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那些事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秋战国那些事儿-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庄公谦虚的说,托您老人家的福,今年收成还不错。

  桓王讥讽的说道,那就好,不然你又该割我的庄稼了。

  一句话给郑庄公噎得哑口无言,朝堂上一片寂静,桓王怒视着这个不听话的臣子,随后拂袖而去。

  郑庄公感到后脖颈一阵阵发凉,脑门上三条直线。。。。

  心说,坏了,桓王这是要对我下手啊,说不定马上刀斧手一拥而上,我就找我爹报到去了。。。。。。

  然而,一个温和的声音让他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下来,他抬头一看,原来是周公黑肩。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一节 君臣斗
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人正是周公黑肩,他扶起惶恐的郑庄公安慰道:“别害怕,有我在呢,您不会有事”。

  这句雪中送炭的宽慰一下子让庄公恢复了镇定,他连忙向周公施礼,赌咒发誓对天子、对朝廷绝无二心,一切谣传都是别有用心的人给他使的绊儿,目的就是离间我们君臣关系,妨碍我大周和谐发展,您劝劝天子,可千万别信!

  周公不觉心里好笑,闲言碎语也就罢了,您带兵割了天子地盘上的庄稼,难道是你梦游不成?

  可是老谋深算的周公不象刚刚登记的年轻天子一样心里存不住事儿,他不是不想去除郑庄公的势力,而是明白现在还不是时候,弄不好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他拉着庄公的手,一脸诚恳的说道,对于这些流言蜚语组织是不会相信的,你放心,只要好好干你还是朝廷的卿士,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合作下去,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庄公万分感动,喏喏而退……

  这次朝会表面上看就这样不欢而散,但对于双方而言却都各得其所,心里挺舒坦。周桓王这边羞辱了郑庄公,不蒸馒头也争了口气,在大臣们面前,在诸侯之间表明了展现了天子的威望;郑庄公这边虽然被领导批评了一顿,但是并没有因此送命,最重要的是保住了卿士这顶官帽,依然可以操纵朝局,对诸侯各国发号施令。

  如此看来,两家都是赢家,真的是互利互惠了……

  如果事情就此罢休,这对君臣之间或许就不会有那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战,没那一场大战,诸侯国之间明目张胆的相互兼并也就不会来的那么早,那么中国的统一也就要推迟了。

  然而历史没有假设,年轻的周桓王当然不能满足于痛快痛快嘴儿,因为他很快发现这位操纵朝局的老狐狸依然可以在自己的底盘上呼风唤雨,来去自如。原因,很简单他还是朝廷的卿士,依然可以对朝政、对军队发号施令,培植党羽,将天子置于他的掌控。

  治病要治根,若要铲除他的势力,必须剥夺他手中的权利!

  问题是要怎么个剥夺法?这是要讲究政治手腕的,按周桓王的意思直接给他办了就完了,可是周公老谋深算,他知道凭郑庄公在朝廷和军队中的影响力,如果真把他逼急了,振臂一呼,鹿死谁手可就难说了!

  他劝解周桓王,好事不怕晚,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得一步一步的来,一边看他的反映,随机应变。如果出了问题我们还有回旋的余地。

  别说,这招还是管用的。

  不久以后,郑庄公接到了天子的诏书,意思很简单,从今儿起,您就不再是朝廷唯一的卿士了,西虢公这人不错,以后就是你的同事了,你们俩一起干这个差事!

  按郑庄公割麦子那会儿的脾气,听到这个消息又得组织一个生产队去周天子哪搞生产去了。可是这次情况有所不同……

  他和颜悦色的对使者表示完全拥护领导的决定,并且还要亲自去接受任命。

  难道郑庄公真得被吓着了,服了?

  他不是被吓大的,自打从娘胎里生出来,他历经了多少磨难,经历过多少危险,不但没有屈服过,反而让他更坚强,更强大!

  他为何要亲自去接受任命?不是处于对天子的尊敬,而是掩人耳目,刺探消息,而后决定如何反击!

  为了让广大诸侯都知道自己是个服从领导的好员工,他还拉上了齐僖公一起前往洛邑给自己做个见证。

  公元前715年,周桓王正式任命西虢公林父为右卿士,郑庄公为左卿士,共同分摊朝廷政务。

  一左一右,看上去平起平坐,可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左和右还是有区别的,那个时候右比左尊贵。也就是说,本来一直干一把手的郑庄公一下变成了副职,他心里能痛快吗?

  权利分了,心也彻底分了,虽然还面带笑容…… 。 想看书来

第三十二节  挑衅
难道郑庄公就这么忍了?

  要是那样的话,他就不是郑庄公了!

  他之所以没有采取什么过激的行动,是忌惮于前一段的乱战。因为那时候他也得罪了天子,几乎就是在一瞬之间,忽然就成了天下的公敌,面对没完没了的敌人,郑国不堪其扰。

  经历了磨难,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诸侯多的如同蚂蚁,单靠武力是没办法彻底解决的,所谓法不责众,摁住了葫芦,冒出了瓢,没完没了谁也受不了,唯一能够制服诸侯的方法只有借助周天子的力量。

  而要借用天子的权威,一味的退让只能把自己往胡同里逼,路越走越窄,唯一办法就是使用暴力,让他害怕才能左右他!

  所以,在面对一系列的打击之后,郑庄公没有硬碰硬的冲上去,而是改变策略,见招拆招,一步一步让周桓王自取其辱,让他作为天下共主的尊严彻底垮掉,从而放弃在政治上的野心,还政于我!

  他所能做的就进一步激怒周桓王,使之在盛怒之下走出昏招,从而抓住机会改变局势。

  按照既定方针,郑庄公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

  他派大夫宛出使鲁国,要求将郑国在鲁国境内的祊田(山东费县东)交换鲁国在郑国的许田(河南许昌东)。

  有点乱啊,一是语法比较乱,二是事情有点乱。这两个国家怎么在对方的国土里都有自己的底盘呢?难道是殖民地?公共租借?

  您别想多了,那时候中国还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呢。

  这种情况形成的前提是周天子的“巡狩”制度。天子每年都要到各地方去巡视一次,目的是观察诸侯的政绩,诸侯也要定期到周王都去朝见天子,谓之“述职”即“述其所治国之功职”。

  天子巡守时要祭祀名山大川,郑庄公的爷爷郑桓公是朝廷的卿士,参与周天子祭祀泰山,所以朝廷就将泰山附近的祊田分给郑国做助祭田,而鲁国在郑国境内的许田是周天子赋予周公的采邑。

  如果郑国和鲁国真的背着周天子把这地换了,就是极大的挑战了大周朝的分封制度,也就是极大的挑战了周天子的权威,事就闹大了。

  可事情真能如郑庄公所愿吗?

  当时鲁国的一把手是鲁隐公,您看他的谥号“隐”有没有觉得奇怪?当领导应该大大方方的,干嘛“隐”起来呢?原来他不是鲁国真正的国君,只是代理国政而已。

  咱们前面说过,鲁隐公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对于《周礼》那套东西视为圣典,奉若神明。郑国要与他私自交换周天子所赐的采邑,即便对鲁国有好处,他也没有那个胆儿拍板同意。

  按说人家不同意,事情就该拉到了吧。可是鲁国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出场了。

  这就是公子翚。我们在前文介绍过这位仁兄,知道他有个毛病----贪婪!喜欢钱、好大喜功、残忍无情……

  更重要的是,鲁隐公孱弱,鲁国的实际权力很大程度上操控在公子翚手中。

  郑国人看准了这一点,承诺如果鲁国同意交换,将献上碧玉若干。碧玉啊,很值钱的东西,大家想想几百年后秦国用多少地方换和氏璧来着?所以公子翚心动了,巴掌大的地方就能换来这么好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他再三向鲁隐公请求答应郑国的要求,可是任凭他磨破嘴皮子,鲁隐公的脑袋瓜子像拨浪鼓一样,死活不同意!

  要说这公子翚真够胆大包天的,他私下找到郑国使者应了下来,并背着鲁隐公私自达与郑国达成成了协议。

  郑国一开始还挺高兴,但事情的发展让他们很快就乐不起来了。

  原来,双方虽然把协议签了,但是纸里包不住火,这件事很快就传了出去,搞得沸沸扬扬,当时的“正人君子”们纷纷对郑、鲁两国藐视周天子的行为给予了强烈谴责与抗议。

  公子翚本来想生米煮成熟饭,领导再反对也没有办法了。可是现在造成了这么大的舆论影响,鲁隐公又一向以君子自诩,脑袋轴得很,在这风口浪尖上他也硬了一回,就是不同意交换这两块地。

  这下公子翚、郑庄公也没办法了……

  庄公一声叹息,看来得想别的办法才行。

  可天下之事,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在那个纷繁凌乱的世道中,什么事情不可能放生呢?

  过了没几年发生了一起令人发指的流血事件,让这件事又峰回路转了。

第三十三节  转机
鲁隐公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712年,超级大混混公子翚不知道哪根筋出了问题,跑到鲁隐公那表示衷心拥护,不仅如此,他还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我以前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一直以为这哥们那天是喝多了去的。可后来发现他的动机还是很明确,也很纯粹---他要名份!

  我们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公子翚对鲁隐公说道:“老百姓都拥护您,您就别在代理国君了,干脆正式即位吧。”说罢他偷眼看了看鲁隐公,人家没搭理他,他低下头说了最不该说的话“您要是答应我的请求,我就杀了世子允(将来要即位的后备国君),事成之后,您得封我为相!”

  原来如此,这哥们虽然掌控着鲁国的国政,但是他的权利来自于国君的软弱,他一犯浑,谁也没办法他。俗话说坏人都是慫人惯出来的。

  可他心里明白,将来如果出现一个强势的领导,自己就别想这么威风了。因为他没有将他手中的权利套上合法的外衣,那就是官位,是名份。所以,他想出了这么一招。他觉得的所有人跟他一样都是贪婪的,唾手可得的君位我就不信你不想要!

  但是,他想错了……

  鲁隐公很平静的摇了摇头对他说:“先君留下遗嘱,因为世子允年少,才让我代理国政,等世子成年,我必须还政于他。现如今他已经成年,我最近正琢磨着去自己的封地养老,让世子正式即位呢!”

  这可大大出乎公子翚的预料,他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才好。

  鲁隐公没有因为公子翚说出这样忤逆的话而制裁他,只是挥挥手,让他回家去了。。。

  公子翚脑门上顶着三条线就出来了,他开始为刚才说的话而感到后悔。领导马上要还政于世子,那将来人家即位后知道了我们今天的谈话,我还有命在吗???

  这个事情太严重,如果还活着就有可能随时背上叛逆的罪名,想要一了百了,除非……

  除非让知道这件事儿的人永远闭嘴!想到这里,一个无耻的阴谋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拨转马头,奔向世子允的府第。

  干嘛?难道他想去刺杀世子?

  答案:完全相反。他是去劝世子允杀掉鲁隐公。

  允:“给个理由先”。

  公子翚:“我刚从国君那出来,他跟我说不想再做代理国君了。”

  允:“啥意思?”

  公子翚:“正式即位,成为正式国君!”

  允:“随便”。

  公子翚:“可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

  允:“与我何干?”

  公子翚:“他要先杀掉你!”

  允:“救命呀!!!!!!”

  上钩了,公子翚很高兴,他继续故弄玄虚:“您不用害怕,有我在呢,我愿意为了您,铤而走险去杀掉国君,然后迎立您为鲁国的国君,您看可以吗?”

  允:“行,只要不死,你怎么干都成。”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打今起你我就是拴在一根绳儿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机会来了。

  这一年的十一月(农历),鲁隐公要去祭祀钟巫(神),祭祀之前在社圃搞了个斋戒仪式,之后便住在鲁国大夫蒍氏家里。也许是为了表示虔诚、也许是疏忽大意,他身边带的侍卫并不多,这一切都让公子翚看在眼里,他知道,机会真的来了。。。

  他派人潜入蒍氏家里,趁着夜黑风高,出其不意的杀死了鲁隐公。而后又栽赃给蒍氏,以弑君之罪将蒍氏满门抄斩。

  又一个小人得志!又是一声叹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