谦逊的态度述说,靠诚实来成就(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强调义、礼、逊、信。全面一些就是符合“文行忠信礼义孝悌廉耻直仁知勇”,相信看过前面的章节,读者已经对君子的标准会有个印象,这章回避重复,只补充一些君子的特征和表现。
“君子坦荡荡”(),故而评价别人能不带个人恩怨,孔子说:“我对于他人,不诋毁,不虚誉,如果有所称誉,已经是有所察验了。”(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晏婴,齐国大夫,劝阻了齐景公重用流亡中的孔子(《墨子&;#8226;非儒下》有渲染的描述),但孔子评价他“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子西,楚国公子,阻止楚昭王任用流亡中的孔子,有人就子西询问孔子,孔子说:“他啊,他啊。”(问子西,曰:“彼哉,彼哉。”)回避的态度,怕人误解。孔子“乐道人之善”(),所以子贡议论他人的过错和缺点时,孔子说:“赐真能干啊!我就没有那种闲工夫。”(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诽谤别人,此心先要放平来,孔子说:“君子责求自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色庄而内狎()貌似君子的人是做不到的。
君子高尚,不追逐利益。孔子说,“君子上达”(),“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泰而不骄”(),“君子群而不党”(),孔门该是反对梁山结义的,因为宋江们群而且党,党就是帮派,为了集团利益,结义的本质是结伙,为了吃饭。
君子有鉴别力。孔子说,君子不会跳下井里去救人,“君子会见义勇为,却不会自己陷进去;可能受到欺骗,却不可能被愚弄。”(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君子矜持而不争执(君子矜而不争)。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即使是射箭娱乐,也是作揖谦让而上场比试,射毕下来饮酒,争而不斗,那种争也是君子式的。(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还是体现和为贵,所以中国人发明了象棋,手谈时和棋居多,棋诀中就有象“入界宜缓”、“不得贪胜”、“势孤取和”的取向,而现代竞技规则中也有“双方六十步不过河,判和棋”,“长将三步,不变作和”的规定。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每到一处,必定增添光彩。孔子想到少数民族地区住段时间,有人说:“那里粗野落后,怎么行呢?”孔子说:“君子住在那里,怎么会粗野落后呢!”(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后世著名的《陋室铭》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君子完美。孔子说:“质朴胜于文采显得粗陋,文采胜于质朴显得雕琢。文采、质朴兼备,才是君子。”()还是读原文好——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txt小说上传分享
37、荣辱毁誉的疑章疑句
语录体,两次编定,篇章多,加之经典,故而疑章疑句难免。
一是与史实有出入的,叛军头子召请孔子前往共事的章节(和),或者后世学者为尊者讳而视为伪作。
二是有道家思想的,象老子庄子的(如),儒生们视为伪作。这个现象跟如今相反,如今的人抄袭以成名或获利,才真正的称得上狂放无礼,矜持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