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年轻有为,但弱点十分明显,就是从政经验不足,在内政、外交上均为新手。他得到支持的潜台词是:改革的立场胜过了经验。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迪恩指出,艾奥瓦州初选结果表明,“美国人民在接受共和党7年领导后人心思变”。
民主党另一位热门候选人希拉里在新罕布什尔州获胜后,信心十足地向新闻界透露了改革的设想。她直言不讳地表示对布什总统的经济理念感到失望,并警告说美国正在迈向经济衰退。“我将做一切能做的事情来刺激经济发展。”她说。
民主党第三位候选人约翰?爱德华兹也不甘示弱,在改革方面毫不含糊。在他个人竞选主页最明显的位置写着“参加选举,改变美国”,求变的姿态毋庸置疑。面对民众的改革意愿,保守阵营的共和党候选人也从善如流,祭出改革的旗帜。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提出了三个大胆的设想:第一,取得对###极端主义者的胜利;第二,为所有美国人改革医疗系统;第三,改革政府。这三个主张,两个涉及内政,改革一词也出现两次,无论是真心实意还是迎合民众,都说明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以改革的口号来争取选民支持,成了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一个亮点。之所以两党都用此招,和美国内政、外交的困局息息相关。
对外的困局自从伊拉克战争后就已非常明显。在伊拉克,美国的战争费用到2010年将达到5000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美国在越南战争以及朝鲜战争的费用,使伊拉克战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昂贵的海外军事行动。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公布的报告,美国的每一个公民,无论是成年男子、女性,还是儿童,为伊拉克战争的平均付出超过了1000美元。布什面对来自国会和民众的压力拒不撤军,给民主党提供了一个绝好的靶子。
除了伊拉克困局,布什政府在整个中东地区也斩获不多。2007年年底的中东和会看似热闹,实际上成果有限。和俄罗斯的“新冷战”也只能给自己增加敌人。唯一的亮点来自东亚,在中国的帮助下,朝核问题取得进展,好歹也算是布什政府外交的一大功绩,但在大选期间生出变化也并非不可能。
相比外交,内政更糟。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后,双赤字(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一直困扰美国,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更是让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并辐射震荡全球。《今日美国报》直接把“谁之错”的问题抛给了美国政府:“那些据说以遏制不良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为己任的市场管理者哪去了?答案相当简单:他们基本上在观望,碌碌无为。”
医疗问题也在折磨美国人。数据显示,2004年美国医疗费用达到万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6%。美国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均医疗支出都要多,达到人均5300美元。具体到每个家庭,用于医疗保险的费用也飞速攀升。2000年到2006年,美国有就业者的家庭的医疗保险费用上升84%,而同比个人收入仅增20%。65岁以下的美国人中,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在上升:2000年只有600万人左右,2005年至少已达4600万人。 。。
2008美国大选党内初选风云录(2)
46岁的家庭主妇朱莉?穆雷说生活很美好,只可惜油价太高难以承受,买不起大一点的房子。她对美联社抱怨说,布什政府对国内老百姓的生活不怎么关心。和她一样,许多美国人依然觉得生活还算开心,但是感觉不得不紧缩开支。
去年11月,美联社和雅虎联合推出针对2230名成人的调查,其中77%的人感到不安,认为美国经济走上错误的道路。另据爱迪生媒体/蒙托福斯基的全美调查,共和党人中有半数对布什不满或生气,三分之一的人反对战争。
在不安和不满情绪的笼罩下,美国人对2008年的总统大选给予强烈关注,准备用选票来说话。对此,在野的民主党人踌躇满志,对前景感到乐观。而多数共和党人则表示选举很无聊,很令人失望。43岁的大学教授洛基?贝尔克是共和党人。他说:“可能很多共和党人不会出来参加投票。”
对内政、外交等议题的态度,两党也大相径庭。民主党人关心经济和医疗,其次是伊拉克战争,而共和党人则认为反恐、经济、伊拉克战争同等重要。
在初选的第一站艾奥瓦州,51%的选民明确表示希望“变革”,只有20%的选民认为“稳定现状”更为重要。在受调查的民主党选民中,57%为首次参加初选投票,其中45%选择了奥巴马。过去,年轻选民投票积极性极低,可这一次却异常活跃。30岁以下选民占投票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其中超过一半为奥巴马的支持者。
路透社和佐格比的联合民调,问题非常直接:如果今天初选,你选谁?根据1月11日的调查结果,民主党方面40%的人选择希拉里,32%的人选择奥巴马,两人遥遥领先,第三位的爱德华兹支持率仅为13%。共和党方面,朱利安尼、赫卡比和罗姆尼的支持率分别为23%、22%、16%,可谓旗鼓相当,谁都有机会。
共和党的形势更为微妙。之前实力不被看好的阿肯色州前州长赫卡比在艾奥瓦州以黑马的架势拔得头筹,打乱了目前民调领先的罗姆尼的如意算盘。知名度较高的朱利安尼,尽管在去年多数民调中在党内大幅领先,但因先后放弃艾奥瓦和新罕布什尔的竞选努力,被媒体批评“轻视民意”,人气亦大不如前。由于现任总统布什无法连任,副总统切尼无意参选,共和党自1928年以来首次出现没有现任总统或副总统争夺本党候选人提名的局面,这无疑增加了大选的不确定性。
在美国总统选举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黑人候选人和女性候选人同时成为热门的情况,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选民求变的心理,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求变的心理存在着种种疑虑和矛盾。
有些调查数据流露出美国人的矛盾心态。比如说,早在2006年年初,美国《新闻周刊》就做了一项调查,86%的受调查者表示“愿意投票给合格的女性总统候选人”,93%的受调查者表示“愿意投票给合格的非洲裔美国人”。这个比例可以说相当高,全无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色彩,可下一个性质相同的问题却遭遇截然不同的答复:当被问及“你认为美国是否已做好迎接女性当总统的准备”时,只有55%的人回答“是”;当被问及“你认为美国是否已做好迎接非洲裔美国人当总统的准备”时,只有56%的人回答“是”。这两个问题所反映的心态是:我可以接受,但我不太相信别人会接受。
其实,不到最后的投票,说什么也是空谈。
作为女性候选人,希拉里如当选,将成为美国首位女总统,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女性选民对她的支持率高于男性。在初选第一站艾奥瓦州,她名列第三,但在第二站新罕布什尔州,她名列第一,据调查,该州50%的女性选民投了她的票。美国媒体分析认为,第一站输掉后,希拉里不再高高在上,不再是女强人,而成了一位试图“突破最高、最坚硬的玻璃天花板”的坚强美国女性,许多女性不愿看到她失败,于是转而支持她。
相比而言,奥巴马面临更大的压力。反对奥巴马当总统的一位黑人妇女说:“他还是退出吧,我不想看到他被刺杀。”此言未落,便传出有人要刺杀奥巴马的消息。一份最新曝光的FBI绝密文件惊爆密闻——极端种族分子竟密谋在奥巴马举行大选###期间将他暗杀。为了防患于未然,一向只负责保护总统的白宫“密勤局”破例安排12名资深特工,时刻守护在奥巴马周围。看来,要创造历史,美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奥巴马的“变革”招牌是否能在接下来的二十多个州初选中所向披靡,也是一个未知数。有分析人士指出,从美国大选历史看,变革论者往往无法获得最后的胜利,因为拥护变革的年轻选民本身就是最善变的群体。美国媒体认为,一开始就被希拉里和奥巴马压得喘不过气的爱德华兹,恐怕只能期待奇迹发生了。
最终,果然如此,爱德华兹早早退出,希拉里和奥巴马在漫长的拉锯战后,从对手变成搭档,联手挑战麦凯恩。
希拉里虽败犹荣
希拉里虽败犹荣
——女性从政权利不断增加
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是血统纯正的基督教新教徒,按照“WASP”的规则,她的唯一“缺陷”在于她是女性。
美国女性在争取选举权的斗争中曾遇到很大的阻力,男权主义者甚至用医学观点来为自己反对女性选举权作辩护。马萨诸塞州的立法者曾宣称:“如果给女性选举权,你就得在每个县建立疯人院,在每座城镇建立离婚法庭。女人太神经质和歇斯底里,不能介入政治。”
直到美国建国近一个世纪后的1868年,怀俄明州才第一个争得女性选举权;紧接着,犹他州的女性于1870年赢得选举权。1920年8月,美国女性终于获得了完全的选举权,这一权利被载入美国宪法第19条修正案。
实际上,在赢得选举权半个世纪后,美国女性才真正步入政坛,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
艾拉?格拉索出生于1919年,1943年加入女性选民联盟,初涉政坛。1970年她当选康涅狄格州众议员,在国会工作了两年,这期间她设立著名的24小时免费电话“艾拉热线”,倾听民众的声音。“这是为了让政府更加靠近民众、民众更加靠近政府而采取的行动。”她说。1974年,艾拉?格拉索代表民主党出马,以20万票的优势击败对手,当选康州州长,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不靠丈夫而是靠自己当选州长的女性。
如今的美国,女性从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这个女性人口占51%的国家,目前有9位女州长、71位女众议员和16位女参议员。在女性政府官员中,先后有奥尔布赖特、赖斯担任国务卿,而被布什总统任命为劳工部长的华裔女性赵小兰更是为中国人所熟知。
希拉里是女性候选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选民对她的支持率高于男性。在初选第一站艾奥瓦州,她名列第三,据调查,该州只有50%的女性选民投了她的票。美国媒体分析认为,第一站输掉后,希拉里不再高高在上,不再是女强人,而成了一位试图“突破最高、最坚硬的玻璃天花板”的坚强女性。许多女性不愿意看到她失败,于是转而支持她。其实,早在2006年年初,美国《新闻周刊》就做了一项调查,86%的受调查者表示“愿意投票给合格的女性总统候选人”;对“你认为美国是否准备好迎接女性当总统”这个问题,回答“是”的被调查者中,男性比女性高出7个百分点。
希拉里是女人,她与其他女人的不同点在于,她有一位当过总统、受美国人欢迎的丈夫。前总统克林顿的一位高级顾问曾经说:“人们没有把她当作女人,而是把她当作克林顿夫人。”言外之意,她是沾了丈夫的光。不过,这个因素最终是帮她还是害她,还难以预料。一位美国朋友开玩笑说:“布什父子统治了我们12年,难道还要让克林顿夫妇统治12年?”
这个世界发展到今天,女总统、女总理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自从1960年班达拉奈克夫人就任斯里兰卡总理以来,世界各国已产生了四十余位女领导人,其中不乏政绩突出者,如带领英国打赢马岛战争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因此,希拉里可以相对轻松地踏过选民的心理障碍这一难关。
相比希拉里,奥巴马面临的阻力更大。美国分析人士没人敢说女性当选总统是不可能的,但许多分析家敢说黑人当选美国总统是不可能的。这源于美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生态,用专家的话说,美国人还没有作好让黑人当总统的准备。
欲当美国总统需先过“医改”关(1)
欲当美国总统需先过“医改”关
——医保改革与美国总统大选
“希拉里是唯一提出全民医保计划的总统候选人,如果你相信医疗保险是美国的道德义务,请支持她!”这则煽情的广告随着电波深入美国的千家万户,给希拉里的竞选增色不少。
“让每一个美国人都拥有医疗保险”,这是希拉里的口号。这句话之所以能深入人心,主要是因为美国的医疗困境沉疴已久,早已成为众矢之的,谁能在这方面收揽民心,谁就可以为自己竞选成功增加一个重要筹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在医疗方面的困境不仅与欧洲国家相比有天壤之别,甚至不如一些发展中国家。
华裔移民亲身体验“看病难”
美国没有一个普惠的全民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